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密道潛通 兩界主從

半始宗小界。

歸無咎、秦夢霖、魏清綺三人,圍爐而坐。

此地本是一座孤島,被歸無咎開闢出來,用以待客。峰頭之上,方圓數十丈的地界,甚是平整。架起炭火、銅爐,既可煮茶烹酒,亦可臨海聽濤,十分瀟灑快活。

乍一看來,此處過於清淡樸素,缺少仙家氣象點綴;但坐之既久,爲那蒼蒼茫茫、枯綺倥傯之象所感染,卻也回味無窮。

今回魏清綺的出現,可謂恰到好處。

雙方都甚有默契,魏清綺並未急着將來意言明,便果斷下場援手,將清濁玄象之爭了結了再說。

如今大事既畢,自然要將所託付之責任原原本本說明。至於歸無咎如何抉擇,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三人一邊煮茶,一邊閒敘。半日之後,對於九宗近事,歸無咎盡已知之。

對於縹緲宗掌門東方晚晴成就天尊,歸無咎並不感到意外。當初在天玄道上之字跡,便幾乎是諭示了縹緲宗東方晚晴、辰陽劍山諸永宸是兩位即將踏出最後一步的近道大能。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日來得如此之快而已。

如今越衡宗與縹緲宗,極有可能後來居上,成爲第三、第四家成就完道圓滿的宗門,亦甚是可慰。

當今兩宗所慮之事,在於一樁矛盾——

越衡、縹緲二宗極大的潛力,與其當前實力不相匹配。

魏清綺灑然言道:“依衆位師長之意,若是歸道友道途之上的絆腳石已然搬開,或可考慮提前返回宗門,以策萬全。”

歸無咎微微搖頭,略一沉吟,道:“雖然較預先所料順利得多。但終究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罷了。真正要將修道之中的大障礙搬走,尚需數十年後的一樁機緣。”

在越衡、縹緲二宗的諸位上真看來,自己原擬二三百載成就元嬰,已是幸事。豈料自己入得本土文明不足二十載,便將這一步做到。速度之快,幾不亞於如木愔璃這般走快步疾行路數的修道者。想是自己在本土世界中得了什麼大機緣,將玉鼎失足徹底解決了。

其實歸無咎自知並非如此。依靠“天人立地根”之法反煉元玉精斛的道路,走得異常艱難。如今此物果然效用大進,由一件靈形境提升十倍修煉速度的異寶,進化到如預期所料的金丹境亦能使用的法寶。但是歸無咎今日已是元嬰境界。若要此物發揮功效,唯有再提升一次品階不可。

現今歸無咎仰仗的是數十年後逆宇玄石的機緣,此事已由秦夢霖做好鋪墊。

若是返回越衡山門苦修二三百載,功行在三四百年時間內,決計無法臻至元嬰四重境圓滿的地步。

除了自己的道途外,就算是出於大局,歸無咎亦難回返。

考慮周詳之後,歸無咎終還是將孔雀聖祖所云“星漢風流”之象,對魏清綺言明。

當今之勢,唯有壯大盟友,以最快的速度滾起雪球,纔算是最善之策。

魏清綺聽聞本土文明之中,竟有飛昇聖祖與本族漸次聯絡,甚至謀劃打九宗的主意,亦不由得悚然動容。

儘管口中不說,但無論是魏清綺,還是九宗之中的佈局之人。皆只將本土文明看做道術蠻荒粗陋之地。若是九宗形成合力,開拓之事,輕而易舉。是以都是把目光聚焦在九宗的內部矛盾上,從未想到過外荒之地,竟會蘊藏着風險。

魏清綺肅然道:“看來,我需及早回返,將此事稟明恩師。”

歸無咎緩緩頷首,道:“不僅有必要重返宗門;只怕要勞累賢妹去而復返,復通消息。”

結合形勢,此事大有必要。

原先歸無咎還不覺得如何。因爲諸宗理事之人,皆是近道之境。雖然此輩亦有大能之稱,但對於更進一步之後的繩準量度,未必能夠把握得準。而辰陽劍山的劍心輪臺主人和原陸宗木劍仙,尚未能夠算是完全值得信賴的人物,也問不到他們頭上。

如今縹緲宗東方晚晴得道,情況便完全不同了。

有很多機密大事,問過一遍,心中便有託底。

九宗序列中,每一家的根本手段,戰力層次到底如何?擋得住飛昇大能臨凡否?

