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折返洛陽

剛到廣宗,又詔令回返洛陽?

高誠皺着眉頭,沉思。

到底是發生了何事?還是用八百里快騎傳詔!

黃巾之亂...

黃巾之亂?

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高誠突然想起一件天大的事情來!

涼州羌亂!

對,應該是,算算時間,也能對的上!

涼州羌亂在歷史上應該是十月份發生的,再加上信使一路跑回洛陽,再抵達廣宗。

是了,就是他們了!

涼州羌亂,是東漢末年最嚴重的一次戰亂。

叛亂者是由涼州漢人、湟中羌人,以及涼州外圍的大小十三羌,西域的小月氏,都有參與。他們之間,只是參與的時間段不一樣。

可即便如此,涼州也徹底被打成爛地。

更甚者,直至西涼馬騰和韓遂爭鋒之際,涼州控制權也只是從羌人叛軍手中,轉移到漢人叛軍手中而已。更西北的河西四郡,更是百年之後,纔回歸中原。

西域?

涼州一亂,西域就更加沒戲了,直到晉朝時期,纔再度收復西域。東晉之後,便沒了下文,一直到盛唐!

真是記性越來越差了,年後還專門想到涼州羌亂,讓父親他們搬到洛陽。現在不過區區數月時間,差點想不起來。不過,這西涼羌亂,可是不好平定啊!

西涼羌亂,在原本歷史之中,大漢帝國先是以張溫掛帥,先勝後敗。十餘萬大軍,折損過半,張溫也因此消失在朝野。其後,大漢朝廷也只能將重兵,防守美陽這塊祖地。

直到皇甫嵩將兵數萬,大敗羌人,這場使得三輔得以不失。

在之後就沒了,涼州陷入了馬騰、韓遂的爭奪。

而中原,進入帝崩臣盛之勢,天下將亂。

想要平定涼州,必須要又足夠的騎兵。因爲,不論是涼州叛軍,還是羌人,多是騎兵,步卒甚少。

“傳令諸將,入帳議事!”

不論如何,這大營總得先紮起來。

張任、夏育、傅燮三人,皆是喜笑顏開。畢竟,廣宗一破,黃巾敗亡在即,大家馬上就能夠記功行賞了。怎麼說,都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若是,趁着這最後時間,再得些功勞,那就更好了。

不過,三人也只是奢望一下。自家將軍自張安一事後,與皇甫嵩、朱儁,就有點勢不兩立的味道。現在,想蹭點功勞的確難。

一進入大帳,三人便看到高誠面黑如墨,去了臉上笑容,心中不知發生何事。

“來了?陛下有詔,命吾等即日折返洛陽!”

“回洛陽?”

傅燮驚呼一聲,滿是不信。大軍剛剛從司隸來到冀州,還沒睡上一覺呢,這頭又要回洛陽?

“將軍,發生何事了?”張任詢問了一句。

高誠擡頭,看看三人,卻說道:“本將也不知曉,一切回到洛陽後,自會知之。”

“下令給諸將士吧,收拾行裝,吾等明日便回洛陽!”

“諾!”

軍令既下,想不回也得回了。

與三人的表現不同,中下級軍官以及士卒,聽到回洛陽的消息都是欣喜不已。

畢竟,他們已經撈了很多首級了。

回洛陽肯定是要論功行賞的,此時不喜,更待何時。

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將軍正獨自坐在大帳之中,聽着外面的歡呼聲,慢慢閉上了雙眼。

這些可愛的士卒啊,他們卻不知大妻兒老小可能已經陷入戰火,危在旦夕了。甚至是,已經...

————————-——————————————————————

漢光和七年,十一月。

北地數州之地,已經被大雪覆蓋,白雪皚皚。

天氣的原因,使得大軍渡河更加方便。

七千人馬,聚集在孟津,看着大河之上結的冰層,晶瑩透亮,煞是一副天下奇觀。

今年的冬季,似乎比以往冷的更早。

按照往常,黃河結冰,應當實在漢歷十二月份左右,也就是春節前後。而現在,剛剛到十一月份,大河已成冰河。

戰馬裹上蹄布,在騎士的牽引下,緩緩走在冰河上。步軍,則是圍攏在輜重車旁,一邊扶着,一邊推着。在冰河上,單靠馱馬,很難拉着輜重車跑。

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時不時滑倒在地。甚至就連戰馬,也有失蹄之際,摔在冰面上,連個裂紋都看不到。

同時渡河的還有很多百姓,趁着結冰之際,不用掏錢坐船,往來兩岸。

還有一些世家子弟,聚集在孟津段大河沿岸,觀賞這世間美景。

渡過冰河,便是北邙山附近。沿着山腳,穿過首陽山,三軍將士未作停留,直奔偃師。

偃師乃京畿重鎮,也是洛陽東面最後一道防線。不過,在這個時期,偃師已經失去了其作用,誰也不相信有人能攻入司隸。

東面有着天下第一雄關的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虎牢關南接嵩嶽,北瀕黃河,阻斷東西。其後又有成皋、敖倉、滎陽等要地相托。

南方有軒轅關,連接嵩高山,封鎖潁川入司隸之途。其左右大谷關、伊闕關,皆是險要之地。

西面有函谷關,陸渾關扼守要道。

北面便是大河,又有孟津、小平津關,可謂是萬無一失。

也就這一回的黃巾之亂,有流言說黃巾軍要在司隸造反,響應關東,使得京畿抖了一下。

高誠率領大軍抵達偃師,自然是有不少人知道。即便是高誠自己,也是每隔數日,向漢帝劉宏傳報一下大軍行程。免得讓陛下產生誤會,使二人相疑。

帶兵進入京畿,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基本就是要行不軌之事的節奏。

但詔命如此,高誠也不得不從。

就在高誠大軍抵達偃師休憩後,洛陽也陷入漆黑的深夜。

北宮,合歡殿內,漢帝劉宏醉眼熏熏,望着殿內舞弄妖嬈的宮女,神色不定。

涼州枹罕羌、先零羌造反,連結大允谷的燒當羌、燒何羌、當煎羌、當闐羌等攻破金城郡治允吾。如今,已發兵隴西。正欲下了隴西郡,再向東進攻涼州州治冀縣。

這還不重要,畢竟羌人突然造反,漢軍來不及反應丟了金城,還得說的通。

可那涼州刺史左昌當真廢物,召集了一羣湟中義從胡,以及北地羌人,去救援金城。結果,募集的兵馬,全都投靠了羌人首領。

現在好了,剛剛上任的護羌校尉,還沒到地方就慘遭兵變身亡。

而且,現在那羣羌人居然還推舉湟中義從胡的將軍爲首領,一曰北宮伯玉,一曰李文侯。

這可真是送兵、送糧、還送將啊!

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838章 潰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818章 宗員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4章 騎軍軍侯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217章 甜秫杆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32章 鳴金退兵第610章 斬將第519章 換相第645章 王氏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38章 哀兵必勝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402章 至離石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485章 離間計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55章 波纔將兵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875章 湖中閣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819章 籌備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619章 襄陽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51章 朝會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5章 點卯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216章 下鄉第812章 肱骨第136章 惑敵第655章 局第543章 並國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916章 王平子均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856章 三士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827章 大戟士第523章 復漢庭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828章 進軍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62章 伏擊第103章 圍城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905章 破勢(4)第2章 終有離別第453章 起居注第343章 軍制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233章 調查司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127章 無題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473章 意會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526章 破城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352章 太學博士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492章 諸變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60章 長社大勝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209章 國事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