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離開

481 離開

顧琰回去,看着丫鬟照顧糰子起牀,吃早飯。小傢伙還不知道他爹打勝仗的消息呢,知道了肯定一早上都不會消停。大家都知道會這樣所以暫時還沒有人告訴他。

直到吃過飯一會兒了,樂樂跑進來朝他招手,“快,出來聽!舅爺爺大捷了!”

糰子一下子就從凳子上滑下去了,跟着樂樂就朝外頭跑。

“慢點,剛吃了飯。屋裡也能聽到的。”顧琰如是說着,不過自己也跟着走了出去,站在屋檐下聽着‘斬首兩千餘,俘虜四千,俘獲健馬八百匹……’這麼看來的確是大捷,不帶水分的啊。難怪老爺子今早精神頭那麼好。她臉上也露出大大的笑容來。

樂樂和糰子在一旁高興的手舞足蹈,“贏了贏了——”

有這麼一件大喜事,行宮裡的氣氛自然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不但行宮,整個洛陽的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爲了歡慶揚眉吐氣的勝利,也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萬壽節,街上的店鋪都自發的張燈結綵起來。

顧琰也終於有了寫字的心情。她囑咐把糰子和樂樂送到老爺子那裡去,最好是午飯之前都別回來了。老爺子聞說她是要寫許下的兩副字笑道:“又讓老子替她看孩子啊?”

劉方道:“皇上您明明再樂意不過了。”

皇帝瞪他一眼,“叫她寫好了先不忙賞下去。”

東苑的書房裡,顧琰正在打坐靜心找感覺,小菊在書桌前慢慢研墨。蘋果和雪梨對小菊一向是隻有羨慕嫉妒卻恨不起來。一則小菊和顧琰的情分就是小蘭都比不上,她們就更得退一步了。二則小菊早就嫁人生子,和她們也沒有利害衝突。此刻便安分的在一旁打下手。

八個字顧琰寫了整整一個時辰才寫完。她寫百壽圖的時候,完全是一氣呵成,需要小菊和小蘭配合默契不斷的挪移宣紙。一百個、二十幾種字體的壽字寫完也才一刻鐘。這次卻是寫得極慢,一個字就寫了一刻鐘。

顧琰從八歲開始直到如今二十歲,每日都要抽出一個時辰來練字。因此不但小菊在書房伺候過很多次,蘋果雪梨亦然。這會兒都多少有點驚訝,怎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小菊道:“姑娘,三夫人說寫好了通知她。我去告訴一聲。”說着便往外走去。她只能看出姑娘的字更好了,再多的就看不出來了。

顧琰站在書桌前看着兩副字,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這是她寫過最好的字了。

三夫人很快進來,看到這兩副字臉上也是露出喜色,“不錯!二嬸當年就說過書法一道你只要勤練不輟終能自成一家。今天終於是實現了。唉,都不捨得給人了。”頓了一下又道:“你以後也不要懈怠了,一定要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心頭卻是有些可惜,雖然如今的地位可以助琰兒揚名。但那樣的名聲總是不如只是在書法上求得大道來得單純。而且,俗世事務必定會佔去她太多的精力,不可能達到她自己潛力的頂點。

不過,如今秦王成爲太子的事塵埃落定,琰兒的心態也是隨之大變啊。這一點對她寫出今天這兩副字也是極關鍵的。追求道的極致,似乎也不是一味出世即可。三夫人有這一番了悟,突破了困擾自己多年的桎梏,後來終成顧大姑那樣的大方家。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顧琰點點頭,這麼多年下來,練字已經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於追求極致什麼的,她不算執着。不過像今日一樣長足進步,還是令人歡喜的。

皇帝聽說了,也立即讓拿去給他看看。之前他給顧珉賜下了爵位,因爲顧珉傷重臥牀也還沒去謝恩,倒是皇帝過來看了他。當時顧琰自然是在一旁作陪的。結果就驚詫的發現三伯母對皇帝頗有微詞,而且是當面有怨怪之意。這倒是不難理解,她青年喪夫就這麼一個兒子,好不容易養大卻差點因爲皇帝的佈局犧牲,心有不滿是很正常的。顧琰驚詫的是她居然當面表現出來。

