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並嫡

賀燁好不容易纔能摁捺怒火,聽矢志不移的同安公主細訴她與尹紳這段“壓抑多年”的感情故事。

在同安看來,尹紳與阮鈺這段婚姻,根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關情投意合心有靈犀,論據便是尹紳對於詩詞曲賦的卓爾不羣,阮鈺雖然也稱不上一竅不通,但儼然更加在意的是經濟之途,這對夫妻,外人看來雖是琴瑟和諧,堪稱典範,但事實上根本便是同牀異夢。

可尹紳素來重視責任與擔當,確然爲正人君子,雖然對妻子頗爲失望,也從不曾起意再納姬妾,甚至潔身自好到了連侍妾都拒絕的地步,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阮鈺爲求富貴,主動要求尹紳討好同安,時移日長,尹紳更覺與同安纔是情趣相投,但遺憾的是相逢恨晚,故而從來沒有坦露心跡。

但兩人既然心有靈犀,縱然因爲禮法之限,沒有捅破那層窗紙,又怎會不知彼此情意?

同安公主堅定不移——非尹君不嫁,若不能與其結髮同巹,甘願效仿瑩陽真人,帶黃冠、修仙道,一生清靜。

倘若天子一定要治罪尹紳,那她也絕不苟活。

皇帝陛下這回是徹底坐蠟了。

同安貴爲一國公主,是仁宗帝唯一的骨肉,賀燁當然不可能容忍侄女甘爲姬媵,而就算尹紳甘願與阮氏和離,在賀燁看來也是卑鄙下流之徒,萬萬配不上同安,他可不信尹紳不得不屈服父母之命那套說法,說來這樁姻緣,當初還是經過他的首肯,尹紳顯然沒有半點委屈求全的作態,結果呢?移情別戀,竟然覷覦一國公主,逼着他這皇帝擔當惡名,成全尹紳貪婪之慾,如此一個奸詐卑劣不擇手段之徒,還不夠罪該萬死?

但對付無恥之徒固然容易,難處是同安受人矇蔽,賀燁又豈肯爲打一隻老鼠,毀壞玉瓶?

面對侄女的以死相逼,賀燁實在覺得英雄氣短。

故而他冷靜了又冷靜,壓抑了又壓抑,最終決定採取緩兵之計:“你既明白,尹紳還在意名譽聲評,也必然清楚,縱然我逼他與阮氏和離,他也不會認同,可同安,你是大周公主,與人共侍一夫都算委屈,更休論屈爲姬媵,聽聽阿叔勸告吧,尹紳非你良人,也罷,我不強迫你立即便另嫁他人,你姻緣之事,將來再議。”

“尹君並不在意名譽聲評,卻是孝子,故而當然不會因爲一己恣意,讓家門蒙羞,阿叔,同安並不在意與他人共侍一夫,因爲同安相信,尹君心中,真正知己同心者,唯我而已,也便足夠了。”

賀燁眉心直跳,真恨不得給侄女來個當頭棒喝,讓她徹底清醒。

“阿叔,有周以來,並非沒有並嫡先例,侄女也知道,阮郡君舊時與叔母交好,若阿叔逼迫尹君和離,叔母必定會有異議,侄女也不願阿叔兩難,只望恩准尹君享並嫡先例,如明宗帝時王輔國,有二夫人並尊。”

同安所說這位王輔國,乃明宗帝時近臣,然而非但不是出身權望,甚至是高句麗後裔,乃夷族血統,卻深得明宗帝寵幸,雖知王輔國早已娶妻,元配甚至得封國夫人邑號,但仍賜宗室女賀氏爲平妻,再賜國夫人邑號,稱爲並嫡。

故而明宗以來,平妻之風一度興起,雖爲世族名門不齒禁絕,然而宗室王公、勳貴之家,只要得君帝允許,亦能享受並嫡之權,後來竟有不少商賈,也公然另娶平妻,只不過商賈之家的平妻並不能得到禮法的認可,多爲商賈外室,一旦回到原籍,仍然要對正妻持妾禮,名爲平妻,實爲貴妾罷了。

