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抵關

斥候曲所報,楊駒並沒有放在心上。

雖然比那糧站司馬所說的三千人多了小半,但依舊只是一羣烏合之衆,宵小之徒。

同樣,楊駒也沒有派兵去支援斥候曲。而是命人傳令,使其等轉而與後面的傅軍將聯繫。雷定所部,不值得充當先頭部隊的護氐軍去分心。

大軍自此啓程後,再無干擾。便是途間糧站,也再未受到任何襲擊。

護氐軍斥候發現了雷定等人,雷定手下的氐人,也沒差到哪去。發覺有人在跟着他們後,便一頭扎進了深山老林之中,不再靠近陰平山道。

似如碩鼠,逢險則避。

雷定的小心謹慎,也讓跟在護氐軍身後的傅燮,煩躁的撓了撓頭。

進深山圍剿,鐵定不行。

哪怕是有護氐軍斥候帶路,大軍也很難徹底把雷定這股烏合之衆給剿殺乾淨,典型的費力不討好。可若是放任不管,也不行。

自己所部走過之後,糧站雖然會就此撤銷。可這塊地盤日後總的治理吧,還有山林連綿不絕的廣漢屬國,肯定得設置縣邑。

雷定等氐羌,早晚都得剿滅,否則會影響大周在廣漢屬國的統治。

傅燮頭疼的半天,最終還是決定留下趙昂所部,專司剿滅雷定之事。而後大軍繼續前行,獨留下趙昂氣呼呼的衝着手底下的兵大呼小叫。

本想着打巴蜀建功立業呢,結果倒好!

第二軍行六七日,來到最後一個糧站,將士們搬空了其中糧秣,而後焚火毀寨。

行走於陰平道的西路軍,以及米倉道的東路軍,都絕非短時間內就能進入益州腹內。而行軍路線最短,沿途最便捷的中路大軍,業已在徐榮的統帥下,來到了白水關外。

短暫休整一日,順便補充軍中糧秣後,大軍繼續沿江南下。

葭萌去白水百五十里,山途險峻。

西漢水,婉轉南下,途經葭萌關。而葭萌關便在這西漢水以西,臨江傍山而成。

右側西漢水奔濤濁流,左側牛頭山北麓崇山峻嶺,遮蔽方圓。

徐榮大軍沿西漢水西岸行軍,因爲他們不需要去閬中,走東岸無用。

此時的葭萌山道,還沒有後世那般寬闊的衝擊平原,只有山麓下臨近江邊處,有一條簡捷道路。

行軍四日,距葭萌關二十里,周軍就此下營。

營壘未成,徐榮便引諸將,端望關前雄闊。葭萌關還是與當年一樣,地處險要,扼守通衢。那關牆,似乎高了一些~

罷了罷了,高不高無所謂了。

這等雄關,仰仗的可不是關牆,而是那渾然天成的地利。

駐足山坡,回望大軍營壘,軍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尚未建成的營壘,便是當年哀兵出葭萌,頗蠻衆之處。

十餘萬埋骨在這片故址之下。

左側,肉眼可及,一座座京觀矗立,怖氣森然!

“來人,與那黃公衡送去口信,約其明日出關一敘。”

“諾!”

親衛縱馬馳下山坡,直奔葭萌關前。

行近關前數百步,途路陡然而窄,就此登坡,至建立在坡上的葭萌關外。

關上蜀兵,各持弓弩,搭箭上矢,瞄準了下面的那名周軍騎兵。

“哼!”

徐榮親衛嗤之一笑,似乎篤定對方不敢傷及於己,慢慢環視了城頭一遍,大聲喝道:“葭萌關守將黃權可在?”

聞言,關上一人擡身望去,直呼人名諱,有些不敬啊!

“爾等何人,吾家將軍名諱,豈是汝一小卒可呼?”

