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4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⑷



第四個疑是:趙光義迫不及待第搶班奪權。

趙光義即位後等不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爲興國元年。這種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爲自已“正名”。

第五疑點是:趙光義心裡太有鬼了,不僅逼殺了趙匡胤的長子德昭(當時已30歲),趙匡胤幼子德芳(僅26歲)也神秘地暴病身亡。

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后禮儀發喪,剝奪了皇后應該具有的母儀。

第六個疑點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都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足見“燭光斧影”在太宗門族已經相傳甚久。

以上諸多疑問,在趙鼎城心中雪藏了多年,當時機成熟時他會全盤拋出,爲太祖一脈重新奪回失去的皇位厲兵秣馬,這就是趙鼎城的城府——不見兔子不撒鷹。

城府的趙鼎城是不會輕易顯露真容的,他相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也相信太祖一脈定會從太宗一脈手中奪回皇權。

可自古以來都是成者王侯敗者賊,趙光義殺害皇帝哥哥後完成了登基,成了王權神授的一號人物,那個大臣膽敢亂言,亂棍打死還算輕饒,重者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在所不辭。

面對太宗一脈的赫赫威勢,太祖一脈只能忍氣吞聲。

趙匡胤一根杆棒打天下,開趙家基業幾百年,和吳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齊名,可當他離世後,子孫們爲躲殺身之禍,也只能遠離京城。

趙鼎城的父母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讓這個太祖的遺骨在鄉間出生的。

爲了重返歷史舞臺,趙鼎城從平民百姓做起,苦度詩書

,謀取功名。和現在的報考公務員如出一轍。

歷朝歷代的公務員似乎都很吃香,公務員是一個特殊階層,手中有諸多權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因之,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職業。

到了二十一世紀,最吃香的職業還是公務員。

君莫見每年的公務員招考,那簡直就是千軍萬馬爭搶闖過獨木橋,這和宋朝考進士沒有什麼區別。

然而二十一世紀的公務員招考,存在諸多弊病,這種制度上的缺失,往往被不良領導利用。

那些手握大權的政府領導,就是利用這些制度上的漏洞,大肆徇私舞弊,爲自己和親戚朋友謀取私利。

官場潛規則知道嗎?就是你給我安排一個子女,我給你解決一個親戚朋友就業。就像賣萵筍搭兩爿蒜那樣進行等價交換,不這樣做,誰也甭想嘮叨好處!

您不相信是不是,那是你閱歷太淺。小子走南闖白經見得多了,身心早已麻木。

小子知道有個勞動局局長,在2012年還將在農村當農民的一個40多歲的青年曲線招錄爲吃皇糧的“公務員”。

這位青年農民的姐夫也就動用手中的權利給局長大人安排幾個親戚子女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

其運作之自如,操作之熟練,老百姓的子女只能望其項背,卻沒有伸張的地方。

二十一世紀和趙鼎城生活的年代如此的雷同,其中自然有他的原因。

可喜的是趙鼎城那個年代朝廷官員還略微有點社會公德,否則,趙鼎城的紹聖進士也得拜拜。

做了紹聖進士的趙鼎城自然不會忘記祖輩所受的憋屈,他信奉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天理,太宗一脈甚囂塵上一百多年,現在正一步步走下

坡路,正是“燭光斧影”遺留下來惡果,而太祖一脈東山再起的機會已經爲時不遠。

因之,在西夏屢屢犯境,範正文公等一批老將軍相繼離世,邊關吃緊時,趙鼎城放棄文官,來邊關擔當武將,其大義凜然的作派,受到徽宗趙佶的熱捧。

在爲趙鼎城踐行的宴會上,徽宗牽着趙鼎城的手道:“御弟和寡人同祖同宗,有御弟固守西北邊境,寡人一百個放心!”

徽宗口稱御弟之言不脛而走,不知內情的文武大臣,都以爲趙鼎城就是徽宗的親弟弟,那個還敢怠慢?

