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御架親征(五)

李鴻章的一度話,頓時讓咸豐有撥開雲霧見青天之感。同時也知道了爲什麼大清的國庫會那麼吃緊。終於知道爲什麼那些八旗子弟怎麼能每天無所事事地在街頭鬥雞走狗地逍遙過日子,原來他們不用幹活,每年只等着朝廷發銀子,多自在啊。怪不得八旗兵不堪一戰了,有這麼舒服的日子過了幾代人,誰他媽吃飽撐的跟你去拼死拼活玩命啊。再想想那八旗子弟從最初的幾十萬人,到如今的數百萬人,朝廷就算每年每人給一兩銀子的救濟銀子,那可就是幾百萬兩銀子啊。幾百兩銀子,那可是能養起一支數萬人的新軍了。

現在知道了,咸豐當然要毫不留情的於以削掉旗人的這些有百害而無不一利的垃圾特權。只不過這中間的難度卻是不小,想想要讓那些白吃白喝了一輩子的旗人自食其力,而旗人又不會從事農業商業,一下子丟掉飯碗誰受得了?想到這裡,咸豐就有些頭痛,本來那些八旗老爺們就對自己的一系列新政很不滿意了,再加上將來咸豐要剪辮子,又削了旗人的特權,那些旗人不造自己的反纔怪。苦想無果之下,咸豐無奈地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非得用鐵血手段不可了。

晃了晃沉痛的腦袋,咸豐重新振作了起來。不管怎麼樣,既然知道了民族糾紛的癥結所在,那就要再難也得往前衝。革除舊敝,自然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些攔在革新道路上的迂腐自私的人,既然講不信,就不能怪自己鐵血無情了。任何的改革都不可在一片和風細雨中得到成功的,這是歷代改革家以生命爲代價告訴咸豐的血的事實。想到可能出現的血星場面,咸豐突然奇怪地覺得自己心中似乎還很期待,不由愣了一下。

不過李鴻章說的這些還只是初步計劃,消除民族紛爭,讓全國的人民不分民族都有身爲臣民的覺悟是第一步,第二步咸豐早已開始行動了,那就是解放人民思想,放民思政。只有當所有人時時刻刻都將心思寄予國家之上的時候,纔有可能團結中國這個擁有五十六個不同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分開來看,每一個都不過是一個小小而脆弱的手指,而如果握到一起來,那絕對是一雙強而有力的重拳。

咸豐感到很滿意,李鴻章沒有令他失望,一年的磨礪最終讓這位本就有先見之明的晚清中興名臣從根本上看到了中國的癥結所在,現在咸豐可以放心地讓李鴻章去用行動證明他的才華與能力了。

“朕聞少荃也練了一支新軍,不知現在如何了,可否與發賊一戰?”收回怕有的心思,咸豐欣然道。李鴻章大手筆,一下就向德國人下了一百萬兩銀子的大訂單,樂得喬治在咸豐面前開心談論了幾天,直贊李鴻章有迫力。如今離那時已經快一年了,這淮軍也該成軍了吧。

“這正是微臣這些日子來所得的第二個好處,皇上,我大清沉淪多年。臣觀西方衆國皆以先進技術,發展日進千里,而我大清在皇上的英明領導之下,雖小有成效,但與列強還相差甚遠。故臣自到任以來,積極效仿皇上所行之政,大力在揚州發展工商業。新軍戰力臣早有耳聞,順道向肅中堂請教,受益良多。如今淮軍新軍已然成軍,只等皇上一聲令,臣便率新軍直搗黃龍。”

“如此甚好,少荃可帶朕一觀淮軍之氣勢如何,再行定奪。”咸豐欣然起身道。李鴻章知道機會終於被自己爭取過來了,咸豐是要看看淮軍是不是能承擔接來的重任。這讓李鴻章興奮莫名,壓抑着心中的狂喜,應了聲是便率先在前面爲咸豐帶路直奔淮軍新軍大營而去。

淮軍新軍由肅順爲李鴻章增援的一營武衛軍訓練而成,建幡模式與編制與武衛軍相差無幾。李鴻章很看重手下大將劉銘傳的才能,將劉銘傳提撥爲新淮軍師長,統帥一師的新淮軍。

由於德國人還沒有發現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這種武衛軍最新式的武器,所以新淮軍一個師兩萬餘僅只有武衛軍一個營的新軍有機槍和迫擊炮。不過其餘的新淮軍裝備的步槍也是最先進的中興1式步槍,戰鬥力與武衛軍相差也不會很大。而見識過開花大炮的厲害的李鴻章對於新式大炮可是情有獨忠,重炮新淮軍就裝備了上百門,還有各式小口徑的炮,可以說新淮軍的炮兵組成一個重炮旅都不覺過分。

咸豐一行人剛剛來到新軍大營門口,門口的士兵便齊刷刷行了一個標準的持槍禮,面容嚴肅,完全沒有因爲咸豐的來到而感到慌亂不安。這讓咸豐看了不禁直點頭。軍營就要有軍營的規矩,無論是誰都不能打破。

“新淮軍都是依武衛軍的建制訓練的,禮節與作戰思想都由武衛軍的軍官一一指導。”看到新淮軍的士兵整齊劃一的動作,與令咸豐滿意的作風,李鴻章不由自豪地向咸豐做起了介紹,介紹之後,便一轉向守門的士兵吩咐道:“去叫劉師長來接大架。!”

