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張郃、高覽

“公子,根據之前探子的消息,晉陽漢軍最多不足萬人。如今又分兵防守梗陽城,吾等可分而破之。”

帳下一位將軍,指着輿圖上晉陽和梗陽之間,侃侃言道。

袁譚點了下頭,問及:“儁義,梗陽城兵馬雖然不多,但有支精騎相助,與晉陽亦是極近。不若等待浮橋搭建完畢,三軍同進,一鼓作氣將二城拿下。”

“公子,如此稍有不妥。吾等孤軍深入,北面呂布、王懋扼守雁門、廣武,韓猛將軍不能南下援助。而冀州方向,朱儁動向尚未傳回,其若是出井陘,奔襲吾等,亦有危急。最關鍵的是,匈奴騎兵至今未現。”

張郃緊着眉頭,將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況,悉數道來。

可袁譚卻全沒有張郃那般緊張的心境,一笑過後,說道:“儁義啊,韓猛將軍久經沙場,豈是王懋一書生可擬。至於呂布狼騎,鎮北將軍帳下精騎數倍於其,縱不能及時南下匯合吾部,但牽制漢軍,不成問題。”

“東面朱儁,老爾奸滑,不過吾國朝君臣又豈是碌碌之輩。文將軍勇略蓋世,他朱儁老兒還能再冀州數萬大軍的耳目之下,奔襲吾等?何其遠哉~”

“再說匈奴人,恐怕聞吾大趙天兵壓境,早已棄僞漢而北奔矣,哈哈哈哈……”

袁譚話音落下,帳內自是少不了附和之音。

張郃雖然心有憂慮,可這種情況下,也只能順着袁譚的意思來:“公子所言甚是,是末將立功心切,着急了。”

“哈哈~儁義真性情也!”

袁譚也絲毫不介意方纔愛將的話語,反而是感覺張郃直言,誠意非凡,拍了其兩下肩膀讚揚一句。

而後,又回頭衝着諸將說道:“諸位心思,譚深知也。滅燕一戰,諸君多未能參與其中,並獲其功。如今,滅僞漢王允,諸君隨譚而徵,爲國建功,心切有餘,實乃國家之幸。”

“張郃!”

突然,袁譚話音一轉,大喝一聲。

張郃莫名,隨即應聲:“末將在。”

“汝部大戟士,雖衆衆不過五千,然乃國朝精銳。明日,譚責各軍弓弩手五千,再以高將軍所部爲汝援應,且先試探一番。若能拔下梗陽城,攻晉陽一戰,汝便是頭功!”

袁譚說完。

張郃當即面色一喜,拱禮應道:“公子放心,末將必取梗陽,獻於公子!”

“儁義快起,無需多禮。能拿下梗陽,於吾等進攻晉陽有莫大好處。若不能下,亦是無妨。”

“公子好意,郃心領了。若不下梗陽,郃尚有何面目,報公子器重之恩。”

張郃面色凝重,頓聲挫挫。

這種態度讓袁譚,也不禁收起心中鬆懈,軍中無戲言,方纔還是言過了。

“來人,取酒。”

很快,侍衛奉上酒樽。

袁譚端酒在前,注視着張郃:“吾之愛將,世間驍勇!”

“公子謬讚了,郃唯盡心盡力爾。”

二人滿飲入喉,看的周圍一應將校心煞不已。

軍中可沒有廟堂間那麼多陰謀詭計,多是性情之間。

長公子是誰?

在他們眼中長公子就是趙王的繼承人。

而這一自信,悉數來自於大戰前的一件袁家家務事。

袁譚過繼給了袁基。

袁基何人,乃是袁逢嫡長子。袁逢的另外兩位兒子,一是當今大王,一是當今楚王。

大王曾繼於袁成,雖然擺脫了庶子身份,可誰讓那楚王一個勁的嚷嚷,生怕大王曾經是庶子呢。

得益於袁術的張揚,整個袁氏的力量,分成了趙楚兩部分。其中趙佔其三,楚佔其七。如今,趙國能壓着楚國一頭,靠的全都是當年黨人的相助。

這種情況,自是讓大王深感不滿。因爲自己想要佔據中原,那就必須得有袁氏嫡系的身份,否則無論如何在民心上都不好與袁術相爭。

於是,作爲長子的袁譚,就過繼給了袁基,然後袁譚現在就是整個袁氏真正的嫡系。

因爲袁基是嫡長子,名副其實的袁氏家主。若非討董一役,董卓大開殺戒,誅殺在洛陽的袁氏滿門,袁紹和袁術還真的老老實實聽袁基的話。

但他死了,袁譚過繼給袁基的那一刻,自然也就從袁術手裡搶來了袁氏家主的身份,順帶的還有安國亭侯的爵位。

天子親詔,名副其實。

這一次過繼,大王什麼也沒說,但大家心明足以。

趙王長子、袁氏家主。

兩重身份下,誰都知道,袁譚就是大王百年後的王!

晉陽頭功,跟深得公子厚愛,算得了什麼?

這纔是衆將羨慕張郃的主要原因,看看現在顏良、文丑二將在趙國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將來公子上位後,張郃在國朝的地位了。

……

軍議一散,張郃便拉着好友高覽,回到自己的帳中。

兩個人對案而坐。

高覽面色倒是喜意非常,儁義兄得公子厚愛,自己當然也是水漲船高啊。更何況,自己能力也不差嘛,自己兩人的未來,可期啊!

“元伯,明日汝吾兩部攻打梗陽,可有謀略教吾?”

張郃沉思了片刻,先前說話一時爽,可現在事到臨頭,還得再斟酌一遍,免的出了疏漏。

高覽搖了搖頭,言道:“儁義兄,此戰不好打啊。想要安然渡河,還是得先解決掉那千餘騎兵。否則,汝吾縱是萬餘人,大意之下被幷州騎兵抓住機會,也難逃敗局。”

“騎兵好破,還用偃月陣,沿河岸而守。”

張郃對那千餘騎兵倒不心憂,因爲彼等數目確實不多。

“不是陣型的問題,關鍵是吾等舟筏短缺,一次渡河四五百人,根本頂不住騎兵衝擊。”

“此事簡單,責半數將士爲弓弩手策應,立足河灘處。水漬泥濘,步卒尚且難行,更何況騎兵乎。而後慢慢運送兵馬,待聚集三千將士後,列陣前進,敵騎不攻自破!”

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243章 會師第252章 摧毀第528章 獻計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653章 夜戰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449章 逆襲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252章 摧毀第569章 士族第95章 北軍抵洛第42章 服喪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41章 悲喜交加第651章 禮崩樂壞第559章 予軍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909章 破勢(8)第23章 蜀道難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889章 決議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116章 夜襲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626章 再戰第472章 子衿第879章 二事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647章 制強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922章 摩天嶺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177章 美陽之戰(17)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551章 臨第609章 甘泉宮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52章 大將軍府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297章 帝業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883章 進軍(中)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519章 換相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335章 席捲第46章 大婚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857章 交易第216章 下鄉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642章 刺殺第32章 鳴金退兵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600章 袁渙第626章 再戰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209章 國事第259章 入河東第3章 舉將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192章 對峙第431章 丹水降第840章 牽招第64章 試探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