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去南直隸當總兵

“說點別的吧。”孫傳庭轉移話題道,“爹想聽聽你對當今天下大勢的看法。”

王樸道:“爹你想聽實話還是假話?”

“廢話。”孫傳庭沒好氣道,“老子當然要聽真話。”

“真話就是,流賊氣候已成,要想在兩三年內把他們剿滅已經是不可能了。”王樸話鋒一轉,接着說道,“而且要是操之過急的話,反而有可能助長流賊的氣焰,加速北五省局勢崩壞的進程。”

孫傳庭皺眉道:“有這麼嚴重?”

王樸肅然道:“實際上的進程只怕比兒子說的還要嚴重。”

孫傳庭道:“有了你的火器營也剿滅不了流賊?”

“爹,火器營只有四千人!”王樸苦笑道,“可流賊卻有至少五十萬軍隊哪,兵力相差太懸殊了,人家就是每人吐口唾沫也把兒子的火器營淹沒了。”

孫傳庭道:“一個火器營當然不行,可要是有十個火器營呢?難道還滅亡不了流賊?”

王樸道:“爹你別開玩笑了,要組建十個火器營那得多少銀子?你老人家認爲以大明朝現在的財政狀況支撐得了嗎?”

孫傳庭道:“要是老子集北五省的財力呢?能組建多少個火器營?”

王樸道:“北五省能有多少財力?”

孫傳庭道:“每年應該能擠出二十萬。”

“二十萬兩?”王樸苦笑道。“算了吧,爹,二十萬兩銀子只夠火器營四千將士半年地餉銀,要是算上剛剛組建的長槍營和輜重營,就是連半年的餉銀也支撐不了,就憑這點銀子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你說什麼?”孫傳庭皺眉道。“二十萬兩銀子只夠四千將士半年的軍餉?”

王樸道:“爹,這還只是每月支出的餉銀,要是打了勝仗,賞銀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支軍隊要想擁有超強地的戰鬥力。光靠裝備和訓練是不夠的,更多的是靠銀子砸出來的,就說兒子手下地火器營,你知道兒子往裡面砸了多少銀子了嗎?”

孫傳庭道:“砸了多少銀子?”

王樸道:“算上陣亡將士的撫卹金,打了勝仗之後的賞銀。購買武器裝備的銀子,購買糧食草料的銀子,再加上按月發放給將士們地餉銀,已經超過一百萬兩了!”

孫傳庭咋舌道:“需要這麼多銀子?”

王樸道:“爹,軍隊就是吃錢的機器呀,打仗最終打的還不是銀子?”

孫傳庭道:“幸好你們王家是山西首富,有的是銀子。”

“哎別。”王樸趕緊搖手道。“我們王家是山西首富沒錯。可現在所有的產業已經全部轉移到江南去了,兒子手上可是一點餘銀都沒有了。”

“臭小子。”孫傳庭笑罵道,“別以爲老子什麼都不知道,建奴攻城時代王捐出了兩百萬兩銀子,還有張公公的二十萬兩,其中給守城將士和民壯發賞銀用掉了幾十萬兩,賑濟大同難民用掉了幾十萬兩,應該還剩將近一百萬吧?”

王樸道:“這你都知道?”

“唉。”孫傳庭忽然嘆了口氣,說道。“要是照你說的。就算有一百萬兩銀子,也只夠再組建一個火器營。就憑兩個火器營還是太單薄了呀,可要是連火器營也指望不上,那這事還真是有些棘手哪……”

王樸道:“爹,您要是聽兒子地,現在最好對流賊和建奴採取守勢,守住潼關、山海關等戰略要衝,儘量把敵人分割禁錮在一個區域之內,然後儘快在江南十省恢復新政,先改善惡劣地財政狀況,等國庫裡有了錢糧,再加緊編練新軍,等新軍練成了先滅掉流賊,最後騰出手來收拾關外的建奴。”

“唉。”孫傳庭嘆了口氣,說道,“爲父何嘗不想這樣,可萬歲爺不會等,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更是眼巴巴地等着挑你爹的刺呢,爲父要是不能在一年之內剿滅河南的流賊,輕則罷官,重則人頭落地呀。”

王樸道:“所以你只能當曹操,當了曹操你就不必理會萬歲爺了,更不用理會朝中那些狗屁御史言官了。”

“閉嘴。”孫傳庭火道,“老子都說了,這話以後再也不要提了。”

王樸嘿了一聲,不說話了。

孫傳庭想了想,忽然問道:“兒子,假如爲父要調你的火器營去開封,你去還是不去?”

王樸道:“去,但是有個條件。”

孫傳庭道:“什麼條件?”

王樸道:“你得上奏朝廷,調兒子去南直隸當總兵。”

“胡說。”孫傳庭怒道,“哪有明目張膽向萬歲爺要官的道理?”

“哪就沒辦法了。”王樸微笑道,“要是不調兒子去南直隸當總兵,那兒子就只好留在大同不挪窩了。”

“豈有此理。”孫傳庭怒道,“你個臭小子竟敢要挾老子?”

“爹你別發火,發火也沒用。”王樸奸笑道,“兒子不是讓人嚇大的,實話跟你說吧,你要是能把兒子調去南直隸當總兵,兒子就能在兩年之內能幫您訓練出十萬精銳之師,而且不用國庫一錢銀子!”

