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補品

331 補品

顧琰恍然,“你是說會不會她補品吃多了,所以孩子長得比別人家的大?可就是方姨娘不知道這個,季太醫會提醒啊。”說完一愣,如果是有人暗示或者明示過季太醫,他就不會吭聲。大戶人家陰私之事多,爲了爵位家產不是沒有正妻會故意給妾室補過頭人爲造成難產的。一屍兩命或者只留下孩子都好拿捏。可是,晉王府不至於啊。

“晉王已經有兩個庶子,就算瑾兒也生個兒子,也威脅不到嫡子的地位。再說晉王妃如今自己還懷中孩子呢,她總得爲自己腹中骨肉積陰德吧。”這年頭的人很信這些的。就是後世,孕婦作惡的可能性也約等於零。這種時候誰不怕報應呢?

端娘想了想道:“您這說得也是啊。也許真是我想多了。不過,如果真是補品吃多了,那可得給十三姑奶奶提個醒纔好。唉,出身真的很重要啊。周媽媽覺得她在十三姑奶奶那裡不太不說得上話,而且不知道方姨娘會不會信,所以告訴了我一聲。這姐妹啊,嫁了人互相幫襯着還算必要的。十四姑奶奶終於也明白過來了。”端娘還一直記着方姨娘跟顧瑾當初是顧府唯二對顧琰釋放善意的人,雖然這善意也不多,但畢竟她們自身也艱難。

顧琰知道她說的是什麼,孫茯苓出身大將軍府,所以她身邊用的人都知道孕中不能多吃補品。可方姨娘就是個豆腐作坊主的閨女,她搞不好以爲孕中就是要多補。如今的晉王府肯定對顧瑾大方得緊。而季太醫關注的重點必定是晉王妃那胎。顧瑾說白了就是搭順風車的。如果是這養誤會了造成如今這個情況的也有可能。

只是,如果這樣造成了不好的後果還真是怪不着晉王府的人照顧不周全。畢竟是方姨娘親自在那邊照顧女兒,而當家主母晉王妃在養胎。劉側妃在陪着晉王在別院療養,方側妃統管整個王府的中饋,府裡還有倆孕婦。人家顧不到那麼周全也是有的。不過,孃家人一上門就注意到不對了,婆家人就漠視着。晉王府後宅的水也很渾啊。

“嗯,那你這兩天就替我去看看瑾兒吧。先看看是不是咱們想的這樣,如果是點一下方姨娘好了。”

“好的,我反正也沒什麼事兒。就今天下午吧。”端娘現在是退休榮養在秦王府的狀態,地位超然。當年顧琰會讓她收小蘭做女兒,又讓她恢復良民身份給她銀子買地其實也只是基於自己要跑路離開顧家的原因。如今這樣纔是教養嬤嬤最好的歸屬。

“隨你。我去看看糰子。”方纔跟白芷說正事,所以打發人抱着糰子到旁邊玩兒。這會兒沒事兒了,倒是可以去逗逗小傢伙了。

過去看到今兒不用上課的顧琇正舉着一朵豔麗的迎春花教團子說話,“花花”。如今,貴女書院顧琰基本是甩手掌櫃,倒是三夫人像是找到了自己的事業一般,很是上心。不然,也不會如今欣欣向榮的景象。還有人想把女兒送來插班了。

三夫人前兩天還追着顧琰確認宮裡放宮女以及女官出宮的事,說是滿了三個月可以再添加其它課程了。有一些課程也可以暫時取消,譬如說織毛衣的課。說是早些知道能來些什麼人,比較好安排。顧琰便巴巴的跑進宮,跟何皇后敲定了在十六公主正式出閣前辦這件事,也好讓人沾沾十六公主的光,能記得她的好。

“啊——”糰子跟着張嘴。

花和啊差太多了吧。顧琇又指指自己,“小姨,姨”

“嘻嘻——”糰子捏着手指樂呵。

“你也太心急了吧,他還不到八個月呢。元元都沒叫人呢。”顧琰失笑。不就是因爲前天對着皇帝‘吔’一聲麼。老爺子興奮得很,非說是在叫他‘爺’,一直逗着他說再叫。

是明暉出來看兒子的時候告訴顧琰的,“要是那就是在叫人了,我還可以說他是在叫我,叫師爺呢!”

