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留守3

462 留守(3)

顧琰這兒有蕭戎和關天河、齊娘子、王太醫等人幫襯,只要不是災民暴動而她又在現場走不開,她都安全無虞。而如果發生那種情況,不管誰在場怕是都救不了她。倒是那邊,皇帝在跟前還好,萬一到了必要的時刻,皇帝又一個錯眼沒看到,楚王會不會丟下秦王府裡不那麼重要的婦孺就不好說了。回頭說她們自己走散了,難道危急關頭還有機會半道回去找?

歐子川也是被她以這個理由送走的。他是覺得留下小嬸一個女人,自己卻跟着從地道逃走不能接受。顧琰便委以重任讓他去照顧秦王府一堆的婦孺。歐子川聽了顧琰隱晦的說明,這纔不再堅持跟着一道走了。

顧琰被擡回住處安置。行宮的絕大部分是供給貴人們起居的,這會兒除了顧琰這兒全空着。其實如果全部開放,完全還可以再收容進來上萬人。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所有事情都得有個度。她只讓受傷的災民進到宮人們起居的地方,婆家的一衆親戚還能勉強接受。如果把人放到了這裡頭,那可不成。而且,就是隻開放前頭一小部分收容災民,他們也已經很驚喜很感激了。再說了,宮人的住處也不至於奢華到引起人過分的貪念。真要讓人到後頭來,看到那些聞所未聞的珍品,能把持住的大概也就一成不到。那就是引誘人犯罪了。過猶不及,所以這樣就好。皇家也不能太過於親民了,這個天塹不是她能打破的。

因爲勞累,顧琰今晚上睡得難得的好,第二天還是雪梨用毛巾給她敷臉才把她給弄醒的。

齊娘子看她眼神已經恢復清明便稟道:“王妃,四十口大鍋熬出來的粥已經開始向災民施粥了。按您說的,把外頭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兒都叫了進來做幫手。有的跟着學做看護,有的熬粥。那些等候施粥的青壯有士兵看着,都老實排隊沒有鬧事的。另外,城裡的火昨天半夜就全部撲滅了。只是,蕭夫人依然沒有消息。東昌那邊也沒有消息。王爺倒是派人來問過這邊的情形,屬下已經據實回報。”

顧琰遺憾的道:“沒有鬧事的啊,看來那些人真的打算把自己隱匿在災民裡了。”阿允派來的人大概是日以繼夜馬不停蹄跑了兩天才在昨天半夜跑到的吧。恐怕他也沒想到這次傳回去的消息那麼驚悚。

“等那些青壯吃過早飯,就進行下一步吧。”蕭戎也弄到不少修房建舍的物資。如今有的是人力,再找出一些有經驗的工匠和青壯勞力,今天就可以開始重建工作。只要許諾給這些人每頓吃乾飯,每天有一定數額的銅板,外頭報名的人肯定多得很。工部有個侍郎之前跟着來洛陽的,顧琰點人留下的時候可沒忘了他。這會兒便是他發光發熱的時候了。以工代賑,也很好的杜絕了青壯年無所事事生是非。

“好的,那王妃今天有什麼安排呢?”

顧琰搓搓臉,她想睡懶覺,算不算安排?不過肯定不行啊,老爺子如今算是把洛陽交到她手上了。

“我先在行宮裡看看,然後去城裡轉轉,看一下昨晚火災受損的情況。”她還得去慰問一下受災羣衆呢。

齊娘子蹙眉,“暗中搗亂的人還沒能清理出來,王妃您這一出去,那些人……”

“讓蕭將軍帶人跟着就是了。那些人不揪出來,就是個極大的隱患。而且珏兒落入他們手中,也得儘快救回纔是。好了,叫人給我梳頭吧,梳個男式髮髻就好。”

