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攤牌1

歐允的匕首每天抽時間打磨,雖然軍中事務繁忙,但一個月的功夫其實也就打磨好了。舒睍蓴璩再弄了個漂亮的手柄、鞘。不過這個漂亮不是在上頭鑲嵌寶石,而是整個匕首包括鞘和手柄打磨出來,給人一件流線型的感覺。他可不敢再上頭鑲嵌寶石,不然以死丫頭的性子搞不好撬下來換銀子。

不過臨了,什麼都弄好了,他卻沒有讓人送上京。他自己親手送都不定能收下,這要是讓手下轉交,肯定更不會要他的了。除非,還是像鳳頭金釵一樣,以晉王府的名義當衆送出。可是,上回是爲了知會晉王一聲,這回他可不想再借他的名頭。尤其是聽說,這幾個月,晉王往顧府送了不少東西。最後決定,等回京以後再想法子讓她收下。

顧琰這會兒也知道了最近打着晉王府旗號送過來的好東西,其中有一部分真是晉王送的。她那天問明暉幹嘛送她不好拿走也不好折現的東西,明暉說沒有啊,他都是考慮過的。結果一問,像是那架瑤琴就不是他送的。她決定晉王送的就擱在顧府了。反正太夫人以後肯定還要消費她才女的名聲,這些東西也不會就沒了去向。就連晉王讓人送的一盒上好的香粉,非常方便隨身攜帶使用的,她也決定不帶。當斷則斷,有些事不能優柔。想到晉王妃秀恩愛那幕,她就下定了決心。

雖然說現在的妾室不能算第三者,可是顧琰還是很難接受自己去跟人分享爭搶一個男人。尤其,是志在九重的男人。君在九天之上,我處江湖之遠,從此山高路遠,再不相見!

七月處,很尋常的一天,顧府外來了個人要探親。門房一問是來探五夫人的,當即就道:“五夫人病了,概不見客,請回!”

這麼一說,外頭的人自然不依了,既然病了,那就更要探望了。

門房蹙起了眉頭,如今五夫人的人京城是人盡皆知到底是個什麼‘病’,這人是誰啊,如果真是親戚能不知道五夫人因爲屢次出手害十二姑娘,又累及三夫人,被太夫人和侯爺行使家法給關了起來。

堂堂侯府的門房也是眼高於頂的,不過這人穿了一身校尉服,他還是知道不能太過輕慢的。

“我是你們五夫人的乾哥哥,當初還是我送她們母女上的京城呢。我在鎮西軍中供職,難得會京城一趟,還請通稟一聲。”來人自然是耿校尉了,他邊說邊塞了一把碎銀子過去。

“這位軍爺,你找錯人家了吧。我們這裡是靖西侯府,我們五夫人是孫將軍府上的,不姓顏。”門房笑着把碎銀子推了回去。

“不會錯的,我親自送來的。哦,對了,不是你們侯府,是侯府的旁支。也是行五,我妹夫叫、叫顧詢。”

門房一聽,“我們侯府的五爺就叫這個名兒,旁支沒有的。”說到這裡,他也有些狐疑起來。

門房裡還有幾個人在閒聊,其中有一個人和小菊的哥哥小松交好,他撓撓頭,“我好像記得小松說過,十二姑娘的生母就姓顏。”

旁邊一個年級略大的一拍大腿,“那趕緊去通報一聲,請這位軍爺進來先坐坐。”

當年的事這些門房自然不清楚,但他們清楚十二姑娘在府裡的地位啊。晉王府隔三差五的就有東西送來,太夫人看得跟眼珠子一樣。所以,雖然她生母只是外室,但顧家上上下下,誰敢小覷了她。所以一聽是顧琰生母孃家的親戚找來,而且人家也不是來打秋風的,是堂堂的校尉大人,趕緊的就差人進去稟報了。

太夫人正抱着晉王府送來的一隻名貴玩賞犬聽女先兒說書。這是玩賞犬是送給太夫人的,她笑納了,然後讓人給送了回禮。顧琰也在,天氣熱了,懶怠做什麼,便和顧瑾一起窩在太夫人這裡陪她聽說書。美其名曰節約用冰,這樣可以只擺一屋就是了。

