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

(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人的命運總是如此不定!

置身船頭的左宗棠凝視着的遠處的長沙城,他的心思卻是一陣起浮不定,去年粵匪兵臨長沙時,他作爲守衛的一方,爲時任湖南巡撫的張亮基出謀劃策,終於保住了長沙,避免長沙爲粵匪蹂躪。

而現在,他卻搖身一變,成爲攻城的一方,要去攻取這座他曾苦心相保的城市,世事如此,又豈是人所能料?

“哎……”

喟然一聲長嘆之後,從望遠鏡中看着慌亂不已的城頭,想到長沙城內那些曾經的同僚,左宗棠的心底倒是有些疑問,這一次,他們又會如何保護此城?

雖說是奉大都督之命,以軍令部特使、前敵指揮的身份中領轄上萬義軍水陸師,對於初入義軍大都督府的左宗棠來說,這種從未曾有過的信任如何不讓他心折,要知道在數天前,他還曾言稱其爲“賊”,而現在,正是那人卻將義軍三成之兵悉數交予自己。

士爲知己者死!

默默的於心底唸叨着這句話,左宗棠知道,自己唯一能回報這份信任的,也就是拿下長沙,取下湖南之地了!

同樣的左宗棠亦深知,這不僅是回報大都督的信任的唯一方式,同時也是他的機遇,與胡林翼曾爲官數任,治理數地不同,他左宗棠從未曾出仕,即便是曾爲幕僚,那也不過只是爲他人之幕,如何能晉身爲官,治理一方?眼下的長沙之戰正是他晉身爲官的機會,只要拿下長沙、取下湖南,向大都督證明自己的能力,自然可出府爲官,治理一方。

至於這軍中……對大都督府軍制已經有了一定了解的他,又未嘗不知此間不是他所能長處之地,更何況他亦無心從軍。

“駱儒齋,對不住了!”

在左宗棠默默的心道着抱歉時,此時的長沙城內卻是舉城惶恐,街上盡是驚慌失措的百姓,各種各樣的謠言更是不時的於人們口舌間傳播着。而在巡撫衙門中,這會同樣是一片紛亂,衙門裡各衙的大人們紛紛都聚於此間,商討着對策,聚焦於此的有布政使潘鐸、按察使嶽興阿、長沙知府梅不疑、長沙縣令陳必業、善化縣令王葆生。待一衆人到齊之後駱秉章便立即先分析長沙城裡的兵力:老弱病殘全加在一起尚有兩千,另有新募千五湘勇,號稱勁旅,但可惜人太少。

“雖說現在這城裡頭也算是有三四千多人馬,可恐怕也不是漢逆的對手。”

駱秉章憂慮地說。這段時期,駱秉章原本已經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於曾國藩於嶽州擋住漢逆的兵鋒,可現在這兵臨城下的現實,卻讓他頓時被嚇虛了膽,當了二十來年的官,這樣的陣勢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上一次長沙被粵匪兵圍的時候,那一仗打的也極是兇險,這長沙城更是幾度險些陷落,驚魂未定之下,到最後虧得滿天神佛保佑終於保住了長沙。

可這一次,還能像上一次那般幸運嗎?

駱秉章不知道,就像他不知道現在嶽州的情況一般,這漢逆的兵船是怎麼到了這?瞧着城外的漢逆沒有幾萬人,也有萬多人,這麼多的船,這麼多的人,怎麼會這般悄無聲息的兵臨長沙城下,難不成嶽州已經被漢逆奪下了?可若是如此曾國藩怎麼沒有派人送信?難不成曾國藩降了?

若是曾國藩降了,那若大在湖南還有誰能救自己?這會他反倒是後悔了,爲何要把這團練盡數調往嶽州,甚至就連湖南提督塔齊布也在嶽州,若非如此,這長沙豈又會像現在這般,全無抵抗之力?

如此種種的猜測反倒是加劇了駱秉章內心的恐懼,讓他整個人變得手足無措起來,而他的這種驚慌自然的都落到了旁人的眼中。

“中丞不必憂慮。”

說話的是善化知縣王葆生,向來以知兵自命,眼瞧着巡撫大人滿面憂慮他便以爲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到了。

“以下官之見,現在就打開府庫,一面發放刀槍,一面發放銀錢。凡男子五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一律編排起來,分成幾班,輪流守城。以長沙城居民之多,募三萬五萬不成問題。卑職願承辦此事。”

駱秉章對王葆生危急時刻能慷慨任事,甚是感激,病急亂投醫的他連忙應道:

“王明府主意很好。不過,民衆平日未加訓練,臨危集中,畢竟只是烏合之衆。”

“烏合之衆也好,可以壯兵丁之膽。”

潘鐸倒也是很讚賞王葆生的建議,現如今,可是要先想法保住長沙,只有保住長沙,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既然咱們上一次能守住這長沙城,這一次便也能守住此城,再說,咱們就依照上一次的法子來辦,總能守得住這長沙城!”