梳洗完畢,吃過早飯,顧琰便往大廣場的臨時醫院去了。她今日依然穿的是昨晚那身。要是蕭允和糰子也在,也這麼穿戴的話,一家三口就可以湊成這個系列的大號中號和小號。

“秦王妃來了”有人看到顧琰,激動的喊道。頓時所有的人包括傷員都朝顧琰一行人看了過來。顧琰昨晚坐在高臺上給人看,多少有點高冷,這會兒卻是自動開啓了親和模式,一徑微笑着。

這個大帳篷裡全是傷得有些嚴重,但又不算最嚴重的的女子。傷得最嚴重的這會兒還在昏迷狀態,不需要慰問。傷得不嚴重的,則不需要特地去慰問。畢竟有三千多人,就算排除掉男子,也還有一千多。顧琰也不可能都去慰問。

她就近找了張簡易的病牀坐下,這是昨晚找來的木料讓木工師傅連夜造的。寬三尺,長六尺(按現代的尺寸算的,我懶得換算了)一個大帳篷裡隔兩尺的距離擺一張,一共有五十張。這會兒看看,吳將軍這個搞過後勤的工作還是完成得不錯的。

“老人家,您還好吧?”顧琰制止了病牀上滿懷感激的一衆傷員下牀跪拜,問候起她坐的這張病牀上的老太太來。

“好好,都是託皇上和秦王妃的福。”老太太想來一輩子也見過不少事,這會兒雖然激動,口齒倒還清晰。

顧琰看看四方,一衆傷員都在看着她,便笑着開口,“大家安心在這裡養傷,朝廷已經在安排給大家重建屋舍了。等你們好了就可以回家了。有什麼困難,都可以給我這個親如姐妹的豆夫人講,她一定會轉告我的。”顧琰說着拉過一旁陪她巡視的小菊道。這個‘醫院’的一些雜務她就交給了小菊盯着,吳將軍手下可沒有這方面的人。而且讓那些士兵和宮女們走得近也不好。再說,憑她對小菊的看重,這會兒也沒哪個宮女敢跟小菊叫板不聽招呼。要知道如果昨晚行宮被攻破,最慘的怕就是她們這些宮女了。

小菊冷不丁被拉過來,楞了一下笑道:“什麼豆夫人,我就是姑娘,哦,秦王妃身邊打小伺候的丫鬟。大家可以叫我一聲豆嫂子,有什麼就請人來告訴我好了。”

顧琰又問候了幾個年老或者年幼的傷員,然後站起來道:“還要去街上看看昨晚到底損失有多嚴重,這就走了。大家安心休養吧。”病號飯她是叮囑過的,方纔也去看了,比外頭施的粥稠多了。

“恭送秦王妃!”宮女們和新近加入幫忙的大姑娘小媳婦一起下拜。

顧琰擺擺手和王太醫、小菊一起往外走。

“王太醫,你去歇會兒。然後安排一衆太醫和大夫輪休。昨晚那麼多傷員,大家都辛苦了。告訴他們,我會記得他們的付出,父皇也會知曉。”這件事做完之後會有什麼影響,顧琰如今已經完全放開不去想了。不管怎樣,此事她都必須不留力氣的做好。洛陽亂了,對東線的戰事影響巨大。對西線也同樣有不好的影響。

“是。”王太醫點點頭。他還真是有些撐不住了。不過,昨晚救死扶傷。這是他當太醫以後只給貴人診治就很少擁有的成就感啊。

顧琰又對小菊道:“你也去歇會兒,聽說你昨晚只睡了兩個時辰。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別自己先累垮了。”

“姑娘,我知道的。”

看望過傷員,顧琰又去看收容的老弱病殘孕。這邊倒是挺熱鬧的,她之前讓幾個留下的女官過來登記這些人能做些什麼。衆人都在積極的自我表白着。以工代賑也不僅限於青壯男子。女子也是可以的,哪怕只會做衣服、做飯、照顧人也都是可以的。一樣能夠吃乾飯,還有銅板可以領。很多人都想掙這個工錢,以證明自己不是廢物。這會兒氣氛比昨晚剛被收容的時候好多了。有一種叫做希望的意味在流動。

