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三字經

爲什麼說那會是了不得的事情呢?

打個比方,朝廷往州府的公榜檄文,以往都需要有人唱榜。百姓之中識字的人太少了,就算你貼出去,絕大多數百姓也不知道上面寫的是增稅,還是減稅,是緝盜,還是施恩......

無形之中,既增加了官府的工作量,又因爲傳播上的侷限,影響了實施的效果。

要是標註了拼音呢?那就會有更多的人看得懂。

“還可以用在蒙學書籍之上。”

幾位大儒已經開始考慮拼音的應用了。

“若是在《廣韻》、《韻略》、《千字文》、《孝經》之上用拼音標註,那蒙童只要會此拼音,即使沒有先生授業,也可自學識字,簡直方便至極!”

“嘿嘿。”聽師父這麼一說,唐奕忍不住樂了。

隨手拿起桌上的《蒙學》課本,“我已經用上了。”

“用上了?”

杜衍接過翻開,現第一課就是拼音,隨便往後一翻,果然!

無論是題目,還是正文,都已用拼音標註。可以說,只要學會了第一課拼音注音法,後面的課文不需要教,蒙童自己就可以在家閱讀。

“不錯,不錯!”杜衍連說兩個“不錯”,就把課本交給其他人,讓他們也看看。

范仲淹也知剛剛錯怪了唐奕,正要說幾句讚揚之辭,不想,尹洙拿着唐奕那本《蒙學》突然驚聲道:

“這第一篇作文是你所寫?”

“是....”

好吧,抄着抄着,唐奕臉皮也就厚了。

尹洙沒說話,又往後仔細翻看,待大概看完,才把課本遞給范仲淹。

“拼音注音法加之此文,大郎可爲蒙學之宗師矣!”

衆人不禁疑惑,什麼作文得尹師魯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與拼音注音法同日而語?於是都湊到范仲淹身邊一同觀瞧。

范仲淹翻開的那一頁赫然寫着:

《三字經》。

......

“三、百、千”是中國傳統三大啓蒙教材。

《百家姓》,因其象徵着中華姓氏的傳承和對文字的認知,而被流傳;

《千字文》,因其不重複的千餘漢字,也是蒙學識字所用。

《三字經》,則是用極其精簡、淺顯的文字,記錄了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

而其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的同時,既瞭解常識,學習了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又懂得了的做人做事道理。

可以說,《三字經》是古代啓蒙教育最重要、最全面的教材,地位尤在《千字文》、《百家姓》之上。

唐奕爲了民學,都把拼音搬出來了,又怎麼可能放過這篇蒙學鉅作呢?

只不過,唐奕也不是完全照抄,其中關於歷史典故的段落,他只節選到宋之前的句子,像什麼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這種要掉腦袋的句子,是肯定不能要的....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范仲淹念念有聲,一氣讀完,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三字一句,四句一段!

全文不過千餘字,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涉,簡直是絕妙!

不但有生活中的名物常識,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又羅列出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先秦諸子的著作。

而史典方面,從三皇治世講到五代亂國,歷朝的經典人物典故也一一收錄。

可以說,一個蒙童如果能把此文學通,就基本完成了對天地萬物的認知。

尹洙說得一點沒錯,憑着拼音注音法,還有這篇《三字經》,唐奕便可爲蒙學宗師矣!

老頭兒想到這兒....

一背手,

轉身就走....

唐奕看着老師急行而去的背影,心說,你就不誇我兩句?再說,你走就走,把課本還我啊!

他倒不是心痛一本課本,而是那上面有爲給孩子們上課做的批註。

唐奕當然不知道,他那本《蒙學》第二天就擺上了趙禎的案頭。

......