孔雀聖祖所言,飛昇大能,定能勝過九宗天尊,然否?

又如孔雀聖祖所言,正因爲九宗天尊飛昇,不落星寰之間,而是撒手而去,渺渺無蹤。觀望數十萬載後,這才引起飛昇妖祖之覬覦。未知歷代飛昇天尊,和本門是否有維持一絲聯繫的辦法?是否真的是一去不返?

這些問題,無一不是要害關鍵,非道境大能不能解答。

秦夢霖忽道:“魏妹所用‘大界正反圖’傳送之法,如非必要,勿要再使。其實此事也不急在一時,妹妹不如且在此間做客,待一十二載之後,自有良機回返。”

歸無咎眉頭一挑,微微搖頭,道:“一十二載之後……你說的是那裡。說來也奇,時時想起要往這處要緊地界走一遭;但是道途碌碌,一轉眼已經是數十載過去。那處地界,我還不曾看上一眼。”

秦夢霖笑道:“這還不容易。撿日不如撞日。不妨我三人今日便前去一探,如何?”

歸無咎點頭道:“甚好。”

魏清綺心中一動。

三人不再猶豫,皆一齊起身。

……

說是“今日”去探,其實路上行程,依舊花費了兩日時間。

原本就算是憑藉陰陽道的手段,自此地走捷徑往東極天去,依舊需要數月之久。只是因爲秦夢霖在半始宗紮根,這數十年內纔有了佈置。

隱宗七十七家據點,要數一家名爲化觀門的宗門,距離陰陽宗據點最近。於是這數十年內,累設法陣。

先經由隱宗地脈傳送陣挪遁至化觀門山門,再經由那處陰陽道據點,來到陰陽宗根本之地,東極天。

至於歸無咎一行的最終目的——

自然是三生陰陽洞天了。

所謂東極天、北極天、南極天,皆是位處三生陰陽洞天的三處出口。不過內外氣象,卻是截然不同。

在東極天地域之內,草木異常茁壯,色澤深豔。論形態亦較外間植被平白大了一號,看上去古意與生機兼具,儼然畫中仙境。

但是“三生陰陽洞天”之中的景象,卻大異其趣。其中蒼肅高古之意,與東極天、北極天頗爲神似;但是其中山水草木,萬物品類雖豐,更有許多外間聞所未聞的琪花瑤草、異種珍獸,可惜卻蘊藏一種特有的蒼涼枯崎,予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年逾花甲的老者。

雖不乏閱歷精彩,但更多的卻是乾枯凝練。

此地對於歸無咎意義極爲重大。但是他卻一直不曾前來觀看。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陰陽道主人處得知,依自然消長之勢,每隔六十至八十載,南極天的入口,方能自如開啓。當日歸、秦比鬥之時,恰好距離這一時限甚久,歸無咎自然也就暫時將其放下了。

當然,若是事機實在緊急,陰陽道主人可起大法力,強行洞穿兩界。但是歸無咎並無太過緊迫的返回九宗的心思,所以也不會在這等小事上,勞煩陰陽道主出手。

另外一重原因,歸無咎與秦夢霖虛丹相合之後,秦夢霖所經歷之事,他一併知之。所以對於這大陰陽洞天如何走法,“阮文琴”是如何藉由此穿渡荒海的,歸無咎早已明瞭。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了嚐鮮獵奇之心。

在大陰陽洞天之中又行走了大半日,秦夢霖止步,言道:“到了。”

眼前景象,和歸無咎在黃陽界中所見的“天生穹窿”有相似之處,但是卻更加立體,圓滿。

天穹之中所見,好似鑲嵌着一個巨大的豁口。所呈現之地,不是一幅畫面;而是層層疊疊,極爲立體的十幾個層次的景象。瓦礫砂石,清幽異象,殿宇孤塔,高樓寰宇,皆如夢幻泡影一般,依次呈現。

眼前景貌,何其熟悉。

正是荒海星月門山門所在。

從此時所呈現的奇特的顛倒視角來看,所謂“南極天”的出入口,分明就在星月門山門之側、海底極深處。

好似一步跨入其中,便能重返故地。

但歸無咎心知並非如此簡單。兩界之間,時不時有極輕微的紫氣流動。

雖然這紫色氣息極爲淡薄,好似只是香頭之上留下的細微煙火。但是其和荒海紫氣分屬同源,卻是歸無咎輕易可以辨明的。抑且其精純玄妙,若有若無,已經臻至不可思議的境界,斷然不能輕忽視之。

