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御架親征(二)

情感的牽拌是世上最難以割捨的,僅管咸豐在跳下紅樓大廈之時毅然決定不再需要感情,但最終他還是沒能逃脫情網圍追堵截,既無法忘情那就只能坦然接受。之所以選擇悄悄地離開,是因爲害怕,他怕一旦見到慈安的幽怨與不捨會讓自己真無法離開。

夜空下,一隊隊急速前進而齊整的隊列。新軍連夜從豐臺大營開撥,一路都沒有停止過前進。咸豐催動着戰馬,亦步亦趨地隨着部隊前進着。他不知道自己爲什麼這麼急速地開撥,也許是前方戰線的緊急,但心中卻還有另一個答案。大軍剛剛過了通州城,這裡離北京太近了,咸豐怕自己一不小心會忍不住策馬調轉過頭去。

俄美兩國大使經厲了海上的顛簸,好不容易安全地到達了中國的治政經濟中心——北京城。到達北京城的兩國大使卻沒有料想中的受到這個古老東方大國官方的禮遇。不管兩人費盡口舌說盡好話,接待他們的中方官員好似不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一樣,完全不害怕他們口中所說的即將到來的英法兩國的武力威脅,甚至於接待他們的中方官員對於他們的到來似是很不友好,每個人的臉都拉得老長,似乎是俄美兩國大使是來向他們討債的債主一樣。官方的冷遇還不是最糟糕的,幾乎整個北京城的老百姓對於洋人都沒有好臉色看。

鬱悶難當的兩國大使原本在路上料想的高規格禮遇沒有遇到,懊惱之下讓帶來的翻譯去打探情況,想想看爲什麼不久前還對西方敬畏有加的辮子豬們怎麼會一下子變得不識好歹了。出去打探通譯員不久就回來了,還帶着一身的傷,幾乎用哭訴的語氣告訴了兩國大使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消息——清國的皇帝御架親征了。這徵的還不是別人,就他們這些洋鬼子。

原來老百姓起先並不知道咸豐御架親征的消息,只是由後來朝廷傳出來的消息說皇上爲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列強報復,親自率領新軍趕往上海應對形勢去了。朝裡差點亂成了一片,幸好有恭親王與祁雋藻兩人早得咸豐的令,暫時接管朝政,才堪堪將紛亂平息了下去。可是這一消息卻不知道被什麼人走露了出來,這一下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整個北京城的百姓都沸騰了起來。百姓對於政府的要求是很低的,他們只希望生活安定,不用愁吃愁穿。而這一切在咸豐推行的一系列新的措施之後,老百姓的生活明顯地得到了改善,咸豐早就是百姓們心中的仁愛之主了,而且咸豐曾當着全北京城的百姓們起誓要爲全天下百姓能過上好日而發奮圖強。這樣一個好皇上,居然被洋鬼子逼得親率大軍上戰場拼命,要是出個什麼好歹,百姓們以後的生活靠誰?所以當那些充當俄美兩國通譯的中國的出去打聽消息的時候,一致地被認作洋人的走狗賣國賊,被百姓們一通蘿蔔白菜侍候之下,才從點點滴滴的情況中得出咸豐御架親征的消息。

清國的皇帝御架親征,這可讓普提雅停與衛廉兩個慌了手腳了。他們搞不懂原本膽小事,懦弱無能的清國皇帝怎麼一下子就有這麼大的膽子敢跟四國聯軍作對。迷惑歸迷惑,消息卻不能不讓英法兩知道,因爲英法兩國根還沒有作好對中國動武的準備,遠征中國的軍隊還在印度集結中呢,駐中國的駐軍只不過幾千人,雖然中國的武器很垃圾,自己並不擔心打不過腐朽的中國的軍隊,但是中國軍隊那麼多,又是至高無尚的中國皇帝親自率領,就算再無能的軍隊,那人山人海的攻擊也會讓聯軍吃不消的。

搞懂了爲什麼在北京如此不受歡迎的普提雅停與衛廉兩個人連夜就從北京再次出發從天津坐船南下,將這個始料不及的消息告訴其他兩個大使,而且衛廉還順道去一趟上海將僅餘的駐華美軍集結起來嚴密控制租界區域以防不測。

咸豐沒有想到他的不告而別會惹出這麼大的亂子,此進的咸豐經過近十天的強行軍終於在河南的省治開封停了下來,再有幾天的行軍便可以到達本次的目的地揚州了,在到揚州之前咸豐想先了解一下皖北的清軍與天軍情況。知已還要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是數千年來中國祖輩們留下一句至理明言,這麼多年來不斷的事實證實着它的正確性。

