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爭_第370章 戰端

八十萬都軍將士以及北軍五十萬大軍,北海軍八十萬大軍,總計約二百一十萬大軍,兵臨雲郡。隨後,與事先徵召的三百萬民壯,攜帶足夠五百萬人一年吃用的糧食,以及數千萬計的戰爭物資,朝着北辰國西部與亡靈國度相交的邊境線。

西軍的百萬大軍全部南下,配合後軍八十萬大軍,另外調集守備軍七十萬,共計二百五十萬大軍,直接南下,侵入南方各國。隨行有三百萬民壯,運輸各項物資,在必要時刻,還將作爲軍隊爲王國作戰。

兩路大軍軍隊共計四百六十萬人,可以說北辰國的常被軍隊已經調動百分之八十有餘。留守國內的部隊只有都軍的二十萬,北軍的五十萬,北海軍的二十萬,後軍二十萬。一百一十萬的精銳部隊配合尚餘一百三十萬的守備軍隊,守備北辰國千里疆域,的確是有點少了。

畢竟這裡使遊戲,不是現實社會中以前的古代王朝。在以前的古代王朝,能夠養兵二百餘萬,有民數千萬,那就是世界頂級帝國了。但是在這裡,沒有三百萬的部隊,數千萬的百姓,你連侯國都不算。甚至有的郡國都可以達到四五百萬的軍隊呢,更不要提越來越多的王國了。

因此,如同北辰國這麼大的疆域,少說也得有一百萬人駐紮在邊境線上,一百萬人駐紮國內各城池,一百萬人駐紮重要城池、關隘。而像夏國那種狹長的國境,光是邊境線就得二百萬大軍看着了。

北辰國幾百萬軍隊,兵分兩路,分別擴張的消息,就跟插了翅膀一樣,迅速的就傳遍了周圍萬里。得到北辰國大軍出動的消息,許多正大的熱火朝天的國家立馬就停止了戰爭。一個個調集重兵,防禦本國的南北邊境。

甚至,還有不少前一刻的仇人,立馬就握手言和,強強聯手,共同組織防禦,準備隨時抵抗北辰國大軍。

北辰軍的威名,早就在十年內一場場的戰爭中打出來了。不知道有多少強大的國家,在北辰國的兵鋒之下,化爲廢墟。不知道有多少座城池,變成一座座到如今都不敢有人入住的鬼城。

十年來,死在北辰國擴張道路上的敵人已經無法計算,大致評估一下少說也不下兩三千萬,甚至更多。而歷來,久沒有聽說過北辰國有什麼特別傷元氣的損失。

沙魯國一戰,北辰軍龐大不,足足千萬大軍。然而被日部落國給陰了一下,一口氣損失二百萬大軍。二百萬精銳大軍阿,什麼概念。但在人家北辰國看來呢,根本就是小意思。結果就是,在滅了沙魯國之後,反手就把擁兵七八百萬的日不落國給滅了。

雖說當時北辰國有夏國幫忙,夏國更是牽制住了日不落國四百萬大軍。但若是說道戰果,夏國是拍馬也趕不上北辰國的。再說了,人家北辰軍一路北上,損兵折將數百萬,連年征戰之下尚且有如此大的成就。更不要說現在數百萬養精蓄銳兩年有餘的大軍了,那兵鋒豈不是更加的無人可當了。

數百萬北辰軍精銳大軍出動,讓所有人的心中都緊了一下,生怕北辰軍朝着自己國家的方向打來。而跟隨在數百萬大軍背後的幾百萬民壯,更是讓大家嘴角抽個不停。

狗日的,身披堅固鐵甲,手持長槍,或手持唐刀,臂掛鐵盾,又或提弩背箭。這樣裝備精良的人馬,真的只是運輸糧草輜重的部隊嗎?坑爹的吧,糊弄誰呢……

於是,原本在蕭晨眼中的六百萬運輸糧草輜重的民壯,在周圍各國的眼中九成爲了裝備精良的大軍。再加上前面的精銳部隊,足足數千萬的北辰軍殺出國境,再一次舉行千萬大軍的軍事擴張。