而更驚詫的皇帝居然還向她低了頭說了兩句致歉的話。這樣一來,顧琰才知道皇帝對她三伯母這個小師妹其實還真的蠻縱容的。再一聯想三伯母說的她小時候皇帝還背過她下山什麼的,也難怪她面對貴妃一點都不怯場了。事後她問三伯母,後者只說了一句:“他看重我是因爲我從頭到尾對他無所求,明暉也是。”

顧琰當時沉默了半晌,是了,這天下的人都對皇帝有所求。所以有這樣無所求的師弟、師妹,皇帝自然是看重的。

那兩副字被拿到皇帝那裡,一起擺放在大書案上。皇帝朝劉方招招手,“你也過來看看,倒真是有了些名堂。”

劉方也從這兩副字裡看出顧琰比之前開朗的心緒。不說其他,就只作爲同道中人,他一向就是很欣賞這位集美貌、聰慧、能幹於一身的秦王妃的。從多年前蕭允帶着顧琰的畫找上他裝裱便是如此。

“皇上,確是如此。秦王妃的字到今天算是真的入門了。”

“看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是讓她鬆了一口氣了。”皇帝拈着鬍子道。

一旁明暉道:“不過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罷了,也就只能鬆一口氣。”

皇帝掃他一眼,“問你了麼?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皇帝心頭也有些感慨,他看重的一對師弟師妹,幾乎可以說是那丫頭感情上的父母;他最愛的兒子,更是爲她神魂顛倒數年至今沒醒過來;他最疼的孫子也是她生的。這令皇帝想做什麼也是不能不顧慮重重啊。不過,此時還不到下最後決定的時候。怎麼着也不能影響了糰子的名分。而且,顧氏纔剛立下大功。就不說這些,處置如此既美且慧的女子,也是令人好生不捨。

不過,他的想法沒有錯。有些女人殺伐決斷起來,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不但琰兒如此,竟然連皇后也是。但是,皇后沒有親子,對允兒的影響力也不大。她這二十年一直懂分寸知進退,求的也不過母女的富貴尊榮和家族的繁榮昌盛。這倒不是不能接受的。但允兒對顧氏過於鍾情,這怕就是淆亂根本的禍源啊。只是,她畢竟生了三個兒子,而且三個都在稚齡……唉,這事兒真是越拖越難決斷。如果當年在戰場上就得手了,也不會有今日的爲難了。只是那樣一來,也就不會有今日越來越成熟的允兒以及糰子三兄弟了。

看皇帝對那兩副字出神,明暉擰了擰眉。正想說什麼就聽外頭傳來咚的一聲挺大的水聲。

劉方正要問出了什麼事,又是陸續幾聲更大的聲響傳來。

“小世子落水了——”

明暉第一個衝到了荷花池邊,皇帝和劉方慢了一拍,卻也緊隨其後。趕到的時候正好看到下水的侍衛把裹了一身淤泥的糰子救了上來。樂樂在旁邊完全傻眼了,他不明白團子怎麼說着說着就朝荷花池裡跳去了。旁邊沒有來得及及時把人抓住的宮女太監侍衛都嚇得變了臉色,跪地請罪。

明暉問道:“糰子,你怎麼樣?”一邊問一邊對旁邊的人道:“去提些溫熱水來。”

糰子眨眨眼,滿是不解的樣子。他如今也就兩顆眼珠子沒裹上淤泥了。

皇帝本來有些急眼,結果看他好像沒什麼大事兒的樣子。一愣之後道:“怎麼回事兒?”

