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冬季攻勢(6)

河東安邑,東南。

不得不說,安邑的地理位置,並算不上太好,甚至可以說很差。

坐擁河東鹽田,廣袤良田,放到這個時代無疑是發展經濟最適佳的地區。人口衆多,消費程度也高,又通草原、河洛、幽冀、關中,依結諸河水利之便,使商賈如雲,往來不絕。

可談起軍事戰略防守,安邑只能依靠北面的臨汾、西南兩面的黃河天險,以及東部的箕關來防範來自四周的敵軍進攻。

北面還好,臨汾畢竟是堅城,只要糧草兵員充足,敵軍只能頓兵其下。可其餘三面,就有些顯得處處漏洞了。

兩面黃河天險,說是天險,但又由於長度太長,渡口衆多,導致處處疏漏。南面尚強一分,有着吳山作爲阻隔。東面就真的只能用衆多的兵力來防範,幸運的是,這一次安邑屬於周國,無需擔心屁股後面。

而東面連綿不絕的王屋山和霍大山,在成爲安邑屏障的同時,也成爲了最大的缺陷。王屋有箕關,有桓曲,尚足守禦。霍大山卻是谷壑縱橫,連綿不絕,山道奇多。

只要敵軍突破這重重大山,基本上也就宣告可以直接兵臨安邑城下。

而現在,一支兩千餘人的兵馬,就在一座山頂上,注視着下方廣袤的平原。

周圍沒有任何周兵崗哨,甚至連山民都沒有多少。在這吳山與王屋西麓交界處,方圓數十里都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連一處適合居住的地方都沒有。

便是如此,仍有趙兵翻越羣山,來到此地。

牽招。

佇立在山頂上,方眼其下,藐視方圓。

同時,他也在等着斥候的彙報。

這一部兵馬,並非是端氏而來。在大軍未及端氏前,就折向西行,沿途翻山越嶺,費時旬月,方至此處。

周軍也一如自己所料,必然會忽視此處。

斥候,很快就回來了,將所探得的消息,悉數奉報。

山麓下,沒有一處周軍崗哨,自此直至安邑城,除了百姓,沒有丁點兵甲。而在西南的虞城,倒是有一支三四百人的曲駐紮。

安邑城內兵力無法探知,經百姓口中斥候打聽到,自從大戰一起,安邑就日夜禁閉城門。其中,只有中午一個時辰開市時間,逾時不得出入城。

所以,現在的安邑城外,有着數之不盡的人聚集在一起。爲的就是等候開市之時,貨些必須用品。

防範很嚴,但並非全無漏洞。

現在,就看自己如何帶人混進安邑城了。

……

值此時刻,安邑城內,也是大換了一副模樣。

從外面看來,防備仍舊如同往日。可自內觀來,卻大有不同。

兩員自長安而來的國朝重將的到來,也使得城內變換萬千。

城內留守的魏國兵丁,悉數解除了武裝,聚集在王宮北面的軍營。魏王宮中防務,全由第一軍趁夜回師的一校兵馬接管。

外城,則是由第六軍師帥李進率領的一校兵馬,以及第八軍張輔率領的一校人馬,共同接掌。

不同的是,張輔成爲了外城兩校周軍的主將,而李進,則是被禁足在李府之中。

李府內,安邑城內幾位周國重臣,正在此間密議。

數百兵士牢牢實實的將李府圍了個水泄不通。

大周衛尉夏育,前將軍徐榮,同案而坐,共於上首。

右列則是河東太守張既,安邑令楊衆,大將馬玩。

左列則是魏國國相衛覬、中尉李傕、第六軍師帥李進。

幾人各安其座,靜默不言,室內氛圍愈發緊張壓抑。

夏育和徐榮倒沒有什麼心情波動,畢竟全局盡在掌握之中,如何行事,下一步皆有論調。真要說的話,也就只有夏育不斷地在心中感慨。

真不容易啊!

