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摩天嶺

看着眼前的摩天嶺,楊駒不禁咂舌。

心中對於天險的認知,再度增加了一個檔次。

高站嶺上,垂而望之,幾乎算得上是懸崖峭壁了。那所謂的傾斜,根本沒有任何作用。而且,陡壁之間,光滑潤平,山腳之下,卻是峭石叢生。

不僅僅是楊駒,連軍中的老卒,見此也皆是畏而不前。

他們曾經是氐人,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善於攀巖走壁。但不代表他們無所不能,這般天險,連附巖而下都很難做到。

“繩索!”

楊駒衝着後面喚了一聲,沒有繩索,他們根本沒辦法下去。

“軍將,繩索昨日架橋就用光了,藤枝倒還有幾根。”

身旁的苻健,開口提醒了楊駒一聲。

楊駒皺了眉,言道:“藤枝也行,看看能否順下去。”

“諾!”

.....

很快,幾名善於攀巖的老卒,抱着捲起來的藤枝,來到楊駒身前。

一根藤枝放下峭壁,結果看起來連兩成高度都達不到。

“接起來試試,記得綁結實了。”

“諾!”

幾名老卒熟練的把粗硬的藤枝,用鐵釘和圓木,給結結實實的釘在一起,足有十餘丈。

再放下,肉眼觀望,似乎堪足。

但是,就在老卒準備就此下去的時候,楊駒卻陷入了遲疑,揮手示意士卒不用着急。

而後轉目看向苻健,言道:“苻叔,一根藤繩,一天能下多少將士?”

原本還有些疑惑的苻健,聞楊駒此問,也當即陷入思索。片刻後,方言道:“山岩陡峭,縱是矯健之人,也得小心翼翼。巖壁高逾十丈,一天下來,至多能下三百人。”

“不行,太慢了。”

楊駒搖搖頭,暗歎一聲,口中喃呢道:“現在吾等有數千人,一根藤繩不夠。旬月時間,莫說阿貴,只怕傅軍將的兵馬都能趕上來了。立即派人去砍藤條,務必一日之內,準備三十根。”

“山中林密茂盛,藤本就稀少,又多長於峭壁,伐之不易啊。”

“那也總比干等着強,派人去吧。如此險要之處,蜀兵無人駐防,已是天佑吾等,又豈能輕言放棄!”

楊駒知道苻健的想法,以及其心中的擔憂。不只是他,所有的將校、士卒的心中,恐怕都是如此作想。

自從離開了最後一處糧站後,他們沒有任何的外來補給。軍中糧秣,眼下所餘不過十日之用。就這,還是在死了兩千多人的情況下。

對於一支近萬人的隊伍來說,死亡兩千多人,一般人早就崩潰了。若非自己在拿大周的軍法和身後的第二軍壓着,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誰也不知道。

現在,自己必須強硬,否則軍心稍有鬆動,就徹底沒希望了。

“唉~好吧!”

苻健長嘆一聲,轉身離去。

而後,楊駒這才點了一名老卒,命其下去查探一番。

老卒小心翼翼的抓住藤繩,慢慢的朝着崖下而去。

半刻鐘後....