可別回頭再來聲‘咦’,琇琇也跟着興奮起來說糰子會喊她。

“王太醫不是說小孩子沒有一樣的麼。說不定糰子就是開口上就是要比元元快些呢。”顧琇還有些不死心。

因爲小傢伙很在意自己沒長牙的事兒,顧琰也覺得也該長了吧,便問了下王太醫。王太醫說四個月可能長,十個月也可能長,這個要看各人。顧琇這裡邊引申到說話上了。

實在是皇帝很興奮,糰子‘吔’一聲,他就賞一件寶貝給小孫子。也不知道小傢伙是真的弄懂了這麼叫就有好處,還是巧合。總之是收穫了三件寶貝。乳母回來一說,整個王府都驚動了。搞不好如今外頭都傳遍了,說秦王府將滿八個月的小世子開口叫人了。謠言就是這麼傳出來的啊。

顧琰覺得說不定是皇帝覺得他們這回大出血,所以想法子找了藉口貼補一下呢。所以她當時抱着糰子猶豫了一番,要不要從現在就開始教團子叫‘爺爺’,說不定真的可以挽回些損失。可是想來想去,她還是想聽到糰子一開口就叫‘娘’的。而且皇帝之前還那麼說自己。於是決定富貴不能淫一回!

她摸着糰子掙回來的寶貝問蕭允,“阿允,你要不要也去多叫幾聲爹啊?”蕭允自己說的,小的時候他只肯叫歐老將軍‘爹’,皇帝羨慕嫉妒得很,也是尋了很多他中意的好東西哄他叫爹。

那會兒他還不大明白事兒,皇帝就沒敢把身世告訴他。但爹不能亂叫這種常識他還是知道的。於是只肯叫‘姨父’或者‘皇上’。還說他小時候說過最傻的一句話就是‘姨父,我跟你長得好像。’

蕭允好笑不已,“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兒了,你又拿來取笑我。如今這個理由,就算知道是誤會了。可老頭子這麼給糰子東西,別人眼紅也就只能眼紅。我這麼大個人了,叫聲‘爹’就得件寶貝算怎麼回事啊?老頭子也不會給啊。”

太夫人給的名單,顧琰是拿給蕭允看過的。他也同意如果真的得用,可以提拔。他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只不過,肯定不能弄得跟登基了大封后族一般。得緩着辦,不能操之過急。

“聽說我是十一個月開口說話,你幾時開口的啊?”顧琰問道。這會兒兩人背靠背坐在地毯軟墊子上,一個在看文書,一個在看話本,旁邊擺着零食。糰子已經睡覺去了,是難得清靜的二人時光。

“我,好像也是這麼大吧。嗯,我小時候口齒不清,管大哥叫‘多多’,然後他就教我管大嫂叫‘少少’。”

那會兒歐大嫂過門還早得很呢,沒看出來歐大哥還有這樣的一面啊。不過,他每旬都要上雲老將軍府上去探望幼弟,還揹着他爬樹、手把手帶他扎馬步,知道了蕭允真實的身世,是難免刺激過度啊。也許人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纔開始變得冷硬的。

“其實,大哥想通的也還是挺快的。守孝回來,閒言閒語不少吧。不然越越也不會和同學那樣打架的。他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和整個家族的路子,一心往鎮東將軍這個義父坐過的位置奔,目標很明確啊。”阿允和自己成親的時候,他就以男方兄長的名義請了軍中同袍來喝喜酒,想通得還挺早。看來歐家父子都是通透之人。不然,遇上這樣的糟心事兒,怕是要鬱悶死了。

