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

壯丁運糧從軍,放在以往,這可真是要老命了,各種強迫徵調不說,甚至還有人從中牟利,草菅人命。

不過眼下各地沒有鄉紳作祟,政令一路暢通,從朝廷用大運河直接送到南京,從南京下發到各州府,從各州府送到縣,從縣到鄉,再下達到下面的農會。

農會立刻宣佈這個消息,在尋莊內召開農戶會議,宣佈了運糧路線和優惠政策,各家有閒暇勞動力的立刻報名,大多數莊戶都想要明年免交農稅的政策,於是爭相報名。

基本上都超出三十人了,農會按照家中多子優先的原則選擇三十人,發給名牌,掛在身上,送往指定地點參與運輸,告訴壯丁們一應待遇全靠名牌,將來回來也要靠名牌,所以名牌絕對不能丟。

短短一月之間,各地聚集了十數萬民夫壯丁參與到了這次的運輸當中來,加上大軍本身的輔助兵,滿足了大軍所需。

後勤處理完備,前線戰兵的進軍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十二月中旬,除了齊大勇一支軍隊剛剛抵達貴州府城,正準備往烏江關前進,其餘四支部隊已經就位,就等着命令可以出兵了。

整個貴州風聲鶴唳,大小土司齊齊噤聲。

秦軍體現出來的戰鬥能力和裝備情況以及整體態勢讓他們十分震驚,震驚之餘是後怕,怕自己一時不小心經受不住楊應龍的哄騙而入夥。

秦軍和明軍相差太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周身環繞着只有百戰精銳才能散發出來的氣勢,十分駭人。

不僅如此,這些軍隊軍紀嚴明,令行禁止,不進城不拆屋不擾民,於民秋毫無犯。

他們每到一地,不進城,只宿營,搭建過軍營之後,還把軍營四周牢牢防守住,哨探哨騎巡邏兵缺一不可,還不準隨意進出,就像是在防備老虎,彷彿不知道在這裡的人眼裡他們纔是真正的老虎一般。

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不是那種殺人如麻吃人肉喝人血的獸軍,而是這種令行禁止軍紀森嚴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往往能更加持久的高強度作戰,比起一般的獸軍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三板斧式的戰鬥方式要高上不知多少。

土司們不是文盲,更不是笨蛋,他們讀的書不比那些大老爺們要少,知道的東西也很多,比如看到這樣的秦軍,他們在心裡就能預估出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

楊應龍,大概會死得很慘。

以及,朝廷這次是下了決心,要徹底解決楊應龍的憂患,並且徹底的改土歸流,不然的話,朝廷不會動員那麼強大的人力物力來支援這次戰爭。

而且戰後,估計楊應龍家族六百多年積攢的家業會被朝廷搜刮一空,來彌補這次戰爭的損失,甚至於他們這些倒黴蛋也有可能遭殃。

爲此,他們在私下裡已經準備好了不少金銀財寶,打算等大軍克服海龍囤的時候去恭賀大軍。

還有不少人預測朝廷多久可以平定楊應龍,有說一年的,有說八個月的,還有說半年的,當然也有說三個月的,誰都不知道到底多久才能平定,但是,一定是可以平定的。

而早在十二月初,朝廷大軍抵達思南府和銅仁府的時候,楊應龍就知道朝廷已經決定要對他用兵了,而且是下了狠心的那種,絕對不會動搖撤兵的。

只要他不是傻子,他就一定知道朝廷大軍進入貴州威脅播州四周絕對不是爲了開荒,也不是爲了遊山玩水,而是爲了收拾他。

而很快朝廷的正式宣戰詔書也證實了他的猜測。

楊應龍驕狂不聽命令,私自蓄養軍隊,私自使用龍紋鳳紋用具,擅自使用閹人爲自己服務,屢次率兵侵犯四川貴州等地殘害百姓,等等等等十八條罪過,宣判了楊應龍的死刑,然後正式宣告了朝廷天兵四十萬進剿播州。

連招降都沒有。

四十萬。

楊應龍心驚膽戰。

三大土司給他的回信他都看了,言辭模糊,看不清楚動向和意願。

但是楊應龍何等明白,一看就知道這是敷衍之詞,這幫傢伙一定是看出來了自己的弱勢,不願意趟這趟渾水,哪怕是眼睜睜看着自己完蛋!

楊應龍心慌意亂了一個晚上,田氏聽到風聲,急匆匆地跑過來找他商議,卻只是讓楊應龍更加慌亂。

慌亂到了極點的時候,他召開了會議,來參加會議的人們都聽到了風聲,全都有了各自的打算,但凡有出路的,似乎並不太願意爲楊應龍賣命,於是比起上一次會議,這一次會議參加的人數直接減少了一半。

他們全都是識時務者,知道朝廷鐵了心要收拾楊應龍,楊應龍這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

楊應龍氣得怒罵他們。

搶好處的時候一個個跟着搶,遇到危險了全都拋棄了他!

他當場就下令要帶着軍隊先去討伐他們,然後再把朝廷軍隊給滅掉。

他的兒子楊朝棟和楊惟棟以及親族大將楊珠紛紛勸說楊應龍,那些小土司是牆頭草,誰強就跟誰,只要滅掉了朝廷進犯的軍隊,他們不還是一個個乖的跟孫子一樣?

“說的容易!四十萬啊!那不是四千,不是四萬!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收拾掉?!”

楊應龍頗有些瘋狂的吼叫着。

楊朝棟立刻說道:“爹!朝廷宣佈是四十萬,實際肯定沒有那麼多,運送糧草的要佔大部分,頂破天也就十幾萬人,而咱們動員一番,未必拿不出十萬軍隊,咱們還有天險,有地利,糧食堆積如山,還有很多的武器,我們可以堅守! ★ Tтkā n★ C O

朝廷大軍遠道而來,每天消耗的糧食都是很大的數字,他們堅持不了很久的,咱們只要堅持住,一定可以逼的朝廷和我們講和,您可以繼續做播州王啊!”

楊朝棟這話說的楊應龍還就真的冷靜下來了。

楊應龍一想也是。

這朝廷雖然強,但是怎麼着也動員不了四十萬軍隊來討伐他,那是天方夜譚。

這就和三國演義裡面曹孟德的八十三萬軍隊,還有諸葛亮三十萬軍隊平定南中一樣,根本就是瞎扯淡。

八十三萬軍隊出動打仗,那天天人吃馬嚼的,沒幾天就要把曹操吃窮了,曹操還能砍多少個糧官的腦袋?還打什麼仗?

所以蕭如薰能出動十幾萬軍隊已經頂破天了,其他的估計都是運糧的民夫。

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八百九十五 僵局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百 審判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三百 翁婿夜話(上)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六十七 最後一關十九 著力兔來援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十七 戰爭財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二百五十八 留守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五百八十二 背叛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大結局 復國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六百 悲哀的抉擇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二百零五 斬!!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八百二十二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