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爭_第366章 戰勢

北軍五十萬大軍,由章邯副將林虎率領,直接西進,支援夏國。北海軍五十萬大軍,在北辰國新晉年輕小將張誠的率領下直奔夏國。都軍的一百萬部隊中,也有八十萬大軍集結北上,因岳飛需要留守都城,領兵的正是石巖。其次,西軍也沒有停下,調集二十萬大軍由趙光良率領,前往夏國。

北辰國二百萬大軍的支援,對於夏國來說,絕對是救命的。韓信召集的一百八十萬夏國軍隊總算是完畢了,現在就等待大軍分配好任務,攜帶糧草輜重前往前線了。糧草以及剪枝武器鎧甲等物資,夏國依然在朝着都城聚集。北辰國的部隊很快就要到來了,不需十日,北軍的五十萬人定會到來。而其餘的一百五十萬北辰軍,也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

提前準備各項物資是必須的,根據北辰軍將士的素質,只要糧草物資充足。在部隊到達都城這裡後,想必也不需要休整,不出兩日時間絕對可以直接前去支援前線。

第二日之後,前線傳來捷報,連續戰敗十七次,丟城近二十座的諸葛亮終於傳來了捷報。面對敵人三百萬的大軍,僅有四十五萬餘人的諸葛亮,一個伏擊大敗敵軍,斬首近二十萬,自身損兵近四萬餘人。

這一次諸葛亮的伏擊來的實在是太是時候了,前線幾十萬士氣低沉的大軍想必大勝一場之後,士氣也能後恢復過來。而且一戰斬首十幾萬敵人首級,自身只損兵不到四萬人,大力的打擊了普魯士國的戰爭實力。

之前連敗十六陣,諸葛亮僅僅損失了一萬餘人。而之後的第十七戰,也是一個伏擊,只不過因爲隱藏在軍中的奸細告密,諸葛亮損失了三萬餘人,計劃失敗。但是偏偏這還是諸葛亮整個驕兵之計其中的一個細節而已,一個計劃換來產出軍中奸細,還順打消了敵人的防備之心。

畢竟,連敗十幾陣,只是斬殺了敵人一萬餘人,任誰都會心生懷疑。而敵人的一次伏擊,在有內應的提供消息下,輕而易舉的就打破了敵人的伏擊。只不過,敵人的領兵大將實在是太謹慎了。計劃一失敗就帶領大軍跑路,自己只取得了消滅三萬餘敵人單的戰果,實在不是什麼大功勞。

而在擊敗敵人一次埋伏,順便殺傷了不少敵人有生力量之後,普魯士國的統兵大將也徹底放下了心思。那一丁點的懷疑,夜因爲這一次伏擊而消失的一乾二淨。結果,他的確沒有想到,這居然也是驕兵之計的一個計策。

剛剛一次伏擊失敗之後,沒兩日時間,諸葛亮就再一次伏擊了普魯士國大軍。這一次比上一次表演要來的實際的多。先是一把大火,其次又緊接着數路大軍殺出,截斷普魯士國大軍,使得其首尾不得相顧。在大殺一陣之後,夏軍又立即撤退。

被敵人伏擊,損失了兩萬餘人的普魯士國大軍各個異常憤怒,一直追着夏軍的屁股打。結果,沒追上兩個小時,就再次被水淹了。截流了兩日之久的江水,一口氣衝散了普魯士國部隊的前軍。隨後,二十萬夏國大軍殺出,一陣掩殺。普魯士國部隊屁滾尿流,四處逃散,在夏軍的一路追殺之下損失慘重。

連續被僅有幾十萬夏軍伏擊擊敗,已經使得普魯士國部隊有點士氣下降了。到了夜晚,普魯士國大軍再看到追殺無望之後,立即安營紮寨。結果,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的時候,諸葛亮派遣麾下勇士,攜帶從北辰國採購的火油彈,從下午就準備好的地道之內殺出,四處焚燒。

而隱藏在方圓五里之內散開的二十萬夏軍將士,立即從各自的隱蔽點衝出,匯聚成一條條火龍,殺入已經起火的普魯士國大營。手中持有火把的夏軍將士,將眼中能夠點燃的地方全都燒了。沒有多大防備的普魯士國將士慌亂之下,壓根久沒有一點反抗的能力。不知道有多

