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定略(上)

除周國衆人外,其次便屬漢中王帳下將校、官吏最爲衆多。

其中升任大周后將軍的張衛,自是當先列首。身後依次是漢中諸將楊柏、楊松、楊任、楊昂四員要將,及漢中王諸子富、盛、廣等人。而漢中國相閻圃,則領漢中太守楊霖,郡尉昌奇,及相府諸掾屬,更於側。

賨部首領樸胡,賨人頭領李應等人,亦在漢中官員之後。

益南義軍首領之一任岐,領益南豪族張續等人,及大將王鹹、李福。一同而至的還有周軍軍候馬超,軍司馬馬岱兩人。

林林總總,漢中王府的主殿之內,硬是擠的滿滿的。

衆人之中,身份最爲高貴的漢中王張魯,自是端坐於上首。不過,那一副祥和慈容,卻有些壞了其身爲王的威嚴。

“諸君匯聚一堂,可見吾大周英才廣盛啊!有諸才統籌,劉璋無能小兒,焉能阻天兵降之,哈哈哈~”

張魯見到今日盛況,心裡也是深感喜悅。

畢竟,往常漢中王府聚議,多則六七人,少則二三人。比起今日,差之十倍不止啊!這些人雖然不歸自己管轄,可在衆人面前,彰顯一下自己漢中王的尊貴,也是足以讓人欣慰之事啊。

得到小小滿足的張魯,一開口就是喜慶話。

殿內衆人,多舉聲附和。

事實上,於所有人心中,都不會懷疑此次徵蜀會有什麼意外。

相隔近兩載,大周掃清了涼州西北一帶的反抗氐人。又策以謀略,使關東大戰不休,再結荊州劉表爲應,誘使五溪蠻、南中豪族互爲征伐,此次伐蜀再無後顧之憂。

而且,蜀中內亂已生。那趙韙和劉璋大打出手,這般局勢下,彼等宵小,焉有反抗之力?

徐榮面色也顯得輕鬆無比,荊州水師已經出發,兵甲、軍糧數百船。更添水軍兩萬,由荊州軍師將軍蔡瑁統制,直髮江州。

荊南劉磐更是聚大軍於漢壽,一旦發現五溪蠻與南中豪族休戰,便會立即進攻五溪蠻。以免這些蠻子,再誤了伐蜀之事。

萬事具備!

“諸君且休。徐將軍,此次徵蜀,周王任君爲三軍主將,統籌各方兵馬。如今,糧秣屯積如山,兵甲儲備富饒,將軍心中可有定略。”

張魯擺擺手示意附聲的衆人作罷,而後問向徐榮,掀起此場軍議的序幕。

徐榮挺身出前,來到位於大殿中央的沙盤旁,面向張魯,拱禮言道:“大王,此次徵蜀,榮與袁參軍及諸參佐,早已議定。伐蜀,必勝!”

“噢,孤恭耳聞之。”

張魯說完,起身走到徐榮身前,注視着徐榮的同時,也時不時瞥兩眼沙盤。先前衆僕擡此入殿之時,自己還是很好奇究竟是什麼。

現在走進一觀,才發現其間盡顯山川河道,煞是奇哉。

徐榮自是發現張魯的好奇,於是言道:“此爲沙盤,吾大周軍國之利器。往歲,吾等將校領軍征戰,以斥候爲耳目,以輿圖明四方,但終究不及這沙盤之壯瑰。”

話音方落,除周國諸將外,其餘人紛紛踱步上前,注目觀看。

“咦,這是漢中及蜀中地形?南山、米倉山、陽平關、葭萌關......”

閻圃看着這沙盤上的山山水水,城池關隘,口中幾乎脫口而出。但每每道出一處,漢中及賨人衆人,便愈加吃驚一番。

唯獨見多識廣的張衛,悄悄昂起胸膛,面露喜意。

哼,一羣土鱉,連沙盤都沒見過!

