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爭_第368章 大爭之世

夏國和普魯士國的戰爭在烽火紀元年前不久結束了,這一場戰爭最終的獲勝者正是有了北辰軍幫助的夏國。整整持續了八九個月的戰爭,以不可思議的結局完成了篇章。

從戰爭剛剛開始時,普魯士國三百萬精銳大軍瘋狂涌入夏國境內。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殲滅了不下三十萬的夏國精銳,還奪取了數十座城池。可謂是攜大勝之威,定天下之世阿。就在旁邊看熱鬧的外國之人,感嘆普魯士國兵威之勝,直逼北辰國的時候。整個戰局發生了逆天的改變,使得戰爭的結果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夏國大將僅僅用不到五十萬的部隊,就在一天一夜之內給予普魯士國大軍三次襲擊。而且,每次襲擊盡皆獲得了不小的戰果。使得普魯士國原本壓倒勢的進攻爲止一頓,數百萬大軍連攻近月時間,都未能夠擊敗諸葛亮,繼續深入夏國腹地。

其後韓信率領着夏國一百八十萬精銳大軍趕來西北前線,再加上林虎的五十萬北辰軍將士,聯軍部隊的兵力已經不弱於普魯士國。隨即取得的一連竄的勝利,讓外人看起來戰爭已經導向了夏國。誰知,不出旬月,普魯士國大軍居然增加了五百萬之數。並且,同時向夏國西北部、西部、北部進攻。

雙方到那個時候就已經投入了將近一千一百萬的大軍,這個數字只有在數年前北辰國北上擴張之際纔出現過。時隔如此之久,大家都爲糧食所擾,哪裡還有人敢組織八百萬的大軍阿。

龐大而臃腫的軍隊數量,並沒有給普魯士國挽回敗局的機會。七八百萬的大軍日益消耗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大軍卻被迅速趕往戰場的聯軍給擋住,不得寸進。幾百萬張大嘴嗷嗷待甫,可是軍糧要從後方徵收,在集中運過來哪裡不需要時間阿。

被軍糧所迫的普魯士國大軍開始撤退,企圖結束這場打了半年卻損兵折將的戰爭。不過,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烽火大陸上兩國交戰最龐大的包圍圈出現了。

近兩百萬的夏國精銳從普魯士國精銳的眼皮子地下溜走,而普魯士國全軍居然沒有一個人察覺。直到一百八九十萬的聯軍將士,從西北部戰局,直接切斷西部和北部兩路普魯士國大軍的退路,並且配合兩路聯軍伏擊普魯士國大軍。

直到僅餘二百多萬的普魯士國殘兵逃回西北部大營之時,普魯士國大軍的高級將領,這才知道前面的夏國大營已經空了。之後,隨着聯軍將近將近五百萬的大軍齊頭殺來,普魯士國大軍只好連夜撤走。

之後的戰爭就已經遠離了夏國領土,聯軍開始了對普魯士國的入侵。而國內在經歷過戰爭之後,很快就在文天祥的打理下,開始着戰後恢復。

夏國獨自面對戰後恢復是非常困難,支持數百萬大軍幾個月的時間,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而且,普魯士國大軍自從進入夏國領土之後,完全就是再搞破壞。尤其是糧食,幾乎所有的糧食全都被大兵們給直接搶走了。數百萬的災民東晉,再一次加劇了夏國對戰後恢復的難度。

唯一能夠支援夏國的,也就只有北辰國了。爲了明年的對亡靈國度戰爭,蕭晨自然是不會介意那一點糧食錢財。北辰國兩年修養下來,錢財雖然沒有攢下多少,但是糧食卻堆積如山。

蕭晨一聲令下,從江州、北州、西州三州之地調集各地倉儲糧食,緊急運送前往夏國。在大量糧草支援下,夏國不僅暫時解決了災民的問題,還爲日後的大軍作戰預留了不少的糧草。

戰爭自然是不能這樣結束,普魯士國八百萬大軍,現在已經被打的只剩下三百萬左右。精銳部隊,更是十失六七,根本沒有就擋不住聯軍的進攻。再這樣的局勢之下,普魯士國根本無力迴天,就算自己夏國不滅了普魯士國,那也得從普魯士身上好好割下一塊肉來。不然的話,夏國怎麼快速恢復,怎麼還北辰國支援的那些糧草。

