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新“同事”

絲帳垂隔,葦編卷舒,偏殿裡西向這個空間不算寬敞,便顯出牡丹屏下那個玉沁冰甕彷彿特別碩大,太后懼熱,立夏以來,便將日常辦公之處換移到此避陽之地,這時她斜倚龍頭憑几,視線似乎落在冰甕渾圓的敞口,這樣似乎更覺涼爽幾分。

隔間靜謐,蕉扇落下無聲,只帶動絲帳微起悄伏,唯有太后口訴敕詔的語音,輕而明晰。

韋緗在一旁奮筆疾書,自然不是單純記錄太后語述。

敕令頒行,需以駢儷文體,莫說太后,便是許多帝王其實都沒有書詔這一文體的文才,故而才需中書舍人一類官員依據口詔擬寫,幾經修訂後方得頒行天下,故而歷朝歷代,雖難免不學無術者佔據高官,但執筆擬詔者,必定不能胸無點墨,這也是行科舉以來,凡擬詔官員,多數都是進士出身的重要原因。

十一娘悄悄入帳之時,已見韋緗書成,輕聲誦知,太后微微頷首,示意韋緗可將草詔交予竇輔安,由這心腹再交中書省官員修訂。

也是直到這時,太后才留意見十一娘返回,伸手招了一招,讓她跽坐近前。

“瞧你這滿面凝肅,可是四娘也有什麼爲難事?”

因着王七郎的緣故,柳蓁唯有對十一娘這堂妹親近幾分,這事太后一直清楚,當年王十五娘遇險,柳蓁豈不就是央告了十一娘入宮打探?那麼今日請見,其實不算奇異,若柳蓁毫無動靜,事情才顯得有些詭異了。

原來太后初聞柳蓁請見時的別外吃驚,其實只是裝模作樣而已。

反而十一娘起初是當真震驚,只不過在見過柳蓁之後,才感“原來如此”。

這時聽她這樣迴應——

“四姐是爲三哥之事,滿懷擔憂……世父纔剛調任江南道,三哥不知爲何便求轉調徵軍,四姐苦勸,三哥仍舊堅持,眼看着無法挽回,四姐無可奈何之際,才冒昧請見,是讓我再盡努力,看看能否勸解三哥回心轉意。”

歷來戍守邊軍,都是多多益善,只因戍軍不比禁軍,尋常苦累不提,也更多可能會奉令出征,一旦上了戰場,生死便不能保證,危險更甚,因此雖戍軍也不會魯莽徵用不明底細者,但如柳彥這樣的世家子弟禁軍士勇,倘若自願調任戍防,朝廷當然是持鼓勵態度,更別說柳彥這回是要轉調徵軍,直接請命上戰場。

又有柳信宜、柳均宜兩個叔父鼎力支持,爲他奔走請調,這事更加十拿九穩。

要說柳彥轉調徵軍如此容易,爲何拖延至今?

難處就在他是京兆柳子弟,並且還是嫡宗承嗣長孫。

戰場多風險,更兼大周從英宗以來,就有重文輕武的跡象,即使取得戰功,也不如文官尊榮,世家子弟對從軍的熱情不高,更不說承嗣長孫對顯望門第而言何等重要,家長又怎能許他任性犯險。

柳譽宜若是對獨子從徵一事不聞不問,太后必生疑心。

但這時柳譽宜已經調任江南鞭長莫及,太夫人借這機會利用柳均宜這個師長鼓動一腔熱血的柳彥遠赴戰場,讓他置身險境纔是恰當時機。

更不說因爲最近動用儲備財糧繼續支援新厥徵蠻一事,政事堂與宗政堂因意見相左吵得不可開交,太后於朝議時慷慨結詞,爲諸蠻屢屢劫掠疆城,導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甚至被擄蠻部而痛心疾首,堅稱是爲平息邊亂庇護國民,才必須支持已經示誠效忠的新厥統一諸蠻,立意之仁德,眼光之廣遠,又在中書省主書徐修能帶領下,不少士人以詩賦讚揚,對軍政一無所知卻空有滿腔熱血的百姓無不崇頌太后胸懷,居然不少壯士受輿論鼓動而自願從軍甘往戰場,可謂羣情激昂,在如此大勢下,柳彥被親長鼓動請調從徵豈不情理之中?

柳彥從徵一事,不可避免會驚動韋元平,更別說職責爲監視百官的竇輔安了,消息早就傳到太后耳中,也斷定是太夫人“釜底抽薪”的意圖,太后甚至交待了韋元平提醒柳彥莫要中計,奈何柳彥“中毒已深”,根本不爲所動,也難怪身爲長姐的柳蓁病急亂投醫,居然寄望於十一娘這個堂妹身上。

“四姐既然都無功而返,更何況我?”十一娘苦笑道:“但四姐既然不惜請見相求,還望太后允准,許兒一日沐假。”

其實要阻止柳彥前往疆場,還有一個辦法便是下令所屬衛部不準請調,太后猜測柳蓁這回請見也許懷有這層心思,但十一娘不可能作此不情之請,眼下太后分明主張征服諸蠻,這一主張又甚得民心,朝廷既然鼓勵從軍出征,若是爲柳彥一人鬧出什麼不利民心的風波,那豈不是節外生枝?太后任是多想拉攏十一娘,也不可能爲此有損大局之事。