少士兵不明不白了死了,不知道有多少將領死於亂軍之中。

普魯士國的將軍們、統帥們完全被眼前的亂局給弄的傻眼了。聚集在這裡的將士,沒有三百萬,那也有着二百萬大軍呢。現在倒好,二百萬大軍的營寨,在瞬間就被點燃,到處都是大火,到處都是四處逃散的士兵。再這樣的局勢下,別說組織部隊反抗了。就連普魯士國元帥都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了,生怕遇見夏軍將士,講自己一刀砍翻。又或者是遇見炸營的士卒,不明不白的死在亂營之內。

一日一夜之間,接連三次遭到伏擊,算是將普魯士國將士徹底給整的心驚膽戰了。這才一天的時間阿,就遭到三次伏擊,次次損失慘重。尤其是夜晚的那次襲營,損兵十餘萬,糧草物資更是不知道損失多少呢。

第二天一大早,剛剛收攏近百萬大軍的普魯士國大軍急忙忙的後退三十里,不敢擅動一步。直到夜晚的時候,普魯士國纔將散落刀各地的敗軍收攏完畢,一看損失了十餘萬人。再加上昨天白天損失了幾萬人,這轉眼間,近二十萬大軍就沒了。而消滅的夏國軍隊,還不到五萬人,真是虧大了。

慘遭失敗的普魯士國大軍就地駐紮,一邊恢復士氣,一邊等待後面的糧草輜重。一把火自己大軍攜帶的糧草被燒了一大半,剩餘的也就能維持上十來天,還可以堅持到後面的運輸部隊到來。

諸葛亮的心情就好了很多,一天一夜,連續三次伏擊敵人。不僅斬獲頗豐,自己的損失還非常小。其次,能夠在敗局之下挽回局勢,麾下將士的士氣總算是恢復過來了。

處於諸葛亮麾下的夏軍將士,也各個是非常開心。雖然這兩天很累,連續三天大戰,體力消耗自然是不用多說。而其次,三次伏擊敵人都成功了,弟兄們都殺的非常盡興。再算上昨天夜間繳獲的大量酒肉,今天美美的吃上一頓,休息上兩天,反正現在普魯士國大軍絲毫不敢妄動。

前線的戰報,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龍野和蕭晨依然看得非常暢快。諸葛亮不愧餘三國時期的神,或許計謀百出不是他的強項。而其人也是天生謹慎,不敢冒險,沒有兵法上奇正結合。但是其運作籌謀,一計連一計,絕對稱上神。善於捕捉對方的心理想法,以及對敵人防備不足細心的發現,讓諸葛亮成爲一個百計無一漏的大軍事家。

感嘆完諸葛亮的計謀之後,在爲前線取得大勝高興一場。蕭晨和龍野再次陷入了沉思,兵力還是不足。僅僅有四十五萬人馬的諸葛亮,已經沒有多大可能擋住敵人了。

普魯士國依舊佔據這兵力的優勢,相信在這一次接連被諸葛亮的計謀擊敗後,敵人統帥絕對會重視其諸葛亮。尚有二百五十萬大軍以上的普魯士國部隊,只要一路小心一下,以正面直壓諸葛亮。只剩下四十多萬大軍的孔明,是沒有辦法擋住普魯士國前進腳步的。

韓信的一百八十萬大軍很快就踏上了征程,前線的一場大戰不僅給夏國軍隊帶來了高昂的士氣,也帶來了更大的危險。在之前,一直被驕兵之計所算的普魯士國大軍,在看到諸葛亮幾十萬大軍時,壓根就沒放在眼裡,因此遭此大敗。但從此之後,普魯士國大軍就會全面重視諸葛亮一計其麾下的幾十萬大軍,戰局對於夏國更加略勢了。

韓信的大軍到達西北前線,尚且需要二十與日之久,在這二十多天內,就全看諸葛亮能夠發揮多大的能力。若是能夠以少量兵力,一邊阻擊一邊後撤,消滅普魯士國大軍的有生力量,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實在不不能抵擋的話,龍野更希望諸葛亮能夠帶着大軍後撤,爲日後的大型會戰保留更多的精銳部隊。