范仲淹就這麼瀟灑地走了,另外幾位師父卻沒走。

剛剛唐奕講了一個時辰,雖然大致上已經明白了拼音的用法,可是,他們還想詳細地聽聽唐奕是怎麼傳授給孩子們的。而且,這個用墨板白字來教學的方式很新穎,老師父們也想進一步的瞭解。

於是,從那之後,每天上午,唐奕在觀瀾上院聽老師父們講學,下午則換到民學,老師父聽他講課。

幾天聽下來,還真讓這些名儒聽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除了墨板的好處,還有拼音的應用,最主要的就是,唐奕對課時的分配。

以往,尹洙等人給儒生授課,像尹洙、孫復身體情況好的,都是一講半天;杜衍、柳永因爲年歲大了,沒有那麼好的體力,也是最少一個時辰。

但是,唐奕給童子授課卻不然,每課半個時辰,以沙漏記時,從不增減。到點兒下課,讓童子歇息半刻,再繼續授業。

而且,上節課與下節課從不重複,上節講了《蒙學》,下節就講《數術》,兩門學問穿插進行。

開始,老師父們還覺得唐奕這樣施教有些欠妥,在他們看來,半個時辰根本不夠講嘛?

可是,自己親身聽了幾課之後,大家的想法就都變了。

他們現,唐奕這種短時間、穿插課目的授業方法,不但童子們學得不累,老師講得也不累。

而且,小童們好像學的也比正常授課快很多,再加上墨板白字的明瞭直接,往往唐奕一節課所傳授的東西,就趕上一般的先生搖頭晃腦地教上半天了。

最後,老師父們找唐奕商量,是不是能在觀瀾上院也試行一下這種授業方式,看看這種短時授課的方式在儒生們中間有沒有效果。

唐奕當然說好啊,他對那種一個師父一講就講半天,聽得頭暈腦脹的傳道方式早就厭惡至極了!

於是,唐奕和幾位師父一商量,給觀瀾上院訂起了

“課程表”...(未完待續。)

第334章 洞天福地第254章 離別?亦離別! 一第121章 又演了一出有求皆苦第768章 給魏國公的信第一百章 告狀第7章 宋之疾第145章 傳說中的唐瘋子第955章 攪局第824章 中原王朝的死結第597章 擡棺北上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第772章 宰了第835章 終於想起我們了第125章 又出餿主意第203章 讓你得意第883章 魏國公的自我反省第9章 范仲淹第718章 太過刻意第368章 半個饅頭洗三天襪子第483章 冬晨第723章 你是不是傻第899章 最幸福的離開倒黴的一天第619章 閻王營,衝!第620章 傲戰古北關第175章 開民學第709章 辜胖子的人性第901章 不懂第623章 關還在,閻王還在!對不起了諸位第356章 不是想過就過得去的第799章 賈昌朝不能留第836章 這要求有點過分第262章 劫殺 四第351章 資產拆分第373章 讓孟子一邊涼快去第348章 示敵以弱第914章 不能第469章 誅心第484章 誰活擰了第273章 真的有點嚇人第45章 判蘇州事第239章 混成了‘面首’第483章 冬晨第496章 與你無關第739章 宋狀元拼了第763章 民族統一第354章 玩輿論第910章 不是一門,是幾門第536章 等我給你弄回更好的第524章 海的盡頭第884章 擋刀第27章 問名 二第544章 火焰一般的女子第234章 初見第161章 開玩第579章 到底是誰第660章 還是那三個坑的破事兒第963章 責任第76章 二十年前老花魁第342章 歡迎來到阿鼻地獄第179章 傳承第335章 家信第979章 滔天大禍第208章 莫名其妙要殺人第449章 處置第689章 又扔鞋?第916章 軍魂第394章 項莊舞劍第51章 皇帝的心眼兒第839章 龍虎豹第295章 捅破天第184章 宋人之痛第904章 一個得道第183章 天上掉餡餅第42章 暴揍第655章 不要銀圓直接放大招第887章 最擅長的第243章 老子沒錢!第798章 兩法之弊 二合一第91章 相迎第905章 雞犬升天第33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三月加更規則第590章 孤注一擲倒黴的一天第147章 師侄第一百零四章 蔬菜大棚第170章 新衣第533章 唐奕都養不起的兵第951章 白駒過隙第473章 歸途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77章 教大神第230章 遼人驚了第529章 要人第675章 想讓他們家死人第714章 艙門沒鎖第720章 氣冒煙兒的王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