那士兵立正敬禮之後,便小跑着進了營門,不一時,軍營裡便有一衆將校急急匆匆地往咸豐這邊趕了過來。領頭的人身着一身灰色的新軍軍裝,身軀偉岸,面色沉靜,目光更是精華內斂,一看便是一名大將之才。

對於劉銘傳這位歷位上排得上號的抗擊外的臺灣第一任總督,咸豐還是非常期待的,要不是當初害怕會一切都沒有安排妥當,就改變了太多的歷史走向,咸豐早就將劉銘傳拉到新軍陣營裡來了。如今看來,經過新軍改造的劉銘傳還是那什麼威武不凡,沉着冷靜的大將。

“末將劉銘傳見過皇上,李大人!”劉銘傳風風火火地帶着一衆手下,快步走到咸豐與李鴻章前面,立正敬敬禮道。

“職武衛三師第旅第一團第一營營長阿薩克參見皇上!”不等咸豐答話,劉銘傳旁邊快速走出一名營官,高大威武的身材比劉銘傳還要高在半個頭。武衛軍三師的營長阿薩克自被肅順支援給了李鴻章之後,便一直盡職盡責地幫着淮軍訓練新軍。這些武衛軍的官兵在淮軍之中都是很受敬重的,不僅因爲他們是天子門生,更因他們出色的軍隊素質以及強大的戰鬥力。武衛軍的官兵對於咸豐是很有感情的,咸豐一手將他打造成大清大地上最強大的軍隊,又與他們這些微末的小兵小小卒同吃同住,親和與光輝的形像深深印在了武衛軍每一個人的心裡。此時見到咸豐的到來,武衛軍這麼官兵都充滿着激動神色,迫不及待地向咸豐敬禮請安。

咸豐早已知道肅順的幫助李鴻章的事情了,對於肅順這樣做,咸豐很高興,肅順並沒有因爲李鴻章是漢人而打壓他,還不遺餘力的幫助李鴻章,這是咸豐感到慰的地方。見到最早成軍的武衛軍的官兵,咸豐感同身受,一身同樣灰色軍裝的咸豐深深地向阿薩克等人敬了個軍禮後道:“少息,阿營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可即日歸建了。望阿營長不驕不躁,助肅中堂再立新功!”一席話讓久唯了的武衛軍官兵倍感感動。雖然在淮軍的日子倍受淮軍上下敬服,但是比起曾一起同甘共苦的老三師的戰友們來說,沒有比聽到咸豐的這個命令更令開心的事情了。衆將重重地再次敬禮之後,靜靜退到劉銘傳的身後。

“劉省三。”鹹在正色道。他雖沒法做到一個成長於帝王家的一個帝應該有的威嚴神態,但是在後世裡有過一個月軍訓經歷的他,一直儘量將自己與手下那些新軍士兵溶爲一體,儘量將自己代入軍人角色之中去。

“有!”劉銘傳再將立正,身杆挺,神情肅穆地回道。一國之君的咸豐這次的到來讓劉銘傳激動萬分,雖然對於名利他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得到皇上的認同,對於他這個一心報國的大將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獎勵。

“果然是一員虎將。你帶朕與李大人去巡視一下新軍吧,希望不要讓朕與李大人失望纔好!”咸豐對劉銘傳的表現點了點道。

隨着劉銘傳的腳步,咸豐終於置身在了新淮軍的大營之入。陣陣口令與呼喝之聲,整齊而嚴肅。咸豐彷彿又回到了在豐臺大營的生活之中一樣,心中無比欣慰。一旁的劉銘傳極力的向咸豐介紹着部下的訓練情況與裝備情況,歡悅之情溢於表達,顯然劉銘傳對於新的淮軍相當有信心,時不時地表達着期待與天軍的再次一戰,來雪洗曾經的戰敗恥辱。

“劉將軍的部下都是好樣的。現在的氣勢確實有了,只是不知道到了戰場會怎麼樣。不知道劉將軍有沒有再與陳玉誠,李秀成一戰的信心?”閱覽完淮軍的陣容與訓練,咸豐突然眼帶置疑地道。新淮軍雖然氣勢與武衛軍相差無幾了,但畢竟還是初次成軍,沒有受過實戰考念。既然實戰上較比天軍差了一些,就得激一激這羣新兵蛋子,激起他的爭勝之心。兩軍相逢勇者勝!