這與王公勳貴的並嫡特權有根本上的區別,如王輔國那兩位夫人,地位完全平等,甚至賀夫人所生子嗣,最終還取代了元配長子繼承爵位。

依照這樣的“前例”,同安公主與阮氏並嫡並不算恥辱。

但這當然還是會讓賀燁牴觸,但眼看侄女執迷不悟,他不得不思考這一可行性,沒有一口應諾,只答應了同安會深思熟慮,至少要等詔見尹紳後,方能決斷。

同安當然也沒有再以哭鬧威逼,她明白叔父已經不似過去那般對她言聽計從了,叔侄之間已經產生隔閡,如若鬧得叔父勃然大怒,反而對事態無益,看看,一旦疏遠了,就必須懂得適可而止,什麼金枝玉葉,她不過只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孤兒,這世上,也唯有尹紳才值得她信賴與依靠。

江迂送走了同安,返回內堂仍見皇帝陛下坐着發呆,不得不提醒:“宇文公、柳大夫、薛侍郎諸位,還在議事處恭候聖令。”

賀燁蹙着眉頭:“罷了,被同安這一鬧,我也無法靜心,今日不用再議事了,詔諸位愛卿明日下晝再集合堂議。”

待江迂走了一趟轉來,賀燁仍然在這兒發呆,大約也真是覺得無計可施了,想着江迂活了這大年紀,又是個宦官,專長就是研究女眷心態,便將同安給他出的難題說了一遍,希望江迂能拿個主意,該怎麼說服同安懸崖勒馬,安撫好侄女之後,再追究尹紳的罪責。

皇帝陛下不恥下問,江大內監心裡卻“咯噔”直響,下意識便想打太極:“這事,老奴可不敢多嘴,陛下今日既無政務纏身,不如與皇后商議商議?”

賀燁瞪了江迂一眼:“同安對皇后本就心存芥蒂,這事若再把皇后拉進來,還怎能期望她們兩人化干戈爲玉帛?你這老狐狸,不嫌事大麼?”

江迂無奈,只好硬着頭皮說道:“聖上既一定要逼着老奴插手,便休怪老奴口直心快了。”

賀燁臉都黑了:“你這還叫心直口快?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江迂倒是鬆了口氣,知道皇帝陛下這態度,是想聽真話了,他便跽坐下來,壓低了聲量:“老奴看來,陛下是真冤枉了尹少卿,這分明就是……同安公主自作多情,哪有什麼發乎情止於禮,尹少卿應當確然從始至終克守禮範,要論情……那也是爲了盡臣子之忠,爲聖上分憂解難,不想卻反而讓貴主誤解。”

江大內監也的確深知天子的脾性,歷來護短,今日要是換了其餘臣子,中傷尹紳卑鄙下流,天子必定不會相信,但誰讓這話是同安公主說的呢?天子當然不會承認自家侄女自作多情,下意識就會怪罪尹紳居心不良了。

要說來江迂揭露這層真相,的確是冒着甚大風險,他可是切身體會天子對仁宗帝的手足情深,可這麼大一座宮廷,大約也只有皇后與他敢說實話不怕觸怒天威了,聖上既體諒皇后,那麼只能他來擔當這個惡人。

果然便被“龍眼”怒騰騰地一瞪,江迂苦着臉:“聖上,這回真可謂當局者迷了,要說這件事,求證不難,聖上明日詔見尹少卿,賜尹少卿並嫡特權,且看尹少卿是何態度,也就水落石出了。”

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948章 託付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750章 孟九嫂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92章 毒殺!第1025章 謝瑩被斥第260章 賀十四伴舞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449章 奸智第378章 所謂豬隊友第777章 殿下救命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737章 又扳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1225章 入冬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98章 組團來了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140章 上諫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1092章 奇葩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79章 狐媚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371章 宣諭第729章 熱鬧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897章 魏衡安是個無恥之徒第1388章 絕情人第1192章 高下第1361章 反目第1134章 皇城之前第892章 惠風“得逞”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694章 賣畫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1259章 名利之間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8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075章 善之?惡之?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263章 又一個復仇者第721章 夜會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98章 組團來了第1188章 暗涌第75章 被允“參政”第1335章 迎戰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1186章 老戲骨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688章 一個“小賊”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839章 民不聊生,已見端倪第1299章 如意算盤第1204章 隋奉御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501章 “賣身”的恥辱第1033章 緣滅緣生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842章 生辰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856章 大醉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892章 惠風“得逞”第1259章 名利之間第1375章 姻緣定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794章 清奇的酒品第1259章 名利之間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743章 曝露第569章 行動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1048章 毛維入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