開封,欽差行轅內。前往皖北與蘇北查看情報的探子早已被咸豐秘密地派了出去,咸豐在開封每日除了巡視新軍的操練情況之外便是在開封各處查看民情。肅順的才能無疑是高強的。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整個河南到山東之內,民生安定,新興的資產正在這兩處生機勃勃地發展着。

“肅順啊,這兩年來你做得確實不錯,朕沒有看錯人啊。”咸豐在書房之內向侍立着的肅順感慨地道。

“奴才只不是按皇上的旨意辦事,全懶皇上英明,奴才不敢貪功。”肅順聽到咸豐的讚揚,幾日來緊繃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這些日子咸豐在開封各地又是微服私訪,又是民意調查這些新鮮玩意兒,搞肅順生怕出了什麼差錯惹咸豐不高興。他可是知道咸豐這次出來是爲了什麼。洋人在上海搞那麼一槓子,這位萬歲早憋着一股子火沒處撒呢。現在終於得到咸豐的認可以了,肅順比得到什麼珍貴的賞賜心裡都覺踏實得多。當初咸豐單招他到御書房私下委以重任,而他也靈敏地察覺到咸豐的心意,重下決心,丟卻以往的那種混吃等死的心態,傾力輔佐咸豐。現在看來肅順非常慶幸自己當日的決擇是對的。

“愛卿過謙了,有些地方確實是朕未想到了,而你卻替朕想到了,並且還做到前面。如我大清能多幾個向愛卿這樣的人才,朕就不用這樣勞心勞力的了。”咸豐微笑擺手示意肅順坐下說話,接着道,“以後就不用再奴才奴才這樣的稱乎了,這是朕沒思慮周全的地方,以後這個得改了,啊。。。呵呵,不過愛卿雖有些成績了,但千萬莫要驕傲,還要再接再厲!”

“奴。。。呃,微臣定當謹記皇上教誨,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還請皇上明示,好讓微臣着手去辦!”一時要改過滿人數百年來的習慣,肅順開始還是很不自在的。

“這個就靠愛卿自己去摸索了,凡是利國利民的地方,愛卿都要注意,積極改進!民爲社稷之本,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愛卿施政之時萬要分清主次,社稷爲重,民次之,君爲輕。”咸豐滿意地道。左三圈,右三點,收羅了一些大道理總算將一度話康慨激昂地說了出來。

“可是皇上。。。”對於咸豐君爲輕,肅順實在有些不敢苟同了,如果將皇上放到最後面,那皇上的威嚴何在啊,於是有些悻悻地道。

咸豐知道一時是無法將這些封建理念與後世民主理念說明白給肅順知道的,就算自己說得再明白,想必肅順還是會表示出不理解的,這一切都有待自己以後慢慢改善。只有當每個人都將自身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看待時,人明纔會明白,自身的利益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咸豐依舊微笑着向還要繼續發言的肅順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再說了。正好此時一個黑影一閃,用人難能以理解的速度出現在書房內,讓正襟危坐的肅順,沒來由的嚇出了一身冷汗。這些是什麼人,肅順不知道,他也不可能知道。只看看這人的身手,肅順就不難想像得到他是被皇上用來做什麼的了。一想到今後身邊隨時有皇上眼線監督着自己,肅順就一陣陣的後怕,還好自己沒做什麼違叛皇上的事情,不然。。。他不敢想下去了,只對咸豐又多了幾分敬畏。

“情勢如何?”見肅順對於天機處的人突然出現感到後怕,而敬畏的神情,咸豐用一個微笑先將肅順安撫了一下之後才十淨利落地問道。

“發賊陳玉誠屯兵廬州城內,看樣子打算死守廬州。洪秀全前幾天向陳玉誠派了一支一千多人的洋槍隊助陳玉誠守廬州,六安方向的發賊正在收縮兵力。皇上帶兵出征的事情可能被髮賊知曉。如今廬州城內有發賊五萬大軍。”來人徐徐將所探得的情報一一道出。

咸豐沉思了一會道:“泰州的李秀成有什麼反應?琪善這頭豬又在幹什麼?”四師與五師的行動這麼快就被天軍知道,可想而知開封當地一定有天軍混進來的探子。但是咸豐對於這一點毫無辦法,他不能爲了這個封鎖城池,這樣對於剛剛開始發展的新興經濟沒有好處。不過新軍的戰鬥力,咸豐還是很有信心的,既然陳玉誠得到了消息,那就跟他正面相抗好了。反自己親自來的目的並不是要短時間內消滅天軍而是儘量將天軍壓縮在長江水域那狹長的地區內,好讓天軍不給自己針對列強的行動搞亂。