正聽到精彩處,肖嬤嬤進來了,她臉色有些不好,很有幾分驚慌的樣子。

太夫人蹙眉,肖嬤嬤跟了她五六十年,強將手下無弱兵,還從來沒有過這樣失態的樣子。她擡起手止住了女先兒的說書,讓她們先下去。

顧瑾看着這個情形,知趣的站起告退。顧琰卻沒有這個自覺。顧家如今有什麼事兒,太夫人都是要問問她的意見的。所以,太夫人一開始也沒打算連她一起屏退。還想着能讓肖嬤嬤變了色的棘手的事,正要讓顧琰再練練手。只是看肖嬤嬤還是不說,這才道:“你這老婆子,今日還弄起神怪來了。也罷,琰兒,也許是你一個姑娘家不便聽的事兒,你先回去吧。”

“是,祖母。”

肖嬤嬤朝顧琰微微躬身,生怕她多心以表歉意的樣子。

顧琰搖搖頭表示不在意,退了出去,“祖母,琰兒去瞧瞧今天的菜色怎麼安排纔好。”

“嗯。”太夫人頷首,等到顧琰退下了才道:“出什麼事兒了,瞧你這副大驚小怪的樣子。”

肖嬤嬤走近,小聲道:“琰姑姑的舅舅找上門來了,現在人就在門房。”

太夫人愣住了,不敢置信的道:“你說誰?”

“來人自稱是顏氏的乾哥哥,可不就是琰姑娘的幹舅舅麼。聽門房通傳的人說穿的是一身校尉的軍服,自稱姓耿,一直在鎮西軍中任職。還說當年是他將琰姑娘母女送到侯府的。”

太夫人覺得自己的心跳快了許多,她用手按住了胸口,肖嬤嬤趕緊上來扶住。

“送顏氏上京的那個鏢頭?”

“聽着像是此人。”

“他不是死了麼,怎麼突然冒出來?快,就說我病了,派人去請侯爺即刻回府,還有五爺也叫回來。讓管家出面先把那姓耿的穩住。萬不可走漏一絲消息讓琰兒知道了。”

“是。”

肖嬤嬤立即讓人告訴了林氏,後者也嚇了一跳,趕緊趕了過來。比她更快一步過來的是顧詢。因爲他壓根今日就沒去衙門。

家裡兩個姨娘針鋒相對鬧得不可開交,他無法制衡,只覺得頭都大了。這兩日心緒不好,索性沒有去衙門,只是瞞着家裡其他人而已。不過,門房那裡知道他沒有去上衙,將要派人去衙門找便趕緊告訴了。

至於耿校尉,既然太夫人病了,家裡亂糟糟的也無心待客便不好再打擾,被管家客客氣氣的送了出去。倒是留下了自己在驛館的住處,請管家帶話,他還是想在離開京城前見一見乾妹子和外甥女兒。請她們方便的時候給送個信兒。

其實稍一打聽,就能知道顧家五夫人是姓孫的,實在是之前託顧琰和顧珉的福,孫茯苓大大的出了一回名。她的閨名自然不會外傳,但是她出身孫將軍府還是有不少人知曉的。這件事突如其來,整個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不過,只要消息不進琰姑娘的耳朵就好。這個人,且派人暗中監視着。

顧詢聽說太夫人找他,原本有些拖延,生怕去了被追究無故告假的事。結果派來的人直接告訴他,說是顧琰的幹舅舅找上門來了,他忙不迭的就跑來了。實在是太夫人聽說他因爲擺不平兩個姨娘明爭暗鬥,又因爲辦事不力,官職降了一級,心氣不順告假在家生了大氣,只覺得這個幺兒必定是生來討債的。於是直接讓人告訴他,然後趕緊滾過來。

林氏到的時候,顧詢正在太夫人跟前頭都擡不起來。她的臉色也是十分不好,“娘,現在不是訓五弟的時候。琰兒眼瞅着就要進晉王府了,一旦她知道十年前的事,怕是、怕是……”只是不爲顧家謀福利還是小事,如果借了晉王的勢要報母仇,那問題可就大了。而且,一旦揭穿他們顧家以繼室爲元配,得了朝廷封賜的誥命,自家的爵位說不得會提前被擼了。那自己的兒子怎麼辦?孫子怎麼辦?所以,雖然心裡也恨老五恨得牙根癢癢,也還是出口提醒。現在最重要的,是想法子解決問題。

侯爺也趕緊回來了,實在是他娘讓人帶話,十萬火急。就是上司不悅,他也管不了了。不是真正十萬火急的大事,他娘絕不會帶這種話。更何況,老母病了,放下公事回家旁人而已無可指摘。這又不是戰時,還講忠孝不能兩全的。

“娘,能不能……”顧誠試探的問道。

太夫人一臉的疲倦,“我剛和你媳婦也說過這個可能,可是對方不是普通人。要下手必須有萬全的計劃。”她們下手滅過一回對方的口,一旦被知曉,肯定不可能善罷甘休。

顧誠想了想,“我知道這個人,他進京的差事已經辦完了,在京城留也留不了幾日了。娘,不然,弄個假的琰丫頭去見他,就說顏氏是病死的,你看怎麼樣?”