從向北辰國請求援兵的那一刻開始,龍野心中酒已經有了放棄西北疆域的想法。只要

那幾十萬精銳部隊能夠安然無恙的撤下來,日後等待北辰國大軍到達之後,自己就能擁有更多的精銳部隊,來保證會戰的勝利。

一片土地並不算的了什麼,只要能夠在正面戰場,擊敗普魯士國的三百萬精銳大軍,以及後續的五百萬新兵,那夏國隨時都可以拿回自己的領土,甚至還能從普魯士國身上咬下一大塊肉來。

在韓信走了沒幾天之後,由林虎率領的五十萬北辰國北軍精銳,就來到了夏國都城。這讓龍野大爲吃驚,就連蕭晨,也是驚疑不已。從北軍駐地到達夏國邊境,那也得三四天的時間呢,而從邊境到達夏國都城,少說也得半月之久。而現在呢,去掉快騎回去傳信的時間,纔不過二十日,五十萬大軍就來到了夏國都城。

集合軍隊,籌備路上糧草,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就算是北軍軍營內有充足的糧草,但那也得一天之後纔可以出動吧。而帶着糧草,五十萬大軍才用了十五六日,就跑到了夏國都城,這個個都練了飛毛腿的神功嗎?

“啓稟大王,末將在得到荀丞相命令之後,深感大王之事緊急。因此,從民間收集馬車三萬餘輛,又調集北州及江州馬匹二十餘萬。一路之上大軍先交換乘車、騎馬,將士每人攜帶十日干糧,日夜不停。於五日前軍糧耗盡,又在夏國當地採購一批乾糧,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夏國都城。”林虎站在大殿之下,對着上面坐在龍野左手邊的蕭晨彙報說道。

蕭晨和龍野互相對視一眼,深感林虎行軍之速度。不過,蕭晨擔心大軍急切趕來,短日之內不能行軍,急忙問到:“好,幹得錯。將士們現在如何,需要多久能夠前往夏國西北前線?”

“啓稟大王,將士們雖然疲倦,但大軍士氣高昂。麾下將士只需一日休整,後天立馬就能開往前線。只是,大王,前幾日末將從夏國百姓那裡採購了五十萬大軍五日干糧,僅僅是開了票據。因此,還希望大王能夠幫忙墊付一下錢物!”

龍野一聽,立馬開口說道:“林將軍無需擔心,稍後本王就讓文相墊付錢財。另外,將軍麾下今明兩日,需要什麼儘管說。五十萬北辰國將士爲本國大戰,日夜兼程趕來,本王深感佩服,但有所提,本王盡全力滿足!”

笑話,人家幾十萬大軍爲了自己的夏國,日夜兼程趕了將近八百里。之後還要奔赴戰場,爲夏國作戰,豈能再讓人家付那一點乾糧錢呢。

林虎會心一笑,說道:“外將多謝大王,外將只需要大王能夠滿足麾下將士兩日肉食。不需要多好,搞來幾千頭肥豬即可。”

“哈哈,小事一樁,將軍先且下去休息。稍後,本王就給將軍送去三千頭肥豬。若是不足,將軍可直接去丞相府,讓文相再送去足夠的肥豬!”龍野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肥豬而已,小意思。北辰國養了無數頭肥豬,每日供應大軍訓練。夏國自然是不能落後,雖然還比不上北辰國的產量,但是維持本國大軍三日一頓肥豬肉,那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五十萬人兩日的豬肉,那更是輕而易舉。

林虎一來,龍野就放心了。五十萬精銳後日就可以奔赴前線,也比韓信慢不到哪去。如果林虎麾下五十萬北辰軍速度快的話,說不定還能趕上韓信呢。 要知道從都城到西北,也才僅僅五百餘里。一百八十萬大軍趕五百里路,自然是慢的很。而五十萬人就不一樣了,速度雖然快不了三分之一,但是快上五分之一還是正常的。如果,林虎依然按照之前來夏國都城的速度,說不定能夠快上二分之一呢 。

林虎已經到了,其餘一百五十萬北辰國大軍還會遠嗎。估計不到十日,一百多萬盟國友軍就會出現在夏國都城內。到那個時候,自己還會讓普魯士國繼續這樣猖狂下去嗎?