“李秀成在蘇州外圍騷擾了些許日子,有試探蘇防務,見機攻取蘇州的打算,不過這幾天也將兵力收縮回泰州去了。至於欽差大人他。。。”黑衣探子頓了一下,看了咸豐一眼,一副不知道該說還是不該說的樣子。

“說,有什麼說什麼!”一見他這個樣子,咸豐本能地感到琪善又出什麼亂子了,探子顧及琪善欽差的身份不敢暢所欲言。欽差等若皇上的替身,至疑欽差等若至疑皇上,他不能不有所顧及。

“是,欽差大人至今還沒有任何針對性措施,只是在揚州城內安享太平。”探子一翻話說地很辛苦,他儘量將琪善的所作所爲說得可令人接受一些。實際上琪善何止是安享太平,簡直是在揚州無法無天。自到任之日起,他便私設名目,濫收濫各種名目的稅收,鬧得當地百姓沸沸揚揚,而天軍的天朝田畝制度卻對百姓很有號招力,於是乎,安微等地的百姓對天軍還是非常歡迎的,這無形中給李鴻章的剿匪帶來的非常大的麻煩。

“豈有此理,朕看這個琪善是活得不耐煩了。你退下吧!”咸豐早已七竅生煙地拍案而起了。本原還以爲琪善致不濟還可能和向榮一樣,對剿平天軍積極進取吧,沒想到琪善卻是一退再退,整個安微就只有個揚州還在清軍手裡了。這樣也算了,沒想他不但進剿無功,還擾亂民生。這就讓咸豐忍無可忍了。咸豐拍在桌上的手直顫,雙眼冷光直昌,第一次咸豐有種殺人的衝動。

第142章 血戰臺灣(二)第141章 血戰臺灣(一)第50章 李鴻章第264章 琉球求援(下)第40章 捻軍起義第三o一章 九州平定二第一九o章 又見倭奴上第44章 一戰成名(三)第243章 美夢難成(四)第216章 煙雨江南(四)第141章 血戰臺灣(一)第31章 新北京(一)第345章 去患(上)第354章 飲馬東京(四)第266章 聯俄治日(下)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300章 九州平定(一)第53章 紅頂商人第239章 沙皇的計劃第29章 中德北京條約(一)第182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五)第372章 進軍印度(中)第二o七章 四國和談十三第325章 登陸新加坡(中)第341章 父子對話第387章 對俄的最後一戰第99章 巨龍的騰飛第99章 巨龍的騰飛第265章 聯俄治日(上)第74章 天國的隱憂(下)第264章 琉球求援(下)第159章 決戰天津(七)第48章 北伐軍覆滅(一)第276章 薩摩藩的覆滅(上)第70章 兩難全(上)第67章 御架親征(三)第88章 凱旋而歸(上)第256章 《新天津條約》第279章 七國峰會(下)第186章 伊利沙白計劃第256章 《新天津條約》第268章 揮軍東顧(中)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第159章 決戰天津(七)第57章 咸豐有子第119章 王韜變法第91章 暗流浮涌第41章 誓師出征第一○七章 英雄末路六第三二o章 燃燒的新加坡下第一○二章 英雄末路一第185章 雪中大計(下)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第49章 北伐軍覆滅(二)第一八o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三第74章 天國的隱憂(下)第376章 爭霸海洋(上)第326章 登陸新加坡(下)第268章 揮軍東顧(中)第11章 改革初議(二)第三七o章 復國者下第128章 美國人的野心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292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275章 打倒再踩(下)第24章 天下第一軍(三)第45章 天機破日(一)第227章 緣孽糾纏(中)第二二o章 整肅黑幫四第348章 新年晚宴(下)第8章 肅順振災(一)第241章 美夢難成(二)第98章 斬草當除根第167章 關門打狗(三)第98章 斬草當除根第229章 恭王之女第三o九章 九州平定十第221章 整肅黑幫(五)第45章 天機破日(一)第三o二章 九州平定三第二o八章 奇怪的商人一第12章 改革初議(三)第三八o章 決戰海上中第121章 歐洲戰事第三o九章 九州平定十第312章 給我個孩子第156章 決戰天津(四)第三六o章 突變中第311章 九州平定(十二)第131章 虎門硝煙(上)第223章 整肅黑幫(七)第313章 導火線第231章 南京動亂(二)第197章 四國和談(三)第381章 決戰海上(下)第225章 血染東南第139章 東海炮聲(下)第43章 一戰成名(二)第234章 節外又生枝(二)第119章 王韜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