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新人

日子到了年下,周寶珍每日坐在屏風後,看母親接見各地進京的掌櫃和莊頭,居然也發現了裡面的不少門道和有意思的事。

就像現在這個正在同柳氏回話的阮莊頭,他膚色黝黑,一臉風霜之色,手掌骨節粗大,穿一身乾淨的粗布衣裳,乍一看倒像是個老實巴交的佃戶。

只是一說話,就看出此人不同來了,雖說不如那些能識文斷字的掌櫃們文雅,可他的話卻透着股子與衆不同的樸實討喜。

“。。。。。。託府上的福,今年風調雨順,莊子上的收成倒比往年好了兩層。。。。。。小人聽說咱們七姑娘定親了,還是定了王府這樣的人家,這真是天大的福氣。。。。。。鄉下人也沒什麼好東西,臨來前小人讓人進山裡逮了幾隻兔子和鹿,不值什麼,給姑娘看個新鮮吧。。。。。。”

這話說的柳氏和周寶珍都笑了起來,周寶珍心裡惦記着那兔子和鹿呢,想着要是養在園子裡,每日裡去餵了,倒也是個趣味,別人如何先不說,絡姐兒必定是歡喜的。

“倒難爲你,還想着這孩子。。。。。。。今年年景固然不錯,可有這樣的收成,你阮大功不可沒。。。。。。”

柳氏看着阮莊頭,口裡笑道,不過這到是實話,這阮大可是遠近聞名的莊稼把式,什麼樣的地到了他手裡都能被收拾出來,如今他管着公府在京郊最大的莊子。

“夫人客氣了,小人固然對種地還算有幾分心得,可也靠着底下這班子佃戶老實勤奮,不然小的縱使有天大的本事,一個人也種不了那些地.”說着阮大擡頭朝上坐的柳氏憨笑了一下,對她說到“難得今年年成好,小人便想替底下的佃戶們,求主家一個恩典。。。。。。”

周寶珍見阮大朝母親磕頭,面上的笑容雖憨,但眼睛裡卻藏着點毫不掩飾的小算計,可意外的並不讓人覺得討厭。

果然,就見柳氏拿手點了他笑到:“好你個阮大,原來在這兒等着我呢,我就說你阮大的禮可不是好收的。”

話是這樣說,可柳氏到底是答應阮大,今年過年的時候每家給兩斤肉、五斤魚、外加十斤新米,這可是天大的恩惠了。

阮大細之不勝,連帶着其他莊子上的莊頭們一起給柳氏磕頭,說這下子大家都可以過個好年了。

周寶珍在一般看得暗自納罕,心想兩斤肉一家子人怎麼夠吃?可看着這些莊頭們的神色,又像是這恩典已經不小了。

事後柳氏對女兒說到:“珍姐兒,當主家的固然要體恤底下這些人,可切忌施恩過重。如果你的一次賞賜就讓他們獲得了遠超平日辛苦勞作所得,那樣還會有誰願意踏踏實實勞動,都變着法子想着怎麼討好主子去了。”

周寶珍心下思量,或許這同表哥說的過猶不及是一個道理吧。

過了年便是春闈,所以這些日子,周延明多半時候都在柳府裡讀書,連帶的周延康每次旬假回家,也多是往那邊去的。

李貴姐自周寶珍處回去後,又想法子給周延康送了幾次信,可是同往常一樣,也都如石沉大海一般,音信全無了。

到了這時候,她就算再不願意相信,也知道自己必定是被人盯上了,她心下很是忐忑。心中的煩悶無處排解,最後思來想去倒還是知情的七表妹這裡能說兩句話,因此她最近沒事倒常往周寶珍這裡來。

這天,周寶珍歇過午覺起來,就聽雙福說李表姑娘已經在外頭坐了有一會兒了。

周寶珍出來的時候,就見李貴姐正坐在榻上,拿着她做了一半的繡花繃子在看,陽光從外頭照進來,落到她身上,爲她周身鍍上了一層暖暖的金色。

十六歲的李貴姐,正處在一個女孩最美好的年紀裡,如果能有個人爲她真心打算,讓她有個依靠,現在也該是安心待嫁繡嫁衣的年紀,而不必同現在這般輾轉騰挪,爲自己熬心費力了。