面對北辰國的兵鋒,很多人自然是不願意開打。畢竟,在這一片北辰國那是早就成名的霸主了,錐願意招惹。當看到將近六百萬的北辰軍直接西進,朝着

另外一個新晉霸主亡靈國度殺去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歡呼雀躍。

而一路分散成每支數萬人馬的南下北辰軍,在日夜潛行之下,瞬間就擊破了緊鄰北辰國南方疆域的幾十座城池。讓毫無防備的南方各國,齊齊吸了一口冷氣。

真狠阿……

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大軍了,居然還要玩些陰謀詭計。不過,這也怪不了任何人了。北辰軍用了數百萬民壯僞裝成精銳大軍的樣子,的確是讓人發現不出來。裝備鎧甲都一樣,每天夜都是天天早起訓練,這讓所有人豆認爲,他們就是北辰軍的主力精銳。

結果,早就分散開來的數百萬北辰軍,直接就分成了數十路人馬,以每個師負責一個城池,展開偷襲。不到兩日時間,一口氣下城四十二座,這絕對是烽火大陸史上最牛叉的戰績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遭受偷襲的城池都被拿下來了。有不少的城池防備還都不錯,沒有讓北辰軍一氣而下。至於那些防備森嚴的城池,北辰軍直接就繞路了。反正打哪都是打,配合友軍把你周圍的幾座城拿下,你防備在森嚴由如何呢。

一個瞞天過海的計劃,絲毫不下於寒心所高處的暗度陳倉。南方的進攻非常順利,在一口氣偷襲了幾十座城池後,雲亓和章邯已經不知道高興成什麼樣子了。

幾十座城阿,這是同時進攻兩個國家的城池,每家二十多城,相差不多。但是這收穫可就差太多了,東南防線的二十多做城池,北辰軍斬首級二十餘萬,俘虜十餘萬。令繳獲錢財三十五萬兩白銀,糧食不多,但是鹽卻是足足有着數百萬石。

現在烽火大陸各個玩家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內陸玩家的國家依然面臨缺鹽的大問題。在內陸找到可以熬鹽的內湖一計鹽礦,實在是太難了。只有在沿海國家,不僅不缺鹽,每年還能光靠賣鹽就能夠獲得巨大利潤。

就好比現在的北辰國,朝廷不禁止沿海百姓曬鹽。但是每年光是鹽稅九足足能夠收上三千萬兩白銀。這才只是稅收,幸好蕭晨沒有自己搞官鹽,不然的話每年不知道能夠賺多少錢呢。

數百萬石的鹽賣到內陸去,少說也能夠賺上數千萬兩白銀。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章邯和雲亓睡覺都能睡醒了。要知道北辰國軍隊的規定,凡是繳獲,只需要上繳一半,剩餘的完全由繳獲部隊平分。也就是說,章邯和雲亓麾下數百萬精銳部隊,以及數百萬民壯,少說也能夠得到兩千萬兩白銀以上。即便是平分下去,每人也可以得到幾兩銀子呢。

或許幾兩銀子對於章邯和雲亓這些北辰軍將領來說,完全就看不上眼。但是對於麾下的小兵來說,那可是一筆不少的銀子呢。

西南面拿下的二十多座城池,就沒有那麼大的利潤了。一戰下來,起碼殲滅了三十萬的敵軍,而俘虜的也足足有着十四五萬呢。繳獲的糧草輜重數以百萬計,錢財就材了幾十萬兩白銀而已。

由此可見,沿海國家和內陸玩家的差距有多大了。這材僅僅距離海岸不過二百里,但他們卻是絲毫得不到任何的鹽。在北辰軍到來之前,這東西分局的兩個國家還在進行戰爭呢。目的自然是不用多說,沒有產鹽的地方,光是年年買鹽酒少說也得千萬白銀。

縱然這上千萬兩白銀不是政府出錢,但是每年從國內流出千萬兩白銀,任誰也扛不來幾年阿。白銀流出去簡單,但想進來可就難了。

當然,戰爭繳獲並不代表北辰國就獲的多大的利益。如果從軍事上面說,西南倒是取的更大的利益。畢竟,一戰殲滅敵人五十萬人馬,相對於敵國只有二百萬的軍隊來說,那絕對是讓人心疼半死的。