一羣不知兵的人在這裡聚於一起,所能想到的自然也就是依着上次守長沙的經驗來辦,潘鐸的建議只引得衆人紛紛點頭稱是,而駱秉章更是連聲說道。

“王明府的辦法立即照辦,但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辦,”

接着他又補充道。

“火速派人出城到嶽州去,查探一下那裡的情況,若是可以話,就立即調曾滌生帶兵來救援。曾滌生手裡的湘勇纔是眼下真正的精兵,只要他的兵過來了,長沙自然也就保住了。”

大家都連聲說着好,而駱秉章則立即叫巡捕派人出城,以去聯繫嶽州的曾國藩。

長沙城南門外的妙高峰,其實並不高,準確地說,它只是一個土堆罷了,就和城東郊的馬王堆一樣。但它比馬王堆的命好,它緊靠南門,處於長沙城熱鬧的地方。在鬧市區有這麼一座地勢稍高,又林木蔥鬱的山丘,更顯得難能可貴。歷代文人雅士,都喜歡在這裡登高賦詩。當年吳三桂佔據長沙時,陳圓圓已經老了,八面觀音、四面觀音成爲他的愛妾。吳三桂常常攜帶兩個觀音在妙高峰上游憩。峰頂藥王廟前的坪中,至今還留下爲吳三桂造的石桌石凳。傳說吳三桂與八面觀音、四面觀音,時常在此對弈,石桌上刻的棋盤還清晰地保留着。

在去年太平軍兵逼長沙的時候,這妙高峰和峰上藥王廟便是太平軍本營所在,而此時,當左宗棠來到此處時,察看南門外地勢。見妙高峰拔地而起,林木繁茂,如同一座巨大的營壘紮在南門外,但山上卻依如上次守長沙一般,無一兵一卒相守。

便陡然冷笑道。

“這駱儒齋用兵如此,豈有不敗之理!”

也難怪他會這般冷笑,上一次作爲湖南巡撫的幕僚,他曾建議往妙高峰上派兩千兵勇,與城內互成犄角,結果未被採納,現在這一次,這妙高鋒依然爲人所輕視,難道他們便不知道,於妙高峰上可居高臨下,俯視全城嗎?

“傳令下去,本營設於妙高峰上,于山腰高出城牆處設以炮臺!”

幾乎是在冷笑之餘,作爲前敵指揮的左宗棠便下令做攻城部署,實際上他這個前敵指揮,對軍隊並沒有直接“管轄權”,這個前敵指揮是根據義軍的軍制設定的,畢竟現在義軍最大編制也就是團,這次爲攻取長沙,調動了三個團,爲協調三個團的使用,自然需要設立前敵指揮部,而左宗棠作爲指揮官的同時,在他身邊的則是一羣十幾歲的軍校生作爲參謀。

在左宗棠依據自己的判斷開始進行部署的時候,妙高鋒上,一羣穿着領銜佩着“學”字銅章的少年,而正拿着望遠鏡觀察着長沙城,並不斷的修改着地圖。

“嚴格意義上來說,長沙我義軍成軍以來強攻的最大一座城池。不過,長沙城牆高大而堅固,現在城門緊閉,防守森嚴,強攻不易。各位有何意見,儘管直言。”

作爲前敵總指揮的左宗棠,自然知道爲何會派這些少年給他當那個什麼“參謀”,無非就是爲了栽培這些少年,於是他便主動詢問道,而且相比之下,他們比他這個總指揮更瞭解義軍。而他之所以將長沙視爲強攻第一城,那是因爲武昌並不是強攻而是奇襲。

“總指揮,”

放下地圖,穿着一身軍裝的樑裕秋指着長沙城說道。

“長沙自古爲軍事要地,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虛傳。打下長沙,將會震動清廷,鼓舞全軍士氣,影響很大。但現在長沙已處於戒備之中,當以正面強攻和側面進攻相結合。我以爲,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軍之火力優勢,以南門爲正面,藉助妙高峰高於城牆的優勢,以加農炮對城牆以及城內進行轟擊,壓制敵軍,再以側翼使用68磅炮猛烈轟擊其城門,轟開城門後,立即派遣部隊猛衝進去,我相信以長沙城內的守軍,完全無法阻擋我軍強攻。”

在樑裕秋的話聲落下時,劉子偉則站起來大聲說道:

“考慮到城門後亦有甕城,我認爲可以採用爆破作業攻城……”

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482章 曾經(求支持)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639章 感嘆第109章驚怒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第693章 總統(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623章 絞肉機(第一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第318章 一邊倒(第一更,求支持)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156章 匪襲(第二更)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76章 黑店(第一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19章 輕音(第一更,求推薦)第484章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165章 當如何(第一更)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641章 不列顛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626章 絕望與希望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80章 當世俊傑(第一更,求推薦)第402章 應對(第一更)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676章 大後方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313章 機會第303章 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479章 僧林格沁(求支持)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261章 賞識(第二更,求支持)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575章 勾結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163章 事無鉅細(第一更)第533章 目的(第二更)第198章 議事(第二更)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569章 變化第107章 狙擊(第一更,求推薦)第205章 天變(第一更,求月票)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531章 (第二更)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181章 荊州(第三更,求月票!)第83章 籠絡(第二更,求推薦)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330章 獻藥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504章 天變(求支持)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