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留在草原

“他不准我上陣,說要保護他安全,可實際他呆在大營內,屁危險都沒有,我趁他不備便溜出大營,參加了戰役,這是爲圓我多年的夙願,結果他勃然大怒,將我趕出來了。”

宇文成都嘆了口氣,“男兒大丈夫竟然要侍候這種小人,真是奇恥大辱。”

兩人在一塊大石上坐下,仰望着皎潔的月亮,楊元慶低聲問道:“宇文兄,我有一個問題,不知該不該問?”

“你問就是了。”

楊元慶沉吟一下道:“我聽說宇文兄是南朝蕭氏貴族之後,是血統高貴的漢人,爲何改鮮卑胡姓?”

宇文成都沉默片刻道:“我只是蕭氏偏門破落之戶,在隴右殺人犯下死罪,是宇文述救了我一命,他的條件就是要認我爲義子,我答應了。”

“既然宇文化及不仁,那你可以改回蕭姓,索性就留在軍中建立功業,不可以嗎?”

宇文成都搖搖頭,目光裡有些悲哀道:“他可以不仁,我卻不能改姓,除非我將這條命還給宇文述,當年我曾在他面前發過誓言,以死贖姓,每一個宇文義子都發過這樣的誓言。”

楊元慶沉默了,男人不能輕許誓言,一旦發誓,便不可違誓,他可以體會到宇文成都內心的無奈和悲傷,良久,他又問:“那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宇文成都默然無語,半響,他長長嘆息一聲,“一入門閥深似海,我身上已烙下了宇文閥的印記,試問誰還敢用我?昨天長孫將軍含蓄地勸我,回去好好向宇文述效力,言外之意就是告訴我,除了效力宇文述外,我無路可走,這話說得確實沒錯,我根本無法得到軍籍,哎!什麼時候才能打碎這個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門閥枷鎖。”

宇文成都眼中充滿了憤恨,他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他以爲留在邊疆就能立功升職,一步步擺脫宇文閥的控制,但無情的現實卻告訴,他不僅連立功的機會都沒有,就算立下大功,但沒有軍籍,也一樣得不到承認,難怪宇文化及那樣充滿了不屑,說自己早晚還會回去求他,想着宇文化及那醜惡的嘴臉,宇文成都狠狠將一塊石頭扔向遠處,就算他死,他也絕不會去求宇文化及那種卑鄙小人。

宇文成都的眼睛射出堅毅之色,“我雖然不可以改姓,但我可以離開他,我想去投靠莒國公蕭琮,他是我的遠親,但我的目標是爲更高的權力者效力。”

“那纔是你的正途!”

楊元慶心中有些失望,他知道宇文成都所指的更高權力者就是楊廣,本來希望宇文成都能留在邊疆和他並肩作戰,可一轉念,以宇文成都的勇烈,除了楊廣,天下也無人用得起他,宇文成都能想到投靠楊廣,也是他的眼光。

楊元慶便點點讚道:“我也聽說蕭琮是晉王妃至親,你確實可以通過這個途徑接近晉王,成爲他的侍衛,以你的武藝,晉王必然重用你。”

宇文成都這時已完全冷靜下來,他淡淡一笑,還是楊元慶明白他的心思,他其實就是想通過這個關係拜入楊廣門下。

他拍了拍楊元慶的肩膀,從懷中取出一本發黃的冊子,遞給楊元慶,“我答應過魚將軍要教你槊法,可是我沒有時間指點你了,我明天就要回京,這是我師傅教給槊法,天下無雙,我留給你,你自己練習,也做個紀念,不枉我們相交一場。”

“宇文兄不和軍隊一起回京嗎?”

宇文成都搖了搖頭,“我不想再看見那個人的嘴臉,我明天就走,遠遠離開他。”

說完他起身長長伸一個懶腰,笑道:“我要好好睡一覺,把一切煩惱都忘掉。”

他大步向自己營帳走去,“宇文將軍!”楊元慶又喊住了他。

“有什麼事嗎?”宇文成都停住腳步笑道。

“改個名字吧!不要叫宇文蕭,就叫宇文成都,如何?”