果然,劉銘傳見咸豐對淮軍還有滯疑,擡頭挺胸地上前面,堅定不移地道:“淮軍再出,必血戰雪恥,以報皇恩!”身後原本是淮軍系統的衆將校同樣不服氣地高聲附和起劉銘傳來。

目的達到,咸豐報以無人能明白的微笑按下羣情激憤的衆將道:“既諸位將軍有此決心,朕心甚慰。如今發賊猖狂,襲佔皖省,各位都是淮北男兒,可有信心與李大人一同打回家鄉去?救鄉人於水火之中?

“打回家鄉,救民水火。。。”羣情頓時被咸豐的一句調起,激情飛揚。咸豐滿意地點頭,向李鴻章投已讚賞的目光。淮軍終於成軍,李鴻章居功至偉。

安撫下羣情激昂的衆將,咸豐便當場封李鴻章爲安微巡撫率領新淮軍一師兩萬餘人開往廬州。牽制陳玉誠與李秀的北伐之軍,而咸豐自己則另有想法。揚州與長江重鎮鎮江隔江相望,更是天軍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鎮江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天軍手中則江浙蘇閔盡在天軍的威脅之下,如在清軍手中則天軍都城天京日夜都要提防清軍沿江而上,威脅天京。看到這一點的咸豐決定改變起初先清除安微天軍的打算,而是起盡起新軍四師與五師先攻佔鎮江,以此威脅天京,這樣就不愁洪秀全不急,安微之危自解。做好這個打算,咸豐便令還未怎麼上過戰場的淮軍調往安微,好收復失地,之後便可讓僧格林沁進駐揚州爲兩路大軍壓後

強烈不滿電信公司三天兩頭連不上網的工作效律!!!!

第316章 詹西女王(上)第33章 新北京(三)第354章 飲馬東京(四)第277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6章 初聞朝政(二)第226章 緣孽糾纏(上)第215章 煙雨江南(三)第55章 風雲變幻第241章 美夢難成(二)第三六o章 突變中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下)第331章 皇儲訪歐(上)第229章 恭王之女第124章 巡防直隸第157章 決戰天津(五)第168章 關門打狗(四)第344章 膠着第282章 新的危機(下)第三一o章 九州平定十一第49章 北伐軍覆滅(二)第13章 長沙之戰(一)第135章 廣州失陷第43章 一戰成名(二)第337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368章 託孤免費儲位之爭四第131章 虎門硝煙(上)第一○六章 英雄末路五第3章 大清第三衰第50章 李鴻章第229章 恭王之女第38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下)第177章 血染冰城(六)第一○一章 天國分裂下第二二o章 整肅黑幫四第234章 節外又生枝(二)第372章 進軍印度(中)第53章 紅頂商人第三二o章 燃燒的新加坡下第一○三章 英雄末路二第121章 歐洲戰事第66章 御架親征(二)第一○二章 英雄末路一第258章 亞歷山德公主(上)第二五o章 外蒙自治第335章 放一把火第97章 京華浮去(七)第285章 叛亂(下)第314章 降降火(上)第154章 決戰天津(二)第121章 歐洲戰事第42章 一戰成名(一)第289章 進疆中國皇后與俄國公主一第117章 撿到倆兒寶(上)第192章 又見倭奴(下)第168章 關門打狗(四)第23章 天下第一軍(二)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下)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第44章 一戰成名(三)第三六o章 突變中第72章 兩難全(下)第123章 中華一體論第136章 讓你去炸第二三o章 南京動亂一第258章 亞歷山德公主(上)第363章 戰爭開始了第273章 打倒再踩(上)第172章 血染冰城(一)第284章 叛亂(上)第372章 進軍印度(中)第199章 四國和談(五)第151章 鐵血軍魂(下)第378章 爭霸海洋(下)第117章 撿到倆兒寶(上)第252章 俄軍的末日第237章 相煎相太急(上)第66章 御架親征(二)第一九o章 又見倭奴上第77章 十年之約第15章 長沙之戰(三)第145章 血戰臺灣(五)第257章 八方來援第246章 承德春狩(三)第319章 燃燒的新加坡(中)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74章 天國的隱憂(下)第50章 李鴻章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81章 不夠朋友第157章 決戰天津(五)第50章 李鴻章第一○三章 英雄末路二第61章 浴水玫瑰(下)第137章 東海炮聲(上)第三o一章 九州平定二第151章 鐵血軍魂(下)儲位之爭二第66章 御架親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