此地,便是荒海紫氣的源流,或雲“泉眼”。

對於那層疊交織的十餘層景象,歸無咎等三人,首先注意到的,自然是有活人存在的影像。

一座高塔的頂層,有兩人相對而坐,互執杯盞。

其中一人,乃是元嬰四重境修爲,若是以本土文明的視角來看,功行可謂相當不弱。成就天玄上真或許難言把握,但是修煉至離合境界,成爲一家隱宗大派的中堅人物,卻是大致無差的。

與他對坐的那位,卻是個銳氣彰顯的年輕修士。雖然修爲較前者遠遜,但是顧盼之間自有一股不弱於人的自信。

歸無咎眉毛一挑。

這兩人竟都是他的熟識。

前一位,正是星月門宗主舒永延。

時勢推移。當初在荒海最是舉足輕重的兩大人物之一,如今已不在歸無咎眼中了。在歸無咎成就元嬰的那一日,功行戰力便遠勝之。

至於後者,不但歸無咎熟識,和此時正在身旁的秦夢霖也大有關聯。正是秦夢霖前世的胞弟,秦夢霄。

秦夢霖凝視着秦夢霄的一舉一動,但是面容平靜,卻未有什麼表示。

儘管秦夢霄面容與幼年時迥異。但是冥冥中自有緣法,就算沒有與歸無咎的心念互通,但憑那一道直覺,秦夢霖依舊能夠辨認出此人與自己的牽連。秦夢霄的根骨潛力,較之舒永延更勝一籌;但與大宗大族的第一流嫡傳相比,終究還是遜色了。

歸無咎一眼瞥去,淡然一笑道:“雖然道路是每個人自己走的。但是當年既然花費偌大心血,總也不好半途而廢。若是有再扶他一扶的法門,放手去做便是。”

“一切順乎本心。”

歸無咎所言,自然指的是秦夢霖當初費盡心血,爲秦夢霄創設功法之事。

秦夢霖良久不語,終於道:“那便唯有陰陽道中的法門了。”

又轉身對魏清綺言道:“魏妹。十二載後,將會有持續三年的紫氣四散之象,門戶大通。你可藉此往返於九宗本土間。”

魏清綺眸中光華一閃。對於這一密道的意義和分量,她自然心中有數。

魏清綺低頭略微一思,伸手一指,言道:“十二載一往返,小妹是否要把他尋來?”

她所指的自然是秦夢霄了。

雖然秦夢霖和歸無咎的交談之中,並未言及秦夢霄的身份。但魏清綺對於其中的因緣牽連,卻已心中透亮。

秦夢霖微笑道:“那就謝過妹妹了。”

話音未落,一道星光電芒,極迅捷的遁及近處。直到靠近秦夢霖處,才減慢速度,慢悠悠的落下。

秦夢霖看清其形貌,心中一動,伸手將其接過。

細觀其形貌,卻宛若一枚嫩玉一般的貝殼。

略微感應一陣,才言道:“是師尊近日隨手煉製的一物。眼下此地雖然急切不得穿渡,但是魏妹卻可憑藉此物衝破避障,加之以自家心血牽引。與宗門師長取得聯繫。”

歸無咎點頭道:“此事甚是緊要。”

諸如最深層的機密,自然不至於在書信之中提及。但是有一事卻需完善。

如今這三生陰陽洞天暗通內外,可謂天作之合的便利。但是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偏偏是臨門一腳之處,尚有疏漏。荒海如意門中,那座百年才堪一用的傳送陣,乃是通連九宗的最後一道樞紐,未免過於粗陋了一些。其防禦之嚴密,亦需增強。

魏清綺一揚首,問道:“十二載之後,歸兄可有什麼良朋密友,需要小妹一併取來相聚?”

歸無咎思索良久,腦海之中忽然閃過一絲光亮,忽道:“反彈琵琶,其可行否?”

魏清綺微微一愕,旋即省悟,道:“你是說,邀我師親臨?”

