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西遼的滅亡

中國人傳統意義上的遼帝國已經滅亡,與宋帝國脫離了干係,但其後事尚需略作交代。輝煌二百年的契丹帝國轟然倒塌,面對兄弟之國的背約,下屬部落的反叛,以天祚帝爲代表的遼帝國末代統治者大多體現出苟且偷安的齷齪嘴臉,但也有一些人爲了國家和民族在和命運作着頑強的抗爭,這其中最優秀的代表就是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字重德,遼太祖九世孫,通曉遼、漢文字,中過進士,天祚帝出逃時任遼興軍節度使,參與了擁立遼宣宗的活動。後來蕭後投降女真,大石又逃到雲中去找天祚帝。天祚帝怒道:“我還在,你怎麼就擁立耶律淳?”大石理直氣壯答道:“陛下棄國遠逃,置黎民於塗炭,我就算立十個耶律淳,總還是太祖的子孫,比給外人強!”天祚帝也失理,只好賜予酒食安慰他。大石見天祚帝等人並無中興之志,於是帶領兩百餘騎遁走,往西北走了三日,召集附近臣屬於遼帝國的遊牧部落曉以國家大義。各部落紛紛表示同情,願意追隨大石,竟召集了萬餘精兵。之後大石又寫信給高昌回鶻可汗畢勒哥,也得到支持,繼續向西進軍,準備在西域尋找新的棲身之地。

遼軍以葉密立城(今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爲基地出發,首先擊敗了東、西哈喇汗國,大石擁有了初步的國土。“哈喇”即突厥語“黑”的意思,漢語也稱之爲“黑汗王朝”。爲了阻止契丹的發展,西亞諸國在塞爾柱蘇丹桑賈爾的領導下,組成十萬伊斯蘭聯軍來抗,史稱卡萬特大戰。這個塞爾柱汗國就是當年被唐帝國趕到西亞的突厥部落的一支,現在已經壓倒了阿拉伯帝國,成爲西亞、東歐的主人,以後他還會攻佔基督教世界的千年名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滅亡東羅馬帝國,建立起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但他們畢竟遠遠不是遼軍的對手,大石簡單觀察了他們的行軍佈陣,發現完全沒有陣型可言,於是遣南院大王蕭斡裡剌、招討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攻其右;樞密副使蕭剌阿不、招討使耶律術薛等率兵2500攻其左;自率主力攻其中軍。伊斯蘭聯軍又沒學過《武經七書》,怎知這些陣型該如何破解,當即潰不成軍。經此大敗,某些回教國家開始轉投契丹帳下,尤其是其中非常強大的花剌子模國王阿特西斯親自來朝貢,成爲西遼帝國的第一個附屬國。

約在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耶律大石在起兒漫(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克爾米涅市,位於撒馬爾罕以西)稱帝,即爲遼德宗,突厥、韃靼語系稱“古兒汗”或“菊兒汗”,建元延慶,該國史稱西遼,亦稱哈喇契丹。延慶三年,西遼遷都八剌沙兗(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市東南楚河南岸),改城名爲虎思翰耳朵,改元康國。之後西遼曾組織過大規模的東征,以南院大王蕭斡裡剌爲兵馬都元帥,舉行了契丹傳統的青牛白馬祭天地儀式,率七萬精騎東征,準備向女真復仇。但遼軍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路遇風雪,損失大半,遂放棄了東還的志願,在中亞紮根。宋高宗紹興十三年(遼康國十年,1143年),遼德宗駕崩,其子夷列年幼,沒有立即繼位,德宗皇后塔不煙執政,號感天皇太后。7年後夷列即位,即爲遼仁宗。13年後遼仁宗崩,傳位於其妹普速完(西方史料稱是其姐耶律詩),號承天皇太后,名號和當年的蕭綽一樣,在位14年被宮廷政變所弒。仁宗次子直魯古繼位,直魯古在位34年,接納了被蒙古乞顏部擊敗的乃蠻部王子屈出律,納爲婿,結果於宋寧宗嘉定四年(遼天僖三十四年,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

屈出律是基督教徒,繼位後完全不行漢制,西遼成爲一箇中亞韃靼化基督教國家,直魯古崩後連廟號都沒有,很多人認爲這一年便是遼帝國滅亡的一年。屈出律還當了7年皇帝,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被蒙古名將哲別(只兒豁阿歹)捕殺,遼帝國徹底滅亡。自遼太祖於公元907年建國或公元916年稱帝起,共計311或302年。契丹,或稱大遼帝國,毫無疑問是人類歷史上非常偉大的一個帝國。它崛起於遊牧部落之中,卻跳過封建領主制,跨越式地邁進到一個比較規範的帝國。由於同是草原上的騎士,有一些現代人可能還會將他和匈奴、突厥這些遊牧部落聯盟相混淆。然而,瞭解他的歷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契丹是一個文化發達的定居民族,其文學、藝術、工業、城市建設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而遷徙到中亞的西遼,又加快了中原文明在當地的傳播,有力地促進了大陸中部的文明進程。而耶律大石,既是契丹的民族英雄,更將一種偉大的精神刻入全人類的史冊,使每位後人都爲這段歷史而感動。