自己在國朝之內,隱匿了幾年,居然還是被大王給揪出來利用。真就不能讓自個老老實實的掛着衛尉的名頭,安度餘生?

唉~誰能想到,當年敗軍之將,也有今日位列九卿之時。能夠得到九卿的職位,自己已經很滿足了,甚至都沒了更進一步的動力。

今日,也是一樣。

在李傕眼中,衛尉夏育似乎都快要睡着了。

不過,他夏育倒是無所謂。其雖是跟隨大王征戰十年的宿將,但威望也僅限於涼州、關中諸軍。河東的部隊,對其瞭解不多,自然也就輕視了一分。

倒是其身旁端坐的徐榮,是李傕萬萬沒有想到的。

不是說徐文良在涼州督軍嗎?

什麼時候,就給跑到了河東來!

有他在,魏國所有舊部,無一敢動!

“衛尉,前將軍,究竟生了何事?”

要說最困惑的,絕對非李進莫屬了。他什麼都不知道,接到樊稠的軍令後,便率軍南下,直奔安邑。

可現在到了安邑,不過十餘日,自己的軍權居然就被解除了。部下一校兵馬,也悉數被大王心腹張輔給掌握。

搞什麼鬼!

迷迷糊糊的李進,不由出言相問。

夏育閉目不言,似乎沒聽到李進的話。旁邊徐榮,見夏育如此,不由苦笑。心想,這夏衛尉退居幕後,退的也未必太乾淨了。之前就聽說衛尉寺大小事,夏育都不帶過問的。現在看來,只怕要不是大王親自點將,其可能連夏府都不會走出來。

轉過頭來,徐榮將目光放到李傕身上,言道:“稚然,大王待汝不薄,萬勿自誤啊!”

此言一出,李進下意識的看向叔父,不解之情溢於言表。衛覬也是眉頭一緊,琢磨着寧弟從大王那裡探來的口風。

張既面色自若,無動於衷。楊衆也將目光轉向他處,此事與自己無關,其內也多有曲折,還是莫要摻和進去爲妙。

“文良兄,今日諸位到吾府中,不知所謂何事?”

李傕雖然對徐榮的到來,感到驚訝,但長年累月鍛造的心臟,也沒有露出絲毫怯色。

“無事,聽聞當年郭汜作亂一事,稚然亦扯了進去?”

徐榮不急不忙,輕聲問及。

李傕嘴角一樣,帶着絲蔑笑,說道:“那是自然,郭汜作亂,本中尉平亂有功,如此也算牽連進去的話,傕無話可說?”

“嗯,既然如此,那吾等便先行歸去了。趙、漢之兵,非吾大周精銳之敵手,此戰必勝也!”

徐榮突然放棄了繼續追問,轉而結束了這場短暫的聚會。

夏育也二話不說,擡步便走,直看的李進目瞪口呆...

這....

第754章 河東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835章 臨陣第353章 批評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759章 凜冬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582章 營城第563章 謀城第49章 論兵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768章 借卒第64章 試探攻城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85章 夜入神都第915章 定略(下)第2章 終有離別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526章 破城第129章 城破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884章 進軍(下)第85章 夜入神都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4章 騎軍軍侯第484章 逼迫第292章 天子!崩!第653章 夜戰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750章 南國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759章 凜冬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652章 絕地第866章 鄉里第877章 無題第127章 無題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626章 再戰第730章 長安夜第35章 慘淡之狀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4章 騎軍軍侯第834章 下晉陽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838章 潰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882章 進軍(上)第310章 唐姬第420章 教學署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103章 圍城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23章 蜀道難第845章 內爭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4章 騎軍軍侯第541章 定議第623章 奇兵第642章 刺殺第224章 帛書第749章 震中第255章 養病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908章 破勢(7)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759章 凜冬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614章 下陽城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37章 只要首級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206章 廖化第289章 國士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804 冬季攻勢(30)第285章 過武關第156章 退兵第336章 潰敗第377章 軍第625章 甘泉宮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