端娘是從晉王府吃過晚飯回來的,方姨娘熱情招待的。回來聽說只王爺和王妃兩人在屋裡便沒有進去打擾。明兒等到王妃梳妝完畢、早餐前的空檔大把時間可以說。這事兒也不緊急。

她探望的結果證明的確是方姨娘誤會了,看到顧瑾滋補得白白胖胖的心頭正歡喜着呢。聽到端娘如此一說,趕緊減了一頓補品,還把年份長的換成年份短的。

顧瑾自己自然也嚇到了,她細細盤問方姨娘是不是有人在她耳邊吹過風。在王府後宅呆了兩三年,她也變得疑神疑鬼起來。

不過,她懷疑的對象並不是王妃。王妃那樣高高在上,從來都是不屑於對她這樣的小人物做什麼的。她的存在就已經讓王妃很滿意了。顧琰小時最親近的妹妹,如今也只是在她晉王妃跟前端茶倒水,打簾子立規矩說奉承話。這怕是讓晉王妃心底有一種異樣的滿足。想象當年若是顧琰入晉王府,也只能是這樣在她之下。可笑她顧瑾在晉王處是替身,在晉王妃處也是替身。

顧琰懷疑的不但不是王妃,同樣也不是劉、安二位側妃。這兩位都生了兒子,然後母以子貴,成爲側妃也有日子了。就算她生下兒子也動搖不了她們的地位。她懷疑的是如今在庶妃位置上的三人。

晉王受封親王也是齊王落馬之後因他監國有功,更是嘉獎他在與西陵的一戰中保障後勤得力,大公無私。從那時起,多出來的這一個側妃的名額就一直成了三位庶妃都密切關注的。

顧瑾之前可沒奢望過,哪怕她安胎期間也是如此。

因爲顧家就是平民,門第太低了。別說跟王妃側妃庶妃比,就是同爲侍妾的幾人她都比不過。晉王是很重禮法規矩的人同秦王可不一樣。所以,她實在沒指望過從侍妾到側妃的越級提升。她想的倒是可能升到空缺的那個庶妃的位置上。這樣,她的月例也能往上漲一漲。

說實話這些年她幾乎沒從顧家得到過什麼金錢上的支持,姨娘那點私房她怎麼忍心拿。嫡母看她只是侍妾,又不算受寵,態度也漸漸淡了。她平日的月例用來打點下人什麼的也就不剩了。如果能升爲庶妃,那伺候的人也能多些,在府裡不至於要點什麼都不容易了。至少在府裡需要屈膝行禮的人就少了三個,從前要互相見禮的許多人得給她行禮。

但是,別人可不這麼想。之前都是母以子貴,如果她也能一舉得男,說不得就要後來者居上了。至於說原本最關鍵的門庭,她親堂姐秦王正妃都做了。她生了兒子做晉王側妃又有什麼不可以的?所以那三個等了兩三年還不得升遷的庶妃,通過下人在她姨娘面前吹吹風是十分可能的。

不過,那些人的手段豈是方姨娘能看穿的。所以顧瑾問的時候她也只能茫然搖頭。

“罷了,還有三個月,以後咱們更加小心着些。這一次的事,我記她們二人的情。”顧瑾說的是顧珏和顧琰。雖然周媽媽看出來了,但如果顧珏冷漠處理不讓告訴端娘,這事兒也就這麼過了。

方姨娘道:“虧得還有秦王妃也同樣嫁進皇家,不然人家要攔着不讓孃家懂行的人知道太容易了。”

顧瑾苦笑,“琰姐姐才叫嫁,我可不是。”

方姨娘心頭也頗爲遺憾自己做了人家的妾室,女兒也不能爲正妻。她安慰顧瑾道:“等你肚子裡這個孩子生下來就好了。你不是說一個庶妃跑不了麼。”

顧瑾笑笑,“經人這麼一折騰,說不得還能有驚喜。”

“顧夫人,季太醫來給夫人診脈。”外頭丫鬟稟報道。

顧瑾道:“來了。”

方姨娘茫然,想了半天不得其解。也只能認爲她說的是季太醫來了。季太醫在王妃處常駐,到這裡來的時間是很少很少的。而且每每顧瑾的肚子也有被子遮着,他匆匆來去,沒有留意到也是說得過去的。