悠悠160年,宋、遼,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毗鄰而居,對於幽雲十六州的爭議國土,他們先是以慘烈的戰爭企圖強行奪取,當發現對方的強大後選擇了和平,這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堪稱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我們總結宋遼之戰,可以明顯的看到,面對強大的契丹帝國,宋帝國並不落下風,總體而言還佔一定優勢。以往漢唐帝國要對抗遊牧部落,必須要擁有大量的戰馬以騎制騎,而宋軍則通過科學的裝備、陣型和指揮體系,開創了以步制騎的新時代。強大如鐵林軍,強大如戰神耶律休哥,也一次次敗在了宋軍的弓弩和大刀之下。當然,契丹帝國也絕非任人蹂躪的弱者,宋軍確實也打過一些敗仗。但一些人爲了突出“弱宋”的說法,經常誇大宋軍的敗仗,隱諱勝仗。高梁河戰役和雍熙北伐經常掛在嘴邊,澶淵之役也被說成了敗仗,而對白馬嶺、滿城、唐河、徐河、威虜軍之戰則選擇性失明。

《遼史》對遼軍敗仗的隱諱,也成爲很多人諷刺宋軍無能的很好理由。而神宗朝宰相張方平曾經有過一句名言:“凡與契丹大小八十一戰,惟張齊賢太原之戰才一勝耳。”這句話也被後世持“弱宋”觀點者所津津樂道,但我確實不知道張文定公爲何會說出這句明顯不符合事實的話,本篇將宋遼雙方萬人以上的會戰全部記錄在案,雙方勝負比率如何相信人人都已明瞭。戰鬥中的斬首級數不太好精確統計,但宋軍被俘或陣亡的副節度以上高級將領只有楊業、康保裔、王繼忠三人,而遼軍有明史記載陣亡的大王、宰相級的就有敵烈、賀斯、耶律奚底、蕭撻凜、鐵林相公等人,節度使和被隱諱過去的尚不計其數,雙方勝負如何更是一目瞭然。現代流傳的常識說是金滅遼,但事實上,金只不過是宋朝扶植起來的一個小部落,整個滅遼的戰略還是由宋帝國在主持。

而且攻滅遼軍的主力仍然是宋帝國的陝西軍,金軍的裝備和培訓其實也都是宋帝國提供,以他們當時的實力或許可以襲擾邊境,但並不可能滅亡龐大的遼帝國。關於宋金夾擊遼國的史料細節上有不少問題,宋軍會莫名其妙的敗,金軍會莫名其妙的勝,其理由經常是“宋軍軟弱,金軍彪悍”。這種理由作爲歷史定論卻難以服人。須知陝西軍經過和西夏帝國百餘年更爲殘酷的戰鬥,其素質甚至超過了宋初和遼軍鏖戰的河北軍,劉延慶那種看見對岸火光起就燒營逃遁,然後十萬大軍自相踐踏而死的說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當然,滅遼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其利弊在當時就有很多人直接指出,後來直到明清也不斷有人在深刻檢討。政治是充滿智慧的複雜博弈,而不是簡單的口號,收復幽燕固然重要,但也必須計算成本。滅掉一個兄弟般友愛的文明帝國,扶植起一個豺狼般的漁獵部落,這也只有宋徽宗這種藝術家才做得出來。

蒙古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而遼帝國作爲這片草原上第一個文明帝國,很好的把星羅棋佈的部落整合在一起,至於怎麼保持每一個部落的穩定,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外包給遼帝國解決,宋帝國只需要保持住遼帝國的穩定即可。然而宋徽宗卻出兵去把他給滅了,原來被遼帝國封印住的遊牧部落們又煥發了生機,最後終於培育出了毀滅一切的新部落:蒙古。退一萬步講,即使女真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宋帝國也絕無幫他滅遼的道理,完全可以採取平衡雙方勢力,使其互相牽制的辦法。此法在歷史上極其常見,漢朝對南北匈奴,唐朝對東西突厥,明朝對韃靼、瓦剌,英國對印巴,屢試不爽。宋朝可先扶植金國崛起,但之後又幫助遼國壓制他,快要滅亡的時候又把他扶起來,總之始終保持二者的相對均衡,皆無力南侵,還可從中漁利。更不可思議的是,宋徽宗當時是放棄了滅絕西夏的大好機會,轉頭去滅遼,須知西夏佔據了東西方商路,嚴重阻礙了宋朝的財路。宋朝花了百年心血打壓這個國家,即將成功的最後一刻,徽宗卻突然放棄攻勢,轉頭伐遼,着實令人長嘆!而宋夏戰爭比宋遼戰爭更加殘酷激烈,這也就是我們下一篇要講的主要內容。

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86章 盡忠報國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着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5章 浴血疆場的勇士第49章 名將世家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78章 最年輕的建節封侯第50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110章 最後的抵抗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12章 杯酒釋兵權:亂世終結的關鍵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26章 滿城之戰,扳回一分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5章 浴血疆場的勇士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87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第99章 端平入洛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84章 淚灑中原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49章 名將世家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86章 盡忠報國第82章 和吳■一樣的剋星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75章 別了,陝西軍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60章 靈州城下,功虧一簣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78章 最年輕的建節封侯第44章 党項部族的頑強崛起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3章 謝幕:火與霜之協奏曲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56章 後元昊時代第49章 名將世家第13章 文明的頂峰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69章 奇怪的叛徒郭藥師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43章 西遼的滅亡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101章 孟珙:擎天一柱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第63章 楊柳蘇章水龍吟第42章 一個文明帝國的末日第88章 志大才疏的詩人皇帝第16章 契丹: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個文明帝國第53章 好水川:將軍白髮征夫淚第17章 宋太宗:偉大的理論家,蹩腳的指揮官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87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2章 不堪回首的超級亂世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97章 百年國恥,終得洗雪第7章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第19章 劍舞!攻克太原!第72章 風雨飄搖中重新挺立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68章 神秘崛起的女真部落第45章 頑強的李繼遷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62章 名將盡授首第54章 定川砦:名將之花凋大漠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42章 一個文明帝國的末日第66章 宦官霸主 (1)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4章 後周建國,郭威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