戰爭能夠順利的發展,這纔是北辰國最大的利益。而經濟上的利益,也無非是爲北辰國提

供一些戰爭持續能力。但是,在現在富裕的北辰國來說,數千萬兩白銀根本就不值一提。爲了這一場戰爭,北辰國準備了兩年,儲備的物資價值以數億計,豈是幾千萬兩白銀,就能夠比擬下來的。

在陰了南方各國一番之後,數百萬大軍立馬整頓完畢,光明正大的朝着南方繼續壓去。倆百萬的精銳部隊,再加上隨時可以上戰場的三百萬民壯,簡直就是無所不破。一座座城池,在北辰軍的兵鋒之下淪陷,越來越多的敵人倒在北辰軍前進的道路上。

裝備的差距,將士精氣神的優勢,在北辰軍面對敵人的時候,往往都是被瞬間擊垮。南方各國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沒有見到過北辰國兵鋒的強大的。縱然心底早就對北辰軍進行了高估,但幾戰下來之後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

本以爲有了和北辰軍一樣的鐵甲裝備大軍之後,怎麼說也能夠和北辰軍打個勢均力敵。即便是沒有兵力的優勢,但佔據着城池,也不至於一戰即潰吧。可是事實就是這樣,北辰軍換裝了,唐刀、弩具、長槍,無一不是能夠破開鐵甲的利器。

至於守城,那更是慘不忍睹。數萬北辰軍獨立攻打小城的時候,都能聚集三百以上的投石車。一旦北辰軍超過十萬,那聚集的投石車,起碼是在一千架之上。如果,超過了五十萬,那投石車完全就是海了。沒有上萬,那也得有六七千指之數了。

如此龐大的攻城器械,在堅固的城池也扛不住日夜轟擊阿。沒有攻不破的關隘,這一點是公認的,即便是你在堅固,那密集如海的投石車足夠用石頭,淹沒任何關隘了。

南方的戰事如同計劃中的一樣,北辰軍已經呈現了摧枯拉朽之勢,凡是敢於擋在前面的敵人,全部都化爲雞粉。而相對之下,原本是戰略主要戰場的亡靈國度那邊,平靜無波,絲毫不見大戰將起的樣子。

數百萬的大軍,集中在邊境線上,卻是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連營百里的大營,如同亙古猛獸一般,橫臥大地,虎視亡靈國度。而在對面,亡靈國度僅僅只能聚集一千萬的兵力,其中大多數還都是最低等的小骷髏。面對北辰軍士兵,只能被動的防守,進攻那還是不想了。

亡靈大軍每天只是駐守城池要地,北辰軍倒也樂得清閒,絲毫不發動進攻。壓抑的氣氛,讓雙方底層的士兵都是鬱悶不宜,這數千萬大軍難道季節在這裡,是爲了互相見個面嗎?到底還打不打?

蕭晨不願意打嗎,當然不是。戰爭是自己跳起來的,亡靈大軍不用吃糧食,自然是樂意等着。可自己麾下千萬大軍每天吃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阿,國內儲備是不少,但那也就是維持倆三年。

自己怎麼可能不願意立馬開打呢,戰爭越早結束對自己越好,國內就可以剩下越多的糧草。但是,道兵和僧兵到現在還沒就位呢,自己自然是不能隨意發動戰爭阿。

沒錯,並不在出征部隊的序列的僧兵和道兵,已經在蕭晨命令下,隱秘行動。爭取早點到位,一舉講面前的千萬亡靈一戰滅了。可是,因爲之前爲了隱蔽,他們是在大軍出發過後,這才慢慢溜出來的呢。

不過,不需擔心,很快就到位了。到時候,自己絕對會讓阿爾薩斯大吃一驚的。嘿嘿,不怕你分兵,就怕你不分兵。原本億萬大軍,自己還有點擔心五十萬僧兵和五十萬道兵幹不過。但是現在分成了好幾部分的亡靈軍隊,還有什麼好怕的?

一千萬亡靈大軍,真的好多啊,不過,在小爺面前,還是得跪!