周寶珍走過去,姐妹倆在榻上對坐了,李貴姐放下手裡的話繃子,嘴裡誇到:“表妹這話繡的真好。”

老話說字如其人,可說到底難道不也是畫如其人,繡如其人?心境舒緩安寧的人,不管寫字作畫或是繡花,就連平日裡行事說話,也都透着股子讓人如沐春風之感。

就像眼前的七表妹,李貴姐心裡明白她對自己所做之事並不贊同。可她即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隨意的批判你什麼,也不會故作清高的不屑與你爲伍。她便如現在這般,含笑在你對面坐了,什麼也不說,對她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安慰了。

“表妹——”李貴姐擡頭,看向周寶珍,口裡輕緩的說到:“無論如何,我總是要試一試的,不然我不甘心。。。。。。”

周寶珍沒有說話,她既不能說你不要試,當然也更不可能鼓勵對方或給對方出什麼主意。其實這會兒李表姐也未必真就要人出什麼主意,她也不過是想着個人說說話罷了。

“我知道,那些人必然認爲我是因爲見識了公府的富貴,所以纔在心裡生了妄想。”說到這裡,李貴姐自嘲一笑,坦言到“當然,我也並不能全然否認說這裡頭完全沒有這個原因,畢竟誰能見了富貴不動心,誰在能攀高枝的時候願意往下流裡走?”

李貴姐從不認爲自己做錯,正所謂“擡頭嫁女,低頭娶婦”這女人嫁人,自然得向上看。

“只是,若說我全是爲了公府的富貴權勢,這也着實冤枉了我。說起來三叔固然讀書做官,可說到底他也是個庶子,更何況二表哥的性子,我也早看出來了,在官場上難有作爲,說起來,倒是當個教書先生更適合他些。。。。。。因此,我也從未盼望過,有朝一日他能封侯拜相。我心裡盼着的,也不過是得一良人,能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罷了。。。。。。”

周寶珍有些驚訝的看向李貴姐,不想這個表姐能有這樣的見識。其實自家三哥也說過,二堂哥即便是中了進士,恐怕以後也離三伯母的期望甚遠。無它性情所致,像二堂哥那樣的人,全然不知變通,在官場上是走不下去的。

“所以,珍姐兒。。。我也想好了,明年春闈之後,如果二表哥願意爲我爭上一爭,那麼無論上天入地,以後我便跟着他了。”李貴姐擡頭,看向周寶珍,目光裡滿是堅定。

“如若不能呢?”

“如果不能——如果二表哥不願爲我爭上一爭,那麼願賭服輸,我也沒什麼好埋怨的,就當自己瞎了眼,看錯了人。”

突然,李貴姐起身,在周寶珍身前的地上跪了,擡頭看向她說道“表妹,如若是那樣,那麼就請你成婚後,替表姐我做一次媒吧。”

周寶珍被李貴姐的舉動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就要起身去扶她,不想卻被李貴姐一把按住了,對她如此這般說到。

周寶珍驚訝,這李表姐到底哪裡來的奇思妙想,居然要自己成婚後替她做媒?可轉念一想,又不得不佩服她想的長遠周全,如若明年,她同二表哥的事鬧出來,成了自不必說,若是不成,她在這國公府裡就難呆了,到時候母親必要想辦法趕緊將她嫁出去的,至於嫁給什麼樣的人家,那還真就不好說了。

看若是自己呢,一旦她成了世子妃,那麼要替自己的表姐做回媒,想來別說什麼地主士紳,便是那表哥帳下的將軍,和封地上的官員,也有的是人會來求親的吧。

這位李表姐,將話說的坦蕩,再想想她素日行事,雖不可愛,可到底也讓人恨不起來。

送走了李貴姐,這回連雙福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這位李表姑娘自己之前還真是小看了她了,說到底她還真是拿得起放得下,且這一環扣着一環的,誰還敢說她傻?