因而這時十一娘只求准假,太后倒甚覺安慰,再一次暗贊丫頭懂得進退。

“一日太短,乾脆我便許你十日假期。”太后如此慷慨,再度讓十一娘銘感肺腑。

“十四郎離京兩月餘,瑩陽孤身一人未免寂寞,這十日你便好好陪一陪她,也算安慰。”太后又道:“三郎熱血果敢,果是我大周好男兒,只四娘到底是他長姐,有所擔心也是人之常情……如此,伊伊不妨轉告四娘,就說我會交待下去,三郎若往徵場,雖說難免與蠻人交戰,軍中也有照顧,若能爭得戰功,朝廷定會褒賞,如此四娘也能安心一些。”

太后既然答應要將柳彥“納入羽翼”,風險自然又會減少許多,這麼大的一個人情,十一娘自然不會推拒,謝恩之後,卻是一嘆:“這十日要累緗姐姐勞忙了。”

這話音才落,卻有宮人入稟,道是徐主書已在殿外候見,太后道一聲“允見”,卻破天荒對十一娘多說了兩句:“我欲授徐郎起居舍人之職,今後敕詔又有一人就近草擬,放心,累不着緗兒。”

十一娘心中一動,但當然不會顯露出任何情緒來。

其實起居舍人本身職責與起居郎類近,並無草擬敕詔之責,然而因爲長伴御駕,甚得信重,故交令擬詔也是常有之事,甚至時常會受天子垂詢政務,與之商議國政,如今賀洱年幼,是太后臨朝聽制,故起居舍人與起居郎之職並未設置,這倒不是因爲太后身爲女子必須避嫌,完全是因太后不願一言一行皆落旁人耳目,說到底,太后並無足夠信賴之人授予此職。

賀湛多年努力,陸離也在新帝登基一事上立下功勞,可都不足以讓太后委以此等近身之職。

不想徐修能卻脫穎而出,他不過是因晉安長公主大力舉薦,甚至與如今的長官韋元平都並不親近,卻偏偏就能贏得這般信重,可見其心智非同一般,也難怪這兩、三年屢屢行事都能中正太后下懷。

其實韋太后這時倒不是對賀湛與陸離兩個新起之秀戒備懷疑,只不過賀湛與韋元平過於交近,太后暫時還不想讓他參涉更多機密,之於陸離,太后更加知道他雖然才華出衆處事穩重,但頗有士子風骨,有些陰暗事不便讓陸離知悉,一句話總結,對陸離雖然可以重用,但僅限光明堂皇之事,這點與十一娘倒類近,太后不願讓兩人察覺她那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唯有徐修能,圓滑多詭,行事不拘正道,又無家世憑藉,可野心甚大,並不甘長居人下,倒頗得太后親睞。

不妨給他一個平步青雲的機會,中不中用還要經過驗證。

自從臨朝以來,太后實受人才匱乏之困,舊日黨徒已經不足授用,必須得發展一批真正的才能之士,方能滿足各種需要。

這時,又再提點十一娘一句:“將來伊伊與修能理應好生配合,你們可算我左膀右臂。”

十一娘從這句話裡卻聽出了另一層意思,不由將疑惑顯現面上:“那緗姐姐……”

“緗兒年歲已大,婚事不能再耽擱了。”太后只說這一句,便對十一娘笑道:“先與同安道別,今日你便出宮罷,記得好生安慰四娘,只是……勸解三郎之事最好莫讓你祖母知道。”

幾乎點明瞭這事背後,是韋太夫人“不懷好意”。

十一娘稍紅了臉,彷彿心感羞慚:“多謝太后提點。”

當離開篷萊殿,十一娘臉上神色凝肅。

但願是她想多了,太后當日不過隨口一提打趣韋緗而已,不是真要作媒,撮合韋緗與邵廣……

算來,十四郎如若諸事順利,這時也已經處理好嶺南那樁公案,準備帶着邵廣啓程回京了。

第1289章 示弱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69章 帝星者誰第147章 故見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191章 飲樂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1160章 天明第939章 太后大怒第1377章 天佑第1174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1048章 毛維入殺局第533章 暗殺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1377章 天佑第1007章 暴露和先糟第1200章 敬畏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712章 煩纏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916章 任氏的對手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863章 揭破第903章 遠客第1151章 決戰之前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19章 “結交”元三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1127章 舌戰粟田君第1258章 想送就送第319章 上當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982章 談判第723章 滅門第1218章 準了!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346章 觸發第179章 狐媚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1186章 老戲骨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1326章 可以住手了第849章 下藥第502章 兄妹第1359章 動手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688章 一個“小賊”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1053章 新格局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449章 奸智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654章 夜遊第293章 扈氏的計劃第824章 齊心協力捅窗紙第1251章 皇長子助攻第1227章 機心顯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36章 姐妹三人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491章 對決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151章 西嫵女第291章美貌女子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1208章 慰妻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864章 震怒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1182章 得逞第36章 姐妹三人第986章 激化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804章 噩耗到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