(本章完)

帝國爭霸_第408章 大封羣臣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據城而起_第92章 意外!純屬意外!據城而起_第56章 倒黴的空城計大國之爭_第163章 大戰前的小戰鬥大國之爭_第300章 凱旋迴朝大國之爭_第168章 大軍班師據城而起_第43章 殺他孃的個小鬼子據城而起_第133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豪傑據城而起_第3章 招兵買馬帝國爭霸_第416章 冤家良緣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帝國爭霸_第397章 稱帝(4)大國之爭_第247章 北上!據城而起_第11章 悠閒自在的小日子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三章 班師回朝據城而起_第33章 正式結盟大國之爭_第282章 倒黴的加拉哈德帝國爭霸_第410章 第一帝國——閱兵(下)據城而起_第42章 讓人無語的中日小戰爭大國之爭_第252章 系統鉅變據城而起_第60章 林虎歸降大國之爭_第322章 大敗藍納國海軍據城而起_第34章 再次進入戰鬥副本大國之爭_第282章 倒黴的加拉哈德大國之爭_第320章 甘興霸八百騎闖營大國之爭_第258章 撿錢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據城而起_第94章 攻打福岡城大國之爭_第148章 鐵騎永不可擋大國之爭_第386章 曠世之戰-天眷之國據城而起_第96章 三日不封刀大國之爭_第243章 新日不落國據城而起_第53章 哥幾個,搶媳婦去嘍!大國之爭_第268章 加拉哈德逃走大國之爭_第268章 加拉哈德逃走大國之爭_第161章 暴風雨前奏據城而起_第63章 建國大典大國之爭_第269章 追殺加拉哈德據城而起_第121章 聯盟勢力破滅大國之爭_第221章 夏國的威脅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二章 花榮的煩惱大國之爭_第389章 談判大國之爭_第391章 戰爭紅利大國之爭_第307章 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據城而起_第140章 積分兌換帝國爭霸_第440章 敗陣據城而起_第63章 建國大典大國之爭_第384章 曠世之戰-準備帝國爭霸_第424章 結盟大國之爭_第166章 收降大國之爭_第357章 管理人才的缺乏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大國之爭_第353章帝國爭霸_第430章 陣前斬將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大國之爭_第370章 戰端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292章 白衣渡江之策據城而起_第126章 梟雄四起之不眠之夜大國之爭_第367章 捷報連連大國之爭_第319章 愛德華的奇思異想大國之爭_第150章 夜襲據城而起_第78章 鬼城大國之爭_第234章 戰事順利帝國爭霸_第424章 抵達咸陽大國之爭_第150章 夜襲據城而起_第62章 北辰縣國成立大國之爭_第257章 攔路索財大國之爭_第165章 神將隕落大國之爭_第323章 奪回鎮國倉大國之爭_第145章 該打仗了大國之爭_第152章 馬超的扭轉勢局大國之爭_第338章 烏茲國後患帝國爭霸_第437章 戰據城而起_第82章 討賊檄文的威力據城而起_第133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豪傑大國之爭_第379章 曠世之戰-短兵相接大國之爭_第253章 神將薛仁貴據城而起_第25章 戰大國之爭_第216章 伏擊戰據城而起_第18章 名將羅成據城而起_第3章 招兵買馬大國之爭_第325章 這是北辰國的水師?據城而起_第89章 戰後的休閒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三章 班師回朝大國之爭_第216章 伏擊戰大國之爭_第220章 蘭戈敗亡帝國爭霸_第403章 稱帝(10)大國之爭_第262章 中伏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171章 二月大國之爭_第159章 石與箭據城而起_第91章 大夏國大勝大國之爭_第149章 戰鬥永不停歇據城而起_第135章 梟雄四起之雨中月夜據城而起_第5章 瘋狂的後院大國之爭_第348章大國之爭_第248章 打過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