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北上

最終,青年還是得到了一大塊彘肉。

誰知,這小子居然又從身側取出一個葫蘆,看的高誠目瞪口呆。

正欲起身去看看這小子那邊到底有多少酒,卻被青年打斷:“將軍欲圖在下之物?”

這話一出,高誠壓下了起身的念頭,冷哼一聲說道:“還有沒有美酒?一壺酒可不過癮啊!”

“沒了!”

“真沒了?”

“假的!”

“吾槽,到底還有沒有!”

“哎,汝這將軍真是!告訴爾沒了,不信。言之有吧,還是不信!”

“趕緊取來!”

“嘿嘿,接着!”

看着丟過來的葫蘆,高誠頓時喜上眉梢,伸手接住葫蘆。

這一接,便趕覺不對勁,怎麼這麼輕?”

“哈哈,在下去矣,此葫蘆便贈與將軍!若是有緣,將軍可要裝滿美酒!”

一擡頭,那青年居然啥東西都不要了,仰頭飲酒,閒散漫步離去。

嘿,這小子還真是膽肥!

“將軍,要不要...!”

“想幹啥?”高誠回頭看了一眼親衛,繼續說道:“如此之人,當真有趣。行了,本將軍要繼續垂釣,莫要驚擾!”

剛剛坐下,高誠又是感覺不對勁。

急忙扭頭望向已經走出數十步的青年,不,應該是少年!

這傢伙身高不過一米六左右,應該還是一少年。

當真有趣,有趣!

日落半山。

高誠看着空空如也的竹籠,嘴角一抽,將手中的釣竿提起。

一看,那魚鉤之上,地龍又沒了...

吾槽!這魚都成精了呀!

暗罵一句,順手將釣竿扔到水裡。又一腳把那破竹籠踢飛,拿起地上的葫蘆,轉身邊走。

而此時無聊事事的親衛,正焉焉的守衛在四周。

“走啦,回去!”

一聽回去,衆親衛立馬就來了興趣,急忙上馬,追着率先一步的高誠。

回到宛縣城內時,天色已是晚了。

叫開城門,一行人迅速回到郡守府。

次日一早,荊州刺史徐璆一臉難看的坐在左側首位。下面秦頡倒是心滿意足,嘴角微漾。其後蒯良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其神色。

右側武將之列,打首的傅燮、張任、夏育三人,皆是平淡入場。後面的蔡瑁可是喜笑顏開,異常興奮。

黃忠身爲南陽都尉,今日居然沒來,很是奇怪。

“南中郎將到!”

“末將恭迎將軍!”

親衛一聲唱和,擁護着高誠進入大殿。

左右一觀,高誠笑了笑,徑直走到上座。

“諸位無需多禮!”

“謝將軍!”

“嗯,具體情況本將軍也已瞭解。那賊首韓忠、孫夏賊心不死,欲圖死灰復燃。哼,真是異想天開!”高誠先是口口聲聲的討伐韓忠、孫夏二人,轉頭衝着徐璆、秦頡說道:“徐使君與秦府君昨日孤身犯險,以身誘賊,先誅賊首,復定亂局,實乃大功一件。”

“德珪,掌管荊州郡兵,指揮平亂,斬首無數,亦是大功。稍後,本將上疏奏功,必不負諸位昨日之辛!”

“謝過將軍!”

“哼!”徐璆在旁邊冷某看着上座的高誠,冷哼一聲。

高誠扭頭,見徐璆面色不喜,嘴角一揚,說道:“徐使君可有何不滿之意?”

“高子明,殺韓忠、孫夏即可,爲何還要殺那數萬降俘?”

徐璆的情緒很激動,韓忠、孫夏二人,殺了也就殺了。可是城外數萬降俘,居然也慘遭屠戮。

“本將說過,黃巾軍欲圖復叛!”