宇文成都怪異看了他半晌,他忽然仰頭一笑,“好吧!那就姓宇文名蕭,字成都。”

他大笑着向自己的營帳走去,楊元慶也忍不住笑了,哪有叫人家改名的道理?

.........

楊元慶爲手下去功贖罪的事情彷彿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全軍,當楊元慶回到自己營帳時,他第一眼看見的,是兩個跪在他面前的魁梧男人,他們那從不願彎曲的膝蓋給他跪下了,是因爲他沒有利用自己少帥的權勢替他們免去逃兵之罪,而是用他的戰功給他們贖清了死罪。

他們眼睛裡唯有深深的感動和感激。

........

休整三天後,十萬隋軍開始凱旋南歸,押解戰俘進京獻俘,楊素留下了三千軍隊,由大將魚俱羅率領,駐紮五原,楊元慶也留下了,他被升爲百人長,統帥百名斥候,軍職雖然不高,但他手下的斥候卻是全軍的精銳之兵。

這天上午,大軍渡過南黃河,進入河套平原,楊元慶騎在他赤紅色的駿馬之上,這是他繳獲的達頭可汗的戰馬,他默默地望着一隊又一隊的隋軍士兵從他面前列隊而過,向京城凱旋而去,他卻要留在草原,不知何年何月方歸。

“少將軍!”

一名騎兵飛馳而至,勒住戰馬向他大喊:“大帥請少將軍過去。”

楊元慶點點頭,催馬向中軍而去,遠遠看見了隋軍的赤紅色軍旗,軍旗下,楊素和楊義臣、周羅睺等人並肩而行,在談笑着什麼?

楊元慶飛馳而上,拱手施禮,“楊元慶參見大帥!參見各位將軍。”

楊義臣呵呵一笑,“元慶,我們在談論你,什麼時候帶一個突厥新娘回去?”

周羅睺也哈哈笑道:“元慶,別聽這傢伙胡說,他說反了,我們是擔心你帶個突厥新娘回去。”

楊素微微笑了笑,催馬上前,“元慶,陪我走一走。”

楊元慶向幾名大將一抱拳,便調轉馬頭跟着祖父緩緩而去。

“元慶,我給你留了一箱書,都是我常讀之書,書上有我的批註,你要認真讀,祖父希望你做一個智勇雙全之人,而不是有勇無謀。”

楊素長長嘆息一聲,“哎!想讓你去國子學,你卻不肯,也罷,我不勉強你,但你要自己讀書學謀,明白嗎?”

楊元慶默默點了點頭,不光是兵書,他還要向康巴斯學習突厥語和粟特語,拓展自己的視野。

楊素又看了孫子一眼,見他心事重重,便淡淡笑道:“我看你有點傷感,是不想留在這裡嗎?”

“沒有,只是看見衆人回家,心中有種莫名的惆悵。”

“莫名的惆悵?”

楊素笑了笑,“我覺得你真的不像十歲的少年,倒像成人,思想、語氣,包括外表,你和成人無異,我二十五歲時,纔會有一種莫名的惆悵。”

他搖搖頭,祖孫倆並肩慢慢前行,楊素望着肥沃無際的河套平原,他嘆了口氣道:“其實我不讓你回去,是有更深的考慮,朝廷將要進入多事之秋了,知道嗎?皇上可能要廢太子了。”

楊元慶吃了一驚,“祖父,這消息哪裡來?”

