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兵臨城下

“快!都給乃翁上城,準備禦敵!”

一名軍吏,站在城門樓上,衝着城內高呼不斷。

城門左右的石梯上,全都是匆忙的兵士和壯勇,蜂擁上了城頭,立即散開到整面東城牆。

王凌此刻正與身旁幾員將校一起,觀察着趙軍的一舉一動。

三萬大軍,分列三十個步軍陣型,刀戈劍矛,數不勝數。再加上隨軍的數萬民夫,散在四野,鋪天蓋地,浩浩蕩蕩,威風赫赫。看的城上衆人,亦是頭皮發麻。

一個個趙軍陣型,在前進中不斷的調整着位置,直到距離城強不足兩裡的地方,頓足立步。

趙軍的進攻意圖,也伴隨着軍陣的位置,顯露無疑。

十餘個軍陣,佈置在城東南方向,再往南,又是幾個軍陣,正好卡在晉陽與梗陽城中間。

濤濤而過的晉水,將趙軍隔在對岸。

晉水不是很寬,最窄處不過幾十步,最寬處也不過百步。但即便如此,也不是趙軍隨隨便便就能填平的。所以,趙軍還是要搭建浮橋,以求渡河。

而在趙軍中軍,袁譚也眺望着晉陽城,頗感棘手。

晉陽城所在的地形,非常利於防守。畢竟是歷經數百年烽火的城池,人類已經想盡了辦法,來使得這座城池更加易守難攻。

晉陽城四面城牆,南城不足北上一半長度,卻也有四里長。北城最長,足有近十里。而西城依山勢而走,六裡有餘的城牆較爲低矮。最後的東城,又依晉水走勢而築,城堅且高。

整座城池,東依晉水,西臨龍山,南北皆引晉水,以爲護城河。

非是天險,卻更勝天險。

填晉水,費時費力。而不填晉水,城牆腳下只有數步立足之地。又有晉水相隔,雖架浮橋,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保證攻城兵力的充足。

最關鍵的是,既然要搭浮橋,那城上弓弩手,又是嚴重的威脅。

偏偏呂公車等大型攻城器械,根本上不去,最多隻能充當巢車,發弓矢援應步軍攀城。

趙軍並沒有着急,尤其是在不瞭解漢軍防守佈置時,袁譚更是小心翼翼的試探着。一隊隊民夫靠近晉水,搭建浮橋。

而在東南方向,趙軍不知何時準備了一批木筏,試圖從晉陽城與梗陽城之間,渡過晉水。

時間一點點過去,趙軍一口氣在晉陽城東的河面上,鋪下十幾個搭建浮橋的攤子,又似乎感覺不足用,再度新添十餘處。

隨軍的民夫,以及沿途抓來的丁壯,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

南面幾十艘竹筏,載着數百名士兵,緩緩越過河中,抵近岸邊。

很快,幾乎無人防守的河岸,就被趙軍踩在腳下。領頭的軍司馬,當下招呼部曲列陣,小心防範,而竹筏則開始返回,準備運送下一批將士渡河。

可就在竹筏剛剛調頭離去,南面突然響起一陣奔雷,其間夾雜着呼嘯的喊殺聲。

軍司馬及衆將士,不由目瞪口呆的望着南面。

騎兵,是騎兵!

“列陣,敵騎來襲,列陣迎敵!”

軍司馬一聲大喝,衆將士紛紛放棄先前的鬆散陣型,列成偃月陣。

刀盾在前,戈矛在後,弓弩在其中。

河面上的竹筏不由加快速度,希望能夠在對岸的將士崩潰前,運送上援兵。

“殺!”

剛剛列陣完畢,漢軍騎兵便已經衝殺至眼前。

百餘步間,瞬息越過。

三發弓矢,也未能對漢騎造成太大的傷亡。

不等趙軍弓弩再發矢,由王昶統帥的一千精騎,瞬間就衝進了趙軍兵陣之中。

兵力幾乎高達趙軍的倍,更兼無險可守,僅靠人體支撐下的軍陣,短短片刻,便在馬蹄踐踏之下,化爲肉泥。

一千騎兵不廢吹灰之力,便衝爛了這座小軍陣。

分成數隊的漢騎,在偃月陣被衝破之後,立即化身惡魔,來回輾轉衝鋒,追殺潰敗趙兵。

不少趙兵紛紛跳入水中,想要游回對岸。可剛剛過了冬的春水,一樣的冰冷徹骨,很多人都在跳進去後,再也沒有露頭。

逃不能逃,打又打不過。

自是有人跪地投降,以圖活的一命。

時運不濟,若是常時,王昶不介意收留下這些俘虜。但現在,自己要堅守梗陽城,又要率領騎兵,騷擾趙軍攻打晉陽,任務繁忙,也沒有那個時間去管這些俘虜。

最終,自軍司馬以下,四百餘顆腦袋,悉數插於標杆,沿河豎在岸邊,以儆敵寇。

趙軍軍司馬的首級,王昶則是命人送回了趙國。

一場小交鋒,讓趙軍銳氣頓煞三分。

河中的竹筏,悻悻的回到對岸。

可再沒有趙軍將士登筏,對面耀武揚威的一千精騎,確實不是區區數百人能夠應對的。

“公子,還命人渡河嗎?”

前沿的一名校尉,當即奔到中軍,詢問主帥的意思。

交鋒失利,平白折了數百人,袁譚心中可謂是怒火中燒。不過,作爲統軍數載的主帥,袁譚自是不會怪罪部下。只能說自己大意了,漢軍豈能沒有完全準備。

“不了,命各部原地紮營。民夫繼續搭建浮橋,其餘諸部將士,構築營壘,打造木筏。三日後,吾等大舉攻城,必能破之。”

“諾!”

就地紮營的軍令一下,趙軍各軍陣當即後退,徐徐而走二三裡,這才四處散開,準備構營。而在大軍身後,攜帶着大量攻城器械、甲具輜重的後軍,也終於趕來。

城外趙軍又多出一萬銳士,數萬民夫。

再登門樓,遙望對岸,十餘萬衆,黑雲壓城。

便是率領精銳騎兵的王昶,駐足岸邊,看着趙軍退走,也不禁露出擔憂之色。

晉陽不說準備了很久吧,可自箕城被破,至今也有數日功夫。全軍將士,全城百姓都憋着一股氣。若是趙軍急不可耐,立即攻城,絕對會吃一個大虧。

可現在,趙軍來而又退,顯然是感覺到其等準備不足。

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275章 入洛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589章 漢中事第259章 入河東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363章 大練兵第908章 破勢(7)第571章 動靜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10章 直抵江夏第754章 河東第3章 舉將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131章 清剿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58章 圍城第353章 批評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660章 論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557章 勢氣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72章 凌遲紀靈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79章 臆想第489章 王子師第877章 無題第420章 教學署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127章 無題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142章 突圍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856章 三士第116章 夜襲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869章 軍議(上)第45章 天下紛擾第537章 對峙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18章 歸去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9章 遠赴荊楚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896章 渡江第907章 破勢(6)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65章 蟻附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382章 驪山第402章 至離石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289章 國士第285章 過武關第64章 試探攻城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637章 河西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604章 鬱郅第78章 連鎖反應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655章 局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813章 計議第922章 摩天嶺第6章 大權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