歸無咎道:“然也。”

他可不是異想天開。

歸無咎第一時間想到的人物,乃是黃希音的父母,黃正平夫婦。

大可拜託魏清綺將其取來,與黃希音團聚,不必等到三四百年之後。

但歸無咎隨即想到,自己的思路,下意識的以九宗爲本,而將本土文明,當做外間經營的一處“產業”。但是如今看來,這裡的聲勢愈來愈大,已是自成一番新天地。

所謂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若是換一個思路,邀請縹緲宗道境大能東方晚晴親至,親眼見一見本土人道文明中諸位人劫道尊的道行深淺,或許更有裨益?

第一十七章 獨行異域觀絕筆第二百五十九章 細水長流伏遠慮第四十八章 推卻纏擾尋本經第二章 枇杷樹下 論劍考評第二十九章 重賞所激 見者有份第二百一十八章 虛實無着原難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丹氣內壯濟微瑕第二百一十四章 輾轉反覆終解迷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時一變 重拾本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形勢顛倒 上下之間第二百一十一章 試論短長 萬象心劍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二升霄 大願天門第三十九章 二元相生月新明第四章 觀望英傑 激盪局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波瀾因果 照貓畫虎第三十七章 定門秘法 靈緣一動第二十八章 九關對陣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夜 道勝之實第三十三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十)第七十章 重操舊業 三變致勝第二十三章 一界俊彥共參詳第五十四章 真正終點 二元匯通第五十三章 平衡策 畫皮功第一百零六章 依法九轉 對影三人第四十七章 忽然請賓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拳以喻道 心之所向第三百五十九章 顛倒人心 恩仇二斷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七之煉 大音希聲第一百六十章 道術相須妙理 丹嬰破勢良機第十五章 長劍藏氣 銀針隱刺第二百章 神空殿前論對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遙擊試探 引蛇出洞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鄉有同疾第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現真容第二十四章 人迫我來我迫人第三百零一章 法不輕用 先禮後兵第八十二章 當年之誼 涓流入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碧影微移微建功第八十九章 天空幻化 妙心殺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整合外藥 石中幻景第一百零一章 攻心二連 舉重若輕第二百三十三章 困於星中絕舊跡第八十三章 初試明輪 海上演法第三十三章 靜虛租島 虛與委蛇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下潛流 半壁山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飲食日用 刺聞形名第二百零九章 鋒勢滿盈當別離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置洞府 衆矢之的第七十一章 劍破萬法 斗轉星移第九十九章 萬川歸海成實相第四章 九宗英傑(二)第三十五章 旬月出行 終戰將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問本心 相守至終第五十九章 明細事頂替行役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殿之行 囈遊奇症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動生韻 天衣無縫 天人之際第二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 陰陽入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將來執掌地 何物堪鍛鍊第二百八十八章 指上玄珠 合謀密議第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 伺機而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虛生界力承運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武魂祭法 失衡奇兵第五章 牛刀小試 尺水興波第二十章 精微法破竊真符(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未明敵友重相逢第二百六十二章 縱逸玄心 入道之證第一百七十七章 證道三關客相迎第四十四章 攀上境照影輪替第二十九章 枝幹彌遠 九門爭奪第十三章 設謀爭位水就虛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爲矩尺 知己知彼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秘 映照差等第四十八章 道境周旋 以求借鑑第一百零二章 得失法度 含章可貞第二百零一章 好風借力 明暗雙輪第二百四十五章 古靈傳承 動靜倒掛第二百三十九章 波瀾因果 照貓畫虎第八十九章 天空幻化 妙心殺絕第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 伺機而動第四十四章 淵源之戰 陣道玄機第五章 半爲同門半爲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迂迴之法 意外轉機第八十三章 滄海桑田俱往矣第三百三十章 應時而至 自然從容第三百零五章 有形所得 無名有實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注站隊 風雲遇合第二百零八章 異道艱難有蹊徑第三章 玄言爭局 落筆何處第四十三章 機緣一至秘境遊第六十章 半場千秋夢 三顧一相逢(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元漿有源流第四十一章 假丹精斛煉弦蒼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不疑 神魂之問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勢無違帆過 古 今一瞬二相隔第一百二十四章 尺水興波天星落第一百零六章 迷宮遊戲 借情描形第八十四章 暗謀立陣 兩家必爭第六十八章 洞悉幽微 心氣難平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可之意 挑戰之謀第七十章 重操舊業 三變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