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小國戰勝大國(下)

只要德軍佔領蘇聯的歐洲精華部分,控制住重要城市、掌握住交通樞紐、開發戰略資源,屆時僅僅需要較小規模的武裝力量,就能夠從容應對蘇聯亞洲部分的反擊。

雖然失去歐洲部分的殘存蘇聯面積廣大,但是人口稀少、經濟落後、物資缺乏、交通不便,無法集結起足夠的力量向佔領了蘇聯的精華部分、如虎添翼的德國挑戰,蘇聯如果到了那個地步,也就和戰敗無異了。

由於蘇聯泥濘的雨季和可怕的冬季,也將極大地影響德軍的後勤補給和作戰能力,可能導致其無法在1941年冬季前完成“巴巴羅薩計劃”,致使蘇德戰爭走向長期戰爭。

隆美爾在這方面也有清楚的認識,蘇德戰爭部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如期地發展,如果出現戰爭長期化,隆美爾也有相應的規劃。

如果戰爭拖到1942年後,德軍是否仍然有可能戰勝蘇聯呢?回答是:有!歷史的固然德國沒有能夠在1941年速勝,她仍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大批蘇軍被殲滅,大片蘇聯領土被佔領,德軍仍然停留在蘇聯腹地等待下一次進攻。

如果德國能夠繼續大量殲滅蘇軍使其大量失血而來不及補充、繼續佔領蘇聯領土使其失去東山再起的依憑、持續奪取蘇聯的資源以戰養戰,還是可以消滅蘇聯戰爭實力、剝奪蘇聯繼續作戰下去的潛力,從而獲得勝利。

當然蘇聯也將獲得了最重要的喘息時間:無數兵役人口加入軍隊、幾十上百個新編師走上前線、大批工廠東遷到烏拉爾山脈已經開工、成百上千件武器裝備走下產線?蘇聯的戰爭實力逐漸擴大,蘇德之間速決戰逐漸演變成兩國綜合實力之間的長期抗衡。

如果蘇聯在戰場上的進一步勝利,勝利的天平終於倒向了蘇聯。德國最終沒能壓制住蘇聯戰爭潛力轉化成戰爭實力,將是導致德國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有許多因素也不容忽視,德國如果失敗,一定是許多原因疊加起來的綜合效應,而絕對不僅僅是一兩個因素片面決定的,這些不利因素就是隆美爾要盡力避免的。

1.同盟國敵手:

德國雖然控制了歐洲大陸的絕大部分,成爲名副其實的歐陸帝國,但是畢竟造就了太多的敵手。與德國爲敵的蘇聯、英國、加拿大、美國、南美非洲亞洲等多國。

他們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口、資源、物資、經濟和技術力量,尤其是具有強大戰爭潛力的美國這個遲早要對德宣戰的國家,在同盟國針對歐盟的勝利天平上增加了一顆決定性的砝碼。

同盟國和德國相比,人力具有4倍優勢、鋼鐵具有3倍優勢、石油的優勢更加巨大、強大的敵手也使德國無法集中全力對付蘇聯,即使現在火如荼激戰即將開始,德國在歐洲西線、挪威、北非也維持了相當規模的兵力,防止未來可能的進攻。

德國在蘇聯投入是陸軍總兵力的70%左右,遠遠未能盡到全力。而蘇德戰爭爆發後,最終將形成了全面的反德國聯盟。

蘇聯不僅會得到了美英爲首國家的軍事支援,即使是長期敵對的日本,蘇聯可以與其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好騰出手來,全力抵抗德軍進攻。

這好比是德國綁起了一隻手,與可以全力以赴、還可以做場間休息的蘇聯作戰,不利之處非常明顯。

2.歐洲國家聯盟:

德國雖然組建了軸心聯盟,真正要把周新聯盟的所有力量綜合起來其實很難,後世的歐盟爲一個問題吵架幾個月是常事,此時的軸心聯盟又能好到那裡去。

另外就是這些軸心聯盟軍隊的戰鬥力,實在讓人堪憂,對於德國陸軍來說,他們只能是一羣來打醬油的人,比如意大利不通知德國,貿然進攻東非、北非、阿爾巴尼亞、希臘,結果意軍不堪一擊,招至慘敗。

不僅破壞了原本符合德國期望的巴爾幹和非洲地區的均勢,還使得德國不得不派出部隊挽救丟臉的戰友,間接導致了兵力的分散及“巴巴羅薩計劃”的延遲。

當年希特勒在西班牙內戰時助了佛朗哥一臂之力,但是當希特勒希望佛朗哥回報,實施其制定的“非尼克斯計劃”,佔領直布羅陀海峽掐住英國命脈時,得到的回答卻使他失望,可見西班牙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讓日本內閣集體下臺,不久之後,日本還以顏色,也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將國策在“北進”和“南進”之間選擇了後者。