蓋棺定論,這是不能變的。

高誠一聲大喝,更是讓徐璆氣憤。

“爾等無非爭功而已,既然殺了四萬降俘,那就去將城內五萬降俘也殺了啊!還有城外,數萬百姓,爾等匹夫皆可殺之。得首級十萬,殺啊!”

“砰!”

高誠猛拍桌案,站起身來。右手握住劍柄,盯着徐璆,殺意凜凜。

徐璆並未相俱,對視高誠,昂首挺胸。

“徐使君差矣,那韓忠、孫夏欲圖復叛。將軍身負皇命,需要早日平定荊州,北上援助皇甫將軍。若是因韓忠二人,耽誤了將軍,使得北方戰事但有差池,便再難以頃刻平定黃巾啊!”

後面的蒯良上前一步,勸慰徐璆。

其餘衆人,也是應聲相襯。

徐璆環首殿中衆人,冷哼一聲:“一丘之貉,行此惡行。徐某定親疏一封,上奏陛下!”

說完,一甩衣袖,轉身離去。

高誠看着離去的徐璆,不言一語。

良久。

“散了吧!”

“張任、傅燮、夏育,爾等去整頓兵馬,明日南去江夏。”

“德珪、子柔,初起兄,汝等無需擔憂,功便是功。殺俘一令,是本將所下!”

蔡瑁眉頭一皺,想說些什麼,卻又不知怎麼說。

————————————————

次日一早,高誠便領兵前往西陵。

與宋輔的相聚,如同數年前一般無二。

歲數越來越大,宋輔近幾年也生了不少病。反正,這江夏太守,估計是做不長了。

臨走時,宋輔將最小的兒子,交給了高誠。

宋斌,字子文,年歲十八,六藝皆會。

正好,自張安走了之後,身邊便再無親衛統領,由這小傢伙來倒也不錯。

宋輔其餘二子,則是繼續留在江夏。畢竟,老父身在江夏,祖宗祠廟亦在此地,宋家還是西陵的小世家。

江夏之行,花費了近半月的功夫。

直到漢帝劉宏遣使督促,高誠這才拔營北上。

時至十月初旬,高誠引領大軍直接回到陽翟。三軍進入司隸,過滎(xing)陽,經敖倉,從廣武城小渡口越過大河,進入河內郡。

廣成城處於大河於汴水的交口處,這裡有個不大的商業型港口。

徵調一批商船,運送七千人渡過,再簡單不過。而且,其間不似孟津,能夠節省很多的時間。

進入河內之後,大軍就一路向東北而去。

經過魏郡郡治鄴縣,沿着漳水,直抵廣宗城外。

這個時候,十月已經過去...

剛剛到達廣宗城外的高誠所部,還未來的及安營紮寨,便被一八百里快騎追上。

“陛下有詔,着南中郎將,立即率部折返洛陽,入宮覲見!”

快騎於馬上宣詔,完畢之後,立即又縱馬朝着廣宗城跑去。

沒錯,廣宗城已經破了...

聽說,張角上個月病死了,其弟張樑領城內大軍,出城與皇甫嵩統帥的漢軍,奮死一戰。

黃巾軍慘敗,被斬首三萬餘人,墜入河中溺亡者不下五萬,其餘降俘,盡皆誅殺!

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907章 破勢(6)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332章 冰層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906章 破勢(5)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471章 話馨語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659章 科舉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248章 天劫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851章 亂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278章 定關中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582章 營城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691章 負隅第552章 進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617章 無題第913章 定略(上)第45章 天下紛擾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835章 臨陣第57章 退保長社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467章 李義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911章 破勢(10)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367章 公孫瓚第616章 無題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138章 閻象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554章 諸事第408章 陽謀第545章 鹽利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813章 計議第88章 無題第156章 退兵第134章 信騎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830章 爭城(中)第346章 佈置第647章 制強第258章 東進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9章 遠赴荊楚第538章 魏王卓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391章 救災第617章 無題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906章 破勢(5)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901章 司馬懿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559章 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