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侍講

189 侍講

顧瑾跟着三哥回家,在馬車上不由得說道:“琰姐姐好厲害!”十三歲就敢憑着一己之力跟家族權威祖母和大伯父做對,不但把他們最看重的靖西侯的爵位弄掉,而且還毫髮無損的帶着亡母的骨灰盒離去。如今更是身家豐厚,又因爲才學出衆被皇上特招進宮。

出於對嫡母的畏懼與恨意,顧瑾對反抗權威這事兒很有熱情。即便自己做不到,但能看到顧琰做到了心底也暗暗歡喜。反正就算侯府爵位還在,她還不是一樣嫁不好。祖母對她不是真心疼愛,是的話就不會只是說一聲要給她出五百兩的銀子添妝而已。因爲,那原本就是應有的。之前嫡孫女她都出的一千兩,庶出的五百兩。而嫡母,肯定不會讓她嫁得好以後可以反過來給姨娘撐腰。她的用處和十姐一樣,只是給嫡出的十一姐鋪路。

十姐夫雖然有學問,可是脾氣清高。這一場又沒有中,都快將十姐的嫁妝用完了。而且侯府倒了,他對十姐也就不如從前好了。這樣的男人有什麼可取的。那還是之前侯府沒倒,十姐才能嫁到那樣名聲很好的讀書人。如今自己,搞不好境遇更加不好。如果不是三哥及時成長起來,將家裡的生計承擔了起來。顧瑾懷疑自己搞不好會被嫡母拿去嫁給中年鰥夫以換取聘禮。而且以嫡母的性子,這樣拖着自己都能說成是爲了替自己找個好婆家。真要拿自己換了銀子還是會說得花好朵好,面子裡子都光亮的。

好在,現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三哥對自己一直都很好,他如今成了家裡的主心骨,嫡母也不好太過苛待自己。琰姐姐又給了自己一千兩銀子,再加上之前和姨娘一起繡了一大幅屏風偷偷託舅舅賣了,那就是一千二百兩。這樣的話,以後她的日子就不會受窮。那副屏風還是在丫頭和婆子掩護下,她們母女趁了替十姐繡嫁妝的機會昧下絲線偷繡的。嫡母爲了省下請針線班子的銀子,家中很大一部分主子的針線活都讓她們母女包了,她們才能找到機會。

三伯母那樣目下無塵的人,除了四哥和琰姐姐,從來不把家裡的小輩看在這裡。這次也答應幫自己物色對象。她能尋到的人,肯定比嫡母不上心找來的要強得多。琰姐姐說的對,生活是要靠經營的,她以後一定會過得好的!

兩人是打着去自家繡鋪看看的旗號出去的,方姨娘繡活兒實在是好,四夫人便讓她教繡娘,因此顧瑾才得以出門,私下裡去指點她們一種比較難的針法。而顧璟媳婦得了囑咐,知道夫婿是帶着小姑子出去散心,便也幫着儘量的哄着婆母,以免她讓人去繡鋪催他們回來。

不過這事兒還是很快露餡了。過了兩天也就是六月初一回主宅去給太夫人請安的時候,太夫人問了:“瑾兒,你上個月去宮門處看…顧琰了?”猶豫了一下,太夫人直呼其名。顧琰,絕對是她這輩子最大的成就與失敗。養出這麼出息一個孫女兒,讓她成了大大的笑柄。好容易漸漸風平浪靜了,她又回來了,而且還是風風光光被聖旨召回來。就連瑜兒都說她雖然年紀不大,但在邊關做成的事,是非常有意義的。還說皇上召她進宮,或許就是含着褒獎的意味。日後再風風光光的給她指一門好婚事。

當然,顧琰和歐允被傳得沸沸揚揚的事兒太夫人也有所耳聞。就是別人不知道,每個月都要接到顧琛家書的顧家人還說知道的。開始還嘲笑顧琰竟然不顧名聲與一個小小校尉出雙入對。後來才知道,那竟然是皇帝最心疼的私生子。那麼,瑜兒分析的讓她進宮鍍金的說法就是有可能的。