不過再一想,姑娘成婚後必是要去封地的,如果在那裡有幾個自己人,倒也真不是什麼壞事。 只是現在說什麼都還爲時尚早,所有的事還是等過了春闈再說吧。

國公府上下,這幾日忙成一片,離京幾年的國公爺要回來了。或許是體恤國公爺的年紀,又或許是明年公府裡要尚公主,所以前些日子,皇帝特意下旨,召靖國公父子回京。

五夫人這幾天也是喜氣洋洋,走路帶風。五老爺一走就是三年,她一個人在家侍奉婆婆,照看孩子,也確是難爲她了。

這日一早,三老爺四老爺連帶周延明等人便上碼頭接人去了,家裡的女眷們也是打扮一新,一大早就聚在朱夫人處等着了。

終於,聽外頭的丫頭抱說國公也一行人已經入城了,朱府人大喜之下,便帶了人往大門上去接人。

周寶珍一手牽了絡姐兒,一拉着輝哥兒走在長輩們身後,就聽絡姐兒仰頭對她問到:“七姐,爹爹和大哥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怎麼了,絡姐兒想他們了?”周寶珍低頭,含笑着問她。

“八弟說他爹爹要回來了,我再敢欺負他就讓他爹揍我。”原來,剛纔幾個孩子一起玩耍,五房的八少爺平日裡沒少受絡姐兒的欺負,所以聽五夫人告訴他爹爹要回來了,他得意非常便如此這般對絡姐兒炫耀到。

“所以呢。。。。。。”周寶珍好笑,就知道這鬼丫頭底下必有下文。

果然就見絡姐兒鼓了鼓包子臉,神氣的揮了揮手小拳頭,說到:“讓爹爹回來,揍五叔——”

小孩子的聲音,脆脆的,絡姐兒這話又說的鏗鏘有力,逗得走在前頭的朱夫人等人也笑了起來,這丫頭她怎麼就知道自家爹爹能管得了她五叔呢。

只有周延輝皺眉看着自家的土匪姐姐,有些無奈的皺了皺眉頭,心想這長大了怎麼嫁的出去?

衆人在門外站定,不一時就見一行車隊緩緩行來,當先一架馬車,周景和兄弟幾個騎馬隨在了車側。

馬車停下,朱夫人激動起來,丈夫這把年紀,出征在外,她心中的擔憂自是不少。

國公也從車上下來,人比走前瘦了些,可看着精神倒是健旺,如此大家都在心裡鬆了口氣。

朱夫人率衆人給丈夫行禮,公國爺親自上前將她扶起來,“夫人在家辛苦了”,接着又讓大家都起身。

這裡,周景和又跪地給朱夫人請安,朱夫人見了小兒子,自然又是一番噓寒問暖。

周景和給朱夫人請安,又謝過諸位嫂子在他不在家時,對五房的照顧,柳氏諸人自然連說不敢。

這裡,周景和也顧不得大庭廣衆之下,便握住了五夫人的手,饒是五夫人將門虎女,臉也少不得紅了起來,只是面上的神色卻是歡喜的。

就在這時,後頭的一架馬車簾子掀開,從車上下來一位穿粉色襖裙的年輕婦人,就見她在丫頭的攙扶下,在地下站定,向着衆人所在之處緩緩行來。

隨着那婦人走進,朱夫人皺了皺眉,柳氏等人臉上的神色雖看不出什麼,可想着五夫人丈夫在外經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家,卻帶回個小的,擱誰心裡能好受?大家不免感同身受起來。

周景和看向五夫人,臉上的表情也有幾分尷尬,齊氏倒是神情不變,可眼中的神色卻淡了下來。

周寶珍看向那個女子,就見她腹部高聳,顯然是懷了身孕了。

原本和諧的氣氛,因着這個女子的出現,突然沉默了起來,周景和對了那女子皺了皺眉眉頭,說了句:“先扶姨奶奶下去吧。”就見那女子微咬了脣,想說什麼可到底還是被丫頭攙走了。

回房的路上,周寶珍想着剛纔五嬸臉上的神色,心下有些同情,這大約是任何女子也不願面對的場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