太夫人蹙眉,“你說放他回鎮西軍?”

“是,畢竟不是親的,也就是想見一面。咱們好好安排一番,也不是就不能瞞哄過去。此人深得鎮西將軍看重,是一員悍將,軍銜也不低。這一次進京也帶了不少好手,要下手不容易。”

太夫人搖頭,“如果只有顏氏的事,這樣也不是不可。可是,還有他自己的事兒呢。”

林氏也道:

“太夫人,侯爺,不管做什麼決定,都宜早不宜滿。門房的人雖然大管家都交代過了,但難保沒有消息流出。萬一被琰兒知曉可不得了,她在家裡可不是瞎子聾子。”

因爲太夫人的偏愛,顧琰在顧家非常的吃得開,多的是人想去討她的好。所以,即便林氏下了大力氣,但難保她還是能聽到些風聲。

林氏繼續說道:“而且,咱們揹着她商議事情,她難道一點不好奇?”

太夫人搖頭,“這丫頭是有分寸的,我不想她知道的,她不會故意打聽。至於下人,只要我把態度擺出來,便不會有人冒險到東院來告訴她。她身邊那幾個人……”說到這裡,太夫人才想起,顧琰心腹的人已經是贖身的贖身,趕走的趕走了。

“快,快去問問馬嬸子一家子還在不在莊子上。人還在,就帶回來。肖嬤嬤,你也去看看你那個小姑子和她的乾女兒。”太夫人變了臉色,千萬不要是她想的那個樣子。

林氏道:“不、不至於吧,那會兒琰兒才三歲。”

太夫人道:“我覺得這事兒不對勁。老大,那個耿校尉,你還是去處理了吧。留下他早早晚晚是個禍害。”

顧誠皺緊了眉頭,掃了一眼旁邊儘量縮小自己存在感的顧詢,暗罵了一聲真是個招災惹禍的。

“娘,那人不能死在京城。等他上了路,兒子再動手。也就這麼幾天了,他差使辦完,斷無久留之理。”他也覺得母親是有些草木皆兵了。琰丫頭要是真知道當年的事,這些年能這麼乖麼。可如果是真的,這就太可怕了啊。她都要進晉王府了。

端娘這邊近,肖嬤嬤去看了,一切正常,還說要進府來給她發喜帖。正好她來了,就省了走着一趟。肖嬤嬤留下了禮金,說了幾句就離開了。

去馬嬸子所在莊子的人來回用了三四天,回來說人不在了,一家子都不在了。而這會兒,顧誠派出去裝成山匪在路上刺殺耿校尉的家將,已經出發了。

“什麼,跑了?哼,老大媳婦,讓管家拿上賣身契去官府報官,捉拿逃奴!”

這一找賣身契才發現,早沒了。然後,出城刺殺耿校尉的一羣家將的消息傳了回來,失手了。逃了幾個,還有一些直接被殺,另有數人被擒。是北城兵馬司的孫世子帶人伏擊的。

孫小丁不再被齊王委以重任坐起了冷板凳,又被長公主逼婚逼得甚緊。但這並不是說他就賦閒在家了。他追查琅琊山的強盜不得其法,於是帶人挑了另外八個山頭,將剿匪大業進行得轟轟烈烈。他之前託人給顧琰帶過話,說非常愧疚給她帶來的麻煩,如果能夠做什麼來彌補,刀山火海他在所不辭。顧琰便讓他出面在京城外百里左右的地方進行了一場伏擊,保護了耿校尉一行,並說此事以後他就不欠自己什麼了。

太夫人收到這些消息,倒在了大迎枕上,喃喃道:“難道真的是她?”

在座的林氏和顧家兄弟面面相覷,不會吧!

