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析許之戰

“薛平,這裡就交給你了!”

遠遠的,風中傳來趙辰的聲音。

薛平抿了抿嘴脣,沒有回答。或許,他是因爲吃驚而忘記了說話。在戰場上,趙辰說還有機會,薛平只是盲目的相信趙辰,卻不知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扭轉戰局。現在,看着在自己面前動彈不得的重騎兵,薛平比看到大象還讓他吃驚。

不敢相信,難以置信。

趙辰竟真的能將這些重騎兵引過來。

薛平舉起手,並沒有想要趙國騎射兵近身作戰的準備。“射靶大家都記得該怎麼做吧?”薛平大聲問。

回答他的是一陣狂野而輕蔑的笑聲。

趙國騎射兵一開始的基礎,就是訓練射靶,要求能夠箭箭命中紅心,才能夠接受下一階段的訓練。這些經過了五年艱苦訓練的騎手,相信自己閉着眼睛,也能射中重騎兵這個距離的箭靶。

“那麼,開始吧!”

薛平冰冷下令。一支支羽箭,以幾乎不可能的命中率,飛向重騎兵。驕傲的重騎兵,不少人竟紛紛翻下馬背,躲藏在戰馬後,想要躲避箭矢。可是下馬之後,他們只會更加後悔,厚重的鎧甲讓他們在平地上尚且寸步難行,現在踩在泥濘的地中,不過一轉眼,就陷沒了小腿。還好這不是沼澤,若是沼澤,恐怕一個轉眼就沒進泥裡,看不見蹤影了。

並非所有重騎兵都陷入沼澤之中,他們餘下的部分,沒有選擇逃走。三五成羣,如餓狼聚集,不顧生死朝着趙國騎射兵撲來。

但重騎兵是非常需要羣體力量的兵種,孤零零的重騎兵,絕對不是趙國騎射兵的對手。

這已經變成了一場屠殺。

重騎兵忽的想起,他們其實早就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歷史將會記載這次戰役,有兩個至強的兵種在這場戰爭中被徹底殲滅。也許他們以後還會再次出現,但必然是另一番模樣,另一個名字。

另一邊,趙辰終於返回了析許平原的戰場。

戰場仍是一片混亂。楚國步兵已經和三晉步卒混戰在了一起,三晉雖一直處於劣勢,卻仍然沒有潰敗。如果趙辰的直覺沒有出錯,似乎三晉還在漸漸的扭轉局勢。趙辰在人羣中輕易的看到了魏東河的身影,雖然這樣做會增加危險,可如果要士卒奮力作戰的話,將軍的身影就不可以隱匿。

魏東河是混戰的高手,在完城外,他曾依靠步卒擊敗了趙辰率領的輕騎兵。

這個人對於如何在混亂中困住敵人,消耗敵人的力量非常擅長,這一點趙辰也不得不服。似乎楚軍統帥並沒有發現自己的步兵軍團已經深陷泥沼,這樣下去,楚軍步卒必潰無疑。

事實上,在重騎兵脫離戰場的一刻,楚軍就已經敗了。但是如果沒有魏東河在混戰中阻止三晉士卒潰散,光是依靠趙國騎射兵是無法扭轉戰場局勢的。

楚軍強勢插入魏軍陣型,魏軍隨之讓開,就像是河水遇到巨石,從一旁繞道而行。而楚軍對魏軍的陷阱絲毫不覺,大步朝內,從已經撕開的裂口衝進去。很快,楚軍就和魏軍互相交融。從表面上看是這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實際上,魏軍如水一樣,總是連在一起的,而楚軍則處於他們的包圍之中。

魏東河騎着戰馬,親兵在他身旁不停的揮動令旗。

一旦到了必須堅守的地方,魏軍將表現得無比強硬,決不允許讓開楚軍的道路。楚軍奮力的想要撕開魏軍包圍,但是已經做不到了。

孫茂赤着膀子,提着一把沾滿血污的大刀,在戰場上橫行霸道。幾百個趙卒跟在孫茂身後,孫茂衝上去,不講道理的一刀,根本沒有人能夠擋住他。而魏軍則將楚卒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形成一個鬥獸場的環境,孫茂就是那隻老虎,而面對着孫茂的楚軍,只能轉身逃走。

恐慌一開始很小,小到微不可查,但隨後,這種恐慌如水中波紋,一圈圈散開,楚軍大面積的陷入了動亂之中。魏軍適時的放開包圍,楚軍開始潰散,朝着己方的大營逃跑。看似強悍的楚國步卒,似乎也沒有辦法正面和步兵甲天下的魏國作戰。

“追!”

趙辰下令。

這個時候,天空逐漸放明,但是光線暗淡,看起來時間已經接近夜晚。趙國騎兵手持長劍,從側翼狠狠刺入潰散中的楚軍。楚軍根本沒有想過反抗,丟盔棄甲,只恨自己只生了兩條腿。戰場瞬間變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噩夢還沒有結束。

相比於楚國逃兵,趙國騎兵畢竟人數稀少。可等他們逃出析許平原之後,赫然發現,已經有敵人等在了哪兒。密集的箭雨從天而降,不知何時聚集起來的韓國弓弩兵,守在兩個小山坡之後。

“停!”