至於晉王,顧瑜和太夫人分析的結果是之前和顧琰有往來的就是雲校尉。晉王不過是給他們提供掩護,因爲雲校尉的身世那時候還無人得知。而他們見面的地方自然就是晉王府了。

如果是這樣,那如果顧琰將來傍着這位身份特殊的雲校尉得勢了,還要打壓顧家人的話,他們就毫無還手之力了。不過顧瑜和大夫人都說顧琰是比較重情重義的人,只要沒有虧負她的人,她都會關照得很好。就是之前跟隨過她的下人,都在離開前都全部安置妥當了。太夫人把三夫人找來問,又從她嘴裡知道了顧琰拜託她給顧瑾尋覓合適對象的事。於是想要通過顧瑾去探探顧琰的口風。

如今顧家舉步艱難,再要有上位者打壓就更難翻身了。總不能只有一個三房蒸蒸日上,其他各房都走下坡路吧。長房的顧琛去了戰場,可是雖然有家將護着,發展前景還是不妙。遠不如早早兒就抱上了晉王大腿的顧珉。而五房的顧琿,要想在科舉上考出成績,快則十年,慢就不知道要多久了。這兩房如今都勢微,如果顧琰還要打壓,那就更加沒有喘息的機會了。二房四房不在太夫人考慮範圍內,庶出的她不打壓就不錯了。

關於顧瑾和顧璟去探望顧琰的事,是守宮門的一個小卒透露出來的。這人和顧家有舊。

顧瑾聽到太夫人問話,吃了一驚,小聲道:“祖、祖母,她待孫女一直很好。這次回來又爲孫女的事託三伯母幫忙……”這兩年,顧家的人一直稱顧琰‘毒女’,顧瑾不敢喚她‘琰姐姐’,但又不想跟着罵她,所以含糊的用了一個‘她’來稱呼。

“祖母不是在怪你。唉,有些事情,祖母也未嘗不後悔。只是做都做了,後悔也無濟於事。只是希望…她不要再遷怒顧家其他人。”太夫人也選擇了和顧瑾同樣含糊的稱呼。

顧瑾心道,這是讓自己帶話呢。還表現出這麼弱勢的一面。對太夫人而言,不容易啊。不過這樣也好,那自己下次再去就不用再找什麼藉口了。其實,琰姐姐根本就沒有還要找家裡麻煩的意思吧。只要家裡人不要去招惹她就好。而且,太夫人的目的真的只是要確認這一點麼?老狐狸什麼的,肯定是想把能利用的人利用到底吧。琰姐姐如今要嫁人,還是得挽回一些名聲,會不會因此又被太夫人用孝道給拿捏住了呢?

顧瑾點點頭,“祖母,孫女明白。”

太夫人招招手,“好孩子,過來!”

顧瑾便坐到了太夫人身旁,聽她說道:“祖母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你的事情有你三伯母和你母親張羅,祖母總算放下心來。”

顧瑾心道,之前我也沒看出你有什麼不放心的啊,不過嘴上還是乖乖的道:“讓祖母、母親、三伯母費心了。”

“應該的,你之後就一個琇琇,她還早得很呢。我們自然要爲你多費些心。”說到這裡想起顧珏,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顧家還有一個更大的笑柄就是孫茯苓了。這是堂而皇之的給顧家抹黑啊。可是如今無權無勢的,拿她這個齊王外室根本是毫無辦法。

顧琰這會兒正在拜見皇后,她借調結束回原單位拜見一下原領導是應有之意。

皇后正垂着手由宮人給自己塗蔻丹,笑吟吟道:“小十七跑來同本宮說想請你教她與十六讀書。這樣倒是對應了皇上愛才所以特地徵召你入宮的消息。”

顧琰忙懇求的辭道:“娘娘,公主的師傅都是當代博學之士,臣萬萬不敢與她們比肩的。”她沒有金剛鑽,堅決不能攬瓷器活。不然,還不得把那些公主的師傅都得罪死啊。那些人本來就對只能仰望姑祖母多少有些不服了,可是對死人不服也只能忍着。如今她要是跳出去當靶子還不得整死。而且,她如果丟了臉,丟的可不只她自己的臉。姑祖母已登仙界,都要被連累的。

“哦,那讓你給她們做伴讀你看如何?”