“把琰丫頭叫過來吧。”

顧琰很快就來了,並沒有像往日一樣規矩的給幾位長輩行禮,顧詢道:“琰兒,你還站着幹什麼?還不快見過祖母和大伯、大伯母。”

顧琰笑笑,“十年前,決定我們母女命運的人,向來是一個不落都在這裡了。”

太夫人臉色蒼白,在肖嬤嬤扶持下才坐直了身子,“真的是你?”另外三人,自然也是臉色大變。雖然有些猜測,但證實了卻還是很震驚。

顧琰點頭,“沒錯,耿叔叔是找來的,當年的事我也都知道了。”

“你、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這個,不重要吧。關鍵是我已經知道了。我能知道,當然是有人告訴我的。”

在座幾人心頭都浮現出一個名字——孫茯苓。甚至顧琰對顧珏和顧琿的寬厚高擡貴手都讓人覺得可能是和孫茯苓和約定在先的緣故。

顧琰說得這樣含糊,自然是有栽給孫茯苓的意圖。她怎麼都不可能出賣顧珉就是了。只是孫茯苓知道得並不久,也就是一年的事。而且她和顧琰不是應該是不死不休的關係麼,顧珏和顧琿還在他們手裡呢。可是,這兩個畢竟是顧氏血脈,還是嫡出。再有齊王的威懾,他們的確是不能做得太過了。

太夫人陰沉着一張臉,“你想怎樣?”人是她捧到這麼高的,可如今她卻說不出‘我能

一手把你捧上雲天,也可一手將你打落塵埃’的話來。哼,琰丫頭選了這個時候攤牌,不就是仗着她師傅成了皇帝跟前的紅人,她自己和晉王又有些曖昧麼。可是,一個沒出門子的姑娘,自己難道還真治不了她了?重病,落水,被來複仇的人誤殺了,甚至是被樓上落下的花盆砸了,這哪樣收拾不了她?

顧琰看太夫人眼底露出陰狠,還是笑着說道:“太夫人莫不是想十年前的事直達天聽?我既然選擇此時攤牌,難道手裡沒有底牌?至於我想怎麼樣,第一,我要去看我娘,活要見人,死要見墳;第二,當年的事是怎麼樣的,就是怎麼樣。就這兩條!第二條你們考慮吧,先辦第一條。”事到如今,她祖母也不肯叫了。

太夫人那個恨啊,這回真的是應了八十老孃倒繃孩兒那句話了。

“你們是不是不信我師傅能爲我不計代價的出頭?這個說起來就是我的幸運了,我雖然沒有真心爲我打算的家人,卻又一個實在疼愛我的師傅。你們如果想將我置於死地,先要看看有沒有這個實力,再要想想得不得罪得起我師傅。莫忘了,你們刺殺進京的京中將領,還有人證在北城兵馬司呢。當年那件事,我手頭有人證。物證,也就是婚書的底本,我也補辦好了。現在,帶我去見我娘!”

顧琰最後一句話說得擲地有聲,一時顧詢顧誠林氏都有些愣怔的看着她。她這會兒給她們的感覺,同上方被氣得有些說不出話來的太夫人太像了。

“一事不煩二主,當年是侯爺夫人把人送走的。今日還是要勞你安排一下。”

林氏下意識的看向太夫人,後者胸口急劇起伏,半晌道:“去吧。”

顧琰這一走,就沒打算再回來。她回了一趟房間,換上了早準備好的一套少年的衣衫。除此以外,就只帶了當年帶回顧府的木釵和明暉之前幾月送的小東西,還有歐允送的毛筆,沒帶顧家一針一線。那隻風頭金釵她鎖在了一個大檀木箱子裡,連同晉王送的東西一起。

林氏臉色複雜的在西廂房的小客廳等她。看她這樣清清爽爽的出來,不由得一愣。她十三歲,還有些男女莫辯。這樣穿起來還真有幾分像一個俊美少年。

顧琰便同她交代了一下那個大檀木箱子的事。

“哦,知道了。”林氏應了一聲。

方纔顧琰提都沒提晉王一聲,顧家幾人本就有些驚訝,現在林氏見她將晉王送的東西都留下了,不由有些怔愣。難道她同晉王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那今天這一幕難道是早已計劃好的麼?

