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風雲變幻

“來人,”圖先剛剛走不久,咸豐便叫來一個小太監來吩咐道,“去把圖先叫回來。”咸豐無力地向小太監揮揮手,小太監靈利地應了聲是便匆匆跑下去了。一時氣頭上的咸豐根本沒有多想便令圖先去讓軍機處擬旨,讓僧格林沁前往上海平定小刀會。但清醒過來了的咸豐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上海有諸多的列強租界,只要新軍一出動,那麼新軍的秘密正器便會暴露出來,到時候怎還有秘密可言。而將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否會如期而至,也就成了不可預料之數了。或者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聯軍的數量會成爲不可預的數量。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是既期待又煩惱。大清需要痛快淋漓的對外戰爭的勝利來奠定基礎,讓覬覦大清的列強們知道,大清再不是他們想怎麼捏就怎麼捏的板上魚肉了,而煩惱的則是咸豐對於歷史知之甚少,正基於這點,咸豐不能讓歷史出現太多的改變,不然會有太多不穩定的事情會發生,誰都不知道英法美等國見到新軍可怕而先進的新式武器之後會不會對於即將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作出什麼樣的以應。於是清醒過後的咸豐無奈地將前去傳旨的圖先又招了回來。

“不知道皇上急招奴才回來還有什麼吩咐?”圖先被莫名其妙的招回來,以爲咸豐還有什麼決定沒有說全,故不解望着咸豐道。

“要僧王緊守蘇州就行了,小刀會的事讓英桂去擺平吧,下去吧!”咸豐有氣無力地說着。這叫什麼事呢,明明有實力快迅平定小刀會,卻要因爲洋人的原因將實力掩飾起來,咸豐想及這點,雙手就不由自主地捏緊拳頭,狠狠地砸在御案上。

圖先聽了咸豐的話,不禁迷惑地望了一眼咸豐,訕訕地應了聲是,退了下去。他搞不清咸豐爲什麼突然又改了主意,讓英桂固然平定小刀會小小的動亂,但是無疑會增加難度。咸豐爲什麼突然不讓僧格林沁的新軍快速平亂,圖先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他哪裡知道咸豐心裡的苦楚。

咸豐發完話,感覺全身都脫力一樣。無力地站起身徑自往鍾粹宮去尋慈安排解心中不快去了。

咸豐三年,小刀會小小的動亂卻引發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變動。僧格林沁原本早已整裝待發,因爲蘇州離上海,可以說近在眼前可以朝發夕至,但是突然咸豐一道聖旨令他在緊守蘇州,讓他摸不着頭腦,然而咸豐這無奈之舉卻在事後證明有先見之明的。暫按下不表。且說英桂在收到上海失守之後,驚慌不已,急急忙忙抽調江南大營一部前往上海平亂。上海雖小卻關乎整個平定太平天國的局勢,因爲幾首整個江南大營的軍餉都來源於上海海關,去掉了這一重要的軍餉來源,江南大宮的軍勢必不穩,如若太平天國趁機發難,後果不堪設想。

九月,江南大營清軍五萬餘人趁小刀會立足不穩,全線猛撲青浦而去。青浦小刀會首領周立春率所部小刀會成員與清軍展開了殊死捕殺,奈何青浦城小,守城的小刀會成員不過幾數之衆,怎麼會是數萬清軍的對手,周立春在青浦死守數日,無奈之下只得組織人員撤往上海,自己則率餘下的人員繼續與清軍作戰。惡戰一天,青浦城破,周立春被俘,被送往清軍江南大營斬首。撤往上海的小刀會人員則由周立春的女兒及另一位小刀會首領徐耀的帶領下一部撤往上海堅守,另一部則撤往嘉定繼續與清軍作戰。

收復青浦的清軍頓時士氣高漲,接連攻下了上海周邊的寶山及南匯地區,劉麗川見清軍對收復上海志在必得,於九月底一面招集從青浦,寶山,南匯敗退下來的小刀會,集中兵力於上海,擺出誓與清軍鬥爭到底的架式,一面派人前往南京求見洪秀全,表示願意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而劉麗川本人則發佈聲言自封爲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然而作爲野心家的洪秀洪豈會看重小刀會那小小的勢力,而且小刀會一開並不沒有要與太平天國志同道合的意思,如今小刀會被清軍逼得技窮,劉麗川纔不得不向洪秀全稱臣,洪秀又怎麼會上劉麗川的當,爲了一個小小的上海而與清軍全面作戰,何況上海洋人聚集,一個不好便會惹來洋人的干涉,畢竟在大清,滿清政府纔是列強眼中的“合法政府”,太平天國好不容易通過英國人文翰向各國列強表達了善意,才徵得列強所謂的“中立”姿態,剛剛做着皇帝上癮的洪秀全可不願因爲劉麗川而得罪了洋人。

