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3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⑶



趙元帥見張倫過問,哀嘆一聲道:“本帥是當今天子的御弟不假,可皇上是太宗一脈,本帥是太祖一支……”

張倫見說,驚歎一聲,道:“原來這樣?”接着又問:“這麼說‘燭光斧影’的事情元帥知道?”

趙元帥見張倫這麼來問,呵斥一聲,道:“你小子話真多?這些年從未有人在本帥面前提到‘燭光斧影’的事,你小子老狗記起陳套子哪?以後不許提此事,快和羅天下去休息!”

張倫知道自己惹元帥生氣了,唯唯諾諾躬身施禮,道:“末將該死,不該提元帥的家事!”

趙元帥若有所思:“家事就是國事,國事也是家事!”

一邊說一邊擺擺手,讓趙玲燕領着張倫、羅天上客棧歇息。

趙玲燕和張倫、羅天走後,趙元帥心情難能平靜,“燭光斧影”的傳說非常清晰地映像在他的腦海中。

自宋太宗趙光義主事大宋江山後,“燭光斧影”的隻言片語不允許朝堂和民間傳說。

但哪裡有壓制,哪裡就有反抗,不讓說的事情竟然被傳得沸沸揚揚,一百多年來,從未停止過。

正因爲有那個百年解不開的謎團“燭光斧影”,太祖的六世孫趙鼎城才做了一介平民。

可就是這個平民,卻在苦難中奮起,苦讀詩書,中了紹聖進士。

中了進士後的趙鼎城查史翻傳,終於理出一個頭緒——“燭光斧影”不是傳說,而是百年解不開,也不

敢解的懸案,無數事實證明,他的祖宗趙匡胤是被其弟殺害的——

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

因之,趙匡胤的死因有幾個野史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湘山野錄》中的記載:開寶九年10月,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光義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第二個版本是《燼餘錄》中的記載: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趙匡胤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第三個版本是《涑水紀聞》裡的記載: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就找來趙光義。趙光義進宮後,太祖的宋皇后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着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

第四個版本是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意見。杜太后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

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的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纔是社稷之綱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裡,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以上四個版本漏洞百出,一百多年來,大宋的官員和百姓一直都有諸多疑問:

第一個疑點是:“燭光斧影”之夜,按照宮廷禮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裡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夜宿宮裡。

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

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告訴人們,這是一場起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第二個疑點是: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麼?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第三個疑點是“金匱之盟”的真僞: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德昭14歲了。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羣龍無首的局面。

杜太后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列舉證人、公佈出來的。

爲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佈出來呢?趙光義顯然是心中有鬼……

(本章完)

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3章:馬歸元驚歎逃生道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16章:扮商販夏兵入渭城③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0章:壯士救生(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2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⑵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4章:援華州吳玠聚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7章:交子鋪吳玠大祭樁⑵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5章:薛睿先廟堂坡佈陣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0章:吳晉卿義釋風塵女⑵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4章:青雲山石碐投軍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2章:西域妖僧翁不二含(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88章:西夏兵搜查火工院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3章:英雄虎膽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4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1)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3章:洞簫少年(5)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22章:朱勔貢畫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7章:紅僧魔連傷宋五將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10章:眉塢靈動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8章:位卑未必忘國憂(3)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7章:小路河設伏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8章:花心郎君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4章:張聲巡營秦隴軍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2章:元帥府情仇鋒對⑵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2章:鄭達菊月入洞房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35章:青雲嶺孫荊草劫道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74章:赤松林石方霸縛豹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30章:太湖射雁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2章:麒麟神槍(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0章:青雲寺長老憶舊事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9章:吳玠夫婦赴大理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65章:救民女王進陷落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08章:李侍郎捐贈黃花梨第565章:莫小兒馳援白馬嶺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3章:鳳凰救生(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8章:情投意合(2)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4章:宰相千金(3)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2章:應天府趙構即皇位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2章:宰相千金(1)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53章:乾坤雙槌洪大嫂⑴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9章:張將軍刀劈歪嘴子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9章:羅天直面西夏軍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4章:田牧香涿鹿馬頭坪⑴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6章:雕蟲劣技(1)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92章:元帥府情仇鋒對⑵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0章:壯士救生(1)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0章:荒寒地同胞相聚(2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53章:吳玠活捉完顏活女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79章:桃樹彎拜師(2)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46章:兩先鋒爭執雲霧山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61章:兩夫人妒忌爭閒氣⑴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8章:小兒哭夫⑵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12章:石方霸斬殺王仁澤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8章:花心郎君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82章:倪三娘潛入粘翰營第560章:吳玠鏖戰白馬嶺(1)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2章:反目爲仇(2)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4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⑷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69章:夏使投書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2章:反目爲仇(2)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0章:帳篷相逢(3)第564章:金帥勸降吳晉卿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5章:婚典風波(2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41章:壯士救生(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5章:姜城府神驥傳信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26章:冰山鎮魔(1)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1章:山寨劫難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8章:羅天射殺朱衙內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96章:莫小兒夜導吳晉卿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6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⑤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71章:趙元帥夤夜憂國事⑴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2章:童將軍二進敵營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34章:麒麟神槍(3)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6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3)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4章:吳晉卿中道回渭城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66章:楊林玉命喪蠍子溝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7章:五將士寄宿鐵板莊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45章:石屋夜情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06章:宮廷權爭(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2章:西夏兵血洗交子鋪第五卷:南征北戰_第222章:洞簫少年(4)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93章:英雄虎膽第一卷:穿越宋朝_第011章:蔡驢兒(2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1章:徐知縣夜遇九千歲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4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1)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03章:木香花開離人淚②第十一卷:英雄虎膽_第526章:宋徽宗罹難五國城(3)第四卷:邊關烽火_第193章:趙元帥加封功臣將第七卷:邊境狼煙_第343章:孫荊草修書辱夏酋第九卷:七彩神石_第403章:惡魔施虐⑵第八卷:渭州交兵_第386章:童子雞射狗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94章:美人計構陷忠良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40章:青雲寺長老憶舊事⑴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86章:石方霸馴服黑駿馬第六卷:馳騁中原_第255章:玉清洞天⑵第二卷:知遇渭州_第068章:密室裡的姑娘第三卷:征討西夏_第122章:西夏兵血洗交子鋪第十卷:太行鏖戰_第470章:鄭達邂逅苟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