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北京(四)

十一月的北京,天氣已然開始變得寒冷起來。冬日裡的陽光,通常都會讓人生起一股懶懶睡意。咸豐自從突然暈倒之後,慈安第一次發揮了她作爲皇后的威儀,將剛剛恢復一些就想溜出去辦事的咸豐,按在的紫禁城裡。咸豐無奈,看着可人兒嬌柔明媚的神情,他不忍拂了美人的好意,只昨乖乖地呆在皇宮之中養神。好在要辦的事情都差得差不多了。

咸豐抽着時間好好地休息了幾天,期間圖先爲了咸豐下旨讓武衛軍剪辮子的事,聯繫了幾個王爺、貝勒和宗人府的一些宗族官員,對咸豐進了多次的勸導。其結果是咸豐在跟他們溝通了一次未果之後,咸豐乾脆不再見他們了。咸豐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剪辮子這事,明白得行,不明白大家也得行。就這樣過了幾天,幾個王爺和貝勒也消停了。咸豐心裡想着,感嘆着。做皇帝果然好啊,什麼事自己說行別人就得按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想起自己開的幾次朝會其實都只做了個樣子,什麼事都是自己想了的,開個朝會也就是告訴一聲那些官員們而已。好像每次朝會都是咸豐自己說了一下,然後有官員提出異意,咸豐也會揮揮手打斷,然後丟下一句“朕意已決”,就沒其他人什麼事了。想着這些咸豐嘴角就不經意的揚了起來。

紫禁城的御花園就是美啊,既使是到了冬天,御花園是還是一片青翠,看不出一點點冬天的痕跡。咸豐已經被慈安硬逼着在皇宮裡休息了幾天了。這幾天時間咸豐也沒有閒着,祁雋藻來回旨說直隸的勸租減息阻力很大,各地方官員與鄉紳地主勾結起來,對朝廷的旨意陽奉陰違,而地方官員之所以如所肆無忌彈,又是因爲在朝廷裡有官員指使。咸豐當時就氣得將一個精緻的茶杯給摔了個粉碎。那天的咸豐第一次露出了讓人難以至信的猙獰面孔,狠狠地說了聲,這些人都該殺!把個祁雋藻嚇得夠嗆。

氣歸氣,咸豐拿這些地方官員也沒有辦法。人家明裡還是按着旨意去辦事了。找不到一點破障。咸豐只得讓祁雋藻親自去直隸各地走一趟,嚴厲督促各地方加緊施行勸租減息的政策。祁雋藻被咸豐封爲了欽差大臣,全權督辦此事宜。在祁雋藻退下的時候,咸豐丟給他一句話:查到有陽奉陰違的,不管官員還是鄉紳地主,拿住帶頭,嚴辦!有罪大惡極的地主就一個字——殺!殺雞給猴看。咸豐就不信那些人真得不怕死。

忙過了直隸勸減的事情,咸豐又給班書送去了一張手榴彈的設計圖紙。剛剛建成投產的鋼鐵廠產量太小,不能完全滿足軍械局的需要。最主要的需耗是大炮造起來很耗料。不能大規模造炮,咸豐就用手榴彈來代替因此帶來的火力減小的問題,反正手榴彈這東西造起來簡單,今後也是必須要裝備軍隊的。