清軍不日便將上海圍了個水泄不通,在向洪秀全求援不果之後,劉麗一面在心裡暗罵洪秀全無恥一面無奈地將上海城內的百姓動員起來,共抗清軍的進攻。不過由於上海商業發達,上海暢通,小刀會一時不用擔心因被清軍圍困而物資缺少的問題,儘管英桂一再向英美等國發出照會,要求各國不許販賣糧食物資給小刀會,但是洋人哪會聽他的話,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會賺,明裡不賣私底下卻大賣特賣,不但賣給小刀會糧食,英國更是將英軍淘汰下來的前裝步槍都賣給了一地給劉麗川。英桂向英美抗議無效之後,只昨於十月初向上海發起強攻。由於小刀會在上海一系列的措失都受到了上海百姓的普遍擁護,又得到了英國的一些洋槍,英桂的江南大營清軍第一輪攻擊便嚴重受挫,損失了上千人,卻連上海的城牆都沒摸到,便退了下來。英桂見狀一面心裡大罵洋鬼子不得好死,一面再次向英美等國抗議,當然抗議是無效的。

就在英桂領着數萬人馬與劉麗川在上海城下死掐的時候,安靜了一段時間的太平天軍卻趁着這個大好時機向清軍發動了再一次的猛烈進攻。雖然說不會幫助小刀會跟清軍硬拼,但是趁火打劫的事情,洪秀全是很樂意去做的。九月剛過,洪秀全便命令駐守在泰州,可以直接威脅蘇州的天軍將領李秀成率軍南下,見機奪取蘇州這富得流油的江蘇省治。比起上海來,蘇州的誘惑力可要大得多了。李秀成接到洪秀全的命令之後並沒有馬上進攻蘇州只是派出小股兵力在蘇州外圍進行騷擾。蘇州駐守的僧格林沁新軍的一個師,新軍的戰鬥力,李秀成是有所耳聞的,因此他不急於攻進,他在等,等清軍在上海城下進攻受挫。到時候清軍坐不住了可能會派兵去增援英桂,那時就是他李秀成的機會來了。

而在南面,由於英桂抽調了大批江南大營的清國前往上海平定小刀會,江南大營一時兵馬有些吃緊,對於這卡住南京南面的江南大營,太平天國頭頭是人人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洪秀全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時機。

自英桂到任以來,日夜對太平天國首都天京進行防禦,圍堵,在天京周邊城鄉,山區穩紮營壘,扼守要害。天軍自定都天京,趁勝之下,大軍東進又再克了重鎮鎮江,英桂水驚之下,爲了防止天軍進擊蘇州,英桂將兵力大部分分守在皖南與常度熟一帶。一來掐斷鎮江天軍與南京的聯繫,意圖一口吃掉鎮江天軍這支孤軍,二來可防止天軍進擊蘇州要地。鎮江天軍被清軍隔斷與天京失去聯繫,英桂又日夜攻城甚及,好在鎮江城高牆厚纔不至於被清軍攻克。小刀會起義,英桂纔將兵力移往上海方向。可以說小刀會間接地幫了太平天國一把。

九月二十五日,太平天國內部制定了針對江南大營的攻擊策略,擬以打通鎮江與天京的通道。九月二十九日,天軍將領秦日綱率部攻佔黃泥洲,並趁勝進擊清軍高資大營。江南大營自英桂前往上海之後,兵力本就溥弱不堪。清軍高資大營主帥吉爾杭阿聞之黃水泥洲失守之後,急忙人九華山率馬步三千人前往高資往救。十月初一日,高資城破,吉爾杭阿被天軍擊斃,高資大營清軍急急退往九華固守。秦日綱旗開得勝,對清軍窮追不捨於,十月初三日兵圍九華山清軍大營。清軍一來被抽調我大部兵力,二來見主帥戰死,士氣低落,見天軍來勢洶洶,紛紛不戰而潰,九華山三十餘坐清軍大營全部被天軍瓦解。潰散的清軍再次退往京峴山大營,京峴山清軍大營總兵餘萬清急忙率部匯合九華山潰軍與秦日綱部拼死抵抗,同時發江南大營臨時主帥向榮求援。