張衛是什麼心理,徐榮可不會在乎。踱步兩尺,徐榮以腰間佩劍,懸指沙盤中央,言道:“此沙盤,以粘土形山巒,以白紙做河水,以木雕築城隘,以角旗充三軍。此間山河形勝,皆依漢中、巴蜀山形地貌爲實,數千斥候費三月之久,軍中匠作依言圖而作,終有所成。”

“不過,時日方短,此盤與實際地形仍有些差池。水陸之道,城隘之在,並無差異。唯長遠,或許短上六七餘裡,或許長些三五里,於大局無礙。待到平定巴蜀,由關中大匠,細心雕磨,至多五載,必能成就山河實圖。”

“所差不過七裡?未曾想,世間竟有此般神物!”

漢中大將楊昂不由感慨一聲,比起那鬼畫符一般的輿圖,眼前的沙盤絕對是軍國重器。而其之重,正如所制山河之重,這就是江山!

輿圖之差,但凡行軍打仗之人,必然會爲之吐槽不已。或依之迷途,或從之絕道,不足爲奇。可有了此物,縱橫巴蜀山巒之間,只怕很難再出差池啊。

這時,賨人首領樸胡身後一年輕人站了出來,言道:“此物雖妙,可重量不鈞,更易損壞,行途之間,攜之多有不便。而且,一旦爲他人所獲,卻是助敵之奇妙。畢竟,製作起來並不難!”

“平兒住口!”

樸胡聽到後面一句,當即衝着何平斥責一聲。他雖然看不懂這玩意,但從徐榮口中也知道這是周國將校費勁心思所成。在平兒口中,卻成了不難之事,未免有些折周將顏面。

何平當即再度躬禮稽首言道:“末將魯莽,多有冒犯,還請將軍責罰!”

這一請罪,讓周軍將校中幾名躍躍而出的傢伙,個個冷哼一聲,壓住了心中的跳動。

唯獨徐榮,帶着笑意看着這年紀輕輕的賨人,頗感好奇。

一個蠻夷,居然懂的這麼多!

不錯,沙盤雖好,但僅限於中軍、廟堂之用,委實不適用于軍前。

攜帶不便,容易損壞,是其一。

其二,沙盤之用,利於辨識不熟地形。攻入他人境內,有沙盤在自然熟絡道路通途。但對於敵人來說,地形說不定早就被人家了記於心。若是得獲沙盤,對方頃刻間便能造出。

難以製造,只是針對於不熟絡地形之人。

“好小子,說的不錯。不過,汝雖有別見,卻並未言及此物真正所要。沙盤製作確實不難,雖可明觀形貌,然輿圖做仔細了,亦不差於其。但是,此物所重,在於廟堂之高,之遠。”

徐榮看着他,一言一語的道出沙盤最大的用處。

沒錯,它就是爲了讓長時間呆在朝堂上,連輿圖都看不懂的朝臣們,別睜着倆眼瞎說話。

有了沙盤,起碼那些傢伙也能清晰的知道山河之形,想要遙指大軍,也不會出現那種帶着前線部隊跳入火坑的狀況。

其次,也能讓朝堂諸臣,清楚的知道軍事行動進行到哪一步。

畢竟,信報說完,有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信中所說的某城某隘在何地!

第891章 彭城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903章 破勢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11章 殺人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934章 進略第731章 儒林第58章 圍城第648章 平城第883章 進軍(中)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96章 出兵第759章 凜冬第343章 軍制第209章 國事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610章 斬將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545章 鹽利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428章 授學第689章 天變第243章 會師第87章 宮廷奏對第890章 巧舌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281章 請才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804 冬季攻勢(30)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283章 絕食流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607章 失鬱郅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78章 連鎖反應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80章 欲納降第541章 定議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313章 欲出關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86章 回府第492章 諸變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88章 無題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428章 授學第838章 潰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882章 進軍(上)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834章 下晉陽第652章 絕地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908章 破勢(7)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87章 宮廷奏對第875章 湖中閣第14章 銜尾追擊第103章 圍城第463章 射策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362章 議陣第934章 進略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830章 爭城(中)第599章 勝第618章 大雪紛飛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813章 計議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221章 大局、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