此時德國與日本夾擊蘇聯的局勢已經不復存在,隆美爾也要負一定的責任,因爲隆美爾一直全力反對與日本結盟,當上元首的隆美爾,直接就拒絕了日本投來的橄欖枝。

3.戰爭指揮:

德軍官兵的作戰素質固然是無與倫比,但德軍高層的指揮卻可以說也是問題重重,現在已經被隆美爾大部分解決。

比如希特勒一手建立的德軍最高統帥部和陸軍總司令部職責範圍重疊,權限交叉。它們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隆美爾爲此不得不把國防部和三軍總司令部全部歸於最高統帥部之下,這才解決了指揮機構重疊的問題。

又比如說,歷史上希特勒和德軍高級將領間常常意見不和,互不信任。希特勒獨斷專行,過於集權,不把權力下放,越級指揮。不僅在大的戰略方向上一意孤行,甚至干涉作戰指揮到營連一級,軍隊無法根據戰場情況作出合理處置。德軍司令官自嘲道:“沒有元首的命令,我都不敢把哨兵的崗位從門口移到窗邊。”

隆美爾從來都沒有越級指揮的習慣,他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升上來的,他深知前線指揮官對越級指揮的反感和厭惡,越級指揮這個弊端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另外,就是要防止德國重蹈覆轍,歷史上德軍在二戰中重大決策錯誤如下,略舉幾例:

莫斯科會戰,德軍敗勢已成後,希特勒堅決不準撤退,直接導致了大批德軍被消滅,大傷元氣。德軍次年起再也沒有發起全面進攻的實力,只好實行重點進攻。(。)

第391章 不戰而降第361章 敵國女孩(中)第251章 英地中海艦隊的覆滅(下)第253章 晉升元帥第134章 火光沖天第91章 法國人的感受第182章 空降作戰上架感言請必看第447章 元首親臨第184章 福禍相依的空降第492章 渡海作戰(下)第374章 誰又能記得第306章 反包圍(下)第191章 煽動的兩種結果第477章 蘇軍的反攻第279章 決戰非洲(中)第27章 敵機空襲(中)第293章 第572章 魔鬼的戰刀(下)第280章 決戰非洲(下)第523章 登陸前的準備第400章 告急電文(下)第462章 堅守(上)第507章 斯大林逃了第360章 敵國女孩(上)第12章 秘密會晤(上)第492章 渡海作戰(下)第430章 法理認同第291章 閃擊開羅(下)第517章 絕密電文第302章 不能這樣打第230章 意外的收穫第401章 叛徒意大利(下)第468章 擊潰蘇軍騎兵師第466章 這就是戰爭啊(下)第415章 各有手段第117章 秘密武器第229章 噩耗傳來第276章 武器研發第504章 瓦解(上)第425章 羅斯福的詛咒第434章 原形畢露第445章 黨衛軍!出擊第445章 黨衛軍!出擊第274章 希特勒的政治遺囑第356章 將信將疑第385章 絕不承認俘虜第134章 火光沖天第83章 形勢所迫第338章 出手反諜第406章 初現大縱深防禦第384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512章 對日宣戰(上)第11章 資金分配第424章 曼哈頓計劃第219章 新的戰略點第588章 輝煌的勝利第143章 馬耳他島的作用第44章 繳獲豐厚第38章 空襲浮橋第154章 諾門坎的影響第597章 歷史的公正評價(三)第262章 希特勒的走狗第416章 僅此而已第119章 知己知彼第191章 煽動的兩種結果第141章 前因後果第226章 小兵的戰爭(中)第392章 自由和尊嚴第374章 誰又能記得第482章 羅斯福的陰謀(上)第334章 有私心的希姆萊第48章 手到擒來第35章 上帝告訴我的第178章 非洲有大油田第499章 朱可夫的反擊(上)第196章 我要和士兵在一起第301章 誓言(下)第518章 準備挖坑麥羅斯福第54章 瑪蒂爾達坦克第412章 低空突襲第221章 火爆全球第249章 英意海戰(下)第340章 元首專列完了第495章 決戰模式開啓第561章 市場花園行動(下)第521章 坑已經挖好第164章 灘頭反擊第239章 蒙哥馬利第192章 憤怒的丘吉爾第85章 當上總督第601章 歷史的公正評價(六)第199章 這纔是兄弟第119章 知己知彼第93章 調侃法軍第220章 沸騰的美國第343章 給斯大林挖坑(上)第219章 新的戰略點第496章 朱可夫不是吃素的地499章 死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