聯軍五百萬大軍的進攻,使得士氣低沉的普魯士國大軍壓力倍增。短短不過十幾日的時間,就被分兵進攻的五路聯軍奪取了一百多座城池,可謂是兵敗如山倒。

普魯士國的老大魯登道夫元帥自然是對戰場的形式一清二楚,這一次的冒險可謂是全面失敗了。三百多萬的新兵要麼戰死在戰場上,要麼向北辰軍投降了。就連原本三百萬的精銳部隊,幾月以來夜損失了二百多萬。可以說,普魯士國這一仗已經被打殘了。

前線殘餘的三百餘萬部隊已經完全沒有了士氣,面對聯軍的進攻,只能是被屠戮的局面。畢竟,月前,自己一方還有這將近八百萬大軍呢,聲威浩蕩,氣勢如虹。可結果,這纔多久,就兵敗如山倒,損兵高達五百萬,更是丟城失地。這種情況下,還想讓軍隊士氣高昂,那是不可能的。

除去前線的三百萬大軍,整個普魯士就只剩下一百萬的守備軍。而整個國家的男子,已經不足以讓普魯士國在徵召二十萬人。兵力的問題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現在前線的大軍已經開始面臨缺糧的危機了。

之前普魯士國一口氣吞下了東南的五百餘座城池,但是經歷過戰爭的那片新佔土地不僅沒有成爲普魯士國的助力,反倒是在前期還消耗了大量的國力。之後,緊接着就是對夏國的戰爭,戰爭期間因爲軍糧缺少,大軍從那新佔土地上徵收了不少的糧食。

如今的那片區域內,大多數人逗已經面對着吃喝困難的問題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經發現農民暴動了。對於暴民,普魯士國自然是一口氣殺個精光。反正那裡沒有什麼日耳曼人,大多數都是高盧雄雞和約翰牛,載其次就是不知道什麼種族的小國了。

正是有着這種世代的仇恨,使得普魯士國大軍絲毫沒有憐憫之心。越來越多的暴民被殺死,然後更多的暴民揭竿而起。內憂外患的情況,迫使魯登道夫元帥現在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到底是將大軍撤回國內,拉長聯軍的運輸線,繼續進行戰爭。還是和聯軍開始談判,割地求和。魯登道夫元帥還是看得清形式的,即便是自己放棄那些雞肋的城池,將大軍撤回原有國土進行防守,也未必能夠打得過夏國阿。

夏國的實力那是不用多說,要想擊敗自己那是輕而易舉,尤其是現在已經虛弱不堪的普魯士國。至於夏國爲什麼還是需要從北辰國支援大量的糧食,主要原因還是因爲龍野要爲後面多萬戰爭做準備 。

夏國境內的糧食儲備即便是再少,那也足夠維持國家戰後恢復了。找北辰國借糧,主要還是希望能夠恢復的快一點而已。畢竟蕭晨之前就跟自己商談國了,在進攻更加強大的亡靈國度時,夏國要是沒有徹底恢復過來,根本就起不到什麼大的作用。

戰爭來的很快,結束的夜很快。僅僅持續了八九個月的時間,這一場近一千四百萬軍隊參與的戰爭就結束了。魯登道夫元帥在感覺即便是撤回大軍,也未必擋不住聯軍的進攻。再加上夏國的要求並不過分,因此就這樣答應談判了。

割地五百座城池,正是普魯士國之前沒有耗費多大力氣就佔領的五百餘座城池。賠款兩千萬兩白銀,另外在賠給夏國五十萬套鐵甲,二十萬匹戰馬。

就這些?當普魯士國的談判人員在聽到夏國的戰爭賠款要求之後,非常的驚訝,隨後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五百多座城池,對於普魯士國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那五百多做城池本來就沒怎麼發展過,現在更是各地都是暴民,國內早就不打算要那些城池了。而倆千萬兩白銀,那更是不算什麼,頂多也就是兩年的賦稅而已,再說了,國庫內的白銀也不差那點錢。