跟着的太監道:“奴才等只知道小世子和孫公子站在這兒看荷花,然後小世子就自個跳下去了。”

皇帝又看向樂樂,只是詢問並無責備的意思。畢竟糰子是自己跳下去的,又不是樂樂推的。

樂樂摸摸後腦勺,疑惑的道:“糰子說他會壓水花。”糰子的話總是兩個字三個字的往外蹦,但他們時常一起玩兒,他還是能翻譯的。

溫熱水送來,明暉接過,對糰子道:“閉眼,師爺給你洗淋浴。”聲音裡有憋不住的笑意。這傻小子把荷花池當成秦王府的大湖了,還壓水花呢。

糰子依言閉上眼,明暉把桶一翻,一桶水傾盆而下。接連幾次糰子又被沖刷出了原形。明暉一把把他抱起就往屋裡走。地上只留下一灘水一灘泥。

劉方問皇帝:“皇上,要不要傳太醫?”

皇帝擺擺手,“有明暉就夠了。”看那小子也沒什麼事。這麼熱的天在嗮了一早上的池水裡泡一下倒也不會怎樣,他身體一向挺好的。他看向跪了一地的太監宮女還有侍衛。

劉方勸道:“皇上,再有幾日就是您的好日子了。如今秦王也打了大勝仗。此時實在不宜懲罰過重壞了喜氣。”

“拉下去各打十板子長長記性。”皇帝也有些好氣又好笑的,發落完就進去看糰子了。

這算是很輕的懲罰了,衆人對劉方道了謝下去受刑。

“跟你們說了多少回了,跟着小世子的時候警醒些。”劉方說完跟着進去。他算是明白爲什麼秦王妃不是讓蕭夫人盯着就是自己看着了。這一般人是看不住啊。

明暉已經把糰子扒光放進被窩了,正拿了毛巾給他擦露在外面的頭髮。

“那是淤泥,根本踩不穩,直接就陷進去了。賊大膽!”

皇帝走進來,“糰子無礙吧?”

明暉道:“噴嚏都沒打一個,沒事兒。藥也不用吃。”

皇帝在牀邊坐下來,看着糰子道:“倒真是比你爹小時候強多了。”糰子一直都是喊爹,從來沒有喊過父王。日子久了衆人也就習慣了。

劉方道:“小世子這是六月間跳下去,秦王可是寒冬臘月被人推下去。再說秦王那會兒身體的確是不如小世子如今的。”

顧琰聽到消息匆匆趕來,看糰子沒什麼事兒正穿了小衣服在喝薑湯,便對着皇帝福身道:“又給父皇添麻煩了!”

皇帝笑道:“平日裡,倒是辛苦你了。再有個半年大球小球也能滿地跑了,到時候跟在糰子身後,更有得你忙的。”

聽老爺子這麼說,顧琰眼角抽抽了一下。如果大球小球跟着糰子有樣學樣,她可真是要忙得連軸轉了。

明暉噗嗤一笑,這會兒就顯出小棋兒的好來了。別說小棋兒,就連同樣好動的樂樂也比糰子好帶多了啊。

四天後,也就皇帝萬壽節的前一天晚上,蕭允回到了行宮。這一回就沒有上次那麼狼狽了。

這一回顧琰沒有帶着兒子迎出去,老爺子回來了於情於理他都得先去拜見。而且上一次正是風雨飄揚的時候,她迎出去也沒什麼。這次再這麼着,人家就要說她黏糊了。至於糰子,想早點看到他爹,就到他爺爺那兒去了。這幾天,齊娘子排的戲收尾了,自然是加上了東線大捷這一出。糰子也揚眉吐氣了,格外的積極。知道他爹回來,他樂顛顛的就去正殿等着迎候打了勝仗的父親了。對於母親不去,他納悶了一會兒也就過了。

蕭允此時也算是出了一口鬱氣,看到糰子跑出來迎接便彎腰把他抱了起來。糰子湊近使勁嗅了嗅他的味道,發現不是臭臭的這才伸手圈住了他的脖子。

蕭允拍他小屁屁兩下,“爹打勝仗了,高不高興?”