顧琰略站了站,沒驚動人便騎上馬往行宮大門去。

蕭戎對顧琰打算引出那夥暗藏的人不太贊同,這會兒還在試圖打消她的念頭,“王妃,您是千金之軀,不該以身涉險。內子如果知道,也不會希望您親自做這事的。”昨晚的事情出來以後,他對這個大姨子算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昨晚那可真是千鈞一髮啊,一旦數萬災民就那樣涌進行宮,洛陽就真的是大亂了。可如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顧琰控着繮繩道:“就算不爲了救珏兒,本王妃也得出去看看才行。一是瞭解情況,二是繼續安定民心。”

瞭解情況這一條,蕭戎自問可以代勞。但安定民心他就不夠威望了。如今的秦王妃在洛陽百姓心底,不但是皇家的代表、如今洛陽一言九鼎的人物。同時也相當於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了。有些事她能做到,換一個人還真是不行。

對蕭戎的說法,顧琰莞爾,低聲道:“我如今就是個吉祥物。”就是不知道三個兒子能不能成爲她的吉祥物,保她真的千歲千千歲。大球小球跟着皇后回京去,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好好兒的。這麼小的孩子離開了娘,怕是會不適應很久吧。要是生病就更麻煩了。還有糰子跟着皇帝從地道逃逸,等他一覺醒來發現娘不見了又會怎樣的鬧騰。那些人既然想對老爺子下手,總不會做到這一步就放棄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繼續有危害到那一行人的舉動。

蕭戎耳力好,聽到了顧琰的小聲嘀咕,但看她不想多講也就沒有問。

很快走到昨晚離行宮最近的失火處,一羣人正在清理着殘垣斷壁,幹勁兒十足。這兒是最早要被重建的。一應物資都是富商大戶‘捐’的。昨晚蕭戎的處理簡單粗暴,顧琰安排人廣而告之衆人的善行之後,打算對此描補一下。所以臨時增加了一個行程,就是等會兒回去行宮將會見見這洛陽城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者,讓他們去給富商大戶講講鍋裡有碗裡纔會有的道理。如果洛陽亂了,他們的家產肯定十不存一,倒不如如今不傷筋動骨的落個好名聲。如今這個善後工作,她也是第一回做,也是邊做邊學。

顧琰沒有打斷重建工作,讓人阻止了那些人過來拜見,和蕭戎一起繼續打馬往前。不過在她走過後,還是不少人自發跪拜。然後,秦王妃在城裡巡視的消息就傳開了。很快,越來越多的洛陽民衆涌上街頭。顧琰被圍觀了,路也走不動了。

蕭戎頭痛不已,這樣他更難保障大姨子的安全了。他的手一直放在佩劍上沒有拿開,指揮隨行的一百來號人把顧琰牢牢護在中間不讓人靠近,然後派人前行開路。

顧琰在馬背上朝路人微笑頷首,對這種狀況也算是有心理準備。她是如今留在洛陽地位最尊貴的皇族,昨晚出面安定了火災後驚慌失措的災民,或者還可能阻止了一場大亂,再有她也是顏值爆表的。今天出門造成這種轟動效應是理所應當的。想來此時熱情圍觀的人裡就有想取她性命的。她在銀甲裡還穿了貼身軟甲,雖然沒有武俠小說裡那麼誇張的效用。但如果拿的不是什麼神兵要想殺死她也不可能。再說了,她身邊還有這麼多人護着,暗中也有暗衛跟隨。自己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之輩。所以,要想置她於死地可不容易呢。

顧珏落入敵手,還是儘快救回來爲好。雖然蕭戎沒有說什麼,但做人夫婿的怎麼可能對媳婦兒被人抓去超過八個時辰還心無芥蒂。昨晚本來是對外說顧琰去顧大姑舊宅替顧琰取東西了,但到了夜裡出現了火災,還有數萬災民圍住了行宮,她依然沒有露面。這不能不惹人疑竇。人再救不回來,就難以說圓了。