兩件事都暫時可以放一下了,之後肅順也來的奏摺,內容是他已經在河南、山東、兩淮三地開始提前實行咸豐前段時間所提出的勸租減息的政策了,來摺子問一下咸豐是不是覺得可行。比之直隸,肅順在那三地實行要好得多,因爲大災之後,多出來很多無主之地。肅順將無主之地重新丈量分給無地的農民,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的百姓的擁護。而地主們在大災之後,也不可能從農戶手裡得到原來的租子了,原因很簡單,三地的農田裡基本上科粒無收。本來肅順要進行勸租減息,以此來安定民心也是受到當地的鄉紳地主的反對的,奈何肅順在三地殺了個血流成河,奸商污吏們聞“肅青天”的名聲就色變。一些稍有良的心地主勉強接受了肅順的提議。而對於那些堅決抵抗的,肅順也不殺人,只是派人去請這些人過府一敘,讓他們好好想想,要是還是想不通,也可以。一天想不通就在肅順的府裡住一天,兩天想不通就在他府裡住兩,直到想通了爲止。肅順也不餓他們,每天粗糧稀粥的侍候着,吃喝拉撒都在一個地方。住了一陣子,這些人實在受不了,想要聯合起來告到京城裡來,但又怕肅順急了,讓他們不得好死。要知道此時的肅中堂可是掌着三地的兵馬大權的,要殺個把人還不是玩一樣。而且人家可是響應皇上的旨意,就算告到皇上那裡也是自己沒理啊。何況連皇上都把皇莊的租子減了九成,肅順只讓他們減七成,已經是開了天恩了。

沒辦法,在肅順府裡吃了幾天稀粥,捱了向天自己的大小便臭的鄉紳地主們只得一個一個向“肅青天”低頭。與這些人的無奈與肉疼相比,百姓們可是個個都拍手叫好,甚至一些百姓都擁到肅順的府上給肅順嗑頭道謝。喜得肅順心裡想,原來當青天大老爺這麼爽。

看了肅順的事例,咸豐也是很高興,拍着大腿把肅順大聲讚賞了幾天,還將肅順的例子派人快馬加鞭送給祁雋藻參閱。得到主意的祁雋藻也認爲肅順這一手搞得不錯,也就依葫蘆畫瓢的來上一手。就這樣,從直隸到兩淮的廣大地方終於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紛紛逃離家園的百姓又開始漸漸回到了家園,大大安定的清朝笈笈可危的統治。在受洪災的三個地方,由於肅順組織得力,趕在天氣晴暖時節組織百姓恢復生產,此時終於有了一些收穫,加上勸減了大量的租息,勞苦了一年的三地百姓今年終於在上了租子之後有了一些餘糧來過冬了。而在原本繁華的京城,今年的氣象又與往年不同。由於咸豐一系列的措施,讓直肅的老百姓看到了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因此在既將到來的年關,京城裡的百姓們有臉上第一次有了許多的生氣。而精明的生意人,卻從咸豐的舉措當中發現的巨大的商機,紛紛開始走親訪友,準備趁着好政策下大賺一筆。

曉翠樓是北京城裡最大的茶樓,來這裡喝茶的客人不分高中低檔,都喜歡有事沒事來這裡喝上兩壺,不爲別的,就爲這裡能聽到全京城最新的事情,大家都喜歡來這湊到一起談談最近又出了些什麼大事,笑話。客人多了,到這來賣藝的人就多,什麼說書的,唱曲的,雜耍的應有盡有,一天到晚都不會停息。

“喲,這不是黃大少嗎?今兒怎麼有空來這喝茶來了?”曉翠樓二樓一般都是一些富家公的來的地方,三樓當然是爲一些官宦子弟設的了。此時二樓靠窗的一張茶桌上,正坐着一位頭帶瓜皮帽,身穿錦色襖的富家公子哥。旁邊同樣一位穿着棱羅綢緞的富家公子正笑嘻嘻來到他身前說話。

“喲,馬大少您也來了,來來來,喝哥倆喝一個!”看到是朋友來了,黃大少忙熱情的招呼着。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馬大少說了一聲,坐到了黃大少的對面,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才接着道,“我說黃大少,你們家老爺子這些天忙些什麼呢?盡看他上躥下跳到處奔走。”

“嘿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吧。”見馬大少問起,黃大少神秘地一笑,“知道這些天萬歲爺要搞個什麼拍賣會的事不?”