按照魯登道元帥之前的預計,夏國很有可能會索要普魯士國的原有國土。並且賠款估計也得有五千萬左右。可現在直接就少了一大半,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阿。至於

五十萬套鐵甲和二十萬匹戰馬,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國內一年的時間,就足夠彌補過來了。

其實,就連蕭晨在聽到龍野的要求後,也是感覺要的太少了。北辰國現在一年的稅收已經高達四千二百萬兩白銀了,但是北辰國家大業大花錢的地方夜不少。可普魯士國能跟北辰國比呢,只有幾百多座城池的他們,根本就花不了幾個錢來投到地方建設上面。而普魯士國一年的稅收,少說也得在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左右,甚至會更多。

沒辦法,誰讓德國人的武器裝備總是最好的呢。就好像現在,北辰國的武器裝備外售的話,還是比不上人家普魯士國。從現實社會中就打造好的品牌,讓德國玩家的軍火生意非常火爆。

而世界上醉鑽錢的生意,無疑就是軍火了。一套鎧甲成本不超過一二兩銀子,但是轉手就能買到二三十兩。誰讓烽火大陸到處都是戰爭呢,有戰爭那就有武備損耗。

一個國家在面臨戰爭時,即便是國內生產能力再強,但也比不上消耗阿,因此軍火生意在大陸非常吃香。而德國製造的武器裝備一隻都是以精良著稱 其餘國家的軍火生意全都是收穫很小。

不過還好北辰國並不是主要做軍火生意的,在蕭晨眼裡,儲備武器鎧甲和軍糧是一樣重要的。戰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若是沒有大量的武器鎧甲儲備,北辰國的持續戰爭潛力將會被大大壓縮。只有配上大量的軍糧武器鎧甲,才能將北辰國龐大的人口優勢,轉變成更加強大的戰爭潛力。

要說普魯士國沒有錢,打死蕭晨也不願意。不過,龍野纔是夏國的執掌人,而這場戰爭又是夏國的戰爭,蕭晨什麼也沒有說。

但是,龍野不知道普魯士國有錢嗎?他當然知道,所以他想的更多。蕭晨不是夏國的老大,自然是不明白自己的苦衷。

戰爭能夠儘快結束,那對於夏國來說是最好的。割地五百座城池,龍野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給兩國留下一個緩衝區。而只索要兩千萬兩白銀,也不過是爲了向普魯士國表達一下友好的關係 。

按照蕭晨的說法,用不了半年的時間,夏國將會和北辰國聯合,共同進攻普魯士國。北辰國周邊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自然是不用擔心老窩的安全。可自己不一樣啊,剛和普魯士國大戰一場,若是自己主力大軍南下亡靈國度,後窩很有可能被普魯士國所趁。

一般來說,夏國應該在談判桌上索取更多的錢財,以打壓普魯士國的恢復速度。但偏偏龍野反行其道,若是認爲龍野傻蛋的話,那可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有了那五百多座城池的割地,就已經達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有了那麼一片廣袤的區域可以當緩衝區,對於夏國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再者,在那五百座城內生活的人可不少阿。自己只需要讓他們成爲夏國的自治州或者乾脆不要,幫助他們建國。那些幾十萬的暴民還不感謝死自己阿,那個時候,普魯士國想要在進攻夏國還會那麼容易嗎?

至於那些錢財,倒是龍野幫二百萬北辰軍索要的軍費而已。一人十兩銀子,怎麼着夜不算少了吧。

夏國和普魯士國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兩國都開始默默的添着傷口,恢復實力。而在世界的中央,距離北辰國萬里之遙的西面,一場場超大型的會戰纔剛剛開始。

經歷了一兩年調動的中國區、日本區、英國區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三國數近一千萬的玩家國度,各自調遣大軍,向着對方發起進攻。足足長達萬里的戰線之上,到處都是戰鬥,到處都是黑壓壓的軍隊。

這已經不是人類所能夠指揮的戰爭,長達萬里的戰線上,只能依靠各軍將領的素質。大戰掀起,血海連天。

不過,這些可不礙着北辰國什麼事情。蕭晨這一行防夏團隊已經回到了國內,開始準備針對亡靈國度的戰爭。

(本章完)