秦日綱爲太平天國老將,但是京峴山營盤堅固,地勢險要,餘萬清又事先得到消息,更得九華山潰軍的兵力補充,一時天軍在京峴山清軍大營之下連連受挫。連日受挫的秦日綱並沒有氣餒,而是想出了一條妙計。秦日綱一面率天軍猛攻京峴山清軍大營,一面着人暗地裡向京峴山挖地道,以求能避開險要地形直攻清軍大營。六日天軍地道挖通,天軍攻入京峴山清軍大營西營,清軍不戰自潰,攻潰京峴山西營之後,秦日綱因連日來的攻戰,天軍損失慘重,於是頓是將火氣發到了京峴山東營清軍的頭上,連夜急攻東營。與此同時,得到江南大營告急的消息之後,向榮這個湖廣總督兼江南大營臨時統帥,急令手下總兵張國樑,署江寧將軍福興率馬步軍三千從龍不、潭出發經上塘,河陽繞至鎮江以東的丹徒鎮,於十月初十日向圍攻京峴山東營的秦日綱部天軍發動進攻。同時向榮還令鎮江周邊的清軍大營加快對鎮江天軍的圍剿,鎮江頓時危急萬分。受到兩面夾擊的秦日綱頓時清醒,知龍潭清軍來援,忙抽身撤退,這一撤卻撤得很徹底,秦日綱連九華山大營都放棄了,直接從高資、下蜀、龍潭返抵天京東北的燕子磯、觀音門,鎮江失去外圍支援,形式頓時吃緊。

在秦日綱援鎮江之際,洪秀全爲了全面解決天京南面的江南大營,特意從西線戰場上將翼王石達開調回了天京城,於十月十一日率天軍二十三萬大軍向江南大營發起猛烈進攻。

爲了迷惑清軍石達開一來並沒有直接向南面的江南大營發起進攻而是繞道皖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宣城,蕪湖於十月十八日攻進秣陵關。石達開再次以聲東擊西的策略,令南路天軍往攻溧水,由於溧水近臨東壩,是往蘇常的要道,向榮大吃一驚,以爲天軍進攻蘇州,再次調兵遣將,令江長貴率清軍四千餘人從句榮出發往圍堵天軍,之後向榮再次令明安泰星夜撥部一千五百餘人往湖熟,這點人當然起不了什麼作用,向榮的意思當然是要明安泰先頂一陣。等到得力干將張國樑迫退秦日綱的天軍之後,向榮再次令其率部支援湖熟地區。這樣向榮覺得還不夠,要是蘇州有什麼損失,向榮不用向咸豐請罪了,直接自殺算了。自與天軍交戰以來,向榮就沒有打勝過。咸豐不但不怪罪他,還升他的官,加他的爵。要是向榮再屢戰屢敗,他自己都覺得沒臉再見人了。於是,向榮再次從大營調親軍五千餘人往湖熟地區增援。

就這樣,天京南面之清軍大營繼英桂抽調大部之後,再次被向榮抽調一空,各地守營清軍能出動的不到一千餘人。石達開見時機成熟親率東路天軍回師天京,此時江南大營被迫分佈於孝陵衛、鎮江、廣德、溧水、寧國等寬廣的地區被天軍牽制得動彈不得。

二十日秦日綱所部清軍回到天京燕子磯,觀音門之後,本想先進城,奈何卻被楊秀清阻住,令其直出觀音門,兵出孝陵衛,進擊清軍大營大後方。石達開本要勸阻,但被楊秀清嚴辭斥退,無奈,剛剛回師的秦日綱部只得不顧疲勞,再次出兵。

這裡有個小插曲,自從定都天京以來,秦淮的歌舞,富裕的生活,讓本心懷貧苦百姓的楊秀清的心理上出現了波動,再又幾次與洪秀全政見不一出現了極大的衝突,洪楊兩之間的隔閡日漸增加。又見洪秀全自登基以來,日日紙醉金迷,完全一副帝王這像,讓楊秀清越發惱怒,同時也第一次對至高無尚的帝位產生的幻想。從此那個事事以民爲先的東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常常以無理理由斥責手下,每每出現不依自己意見的“天父下凡”,爲了分化和瓦解死忠於洪秀全的部將,楊秀清可謂煞費苦心。秦日綱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時見無效的石達開無奈之下只得看着秦日綱率疲兵出師孝陵衛。二十三日,秦日綱率部以孝陵衛以北的仙鶴門爲主攻方向,西北的龍脖子爲助攻方向。次日,秦日綱從燕子磯移營仙鶴門,以數千天軍猛攻仙鶴門。大軍猛一日,不果之後,西北龍脖子天軍出動三四千人衝出,搖旗吶喊,以迷惑清軍。清軍不敢出戰。向榮見大營後路被斷,而大營又兵力空虛,只得再次令張國樑率軍千餘人星夜馳援仙鶴門,同時令王凌死守待援,爲補兵力不足,向親自從湖北趕往江南大營督戰。是夜,向榮命手下大將馮子材率五進軍士,多帶引火物資,前出天軍大營,將天軍物資一一燒燬。天軍甫受突襲,頓時大亂,以爲清軍識破計謀殺下城來了,秦日綱也在亂軍之中被清軍砍傷。戰到天明,此時天軍才知道不過清軍小股部隊來襲而已。