季太醫自然是晉王妃遣來的。端娘依禮先來拜見的她,然後去看顧瑾。再然後方姨娘一通大驚小怪,自然傳到了晉王妃耳中。她很快通過耳目知道了是怎麼回事兒,趕緊把季太醫派了過去。同時讓人把劉側妃叫了來。

顧琰只以爲劉側妃還在別院陪伴晉王休養。不過顧琰不知道的是,安側妃對此很是不滿。說王爺又不是她劉氏一個人的王爺。在圍場她就獨自陪伴了幾個月了。王妃身子不便,府裡也不是就沒有別人了。

這個別人自然指的是她自己,讓她代管王府中饋她挺樂意,這是權柄。可她管事兒,劉側妃去陪晉王她肯定不服。安側妃家世不錯,劉側妃亦然。安氏嬌憨,劉氏端莊。兩人生下的兒子也各肖其母。安氏所出的承灝是小的,虎頭虎腦。元宵時笑話糰子放屁臭的便是這小子。而劉氏所出的承湛,就是個懂事的小大人了。

當初就是因爲這倆人的孃家對晉王有幫助,晉王妃無子的時候纔會建言納了她們二人。後來晉王也時時到她們的院子去。所以安側妃這麼鬧騰,她懷孕懶得理事之餘也就讓劉、安二人輪替。至於再往下的人,那就不要想東想西了。無能陪人還是管事都是輪不到的。

這會兒,在府裡管事兒的是劉側妃。她聽晉王妃身邊的女官三言兩語把事情說了,愕然道:“竟發生這樣的事,那王妃意下如何?”說起來,她剛從別苑回來不久,還真沒關注到顧瑾那塊兒這麼細的事兒上去。畢竟人家那裡有親姨娘照看,東西如今也沒人敢剋扣,奉承討好的下人如今也多了。

“此事暫時不必驚動王爺,畢竟沒造成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讓她們三人去佛經替王爺祈福抄經。日後再說。”這三個家世相比顧瑾也好得多,不然也不會比她位分高。如今什麼事兒都沒有,貿然發作有些不妥。如果將來顧瑾真的難產出狀況,到時候再發作不遲。但也不能一次性就是三個,只能讓其中晉王妃最看不順眼、最驕縱的馬庶妃一個人擔了。

“三個都參與了?”

“嗯,如果顧瑾越過她們三人得封側妃,她們反倒要向她行禮,而且也再無寸進的機會。”此事方姨娘找不出蛛絲馬跡,但不代表掌家多年的晉王妃也不能。這麼短的時間,她就連那三位庶妃使喚下人做過些什麼都一清二楚了。

劉側妃皺皺眉頭,“王妃突然下此令,不是欲蓋彌彰麼?”她有些不解,這就是晉王府後宅的事兒,讓人去警告那三人一番叫她們不敢再動作也就是了,要罰也私下罰啊。這樣豈不是明說她們犯了事兒。

“你當是本王妃先察覺呢?昨天什麼人進過府你不知道?”

劉側妃想了想,愕然道:“聽說秦王妃的教養嬤嬤過府來看顧夫人。怎麼,她都知道了?”既然那位知道了,自然就得給出個說得過去的交代來。不然,以後王爺知道了連自己這個管事的都要吃掛落。

“嗯,之前她另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子上門。怕就是那個時候見出不對來的。”

劉側妃小聲道:“總歸是咱們府裡的事。”

晉王妃瞥她一眼,“好了,你去處理吧。”想拿她當槍使,這劉氏膽兒是越來越肥了。看來之前真是太縱容她了。晉王妃對劉、安二人都是捧殺,說她們生了兒子有功。讓兩人互相制衡。安氏早就驕傲起來,這個劉氏之前還能穩得住。這去陪了王爺小半年,還真是養嬌了。也罷,她要是一直很穩得住自己纔要當心呢。不過看來劉氏也不是瞎子,該知道的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