王樸說的是實話,他地確沒想過要從大明朝地國庫裡拿一分銀子。

不過話說回來,就憑王樸在大同做下的那些大逆不道地事,他也休想再從國庫裡拿到一個銅子和一粒糧食。“十萬精銳?”孫傳庭動容道,“你小子是想自己當曹操吧?”

王樸道:“爹,只要全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安生日子,只要大明朝的國祚能夠長盛不衰,採取的方式是否合理並不要緊,過程是否有違聖人古訓也不要緊,要緊的是最終的結果,這就叫殊途同歸,你說呢?”

紫禁城,乾清宮。

崇禎帝正在批閱奏摺時,王承恩端着一碗蔘湯進了大殿,恭聲說道:“萬歲爺,您已經批了一天的奏摺了,該歇歇了。”

“嗯。”崇禎帝放下硃筆,起身伸了個懶腰,忽然問道,“承恩哪,孫傳庭這會應該已經到大同了吧?”

王承恩恭聲應道:“從行程算,應該已經到了。”

崇禎帝幽幽問道:“你說孫傳庭治不治得了王樸?”

“不好說。”王承恩搖了搖頭,不無憂慮地說道,“不過不管怎麼樣,奴婢還是希望駙馬爺能夠改過自新,以國事爲重。”

“不會,不會的。”崇禎帝搖頭道,“王樸做了這麼多大逆不道的事,他是不可能再回頭了,唉,早知道這樣,朕當初真不該放他回大同呀,要是把他留在京師,他也許還能成爲一員虎將,可放他加大同,卻是放虎歸山了呀。”

“唉。”王承恩也嘆了口氣,不無惋惜地說道,“駙馬爺雖然打贏了大同之戰,保住了大同一方百姓,殺了不少建奴,也抓了幾個建奴的首腦人物,可他還是辜負了萬歲爺對他的一片期望哪。”

“事到如今你還在替他說話?”崇禎帝眸子裡忽然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狠厲之色,低聲說道,“有時候朕真想派錦衣衛去把他柙送京師問罪,可又顧忌他手裡的那支軍隊呀,他要是狗急跳牆投奔了流賊,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是啊。”王承恩點頭附和道,“這事還得從長計議,急不得呀。”

崇禎帝幽幽嘆息道:“只是苦了朕的茹兒,唉……”

盛京,多爾袞府邸。

多爾袞讓人把范文程和寧完我連夜召到了自己府上,說道:“文程先生,完我先生,剛剛得到細作傳回的消息,豪格和譚泰在大同戰敗後被王樸生擒活捉,現在已經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處死了。”

“好事。”寧完我擊節道,“豪格一死,主子您的頭腹大患也就除掉了。”

“豪格算什麼?”范文程不以爲然道,“首席攝政王濟爾哈朗纔是主子的心腹大患。”

“對對對。”寧完我連聲附和道,“現在是時候收拾濟爾哈朗了。”

“收拾濟爾哈朗的事先不急。”多爾袞搖頭道,“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組建火器營,至少組建十個像王樸那樣的火器營,也要用火槍,也要用王樸所採用的那種戰術,王樸的火器營太厲害了,我們大清要是不迎頭趕上,最終肯定會滅亡在王樸的火器營手下。”

第174章 暖香閣王樸使黑手第210章 吳三桂借清兵第125章 官匪合作第205章 流賊進京第292章 玩火自焚第159章 斷了王樸回大同的路第156章 快叫聲爹第105章 柳暗花明第287章 馬瘟爆發第245章 叛軍的意志第227章 進軍山東第220章 中央軍第161章 去南京練兵第24章 轉進朝鮮第322章 刺殺練習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307章 喜憂參半第97章 圍點打援第305章 結盟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267章 作戰計劃第169章 風騷教主和脫衣舞娘第258章 三堂會審第93章 反守爲攻第46章 金殿召見第38章 白蓮教第333章 男人閹了,女人爲奴第226章 小女子料定二人必來第6章 禮親王代善第75章 譁變第53章 當殿對質第7章 活捉代善第139章 票號最賺錢第154章 還有孫傳庭第129章 沒有人能救我們第322章 刺殺練習第77章 還得求他第59章 轉機第12章 攻陷盛京第22章 建奴撤兵第194章 蹩腳的離間計第211章 立福王?立潞王?第326章 山西總督第73章 無中生有第230章 聊城之戰第309章 奇襲襄陽第116章 養賊自重第249章 修改大明律第303章 騎兵營第304章 暗潮第250章 非此即彼的選擇題第54章 進退兩難第324章 兇名昭着瞿剃頭第212章 血戰襄陽第164章 女中諸葛第262章 番薯、土豆第116章 養賊自重第64章 丁憂回家第55章 黃泥巴落褲襠第151章 爺,不要第188章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第254章 趙信的忠誠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192章 黃雀在後第299章 回馬槍第299章 回馬槍第22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7章 還得求他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262章 番薯、土豆第271章 激戰伊始第155章 拖下去,當街砍了第290章 安排後事第302章 北直總督第267章 作戰計劃第237章 打破僵局第124章 不可饒恕的錯誤第107章 找個什麼理由留下?第192章 黃雀在後第22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53章 洪承疇被俘第182章 荒島豔情(中)第110章 李巖要打大同第131章 絞肉機(中)第234章 僵局第70章 賄賂第51章 劫法場第342章 東京大屠殺第207章 王樸有麻煩了第309章 奇襲襄陽第176章 小宛被劫第291章 把明軍誘出來第296章 殺胡令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41章 白蓮潰滅第261章 軍事科學院第69章 秣馬厲兵第343章 五十年後第301章 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