“哪能不知道,不過這什麼拍賣會到底是個啥啊?能讓你們家老爺子這麼上心?”見黃大少這麼神秘,馬大少立馬好奇心就起來了。

咸豐要將從德國買來的機器拍賣出去的事早已讓圖先發了告示傳出去了。一些有見識的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更多的人是看到了紡織廠那邊瞬間產生的高額的利益,紛紛行動起來了,這黃大少的老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見馬大少被吊起了興趣,黃大少也不急,拿起茶杯慢慢地喝着,直接馬大少催得急了,才放下杯子笑笑道:“我家祖上是跑單幫,這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說了。這萬歲爺前些日子從洋人那搞了些洋機器,要賣呢。我們家老爺子以前也見識過洋機器的厲害,早想着找洋人們買一臺回來試呢,可惜洋人不是東西,價錢高得嚇人,沒買成。這不,萬歲爺剛發下告示來說要賣了那些機器,價錢也還公道,我們家老爺子就惦記上了,到處找人籌錢呢。那拍賣會就是把東西底價放那了,讓別人出價,誰出得高東西歸誰了。”

“唉,那洋機器就真的這麼好?”馬大少有點懷疑地道。

“切!你沒見西華門外的皇家紡織廠嗎,聽說了嗎?就這剛開業的幾個月,就滿賺了這個數。”黃大少說着伸出了五個手指頭。

“五千兩?”馬大少一看,大吃一驚。他們家可是京城裡數得着的布莊老字號了。就這,他們家這老字號一年的利潤還不到一萬兩銀子。這皇家紡織廠開業還不到半年就有五千兩的利潤了,這能叫馬大少不吃驚嗎?

“是五萬兩啊大少爺,你說我們家老爺子能不心動?那洋機器一開,那布就跟抽線一樣往外出來。”看到馬大少一臉的驚訝,黃大少繼續振驚他。

果然馬大少一張嘴驚得收合不攏了。五萬兩是什麼概念,這個沒有誰比馬大少更明白了。就是說皇家紡織廠半年的利潤抵得上馬家老號五年的利潤。那還得看年景,要是年景不好,十年都有可能。聽了黃大少的話,馬大少話都說不出來了:“這,這,這是真的?”驚歸驚,馬大少爺還是有些不相信。其實像馬大少這樣的人,在京城裡還是佔大多數的,北方不比南方,自從英法用步槍加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之後,大量的西方機械產品涌入了中國。低價實惠的機械產品讓當時中國的手工產產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諄促着中國的手工業者尋找新的發展形式。

“這事我騙你幹什麼?你沒瞧見最近京裡來許多生人?聽口音那可都是從蘇浙一帶來的。估計也是奔着這拍賣會來的。”見馬大少還不相信自己的話,黃大少連忙爲自己辨白。臨了還對馬大少說了一句:“你們馬家老號可得悠着點,不然。。。”

不等黃大少把話說完,馬大少就坐不住了,他得馬上回去把這事跟自己家的老爺說說,這麼好的事,自己可不能落了後手,不然馬家老號就得關門大吉了。匆匆站起身,馬大少對黃大少拱了拱手:“我還有事要辦,先告辭了。回見,您咧!”說完轉身就走了。

“唉唉!急什麼啊,不是還有兩天才開拍嘛?”看見馬大少這麼急着走,黃大少自然知道馬大少被自己的話打動了。忙在後面半開玩笑,半得意的叫着。

馬大少剛下了曉翠樓,迎面就跑過來一個漢子拉着輛奇怪的車子。馬大少正要將在黃大少那裡聽到的情況回去跟老爺商量呢,哪有功夫跟這些平民百姓瞎磨嘰,不耐煩的揮着手,讓那漢子退開。