當其着地之時,頂上頓時響起一陣陣歡呼聲,楊駒的面色也總算是好了一點。

隨即,又使其餘人順之而下。

一名名護氐軍將士,紛紛而下。其間,不免有人粗心大意,失足跌落,當即摔成肉泥。但相比起身後的憲兵而言,只要小心一點,活下來的機率比畏懼不前要大得多。

整整一個上午,三個時辰下來,也只有堪堪二十來人而已。

這速度,直看的楊駒急的跳腳。

好在砍伐藤枝的士卒,沒讓楊駒失望。下午的時候,就有了十一根直趣而下的藤條。

到了傍晚時分,崖下聚集的將士,已有三四百人之多。

夜色一落,護氐軍將士也沒有鬆懈。

甲師師帥竇茂率先下崖,統領已經下去的將士,而自己則盯着尚在崖上的數千將士。

夜晚,會有逃兵。

不看着的話,說不定第二天一起來,自己都有可能成光桿軍將。

夜裡攀巖的難度,比起白日,尤過幾分。

第二天,崖下又多了數十具摔成爛肉的屍體,同時也多了一倍的將士。

藤條,又多了幾根。

這幾根藤條並沒有如之前那邊,順下崖去,而是做成了藤梯。藤梯一成,不僅危險悉數大減,連下人的速度亦是提升了數倍不止。

短短兩日功夫。

楊駒率領的護氐軍,已有三千人來到崖下,並且開始繼續向西探所山道。

又一日,楊駒親自率領本部精銳,越過摩天嶺。

唯獨留下苻健,率領餘下的五千餘將士,慢慢過嶺。順便,保護這條可行之路。

驅兵直進。

————————————————————

當天下午,一路開道的竇茂,遭遇蜀兵。

兩軍都毫無準備!

護氐軍過摩天嶺的時候,見無人駐紮,便以爲蜀軍沒有在這一帶設防。畢竟,摩天嶺那般險要,不用三五百人,就能死死的卡住他們的進軍。

而蜀兵,則是沒想到翻越摩天嶺的周兵,居然那麼多!

摩天嶺,蜀兵當然知道這是一處險要之地。但也正因爲其過於險要,因此蜀將只是留下幾名斥候看着,主力則駐紮剛氐道前沿,距離摩天嶺不過三十來裡。

縱是山道難行,斥候需要一天的時候彙報大軍,然後軍隊再趕到也需要一天時間。可摩天嶺那般險要,給敵軍三五天,也至多下來五六百人而已。

這麼點兵力,只要自己大軍一道,寇等退無可退,還不是任由自己宰割。到時候,士氣大挫的敵軍,自會知難而退。

結果......

大意之下的蜀兵,被突如其來的護氐軍將士,殺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走了將近一月的山路,是個人心中都有數不盡的怨氣。

此刻,全都發泄到了蜀兵身上。

一戰斬首千八百餘,擄三百餘人,逃走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大勝的消息,傳到後面楊駒那裡,也是軍心士氣大振。

隨即,周軍趁勢攻下只有二三百人駐紮的剛氐道邑城,奪取了蜀兵些許軍糧,補充己用。

次日,竇茂繼續率前軍沿涪江南下,自此再無險峻山路。

楊駒領兵緊隨其後,爲其後援。

更後面,越過摩天嶺的苻健,已是與阿貴會軍。留其靜待第二軍,保護藤梯後,率軍追趕前中二軍。

而於東路軍,第一次面對這種深山老林的趙衢和周瑜,也終是費勁千辛萬苦,來到宕渠城外。

兩軍以及賨兵,近四萬人,在回到宕渠時,死者、失散者千餘人,更有傷病三千餘人。

好在,他們不像楊駒、傅燮那麼困難。

雖然仍舊有些缺乏糧食,可宕渠、墊江都有屯糧。他們隨身攜帶的軍糧,也尚且足用,不愁吃食。再加上賨兵之中多有諳熟採藥之人,減免了大部分傷員的死亡。

到了宕渠,更是能好好休整一番。

第77章 天下局勢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106章 追尋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643章 休整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935章 攻第116章 夜襲第620章 劉表第600章 袁渙第444章 舊部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8章 歸去第917章 糧站第812章 肱骨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607章 失鬱郅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1章 良家子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580章 謀劃第9章 遠赴荊楚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561章 設伏第518章 蔡璣第612章 攻守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772章 天子氣第1章 良家子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922章 摩天嶺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36章 戰丹水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4章 騎軍軍侯第20章 漢中戰事第243章 會師第335章 席捲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485章 離間計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303章 兩難第291章 父女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22章 名揚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655章 局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357章 軍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857章 交易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828章 進軍第488章 無題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601章 棋局第760章 趙宮第891章 彭城第659章 科舉第289章 國士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14章 銜尾追擊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889章 決議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38章 哀兵必勝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312章 失心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