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

朱翊鈞越想越覺得王錫爵說的是對的,面對國本之爭,自己其實是孤立無援的,不僅文臣不支持,就連自己的老媽都不支持。

對於這個老媽,朱翊鈞是又怕又敬不敢違背的,當初張居正還在的時候,萬曆六年的光景,朱翊鈞喝多了酒自己犯渾,差點沒給老媽廢掉,換成自己的弟弟潞王即位,打那以後朱翊鈞就知道老媽偏愛小的,不怎麼喜歡他這個大的,只是看當時自己年紀大適合即位而已。

萬曆十年間,老媽的政治手腕施展無遺,配合着張居正和馮保,一度扭轉了朝廷內外江河日下的現實情況,這一點,朱翊鈞一直不否認,現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就更不否認了,所以他無法違背老媽的意思,早些時候爲了保證自己的地位,他刻意的將自己的弟弟慣成了一個熊孩子,什麼事情都放縱他包庇他,使得潞王的名聲越來越差。

到潞王大婚的時候,他乾脆送佛送到西,讓一場婚禮把羣臣和朝廷折磨的夠嗆,幾百萬兩銀子砸下去,國庫都快被他掏空了,到地方上之後也不斷的包庇潞王的種種行徑,徹底毀掉了潞王威脅他的皇位的可能,雖然代價的確有點大,但是這也不是沒有意義的,至少沒有人可以威脅他的皇位了,他的老孃再也不能拿弟弟來威脅他了。

但是這也造成了他和老孃之間的嫌隙,李太后的確老了不管事了,但是她可聰明着,朱翊鈞的種種行爲她都看在眼裡,她知道朱翊鈞想要做什麼,她有心約束自己的小兒子,但是老太太怎麼經得起小兒子的一番甜言蜜語呢?久而久之,她也就聽之任之,只要自己的兒子過得快樂,管他什麼別的呢?

只是打心眼兒裡,李太后對朱翊鈞毀掉自己的親弟弟的手段不滿意,所以從張居正死後朱翊鈞親政開始,她就不對朱翊鈞提供任何的幫助,過去在朝野的威望也不去利用,有些時候太后能夠幫皇帝一把的時候,她也不管不問,到了國本之爭的時候,朱翊鈞想尋求她的幫助,請她幫忙背書,老太后一口回絕。

你不讓你的弟弟當皇帝,我幹嘛讓你兒子的弟弟當皇帝?不準!

朱翊鈞傻眼了,這才意識到自己怎麼得罪了自己的老孃,彌補?怎麼彌補?老孃對自己的怨氣很重,說什麼也不會提供一點幫助,當初羣臣逼宮的時候,李太后也是深居內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愣是不給朱翊鈞一點兒支持,朱翊鈞實在沒辦法,只能想辦法把這件事情拖到三年以後。

眼看着三年期限到了,期間朱翊鈞想方設法的修復和老孃的關係,期待着老孃可以支持一下自己,只要老孃的太后懿旨下發一道,稍微的支持一下皇帝,朱翊鈞的處境就會好很多。

他不斷的給潞王送錢送吃的送玩的,放任潞王在地方胡作非爲,可是這一切也沒有打動老太太,老太太就是什麼也不做,甚至都不怎麼願意看到他,終於,他死心了,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從太后這裡得到任何的幫助的,朱翊鈞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又該怎麼靠自己呢?

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覺,苦思冥想解決問題的辦法,終於,他想要的好消息來了,而且一口氣來了兩個。

一個是蕭如薰的大勝,爲他一口氣解決了當下最嚴重的經濟問題讓他的口袋裡充實起來,有錢就有底氣,有兵也有底氣,蕭如薰是自己一手提拔任用的,如今立下大功威望大漲,皇帝的地位和威望也隨之上漲,這是影響力上的上漲。

另一個就是更關鍵的內閣首輔的投效,在王錫爵之前的歷任內閣首輔都是和皇帝對着幹的貨色,從張居正死了以後到趙志皋退居次輔以來,他就沒有怎麼從內閣得到過支持,但是內閣偏偏是非常重要的皇帝和羣臣角力的場所,不能得到閣臣的支持對於皇帝來說是很要命的。

罷了一個又來一個罷了一個又來一個,也不知道那些老傢伙們怎麼就前赴後繼源源不絕了,朱翊鈞還就是不信邪,一個接一個的罷免,終於,等到了一個文官內的二五仔。

朱翊鈞也很清楚,王錫爵絕對不是他的朋友,因爲他是文官,但是同時,他也不是羣臣的朋友,因爲他投效了皇帝,在文官們看來,投效皇帝遵從皇帝命令的,就是敵人,而在朱翊鈞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不管王錫爵會不會成爲他的朋友,現在這個時刻,王錫爵的倒向非常重要。

所以朱翊鈞決定接納王錫爵,採納王錫爵的計策,讓他從羣臣進攻皇帝的馬前卒,變爲守衛皇帝抵抗羣臣進攻的一線守衛者,將羣臣的炮火吸引到他的身上,反正只要皇帝不出手不出聲,誰都不能罷免內閣首輔,就算失去了威望,他也可以仿照嚴嵩的例子死死的釘在內閣,給自己守住一片安寧。

更何況王錫爵提出的建議很有誘惑性,用嫡長子的大義名分拖延時間,只要皇太子的位置還沒有人選,一切就都還有轉機,只要撐下去,總能看到希望,他不想做劉邦,也看不起劉邦,連自己的皇位都不能自己決定傳承,那還叫什麼皇帝,連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都不能保護,還叫什麼皇帝?

年輕的時候朱翊鈞被張居正壓迫太甚,致使他的反抗心理尤爲強烈,反抗的力度更爲強大,反抗時期十分綿長,和武宗唯一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武宗付諸於行動,而他沒有,他只是非暴力不合作。

“王卿所言甚得朕心,好,朕改日便下一道手令到內閣,着王卿寫成聖旨下發,王卿,可別辜負朕對你的期待啊!”

朱翊鈞意有所指的看着王錫爵,王錫爵知道,這就是朱翊鈞向他索要的投名狀,交出投名狀,選好站隊,自己就是皇帝船上的人了,就沒有辦法回頭了,甚至還有可能背上蛇鼠兩端晚節不保的罵名,然而這一切和權力比起來,差得都太遠了,他需要的是權力,是地位!

爲此,他不惜一切。

“老臣遵旨!”

王錫爵終於將自己的屁股擺正了位置。

朱翊鈞很滿意,這麼些年來第一個向他宣誓效忠並且給他出謀劃策的內閣閣臣終於出現了,遙控指揮內閣大佬的感覺是那樣的舒爽,身爲皇帝的權威是那樣的美妙,這個時候,朱翊鈞心中沉寂了很久的權力慾望轟然爆發了。

可是這一對本該光明正大的君臣,卻宛如接頭特務一般的相處,不得不讓人感到諷刺,感到費解。

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三百零五 暹羅(上)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三百四十六 焦土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二十九 破城計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四百一十 合作(上)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六十六 意見統一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八 難行之路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七百七十 毒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八十七 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