顧琰腦子嗡的一聲,完了!她不到十六,給十一二歲的公主做伴讀其實沒什麼違和感的。可是,她不想當這個伴讀啊。

何皇后看着顧琰的臉色,笑出聲來,“好了,不逗你了。本宮知道這是小十七幫着小允胡鬧。皇上的意思是要你安分呆在宮中就好。本來是想讓你給本宮做貼身女官。不過你給自己挑了個更合適的去處。好了,你還是照舊會藏書樓去。不過,再過一個多月就是皇上的萬壽,興許會有忙不過來的情況,到時候再叫你出來幫把手。”

“是,多謝娘娘!”顧琰平白被嚇出一身冷汗,這會兒好歹收了驚。幸好皇后是明白人啊!她起身告退出去,這次回來她給何公公帶了點禮物。哦,對了,她在紫檀精舍結交了一個朋友。就是同她一起到宮門處見親人的朝華。朝華也是女官,不過她這個女官有點特殊,她是女史。就是記錄彤史,記錄皇帝晚上寵幸了哪個妃子的。不過鑑於皇帝的年紀,她的工作十分輕鬆,經常休班。不當值的時候也愛跑到藏書閣給顧琰搭把手,聊會兒天。

顧琰其實以前挺同情女史的,皇帝跟妃子辦事兒的時候都得守在旁邊盡忠職守,多彆扭啊。不過如今她自己也是女官大軍中的一員,也就顧不上同情旁人了。朝華已經二十了,再有五年可以出宮。她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皇帝老了,皇后又好伺候。聽她說她師傅講過當年,可是夾在廢后同其他妃子中間非常的難做,動輒得咎。所以,她非常的樂天知命。

顧琰呆在宮裡也無聊,有這麼一個同事倒也歡迎。雖然她還是懷疑朝華接近她是有目的的。不過這不影響兩位女官一起消磨時光。兩個人的宿處離得也不遠,約好了以後也要常來常往。

何公公很是愕然,“你怎麼又回來了?”

顧琰心道:我回來這裡不容易啊!她看得出來歐允有些焦躁,其實她也焦躁。本來在外頭自由自在的,突然就被困在了宮裡,言行都不自由。好在暫時還沒什麼人跟事找上她,不然真的很容易崩潰掉。要不是爲了逃避,她幹嘛對一個整理圖書的活兒這麼熱衷啊。

顧琰坐在藏書樓門前理了一下接下來的事情,這會兒正是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時節,宮裡景緻很好。奈何她沒有賞景的心情,因此對藏書樓外的美景也就視若無睹了。

皇后說之後準備萬壽節如果忙不過來,就要讓人叫她出去幫忙。好吧,這就是接下來最需要應對的事。到時候不要出現什麼麻煩事吧。她不怕事情難做,就怕遇到人刁難。畢竟,這宮裡大部分的人不像何皇后這麼好說話的。

看她鬱鬱寡歡的,何太監道:“好也是一天,歹也是一天干嘛要跟自己過不去呢?在宮裡,只要人活得好好兒的就是好事。不能往上爬也想開點,你起點不低,也許是機緣未到。”

顧琰被安慰得啼笑皆非,不過好歹都是一天這話沒錯。她無謂在此爲害沒有發生的事擔憂得不行,當下的日子都過不好。

顧琰正拿着雞毛撣子到處打掃衛生的時候,藏書樓來了三位借書者。

顧琰聽到何太監在下頭顫顫巍巍的道:“奴才參見二位公主,參見小郡主。”她忙從開着窗戶看出去,果然是十七公主還有兩個身着華裳的小姑娘,大些是十六公主,小些的有些眼熟,哦,是晉王家的小郡主。各自身後一堆伺候的宮人。這是組團來‘參觀’她了?