趙鼎城來到西北邊境,受到將士們的熱烈歡迎。

皇帝的弟弟親來前線,對士氣也是一個鼓舞,什麼糧草、軍需、支度就顯得輕而易舉。

宋朝搞的是募兵制,當兵的能及時領到工資,軍心就會穩定,戰鬥力也會提高。

趙鼎城就是利用這些有利於自己的優勢,弄來不少好名聲。

但此時的西夏人還很強盛,邊關形勢每每吃緊。

爲了抵禦西夏人**,趙鼎城不拘一格降人才,羅天和吳玠就是他選拔的兩個人才。

但前期的羅天太多紈絝,竟然丟掉鎮魂關,這讓趙鼎城十分被動。這一次如果能重新奪回鎮魂關,將是趙鼎城之幸,邊關之幸,大宋朝廷之幸。

對於吳玠,趙鼎城就滿意多了,趙鼎城沒看錯,吳玠是個真正的人才。自從來到他的麾下,功績卓顯。

趙鼎城已經考慮好了,等吳玠追趕橫山步跋子的事情一完結,就在元帥府給他和小女趙玲燕辦婚事。

趙鼎城沒有兒子,如果將姑娘嫁給吳玠生下兒子,就讓他姓趙,說不準這個吳趙結合的兒子就是以後的皇上……

(本章完)

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1章:童貫顯身暗夜中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7章:位卑未敢忘國優(2)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8章:見風使舵張太監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0章:太湖射雁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4章:吳晉卿中道回渭城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9章:童公公兵敗罅隙潭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7章:紅僧魔連傷宋五將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5章:祈神禱天保平安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0章:徽宗帝親睞楊家將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0章:西域妖僧翁不二含(1)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9章:吳玠夫婦赴大理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2章:豹房暗道⑴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8章:莫小兒遁身探秘情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1章:北國美食烤全羊(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2章:喬智叟造訪小偏屋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8章:徐家山莊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6章:郭子懷馳援彭陽成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25章:魚頭灘吳玠得兵書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74章:樑埂山之死②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1章:賣梨小廝打擂臺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5章:牛鼻山重生(2)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7章:小路河設伏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81章:八角寺園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6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⑤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1章:梅尼師太⑶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50章:鐵鷂子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7章:宜興縣鄭達顯威(2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3章:莫小兒長安除三害(2)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4章:張聲巡營秦隴軍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4章:玉清洞天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2章:宰相千金(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9章:楊林玉試射霸王弓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0章:章馨怡避難靜月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7章:百般抵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3章:吳晉卿多得武狀元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0章:驚魂難定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7章:李侍郎小船渡英雄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30章:古都長安盡風流(1)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9章:童監軍泄憤上奏本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9章:梅尼師太⑴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6章:隴親王怒斥童太監(1)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6章:童太監重掌西軍印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4章:吳晉卿中道回渭城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2章:邂逅觀音山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2章:羅將士剿殺劊子手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8章:徐家山莊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4章:赤松林石方霸縛豹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4章:莫小兒憶繪弩機圖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31章:衆英雄相聚大散關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6章:吳玠伏兵哇峪橋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5章:爭先鋒鄭達背石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1章:洞簫少年(3)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8章:楊將軍征戰太行山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1章:黑頭豹痛哭月影妻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2章:宋軍凱旋渭州城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8章:相國寺莫小兒奇葩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3章:孫荊草修書辱夏酋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1章:北國美食烤全羊(2)第568:功過參半張置使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8章:鄭達逃脫燕山府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9章:黑頭鄭達(2)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3章:吳玠大鬧武霸府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3章:惡魔施虐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1章:步跋子夜行葫蘆河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6章:孫荊草力戰宋四將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1章:童將軍敘說軍情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0章:大宋朝聚集天下富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2章:朱勔貢畫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2章:西夏兵血洗交子鋪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3章:英雄虎膽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4章:紅髮魔命喪真定城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6章:施丹簪殺喬智叟(4)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5章:施丹簪殺喬智叟(3)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57章:吳晉卿收徒授藝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18章:种師道馳援汴京城(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1章:萬歲山吳玠射雁(2)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11章:萬歲山吳玠射雁(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3章:張世謀狗急跳牆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3章:吳玠大鬧武霸府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1章:石將士醉鬧芙蓉樓第563章:完顏酋智填陷馬坑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4章:雨打芭蕉⑴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3章:馬左于謙馬右孟洋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6章:天堂坪羅天射鹿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4章:窮途末路王鐸降金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6章:隴親王怒斥童太監(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4章:鳳凰救生(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9章:梨花山苟月影射鹿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51章:吳玠馳援渭州城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02章:宋軍凱旋渭州城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05章:伍夷爲檄文貶宋帝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1章:反目爲仇(1)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2章:西城門用計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6章:孫荊草力戰宋四將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4章:千里送馬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100章:心心相映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