“傻孩子,這種消息誰會說?要靠自己觀察。”

楊素指了指自己腦袋,嘆息一聲,“其實去年底,聖上殺了涼州總管王世石,就是一個信號,王世石是何許人?高熲的心腹,也就是太子的心腹和外援,當時我就想,殺了王世石,下一個不會就輪到高熲了吧!果然,我聽長孫晟說,聖上近臣已經在彈劾高熲率軍出征,是要謀反了,哼!這就是聖上的一貫風格,他要除掉一個重要人物,首先是要翦其羽翼。”

楊元慶默默無語,他明白祖父的意思,高熲和太子楊勇是親家,也楊勇的第一支持者,皇帝要廢太子,首先就要除掉太子的支持者,讓太子孤立無援,高熲首當其衝。

他當然知道,歷史上楊勇確實是被廢掉,隨即楊廣當了太子,他一直以爲是獨孤皇后不喜太子,現在看來,真的是楊堅的決定。

“太子和關隴集團的關係太深了。”

楊素又微微嘆道:“你知道劉居士嗎?”

“知道,劉昶之子,無惡不作之徒,孫兒還和他交過手。”

“就是此人,他的黨羽大多是關隴貴族子弟,太子爲了拉攏關隴貴族子弟,不惜和此人暗中交往,讓聖上尤其震怒。”

“算了,不說這些!”

楊素拍拍他肩膀笑道:“我告訴你這些,就是讓你明白,我讓你在邊疆,就是不希望你被捲進這些是非中,現在很多京城重臣都知道,聖上很喜歡你,你又是我最看重的楊家子弟,所以會有很多人千方百計來套你的交情,我把你放在邊疆,也是爲了保護你。”

楊元慶點點頭,“孫兒明白祖父的一番苦心,我會安心留在邊疆,只求.....”

他本來想說‘只求祖父替我照顧嬸孃和妹妹’,一念間,他忽然想起紅拂女就是楊素的侍妾,他立刻把這句話嚥了回去,改口道:“只求祖父自己保重身體,也請轉告父親,他自己保重!”

楊素欣慰地笑了,難得孫兒還想到自己的父親,他指了指跟在後面的十八鐵影衛,“我把他們留給你,保護你!”

“不用!”

楊元慶毫不猶豫拒絕了,“孫兒已是草原上的雄鷹,能翱翔萬里,不再需要祖父的羽翼。”

“有出息!”

楊素凝視着他,沉聲道:“這纔是我楊素的孫子,那好,你自己保重吧!”

楊元慶翻身下馬,雙膝跪下給祖父磕了三個頭,他翻身上馬,猛抽一鞭戰馬,“駕!”策馬疾奔而去。

楊素眺望着孫子矯健的背影遠去,心中無限感慨,有此大器之孫,何愁家族不興?

“元慶,願你早日成爲棟樑之才!”楊素低聲喃喃道。

........【下午開始三江推薦,在正常早晚各一更的情況下,晚上十二點會加更一章,這是爲了照顧夜貓子書友,上班上學書友早起看,另外,老高求三江票,大家投梟雄一票吧!】

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8章 微服私訪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4章 等待機會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章 出兵風波第26章 咬金爭功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5章 初到幽州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7章 西征情報第39章 巡視塞北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1章 錢貨漏洞第8章 突發事件第31章 蠅頭小利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1章 河北梟雄第48章 東線突破第33章 智取宜昌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6章 討要說法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章 公主請客第52章 北平船所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章 齊郡召將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9章 贖買條件第56章 王妃煩惱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4章 把水攪渾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2章 狼水伏擊第3章 盜馬風波第40章 意外之禮第7章 大利望族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66章 羅家有喜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6章 離間之計第49章 引發上怒第5章 重返大利第9章 挖掘線索第3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不甘失礦第33章 官場暗鬥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1章 意外挾迫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2章 捉虎不易第5章 初到幽州第3章 情報暗戰第8章 暗鬥不息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章 幽州之憂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6章 楊素歸來第29章 豐都事件第32章 最壞結果第14章 三個女人第57章 東宮震怒第13章 揚帆出海第9章 貿易之利第22章 心理毒箭第5章 元家造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1章 淵突之盟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8章 欲速不達第41章 高麗水師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章 異牀同夢第20章 以詐對詐第59章 暗度陳倉第6章 北地天鵝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9章 請君入套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8章 緊急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