顧琰忙蹬蹬蹬的下了樓,就要向那三位金枝玉葉叩首,當先的十六公主很有架勢的擺擺手,“顧女官免禮吧。帶我們進去看看,聽說你把藏書樓整理得不錯。”

把宮人都留在外頭,三名金枝玉葉跟在顧琰身後進去。顧琰躬身子啊旁指路,做着介紹。感覺有人在拉她的手,低頭一看是小郡主,正笑吟吟的仰頭看着自己。比起兩年前,她長大了不少。不比成人小孩子的變化是很大的。

眼見小郡主一副‘咱們是熟人’的模樣,顧琰哭笑不得。看來歐允還挺得小萌妹子的歡心的,十七公主小郡主對她的態度直接反映了她們對歐允的喜愛。就是在外頭端莊嚴謹的十六公主,這會兒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她們兩個非得要拉本宮一起過來,顧女官勿怪。”一邊說一邊去看書架上的書,“以前進來過,總感覺這裡面很沉重,現在感覺好多了。看來是需要徹底的清理一下才好。”

小郡主道:“就十六姑姑還沒有見過,悅悅和十七姑姑才帶你來的嘛。”

十六公主笑笑,走過去自行查了一下數目簿子,然後在相應的位置找出一本《天朝九州志》翻看。顧琰方纔就是給她們介紹了一下如何找書,她試一下。十六公主是嫡出的公主,地位比十七公主和小郡主高。但是她沒有嫡親的兄弟,所以將來新皇登基待遇多半不如此時。因此一開始就對其他兄弟姐妹比較和善,至於小郡主,她是監國王爺的嫡長女,肯定更普通的郡主有差別。而且她與十六公主其實處境差不多,所以十六公主一直非常的包容這個小侄女。

顧琰便問道:“十七公主和小郡主想看什麼?”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她也懶得費口舌介紹了。

十七公主笑着報了《詩經》,顧琰翻了一下簿子,就聽她道:“你說位置,本宮自己去找出來。”顯然是覺得很新鮮。

正好省了顧琰的事,便告訴給了她。這些常看的書顧琰在整理的時候都是放在方便的位置,無需爬梯子,倒也不擔心她磕着碰着了。只目送她興沖沖地的上去。

小郡主左右看看,她纔開蒙沒多久,識字不多,這裡沒有她能看的書。她朝顧琰擡起手,又指指旁邊的大椅子,顧琰託着她放到椅子上,她就懸空坐着仰頭看十七公主行動。

最後,兩位公主一人一本書就在樓裡翻看起來。她們讓顧琰負責穩住小郡主,省得她在一旁吵鬧。顧琰只得找了一本《成語》出來給小郡主講故事。她講得活靈活現的,小公主聽得不住點頭,末了連那兩人也坐了過來一起聽。顧琰心道,好嘛,她其實還是幹上侍講的活兒了。只不過,別的先生是講大道理,她是講故事。

十七公主道:“這樣講比先生在課堂上講得生動多了。顧女官,你幹嘛不肯做本宮同十六姐的先生啊?聽說顧大姑當年就是給公主做先生的。”

“公主,臣才學不夠啊。”顧琰頭痛的道。這位不是被歐允指使來的吧。

十六公主開口,“顧女官,本宮同十七妹想跟你學《百壽圖》。”這纔是她們今天來的最重要的目的。

正託着下巴專心聽故事的小郡主嘆口氣道:“這樣就不能跟我家去給我講故事了。”

顧琰想了想,“《百壽圖》主要是準備工作,真正的寫其實倒不復雜的。只有一個多月了,如果公主之前沒有準備,現在現趕有些來不及了。”一邊想着這兩位公主可比年年都只磕個頭作數的歐允誠心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