糰子用力點頭,“高興!”他比樂樂風光了,當然高興。其實也不是西線的戰績不如東線。但如今蕭允位置又上了一個臺階,自然是要突出他了。就是元元看她爹還躺着想打退堂鼓了。最後還是顧珉說他也想看看元元登臺表演,小丫頭纔沒鬧着要退出的。只是排練的時候,總是沒有那麼興高采烈了。別人恭喜她成了伯爺千金也不見她露笑容。

皇帝聽說後便發了話,說讓他們幾個小的別登臺了。等回頭單獨演給他看就是,時間緩緩不妨。顧琰覺得這樣挺好,元元如今的狀態也沒可能演好。還是等四哥好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再表演吧。說到這個,她再次覺得皇帝有人味兒。只可惜對她卻是太嚴苛了。

蕭允抱着糰子進了屋,看到皇帝安然無恙的坐在椅子上,忍不住喊道:“爹——”

皇帝指指旁邊的凳子,“過來坐吧。”

這次的事情,作爲既得利益者的蕭允自然不能得了便宜賣乖。他坐下半天才道:“爹,三哥什麼都沒有做。”

“這一點老子心裡有數,你不用多管了。”要說起來,他的確是有些偏心允兒,薄待了老三。但是總得做出選擇。既然選定了,該做的就得去做。再拖下去,只會越拖越尾大不掉。

“嗯。爹,兒子給您送的壽禮還不賴吧?”

“不賴。”糰子學嘴道。其實他壓根不知道他爹在說啥,就學最後倆字(刨開語氣詞)。他學說話就是這麼學的。話音剛落,就被蕭允屈指敲了一下他的腦門。

“老子叫爹,你敢答應?”

皇帝看糰子委屈的摸頭便道:“他能知道什麼,不過學嘴而已。你別敲他的頭!老子以前是這麼對你的?”

蕭允作勢給糰子吹了吹,“大人說話,你學也得挑時候。”

糰子靠進皇帝,皇帝剝了香蕉餵給他。

父子倆又說了好半晌,都是皇帝提點蕭允回朝之後該做什麼。到最後蕭允是把犯困睡着的糰子留在那邊自己回去的。臭小子不在正好。

當夜不用講,自然是一派春光。次日熱熱鬧鬧的過了萬壽節,整個洛陽都沸騰了。顧琰上次收到的‘捐贈’物資還有不少富裕,她請示過皇帝又領了大筆銀子再購置了一部分添上,讓章知府派人在這一日發放給貧苦百姓,也算是讓他們得沐天恩。老爺子都回來了,一句話自然就給辦差得力的章府尹升了官,公文什麼的後補就是了。他如今就是洛陽的知府了。至於前任知府,寧王已經死了,寧王府也垮了,他自然是要被收押問瀆職罪了。

洛陽從一衆貴人們來就開始鬧騰,至此總算是落幕。因爲顧琰之前賑災時的運作和這次大批量的發放各種緊俏物資,鑾駕離開的時候,洛陽百姓倒是自發的相送,很是熱情。喊皇上萬歲,秦王千歲,秦王妃千歲的聲音格外的大聲。

顧琰抱着糰子,和蕭允一起站在皇帝身旁看着相送的百姓。糰子興奮的很,小手不停的揮舞。樂樂也被顧珏抱着,嘟囔了一句:“總算是可以回去了!”

顧琰心道:於我心有慼慼焉!總算是可以回去了。

蕭允看他一眼,“你小子不念叨去你爹孃處了?”頓了一下又道:“放心,舅爺爺說話算話。等戰事停息了,要麼送你去見你爹孃,要麼讓他們上京來瞧瞧你。”

“好!”

皇帝聽到樂樂中氣十足的聲音微微一笑,站在船頭往遠方埋着顧大姑的山上最後看了一眼。那裡不但埋葬着他的恩師,也是他和卿兒定情之處。只不過,這一走就再不可能親眼看到了。不過這輩子走到這一步,也是可以去見卿兒了。只待允兒一切上手,軍政大事他就什麼也不管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