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

石星沿途當然並沒有動用驛傳,他無力,當然更無心用國家的公器來使自己的旅途更舒服一些。此次回鄉,可以說是他自己找的,對張居正政見的不贊同,是他毅然上疏再辭官的原動力。

張居正的很多革新,他認爲本質是好的,而且比王安石在宋神宗年間的變法要更成功一些……毫無疑問,大到條鞭法和丁役折銀,還有清理田畝,都是帝王才能爲之的大事業,一般的大臣根本無能爲力,張居正做到了,石星深深拜服。

而邊境之安,府庫之充實,也是嘉靖和隆慶年間沒法比的,中興之氣象,就在於此。

至於小到驛傳之類的士大夫眼中的小節,張居正也是久抓不放,並不曾鬆懈過。

論起這些事蹟,石星也是深深佩服,知道張居正乃大明第一賢相。

但盛世尚有隱憂,何況這所謂的“中興”呢?

wωω ¤тTk an ¤C〇

石星所詬病的,就是張居正的考成法在內的諸法,雖有遏止勳貴之用,但考成法下,最受盤苛壓榨之苦的,還是那些升斗小民。

官紳大戶,總有辦法將危機轉嫁,而地方官深知張居正等在朝中樞大佬的喜好,拼命逼壓,以求完糧完稅,原本地方上七成左右就可完稅,現在非得到九成不可,這其中固然是大戶士紳之家也略有損傷,但傷筋動骨的,還是那些最爲普通的小民。

考成法下,官吏以此法爲最重要之事,只求完成任務,催科之下,不知道是有多少血淚藏於其中。

其餘諸法,也是因人成事,石星不覺得張居正以私人爲大吏,書信爲法度的辦法可以維持多久,無非還是人亡政息。

這些想法,他與惟功坦率的談過,也與其餘的同僚談起過,但大多的人還是以現在政治比早年清明,刑獄比以前公平,驛傳復甦,府庫充盈來反駁於他,而石星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將鬱悶深藏於心,只是公然表示與江陵相國政見完全不同,得了一個拗書生的評價,官場的前途,就是更加黯淡了。

只有張惟功在與他交談時,驚異於石星的想法,也是對張居正近年權勢越來越大,令行禁止,無有約束隱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若非如此,石星這種耿介的脾氣,惟功想與他接近結交,也還真是不可能的事情呢。

在朝在野,與石星相同或不同,理由不一,但大體多是張居正的獨斷專行和帶來的副面作用使不少人頭腦更加清醒,這些人雖然並沒有強大的勢力,但潛伏於朝野之間,在張居正死後,在幾個有心人的帶領之下,還有萬曆的報復心之下,終於將張居正的改革不分良莠,衝擊洗涮的乾乾淨淨,這是歷史的悲劇,而身處其中的人,在大潮到來的時候,其實倒是無能爲力,只能隨波逐流了。

“我是可以安然回鄉,再無隱憂,江陵雖然心胸越來越狹隘,不過我主動辭官,蕭然離京,他好歹還要看少國公的面子,不會再爲難於我了……”

家鄉縣境在望,石星卻是有些近鄉情怯了。

這年頭培養一個秀才都要舉族之力,想出一個舉人,可能是一個家族窮盡三代之功,能

出一個進士,更是使一個家族飛黃騰達,轉變機運的唯一機會。

石星爲舉人之後,他的族居之地就豎起了一個牌坊,成爲進士,再加豎一座,原本鄉人是想他成爲尚書再加一座,入閣則又可加一座,將來加保、傅,再加一座,這樣石家族居之地,外人進入之時,首先就是要跨過那高聳入雲的牌坊,一座接着一座,就算是知縣入內,也要下轎步行,表示尊敬。

這是當年的野心了……經過自己那舉人和進士兩座牌坊之後,石星看到一片低矮的村落羣,無聲的嘆了口氣。

他當官一直是爲京官,京官清苦,加上張居正這幾年在優免田和力役上管理甚嚴,石星的官位,只能蔭庇六個族人不納稅,免稅的田地只有數十畝,這麼一點好處,也就勉強夠維持族學所用,能叫族人可以繼續叫子弟讀書,做爲當年被全族供養一路讀書高中的石星,雖然對免優免這個政策沒有不滿,但心底裡的遺憾也是不可避免了。

而且他知道,江南一帶士紳的勢力根深蒂固,優免和投充、詭寄、飛灑等名目繁多的逃稅方法仍然大行其道,地方官能力有限,一個知縣和幾個幕僚怎麼可能與整個地方對抗?考成法下,無非是把更多的負擔和壓力轉嫁到普通的農民身上,就算這樣,士紳集團都是大爲不滿呢。

石家這裡,畢竟是鄉里本份人家,雖然對石星當官後整個家族的境遇未能有根本性的轉變而失望,但畢竟石星是家族的榮耀,石星剛剛到了族居村落的村口,就是有幾個堂兄弟看到了他,大呼小叫的迎了過來。