顧琰笑笑,真真假假的,你們慢慢去猜吧。

“侯夫人,那些金銀玉石的首飾,統統都在匣子裡。我還放了二百兩的銀票在裡頭,那是我回到顧家以後領取的所有月例。我知道顧府怕是還要消費我的名聲,而且這個身份我也絲毫不在意,所以,我就不要求出籍了。”她會換其他身份繼續生活,能不能從顧府把戶籍遷出去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林氏道:“你不進晉王府?”如果真的少了晉王這個強有力的支持者,也許他們不必受個小丫頭如此脅迫。她那個師傅雖然厲害,但畢竟只是新貴。

顧琰知道她的想法,指指正房的方向,“方纔說得,還煩勞你給太夫人帶句話了。”這是給她機會過去相商。林氏心頭有些疑惑,但還是順着臺階下了。

只是過去一說,太夫人和顧誠的臉色都沒有變好。後者道:“方纔已經試過了,家裡最厲害的家將,也無法靠近她周遭十步,暗中有高人在保護她。就算沒有晉王,我們也動不了她。”什麼時候,這個侄女兒已經變得這樣厲害了。她已經不是他們手裡的扯線風箏,是高飛天際的雛鷹了。

顧誠臉色複雜的看向垮着肩膀的顧詢,“我真是想不通,你居然能生出這麼厲害一個女兒來。”

顧詢下意識答道:“是母親教得好。”

這句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太夫人眼前一黑,直接倒下了。

“娘——”

顧琰聽上房一陣兵荒馬亂,皺皺眉頭走了過去。

林氏讓人叫大夫,顧琰道:“要不我來吧,也節省些時間。”

顧誠道:“用不着!哪邊涼快哪邊呆着去。”

“成,既然你們忙着,那我自己去吧。反正地頭我早打聽清楚了。”顧琰說完便頭也不回的往外走。

br“琰姐姐——”顧珏聽說太夫人暈倒,匆匆趕來,卻沒料到看到一個少年,再一細看這不是顧琰麼,驚訝之下,聲音都變了。

顧琰笑笑,“是珏兒啊,我要走了。這幾年咱們處得不錯,你保重吧!”

顧珏愣愣的看着顧琰的背影離去,走了,這是什麼意思啊?

林氏追了出來,“等一等,你別這麼出去!我坐馬車陪你去。”這是顧琰的第一個條件,不辦好怕是後頭不好談。再有,怎麼也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顧家十二姑娘就這麼離開顧府了。

“好!”顧琰便坐在石凳子上等着。

顧珏這纔回過神來,走過來問道:“琰姐姐,走了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我要離開顧府,再也不回來,不用再受他們擺佈了。”終於要奔向自由了,顧琰有些高興。可想想即將要去的家廟,又是忍不住的難過。娘,十年了,我終於能來看你了!

顧琰說的話在顧珏看來簡直不可思議,這是要主動脫離家族的庇護?她不嫁給晉王了?沒有靖西侯府嫡孫女的名義,她還怎麼進王府?

馬車很快來了,顧琰站起來,“最後勸你一句,別跟大姐姐一樣,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林氏聽到她的話不由得一愣。

顧珏小聲道:“可我們又能怎樣呢?你這樣出去,真的沒有問題麼?”

多想無益,林氏嘆口氣,“走吧。珏兒,你進去看看裡頭需要什麼幫忙。今天的事,就爛在肚子裡吧。”

“是。”

馬車一路往家廟而去,林氏和顧琰在馬車裡各據一方。靜默了半天,林氏開口了:“你母親是一個既美麗又聰慧的女子,只可惜遇上了你父親那樣沒有擔當的人。”

“那不是我父親,我已經不是顧家人了。從今天起,我姓顏。”

林氏盯着顧琰,臉上是和顧珏一樣不可思議的神情。她從小受的教育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還從來沒見過顧琰這樣不認父親,徑直改了姓氏的。靖西侯府的富貴榮華,更是說丟就丟。對了,她丟了的何止是靖西侯府的富貴榮華。上巳那日林氏是親眼目睹了晉王對顧琰的另眼相看的。女人這一生求的,強有力的孃家,有權勢地位又心許的夫婿,她就這麼都不要了?

“這世上有什麼是白白得來的麼?”顧琰對林氏的印象比對其他顧家人好些。雖然是她去執行的顏氏的事,但是畢竟網開一面給她找了個好地方成長。

林氏也能感覺出來,心頭直嘆可惜。這是個記恩也記仇而且能力卓絕的小姑娘,如果當初能知道,是不是一切會不同?可惜,如今知道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