據城而起_第28章 朝會大國之爭_第312章 哥薩克騎兵大國之爭_第354章 武備招生大國之爭_第242章 三國之議據城而起_第33章 正式結盟大國之爭_第318章 巷戰大國之爭_第322章 大敗藍納國海軍大國之爭_第278章 兵進埃爾斯領大國之爭_第319章 愛德華的奇思異想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大國之爭_第294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大國之爭_第318章 巷戰大國之爭_第300章 凱旋迴朝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據城而起_第58章 陰溝了翻了小船大國之爭_第223章 烏茲國滅據城而起_第120章 三路大軍齊進大國之爭_第372章 三千佛國據城而起_第20章 可怕的軍費問題據城而起_第36章 通天閣之羅成逞威大國之爭_第279章 火燒維拉加斯山大國之爭_第189章 勝當伐之大國之爭_第307章 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帝國爭霸_第441章 連敗數陣大國之爭_第248章 打過大江大國之爭_第281章 對峙據城而起_第119章 初戰,勝!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大國之爭_第382章 曠世之戰-夜戰帝國爭霸_第439章 騎射無雙據城而起_第32章 結盟前議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360章 時光飛逝大國之爭_第235章 圍城之火大國之爭_第304章 大軍事體系帝國爭霸_第436章 蒙古突騎大國之爭_第269章 追殺加拉哈德大國之爭_第229章 戰爭將起據城而起_第10章 看來土匪也都不是傻了吧唧的啊大國之爭_第231章 大軍出師大國之爭_第378章 曠世之戰-啓大國之爭_第161章 暴風雨前奏大國之爭_第371章 兵臨城下帝國爭霸_第433章 兵出靈州(補25號)大國之爭_第245章 水沒千軍據城而起_第67章 戰爭即將降臨大國之爭_第379章 曠世之戰-短兵相接大國之爭_第302章 修築馳道和遷民據城而起_第99章 定策大國之爭_第190章 刀鋒前進大國之爭_第319章 愛德華的奇思異想大國之爭_第381章 曠世之戰-暴雨淋漓據城而起_第122章 梟雄四起大國之爭_第175章 老狼到來大國之爭_第190章 刀鋒前進大國之爭_第371章 兵臨城下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六章 大軍歸朝大國之爭_第166章 收降據城而起_第131章 梟雄四起之意外事件大國之爭_第288章 高寵之威大國之爭_第331章 宿夜據城而起_第141章 拜大神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據城而起_第8章 這個無法言語的世界據城而起_第38章 大軍集結大國之爭_第263章 軍事戰況據城而起_第70章 野炊據城而起_第69章 大軍帝國爭霸_第416章 冤家良緣據城而起_第50章 神將的威力大國之爭_第385章 曠世之戰-心憂帝國爭霸_第434章 會師烏爾圖城大國之爭_第231章 大軍出師大國之爭_第255章 三策之計大國之爭_第237章 國滅大國之爭_第253章 神將薛仁貴帝國爭霸_第401章 稱帝(8)據城而起_第125章 岳飛!嶽大王爺!完本!_關於之前的兩次騎兵戰鬥的不合理解釋大國之爭_第249章 試探性攻城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221章 夏國的威脅帝國爭霸_第411章 系統更新帝國爭霸_第411章 系統更新大國之爭_第366章 戰勢大國之爭_第274章 加拉哈德不在?據城而起_第73章 城內洞的拉鋸戰大國之爭_第271章 大火焚城大國之爭_第356章 漸漸盛行的大清洗大國之爭_第365章 一起打吧帝國爭霸_第407章 九龍傳國玉璽大國之爭_第315章 突然出現的城池據城而起_第21章 土匪窩的泯滅日記上大國之爭_第144章 原住民中的超級牛人帝國爭霸_第439章 騎射無雙據城而起_第137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三雄大國之爭_第290章 夜照小獅子失蹤了!大國之爭_第306章 國有公主大國之爭_第206章 殺出生天大國之爭_第201章 連明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