顧琰一手控着馬繮,一手朝熱情、激動的民衆揮着。兩旁喊‘秦王妃’的聲音不絕於耳。如今的人口基數不大,洛陽這樣的大城鎮也不過十多二十萬人口。所以昨晚那幾萬人裡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受災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擔心還會出現火災,然後出於從衆心理跟着人涌到行宮附近避難的。顧琰如今想的就是讓衆人安心,沒受災的就回到自己家中去。只要不再是幾萬人圍堵在行宮門口,她這顆心就能夠放回去了。她給三天時間,三天後沒有受災卻還在行宮周遭不走的,她就要驅趕了。這會兒嘛,懷柔爲上。

等到人人都能安居樂業了,這場危機也就算是過了吧。那老爺子也能帶着糰子他們回來。她也就可以交差了。然後,就可以回京城了。老天保佑,這件事趕緊過去吧。還有師傅他們也快點回來吧。

今天洛陽的天氣不錯,一切都給人一種有希望的感覺。顧琰騎馬看遍了昨晚失火的幾處地方,民衆跟了很長一段路。走了一批又來一批,一路都熱鬧得緊。工部留下的那位馬侍郎也算得力,這會兒已經做出了全盤的規劃。把人手、物資都調派好了。顧琰對他的工作能力很是滿意,打算等老爺子回來之後向他舉薦。

但是,也有一個官員讓她很是不滿意。那就是洛陽知府。昨晚救火很是不得力,還有之前也完全沒有發現一點先兆。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尸位素餐。今早蕭戎告訴顧琰,昨晚救火時倒是一個姓章的府尹很是得力,也比較得民心。

顧琰看了一下如今的洛陽,覺得這事兒不能拖了。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地方長官無能也是很要命的。既然已經將此事的影響拋諸腦後,顧琰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老爺子是授她全權處理洛陽事務的,所以暫時讓不稱職的洛陽知府停職,讓得力的章府尹代職也是她職權範圍內的。有這麼一個能人幫襯,洛陽的局面也會安穩得快些。她的壓力可以減輕很多。

“洛陽知府背後的人是誰?”

蕭戎聽了這話就知道有戲,秦王妃果然是個有擔當的人。

“聽說他是寧王妃的族人。”

顧琰嗤笑一聲,寧王府和秦王府已經是撕破臉了,也不怕多這一樁事。就是回頭有人說她公報私仇她也不怕。知府的不作爲和楚王的平庸才導致了洛陽出這麼大的狀況,搞得老爺子都逃了一回難。這種人不擼了,簡直沒天理。再說了,她也只是讓他暫時停職,又不是越權免他的職。她這個欽差這樣做,合情合理合法!

“去府衙!”

蕭戎挑眉,“還是召知府和府尹到行宮吧。”這大街上雖然民衆衆多,一路跟隨,但是對方要下手也不容易。這要是去了府衙,老百姓可是不能跟着進去的。不是正好給人下手的機會麼。

顧琰笑笑,“我不想拖了,珏兒今天必須救出來。不然,事情就真的瞞不住了。”

蕭戎道:“秦王妃,不管內子有沒有出事,末將向您保證。她的正室之位不會動搖。”

“可我不想流言蜚語跟隨她一生。更不想她因此被你母親責難。”一旦消息走漏,那顧珏就算有她撐腰不用被迫自盡,這輩子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了。她相信在蕭戎的保護下,自己可以平安。這麼做,也是要讓這個妹夫知道她挺妹妹的決心。只是正室之位不動搖有什麼用。

她有信心,但蕭戎卻真的不敢冒險。此時秦王妃出事,不只是無法向秦王交代。他是無法向洛陽的老百姓交代啊。而且,還是爲了救回他媳婦兒以身試險。

顧琰冷下面孔,“怎麼,你打算捨棄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