魏申制止了射箭的韓國弓弩兵。“等他們再靠近一點!”

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冒着箭雨向前衝。但是一旦箭雨停下,他們就會心生僥倖。果然,很快楚國步卒又開始朝着前方發動衝鋒。也有很多聰明人,繞着山坡,逃進附近的樹林之中。不過這只是少數,戰場上摩肩接踵,就算想逃,也根本沒辦法從密集的人羣中衝出。更何況大部分人只是隨波逐流,一邊暗自祈禱,一邊亡命逃跑。

潰散的楚國逃兵很快就靠近了小山坡。

魏申仍然壓抑着內心的衝動,舉着的手絲毫沒有揮下的意思。匆忙間,魏申瞥向遠處楚軍統帥的令旗,旗幟早已不知何時撤去,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山坡。“這麼輕易就放棄了麼?”魏申抿起嘴角,心裡浮現起一個人的模樣。魏申手向下一揮,喝令道:“放箭!”

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向前逃出了韓國弓弩手的攻擊範圍。魏申要求韓國人只將羽箭覆蓋在山坡中央的位置,這樣一來,前方已經逃脫的人更加奮力逃走。走在中部的人,看着逃走的人也心生希望,更是甩開雙腿向前,卻一頭闖入箭雨之中。

那滿天箭雨似乎完全不存在,密集的羽箭都無法在山坡間清出一片空地,不斷有人向前填補。

而試圖轉身逃走的人,趙辰已經率着趙國騎兵冷漠地等在哪兒。趙國騎兵後,則是人數更多的三晉步卒聯軍。

只是,這樣數十萬人蔘與的戰爭,不可能通過一次戰役徹底的決定勝負。雖然這一戰楚軍損失慘重,但三晉也絕沒有好到哪兒去。

等到戰事停歇,趙辰騎着戰馬趕到山坡上。

魏申已經癱坐在哪兒,兩個人相視一笑。這一戰,終究還是他們勝了。

析許一戰,三晉聯軍四十萬人,楚軍約三十萬人左右。魏國魏武卒戰死三分之二,楚國重騎兵,全軍覆沒。戰後統計,三晉死七萬五千餘人,參與戰鬥的人幾乎人人帶傷;楚國戰死是五萬餘人,傷者不可計數。趙國千夫長戰死三人,百夫長戰死五人,十夫長几乎全沒。

次日,楚軍從南陽撤軍,退守襄陽。

聯軍進駐南陽城。

【138】戰船阻擊【70】初臨沙丘【05】九尾現世【98】行刑者暗【05】九尾現世【108】項天無敵【106】須臾夜訪【53】通敵叛國【25】樊慄犯險【174】魏瑩遇襲【154】邯鄲來使(二)【175】初戰谷河【84】遇伏與救援【05】九尾現世【25】樊慄犯險【66】逃出生天【59】黔陵城破【145】輕生相許【156】成敗一念【131】白臻南是誰【21】幽靈趙騎【137】最後一戰【30】瀕臨決戰(三)【123】天時地利【170】風花血月【179】三年之約【29】瀕臨決戰(二)【93】離原對峙【121】魚齒山【02】策近謀遠【95】命懸一線【116】未戰先潰【90】黑夜襲營【47】黑夜殺人【57】四面圍城【63】霸王鑄槍【92】營寨攻防戰【175】初戰谷河【143】緊急逃亡【162】計中之計【176】遭遇埋伏【107】燕國背棄【151】弘門宴會【49】韓魏攻趙(加更)【171】無盡等待【30】瀕臨決戰(三)【55】黔陵攻防戰【181】新年快樂【165】倒卷珠簾【77】野外遇襲【118】重裝騎兵【106】須臾夜訪【131】白臻南是誰【20】紅顏命薄【132】齊楚攻伐【10】爲君掠陣【88】鳳凰涅槃【67】他鄉故知【182】出使列國【151】弘門宴會【42】月姬回魂【07】佔領完城【116】未戰先潰【121】魚齒山【157】迷宮疑雲【166】徹骨冰寒【05】九尾現世【181】新年快樂【27】衆叛親離【65】再入地牢【146】此身如旗【142】魏申遇伏【60】醉鄉夢裡【109】力挽狂瀾【103】魏申挑釁【82】斷網晚更【118】重裝騎兵【66】逃出生天【176】遭遇埋伏【27】衆叛親離【15】再臨夫施【160】亡命之徒【34】王的使者【35】趙辰的抉擇【174】魏瑩遇襲【161】反間之計【58】露水之戰【04】山中獵野【57】四面圍城【153】邯鄲來使【07】佔領完城【142】魏申遇伏【98】行刑者暗【153】邯鄲來使【169】殺人誅心【164】一個字,秀【135】天下負我【64】今日第三更【109】力挽狂瀾【55】黔陵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