“這位爺,您是不是有急事,坐我的車吧,包您不會耽誤事。”那漢子見馬大少不耐煩,卻沒有退開,打着拱說道。

“你這車是拉人的?”聽了漢子的話,馬大少回過身來,奇怪的望了眼那漢子和他後面那輛奇怪的車子。

這漢子拉的車不是別的,正是咸豐設計出來的黃包車。咸豐在皇宮裡休息了五天,這五天班書帶着一幫人又是偷偷造機槍迫擊炮手榴彈,又是趕做黃包車,馬車。到第五天的時候班書他們已經趕趕造出來五十多輛黃包車和十多輛馬車了。咸豐知道後,連忙讓圖先找一個得力的人來,當天就開設了大清車馬行。起初一些百姓還只是奇怪這車馬行是幹什麼的,並沒有人來租車。咸豐也不怕,在車馬行門口貼着一張告示,說明黃包車與馬車的用處,而且將租車的形式寫了出來。告示裡說,租一輛馬車每天只用交十文錢的租子,黃包車只要上交三文錢的租子,而且前三天免費試用。想要租車謀生的只要到車馬行登記姓各籍貫就可以了。

看了這些,一些沒有活做,又爲生活發愁的百姓懷着試試的心情去車馬行登記租了黃包車,反正前三天不用交錢,試試也沒什麼大礙。可這一試就出大事了。由於黃包車這種東西在中國還是頭一回,許多大戶人家的子弟出於新奇,紛紛叫來黃包車代步,更有一些家裡還算富裕但又不想養着馬車的人家對這種實惠的交通工具非常喜歡,第一批租車的人生意居然好得不了,三天的工夫比自己辛苦一個朋的所得都多得多。消息一傳開,那些爲生活發愁的人紛紛搶着去車馬行租車,不過由於車子太少,能租到的人有限,讓大家不免有些失望,不過咸豐又說了,車子在造,今會還會有更多的車讓大家租。於是車馬行門前每天都有排着隊等着租車的百姓。

這攔住的馬大少的漢子就是第一批租了黃包車的人之一,拉了幾天,這漢子還摸到了一些竅門,他發現來這曉翠樓的富家子弟很多,願意坐車的人也多,這些天他都在這收入不少了。

馬大少正有急事,來的時候又沒有坐馬車來,見這種車子新鮮,想着坐坐也好,至少省了力氣不是。於是便坐上了那漢子的車,說了一聲去馬家老號。馬大少一面坐着黃包車,一面感嘆着這幾個月來北京城發生着的改變。自從皇帝從洋人那搞了些機器回來,這北京城裡的新鮮事物是一樣接一樣。馬大少想,不知道明天這京城裡又會蹦出個什麼新鮮玩意來。

北京城裡發生的一切,咸豐從圖先那裡或多或少地聽到了些風聲。感受着北京不改變,咸豐是打從心底裡高興的。這說明自己所做的一切正讓這個古老的王朝走向勃勃生機。曬着冬日裡懶洋洋的太陽,享着慈安輕柔而細膩的按摩,咸豐不由得輕聲得哼起了後世裡的歌。

“慈安,朕爲你唱支歌,好不好?”哼着哼着,咸豐覺得這首歌應該唱給自己心的慈安小丫頭聽聽。

“嗯!”慈安按柔着咸豐的身體,看着咸豐的舒適恬意。能讓咸豐這樣慈安就已經感到幸福了。特別是自從咸豐再次暈倒之後,慈安就再也不想擔受這樣的驚嚇了。憑藉自己的嬌嗔撒嬌的功力,她好不容易將咸豐關在了後宮裡幾天。她實在是怕突然有一天會失去咸豐。此時聽到咸豐給自己唱歌,慈安驚喜而又乖巧地輕嗯了一聲。