一校尉探出上半身,朝着下面的親衛斥責道。

親衛可不在乎,繼續言道:“哼,大周前將軍,徵蜀大都督徐榮,有請將軍明日出關一敘。再奉告諸位一句,若無吾家大王,彼等蜀人早已被蠻子屠戮殆盡。今忘恩負義,據關割土,抗吾天兵。吾大週二十萬將士,人皆憤恨。今日開關獻城,可免一死。待吾將士破之,必盡屠之!”

說完,親衛回身調馬,奔馳而去。

關上鴉雀無聲。

倒不是被那周騎所言之語給嚇住了,而是心中自有所想。

十三年前,高督督也就是今天的周王,率關涼之兵,入蜀平蠻。高都督坐鎮他們腳下的葭萌關,總督諸方軍事,拒板楯蠻於外。關外的徐將軍,引各路兵馬,南赴蜀中,三月而定亂羌。後發諸軍,攻犍爲,雪夜破武陽,徹底平定益南叛亂。

再之後,便是聞名天下的牛頭山大戰以及葭萌關大戰了。

先敗後勝。

牛頭山之敗權且不提,但是那葭萌關大勝,就足以讓所有人回味猶懼。

斬首十餘萬,築以京觀。

君不見那板楯蠻,十年來,再不敢生亂?

沒錯,上次周軍南下,他們擋住了。

但敵軍都是誰?

除了那蘇則的第四軍外,其餘的也都是歪瓜裂棗而已。而且,那蘇則雖也參與了平蠻之戰。可終究不聞於巴蜀萬民耳目,並無聲威。

可徐榮不同!

蜀中平羌亂,何其迅捷。奔之千里,雪夜襲城,何其膽壯。

黃權心中也不由心生嚮往,因爲徐榮是真正的天下名將。那蘇則,雖同號都督,同列周之軍將,但終究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徐榮不同,是真正的天下名將,或許周王都未必有其擅陣之能。

回望關前諸將校,果真,聞徐榮之名,衆皆有懼色。當初,聞蘇則之名,可未有幾人生懼。

“巴蜀何其多難哉!”

不知道是心生感嘆,還是黃權想要撫慰軍心,莫名惆悵一語,聞於衆人。

聞其言者,無不是面露難色,心中想起這短短數年來益州的狀況。老主公一死,周人夥同叛軍、蠻兵,趁機相攻。好不容易,周人退避,卻又生了趙韙之亂,至今尚戰於成都外。而今,內亂不定,外患又至。

即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兵丁,心中也都開始擔憂起家中妻小的狀況。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被趙韙亂軍騷擾,有沒有被戰事波及.......

許久後,衆人面上全然不再見恐懼之色,反是堅定毅重之色。

他們,心無所念,唯護佑家小而已。

也許,他們曾聽說過周軍軍紀嚴謹,頗有仁義王師之城。但戰亂之下,誰又敢將一家老小的安危,寄託於敵人所謂的仁義之下。

縱是千言萬語,天下烏鴉,終是一般黑!

第538章 魏王卓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571章 動靜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3章 舉將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883章 進軍(中)第662章 諸事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242章 破壞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154章 掘平陵第578章 益南第873章 拼人才第5章 點卯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45章 天下紛擾第582章 營城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449章 逆襲第923章 江油城第476章 訂盟第208章 無題第257章 清君側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61章 鍾繇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50章 求解黨錮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29章 御兵驅蠻第889章 決議第33章 死裡逃生第364章 錢幣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70章 帳內威逼第891章 彭城第476章 訂盟第562章 伏擊第736章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83章 北上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205章 這天子第593章 白災第223章 段煨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402章 至離石第683章 頓足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67章 袁家嫡子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362章 議陣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60章 長社大勝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18章 歸去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96章 新城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736章第648章 平城第310章 唐姬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617章 無題第363章 大練兵第83章 北上第813章 計議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58章 圍城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132章 受困第381章 撤退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76章 蒯良之策第357章 軍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769章 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