接着是族長等長輩聞信趕來,聽說石星辭官,這些族人臉上神色當然有明顯的失望之色,但他們尊敬石星這樣的讀書人,並不敢多說什麼,在族人的簇擁之下,石星先至祠堂,拜祭了祖宗之後,這才趕往自己的居處。

他的家原本是尋常小院,正屋是三間瓦舍,兩邊都是茅草搭成的草屋,當官多年後,不曾有錢取家小入京,好歹也將家中的這小院重修了一下,十一間房舍都改成了瓦房,光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已經使石星在京城還背了債,這一次離京,還是幾個知交好友湊的錢,不然的話,連路費都很爲難。

此時看到妻子在前,諸子在後,衆人在庭院門前迎候自己,石星忍不住又是一聲長嘆。

丈夫處世,公心道義當然在前,不過有妻子而不能養,這也是實在難以爲情的一件事情了。

“老爺回來了。”

“兒子拜見父親。”

石星近前,妻兒紛紛上前行禮,俱是語笑歡然,沒有什麼沮喪失落的表情。

“這是怎麼回事?”

石星入內之後,看到大封大封的物品擺放在庭院之中,上房堂內,似乎銀光燦然,有不少銀兩放在中間的長條貢桌之上,看起來沉甸甸的,數目應是不少。

“這是京城英國公府少國公着人送來的。”石妻雖然纔是中年,但多年在家操持家務,教育諸子讀書,負擔很重,額頭鬢角已經佈滿了白髮,此時神色歡欣中也帶有一點不安,自家老爺雖然不是海

瑞那樣的食古不化,但也不是經常受人饋贈的那種,自己擅自收受這些物品,是不是合適,會不會激怒老爺,也是難說的很。

“是少國公……”

石星眼中波光閃爍,看看眼前諸多當用物品,還有堂房內過千兩的白銀,眼角也是有點溼潤了。他知道,張惟功對人向來如此,事事替別人想的十分周到,甚至是體貼,比如此番送別,爲了石星的面子和形象,惟功沒有當衆送物送銀,而是派了人千里迢迢,一路送到石星的老家來。

這一份情誼,這一份用心,比在京城送他萬兒八千的銀子,還顯的貴重多了!

“無妨,能收的。”

看到妻子不安的神色,石星坦然一笑,道:“少國公光風霽月,爲人正派,所行都是爲國爲民……他的銀子,是自己辛苦賺取,沒有欺男霸女,這些年反而賠累了京師百姓不少,我素知之,所以,但收無妨,但收無妨呢。”

如此一說,石星的家人自是歡欣鼓舞,石星辭官,家中收入斷絕,一家人愁苦之時,得到總數在三千兩銀子的饋贈,對張惟功來說這是不足道的小數,這些年,他開始注意作養自己的心腹,不停的收取有能力和品格的官員進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石星這樣的官員,不過是其中之一,順手而爲,根本不算什麼。

有時候,愁的不是送銀子,而是有很多惟功看重的官員,操守也是沒話說,寧願窮困,也不願收受饋贈,越是這種有操守的,本事還越是說的過去,那種和光同塵,有財大家發的官員,固然也有幾個有本事的,但更多的是庸庸碌碌,不足爲道,收了過來,除了叫人注意矚目外,並沒有太多用處,那樣的官員,就算是倒貼,惟功也是不要的。

建黨要緊,但不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呢。

……

石星在家的情形,惟功當然不曾看到,不過就算看不到,料想也應該是差不離的情形。

他的全部精氣神,包括大量的資源,人力,都已經用在京營整頓這一件事上了。

這是二百年來,包括于謙等先賢在內都不曾辦到的事情,惟功以弱冠之年,加上皇帝支持,還有張居正的首肯,加上自己的人脈勢力,決心要在數年之內,將京營徹底重整一次。

趕走和扼制勳貴在京營的勢力,徹底驅趕那些京營的將門世家,把那些老油條給消除一空,在九邊調入一些精兵良將,充實京營的營伍,調河北,山東,河南和直隸的班衛操軍,輪流入京整訓,增加班操軍的待遇,擇其精銳舉家調入京衛之中,用來充實京營。

將修築工程慣例用班軍和京衛的慣例停止,工程用通州儲糧和太倉銀來支持工價,不再把軍人當廉價的小工來使用。

將領一律要以武學的形式來約束和考覈,惟功的殺手鐗就是打算將已經形同廢棄的武進士考試拾起來,二十年之後,京營恢復三十萬人以上的規模,中層以下的將領全部從武學出身的武進士來擔任,破除世襲和門第,大明的強軍之路,當由此而始,對此,惟功傾注的心血,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章 驚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一章 山村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三百章 緩急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十九章 諸兄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