不一會咸豐略帶傷感的歌曲就飄飄進了慈安的世界。這首歌曾讓咸豐在後世裡哭過無數次,這是第一次人懷着舒適的心情將它唱出來。

我的一生

最美好的場景

就是遇見你

在人海茫茫中靜靜凝望着你

陌生又熟悉

儘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氣息

卻無法擁抱到你

如果轉換了時空身份和姓名

但願認得你眼睛

千年之後的你會在哪裡

身邊有怎樣風景

我們的故事並不算美麗

卻如此難以忘記

儘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氣息

卻無法擁抱到你

如果轉換了時空身份和姓名

但願認得你眼睛

千年之後的你會在哪裡

身邊有怎樣風景

我們的故事並不算美麗

卻如此難以忘記

如果當初勇敢的在一起

會不會不同結局

你會不會也有千言萬語

埋在沉默的夢裡

聽着咸豐陌生而又美妙的曲調,慈安在心裡裡掀起了一層細細的浪花。她在想着,咸豐的歌裡那個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場景中遇見的人是誰?咸豐對她唱起是不是說明那個人就是自己呢。感受着歌詞裡的感傷,慈安不自覺得的停下了手,輕依畏進咸豐的懷裡,跟咸豐輕輕哼唱起來。咸豐閉着眼睛,將慈安摟近懷中。眼角落一滴滾燙的淚珠。他,終於和那個讓他心碎萬分的趙姓女子作了一個了結。

求票,

第一二○章 春天到了第三o八章 九州平定九第82章 大戰在即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下)第323章 冤屈的美國人第162章 決戰天津(十)第二o一章 四國和談七第77章 十年之約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313章 導火線第31章 新北京(一)第27章 武昌陷落第166章 關門打狗(二)第79章 利益纔是王道(下)第329章 中國人幹了什麼?(上)第一四o章 三國聯軍第272章 踏平鹿兒島(下)第137章 東海炮聲(上)第二o四章 四國和談十第一○六章 英雄末路五第98章 斬草當除根第133章 沉痛的撤退(上)第138章 東海炮聲(中)第112章 收服三將第30章 中德北京條約(二)儲位之爭三第95章 京華浮雲(四)第133章 沉痛的撤退(上)第384章 挺進非洲(上)第225章 血染東南第159章 決戰天津(七)第343章 大戰開啓第283章 歸國第292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二二o章 整肅黑幫四第54章 始料難及第186章 伊利沙白計劃第253章 英法干涉(上)第337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78章 七國峰會(上)第80章 歸來的喬治第328章 龍旗招展第22章 天下第一軍(一)第77章 十年之約第211章 奇怪的商人(四)第54章 始料難及第153章 決戰天津(一)第二一o章 奇怪的商人三第39章 烽煙再起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333章 皇儲訪歐(下)第223章 整肅黑幫(七)第386章 挺進非洲(下)第236章 節外又生枝(四)第364章 這不是演習(上)第58章 湘軍威武(上)第256章 《新天津條約》第34章 新北京(四)第271章 踏平鹿兒島(中)第185章 雪中大計(下)第三六o章 突變中第76章 幗國刺客(下)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113章 後宮風波又起(上)第48章 北伐軍覆滅(一)第286章 名臣的歸宿(下)第27章 武昌陷落第46章 天機破日(二)第319章 燃燒的新加坡(中)第3章 大清第三衰第二oo章 四國和談六第67章 御架親征(三)第224章 整肅黑幫(八)第三七o章 復國者下第112章 收服三將第197章 四國和談(三)第123章 中華一體論第二o五章 四國和談十一第334章 莫緊張第63章 急轉直下(上)第312章 給我個孩子第52章 中秋晚晏第341章 父子對話第72章 兩難全(下)第365章 這不是演習(下)第3章 大清第三衰第38章 發展之計第三五o章 日本內戰下第117章 撿到倆兒寶(上)第197章 四國和談(三)第142章 血戰臺灣(二)第98章 斬草當除根第一○一章 天國分裂下第187章 中德合資(上)第364章 這不是演習(上)第291章 最後的決戰(中)第21章 魯班的傳人第三七o章 復國者下第98章 斬草當除根第158章 決戰天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