希望那些個和尚和道士,能夠打一場漂亮戰戰戰吧。爭取一戰將這一千萬亡靈全部消滅了,之後再去夏國大軍那幫幫忙。億萬大軍合在一起就是神也打不過,但若是分開了,那就之後對不起了……

(本章完)

大國之爭_第234章 戰事順利大國之爭_第147章 貞德之埋伏四起大國之爭_第337章 同居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348章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據城而起_第140章 積分兌換據城而起_第131章 梟雄四起之意外事件大國之爭_第222章 攻城血戰據城而起_第71章 各種倒黴孩子大國之爭_第216章 伏擊戰大國之爭_第339章 華夏國使者大國之爭_第167章 埋!大國之爭_第385章 曠世之戰-心憂大國之爭_第153章 休戰大國之爭_第249章 試探性攻城大國之爭_第210章 系統更變據城而起_第90章 關雲長顯威大國之爭_第202章 回防大國之爭_第152章 馬超的扭轉勢局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三章 班師回朝大國之爭_第377章 曠世之戰-前夕據城而起_第21章 土匪窩的泯滅日記上大國之爭_第354章 武備招生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大國之爭_第357章 管理人才的缺乏帝國爭霸_第414章 強大的特殊兵種大國之爭_第263章 軍事戰況據城而起_第123章 活動前奏帝國爭霸_第442章 退兵三百里大國之爭_第258章 撿錢大國之爭_第146章 勢如破竹大國之爭_第288章 高寵之威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大國之爭_第251章 沙魯國降帝國爭霸_第434章 會師烏爾圖城大國之爭_第343章 神龍之威據城而起_第43章 殺他孃的個小鬼子據城而起_第52章 大軍南征大國之爭_第251章 沙魯國降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七章 重編軍制和陳宮大國之爭_第368章 大爭之世大國之爭_第244章 斷江放水據城而起_第86章 南方戰局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230章 夏國軍議大國之爭_第183章 海岸爭鋒帝國爭霸_第424章 抵達咸陽大國之爭_第279章 火燒維拉加斯山據城而起_第13章 備戰據城而起_第22章 土匪窩的泯滅日記下大國之爭_第164章 十月圍城據城而起_第48章 兩軍僵持據城而起_第133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豪傑大國之爭_第177章 局勢突變據城而起_第26章 小勢 成了大國之爭_第287章 神將雲集帝國爭霸_第437章 戰據城而起_第40章 兵臨海瀾城大國之爭_第329章 桂英,來下下棋據城而起_第60章 林虎歸降大國之爭_第168章 大軍班師大國之爭_第200章 被發現的地道據城而起_第29章 向東南挺近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335章 老頭子來了大國之爭_第310章 復仇!復仇!帝國爭霸_第395章 稱帝(2)據城而起_第131章 梟雄四起之意外事件據城而起_第54章 給爺們乾死他們(求推薦、票票,求首訂)大國之爭_第313章 騎兵大會戰大國之爭_第336章 雪兒也來了大國之爭_第371章 兵臨城下大國之爭_第144章 原住民中的超級牛人大國之爭_第144章 原住民中的超級牛人大國之爭_第342章 冰霜巨龍的怒吼大國之爭_第308章 那不僅僅是一碗米飯據城而起_第77章 臨戰帝國爭霸_第437章 戰據城而起_第30章 殘酷的攻城戰據城而起_第100章 夜襲!一戰盡功!據城而起_第9章 原來爺們的人品也有好的時候啊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據城而起_第10章 看來土匪也都不是傻了吧唧的啊帝國爭霸_第436章 蒙古突騎帝國爭霸_第428章 真精銳也大國之爭_第161章 暴風雨前奏大國之爭_第346章 國教、國宗大國之爭_第373章 人形轟炸機大國之爭_第200章 被發現的地道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大國之爭_第167章 埋!大國之爭_第163章 大戰前的小戰鬥據城而起_第142章 再見凌雪兒據城而起_第128章 梟雄四起之草原追逐大國之爭_第290章 夜照小獅子失蹤了!據城而起_第2章 人品問題的糾結大國之爭_第338章 烏茲國後患大國之爭_第328章 決戰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三章 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