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冬季攻勢(29)

二月中旬,寒天仍在。

離石塞外,鋪天蓋地的周軍軍營,正一點點消逝。數以萬計的將士,拆除着營內的設置,打點行裝。

而城內,則是徵召民夫,加固城頭,外面軍營裡拆除的木料等物,悉數用在其間。

忙忙碌碌……

軍中主將蘇則,亦是正在城頭端視,向東眺望,彷彿能夠越過那綿綿大山,直視晉中風采。

身後的第三軍假主將趙衢、第六軍軍將樊稠,及其下將校,也都肅身佇立,安靜的候着。

他們心中都帶着一絲惋惜,長安傳來的軍令,所有人都一清二楚。

撤兵!

對於他們這些征戰沙場,渴望建功立業的人來說,此時退兵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離石、界休皆下,通往晉陽的道路已是一馬平川,再無險阻。只要跟周瑜會師,再靜候在河東的第一軍、第二騎兵軍,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晉陽指日可破。

滅國之功,近在眼前,卻不能得,何人不惜之~

蘇則也是如此,頗有不甘。只不過王上親詔,容不得自己反駁。再者說來,王上的考慮未必沒有道理。

此戰,拿下離石,就已經足夠了。

大周需要的只是一個東部屏障,遮掩富庶河東。而不是一個燙手山芋,爭雄於東。

正如大王所言,拿下晉陽容易,如何脫身卻是難了。趙國垂誕幷州數載,損兵折將不計其數,豈會眼睜睜看着周國佔便宜。而大周若是與趙國起了爭執,可就完全違背了既定國策。

再者,爭霸天下,強強相爭,只會使他人得勢。

“樊稠、趙衢,明日汝二人率本部兵馬,拔營回河東,匯合徐將軍大軍。離石這邊,就交給本將帳下的第四軍足以。”

蘇則揣摩了一番,還是決定自己坐鎮離石,來保證河東一線的安穩。

第三軍、第六軍常年留在北方,上下將士渴望戰功久矣。尤其是第六軍將士,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過鄉里了,思鄉之意切切,也可藉此機會緩緩。

樊稠和趙衢面色不改,離石雖然奪得輕鬆,可那是因爲漢軍本就打算放棄了。否則,光是那幾萬匈奴兵,都夠人頭疼一陣的了。

至於離石的戰略地位,更沒有人敢忽視。若非如此,大周又何必爲了其大動干戈。

而留守離石的人,就必須在軍中威望夠高。按照國朝針對於離石、高奴一線的戰略防線,將會有兩個野戰軍參與其中,京畿守備軍也會抽調部分人馬協助。其後的河東、上郡、左馮詡,乃至北地、安定,都劃在其間。

軍政摻雜,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未必能調度的動這蔓延千里的防區。

“都督,還有要事安排吾等的嗎?”

“沒了,日後數載爾等可能就是在徐將軍帳下聽命了,國事唯艱,還望諸君共勉!”

“諾!都督放心!”

……

最先知道周軍退兵的還是數中都縣邑守軍。

中都縣是幷州大縣,地處昭餘澤畔,耕田廣袤,物產頗豐。其周圍數縣與晉陽共同構造了晉中平原的富庶,整個幷州也只有這一塊精華之所。至於河套,早就不是幷州的地盤了。

對於中都的防守,王允還算比較重視,派來數千人駐守中都縣,時刻盯着南面周軍的一舉一動。

不過正如王允所料,周軍果然只是想要奪取離石,對於晉陽沒有任何的想法。

城頭上,漢軍看着開始撤離的周軍,萬六千衆,背身而去。

守將當下便派信騎傳報晉陽,至於周軍會不會殺個回馬槍,他連想都不想。

周軍要真想打中都,還需要殺個回馬槍嗎?

只要離石、河東的周軍出動,十餘萬人足以蕩平此刻極度空虛的晉中。

說好聽點,他們數千人駐紮中都,防範周軍。可實際上,整個晉中只有他們五千人,以及晉陽城內的千餘兵丁了。

周軍只需要一個衝鋒,說不定就可以全取晉中!

好在周軍退兵了,守軍心裡也是大鬆了一口氣。

河東安邑,歷經突變的第二騎兵軍將士,開始撥馬北上,他們將會進駐離石塞,協助步軍守禦整個北方防線。

新任軍將公孫續,能力自然是有,在徐榮的協助下,權且穩定了軍心,並且消散了飛熊軍出逃的負面影響。

沒錯,飛熊軍叛逃了。

不出意外,應該是往上黨去了,畢竟他們原先的統帥李傕,也是往趙國去。

逃就逃吧,對於自己來說,少了飛熊軍,倒更加容易掌控第二騎兵軍。自己可不是李式,天然對飛熊軍擁有絕對的指揮權。

望着延綿不絕的人馬,行走在這不過數步寬的官道,前不見首,後不見尾。近四萬匹戰馬更是嘶嚼不斷,嘈雜聲囂。

軍旗將纛,隨之而動,幡然北去。

聞喜城外,第一軍上下一萬五千餘將士,以及第六軍的王方所部,亦是拔營而起,遷至安邑城西,加擴軍營,囤積糧秣。

安邑城,在動盪了不過一個夜晚後,早早便恢復了先前的狀況。再加上戰爭疑雲的遠去,安邑的商賈再度開始啓程,奔走河洛、關中。

徐榮這些時日,一直在與張既、衛覬忙着安穩河東之事。李傕在河東的威望很高,不少郡縣官吏,皆出其下。爲此,徐榮甚至拿下了一批官員,更是向長安申報,建言以河東官吏與關中一郡互調,以絕後患。

長安方面雖然一直沒有傳回消息,徐榮也有些拿不定王上在想什麼。不過,有着數萬大軍坐鎮,河東目前是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敲定了一些關聯軍事上的政令後,徐榮便出了郡守府,回到城內軍營。

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140章 棋局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206章 廖化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904章 破勢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476章 訂盟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46章 大婚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257章 清君側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332章 冰層第60章 長社大勝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827章 大戟士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488章 無題第843章 大山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846章 勸言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813章 計議第83章 北上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913章 定略(上)第808章 廟算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485章 離間計第610章 斬將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225章 牧馬童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647章 制強第521章 明意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17章 拜將授爵第220章 生恨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225章 牧馬童第472章 子衿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485章 離間計第518章 蔡璣第6章 大權旁落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332章 冰層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768章 借卒第557章 勢氣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601章 棋局第669章 退兵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934章 進略第50章 求解黨錮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671章 夜市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65章 蟻附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663章 援兵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257章 清君側第578章 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