天軍與清軍在仙鶴門對戰數日,心憂秦日綱的石達開也率大軍前來增援,得到增援的太平軍頓時聲勢大振於次日出動五千餘人再次向仙鶴門猛攻而來,同時西北方向的天軍也出動七千餘人分七路向清軍包抄過來。星夜趕來增援的張國樑礙於天軍的聲勢不敢於之戰,只敢依山結壘,阻礙天軍。

二十七日,天軍數路大軍齊出向清軍發起總攻,清軍王凌部首先不敵,敗如山倒,向榮已知大營難保一面組織人馬聲言要反擊天軍,其實是爲了跑路,而作準備。是夜向榮率部退往淳化,次日又撤往句容。止此一戰,天京外圍的江南大營一夜化爲烏有,英桂苦心經營近兩年的江南大營就因小刀會一場意外,悉數被毀。

向榮退走之後,清軍後路被斷,分守各個要地的清軍立時成爲孤軍被天軍重重包圍。楊秀清繼續讓受傷的秦日綱領兵追擊清軍殘部,同時令鎮守廬州的陳玉誠部也加入到圍剿江南大營的戰鬥中來。於是天軍數路齊發,將分守各地的清軍各個擊破,江南大營不復存大。逃到句榮的向榮,悲憤交加,深感有愧咸豐的厚望,於句榮上吊自殺了。至此天軍大獲全勝。馮子才見向榮自殺身亡,前途再次灰暗起來,帶着殘部手下,輾轉回到了湖南境內投奔左宗棠去了。

一時因一場小小的意外,江南大地再起烽火,風雲變幻。摧毀了江南大營這座哽住天京的在背芒刺之後,洪秀全立即令石達開返回湖北,以解湖北威局,而陳玉誠,秦日綱則西進江西,由北王韋昌輝主持江西軍務。

第56章 再練新軍第96章 京華浮雲(六)第74章 天國的隱憂(下)第83章 絕不讓步(上)第262章 任性小皇后第233章 節外又生枝(一)第185章 雪中大計(下)第369章 復國者(上)第27章 武昌陷落第213章 煙雨江南(一)第93章 天若有情(下)第76章 幗國刺客(下)第93章 天若有情(下)第87章 一戰天津(下)第79章 利益纔是王道(下)第324章 登陸新加坡(上)第二o三章 四國和談九第268章 揮軍東顧(中)第77章 利益纔是王道 上 完整第96章 京華浮雲(五)第37章 與民同樂第68章 御架親征(四)第40章 捻軍起義第225章 血染東南第59章 湘軍威武(中)第三o七章 九州平定八第139章 東海炮聲(下)第一九o章 又見倭奴上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上)第55章 風雲變幻第345章 去患(上)第二o二章 四國和談八第34章 新北京(四)第71章 兩難全(中)第292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366章 宣戰第116章 一五計劃(下)第二六o章 血腥肅貪上第143章 血戰臺灣(三)第246章 承德春狩(三)第25章 僧格林沁第一一○章 急義胡雪巖第128章 美國人的野心第332章 持儲訪歐(中)第353章 飲馬東京(三)第139章 東海炮聲(下)第52章 中秋晚晏第347章 新年晚宴(上)第42章 一戰成名(一)第6章 初聞朝政(二)第268章 揮軍東顧(中)第26章 會操之勢第9章 肅順振災(二)第二o一章 四國和談七第三o一章 九州平定二第154章 決戰天津(二)第72章 兩難全(下)第三一o章 九州平定十一第二o六章 四國和談十二第31章 新北京(一)第一六o章 決戰天津八第13章 長沙之戰(一)第134章 沉痛的撤退(下)第222章 整肅黑幫(六)第44章 一戰成名(三)第42章 一戰成名(一)第93章 京華浮雲(二)第193章 送倭送到西第131章 虎門硝煙(上)第53章 紅頂商人第224章 整肅黑幫(八)第94章 京華浮雲(三)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第349章 日本內戰(上)第4章 兒女情長第178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一)第33章 新北京(三)第52章 中秋晚晏第139章 東海炮聲(下)第100章 天國分裂(上)第361章 突變(下)第27章 武昌陷落第186章 伊利沙白計劃第233章 節外又生枝(一)第353章 飲馬東京(三)第338章 戰爭的前湊第141章 血戰臺灣(一)第217章 整肅黑幫(一)第41章 誓師出征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199章 四國和談(五)第117章 撿到倆兒寶(上)第297章 碩果累累(上)第363章 戰爭開始了第29章 中德北京條約(一)第47章 天軍北伐第266章 聯俄治日(下)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20章 德國來使第一三o章 咆哮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