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冬季攻勢(9)

“來人,押下此三人!”

“諾!”

徐榮一聲高喝,帳外頓時轉出十餘兵卒。帳簾掀開的那一刻,外面亦是戈矛林立。

李式並沒有抵抗,任由兩名士兵將自己縛住。胡封和李蒙,倒是彆扭的蠕動了幾下,卻也沒敢相抗。畢竟,眼下老老實實的聽話,說不定還有活命的機會。若是不聽話,當場斬了都實屬常事。

只是,從前哪有過今日這待遇,自是感覺極爲不爽。

士卒並沒有立即將李式三人帶下去,而是看向徐榮,等待其發號施令。

徐榮擡步來到李氏身前,再度問道:“式兒,姜隱無恙吧!”

“叔父放心,姜副將的確在營內,安然無恙!”

“這便好,此去長安,吾會安排心腹之人相伴。”

“多謝叔父了!”

聽到徐榮的最後一句話,李式心中大鬆了一口氣。淪爲階下囚,最怕的便是往長安途中有人作妖,謀害己等。

而有徐榮安排人照顧,自然也就鎮住了所有膽敢妄動之人。

李式三人被押下後,徐榮也立即率領親衛,趕往第二騎兵軍軍營。

衆將士正在搬運輜重,餵養戰馬,生火作竈等一些雜事。他們可不知道自家軍將已經被徐榮給拿下了,猶似往常一般做着自己該做的事情。

很快,徐榮的到來,讓軍營內掀起一陣歡騰。

第二騎兵軍幾乎全都是原魏國騎兵,對於徐榮的大名,他們可比其他軍中的袍澤清楚的多。

徐榮闊步直入中軍。

中軍大帳內,正如李式所言,姜隱正在處理軍務。

覺察到帳簾掀起,姜隱便擡頭望了去,見是徐榮到來,不由暗歎一聲,起身拱禮:“末將見過前將軍。”

“顯忠,無恙否?”

雖然見姜隱無事,可徐榮尤是擔心的問了一句。

畢竟,姜氏作爲國戚,可謂是顯耀不已。伴隨着大王的地位,姜氏也逐步而升,尤其是姜敘和楊阜,以目前大王對其等之重,日後必然爲之國棟。

而自己,終究還是老了。

“煩勞前將軍掛念了,末將並無事。前將軍,軍將他……”

姜敘面色一樣擔憂。

李式並非是不明事理之人,幾年下來兩位同齡人的交情也非常不錯。甚至,走到這個局面,李式也一清二楚。

否則,自己哪還能安然無恙的呆在軍中,更在李式去往徐榮中軍後,由自己全權處置大軍。只可惜,爲世名所累。

一紙家書,他李式不得不去,否則便是不孝。

哪怕是有着忠君之名,也難止天下衆語。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

家在國前,國於家後。

也許在其心中,帶着叛亂的罪名去死,也好過頂着不孝之名苟活。

“謀逆,乃大罪!”

徐榮輕聲吐言,讓姜隱的面色更加暗了幾分,哀嘆連連。

“前將軍,隱爲副將,督軍不利,還請將軍責罰!”

轉眼間,姜隱俯身請罪,緣故不知。

徐榮也愣了一下,躊躇了良久,也明白了姜隱之意。帶着一絲惋惜說道:“顯忠,汝不明其中,非汝之責,大可不必如此。”

“將軍,末將與軍將交往甚密,牽扯頗深,不宜再掌大軍。”

姜隱似乎下定了決心,堅定不移。

“也罷,三日後,本將派人押解李式等逆賊,前往長安,汝領軍相護,一同面見王上吧!”

姜隱眼前一亮,言道:“多謝將軍。”

“不過,現在第二騎兵軍中所有李氏心腹,想必汝都知曉。稍後,與承玉交接一下。其餘軍卒名冊、典錄,悉數交付。”

“承玉?”

姜隱想了一下,沒聽說軍中何人字曰承玉的啊?

“燕侯,公孫承玉。”

經徐榮一點,姜敘立即便想到了是誰,原來是他,公孫續!

不過,怎麼易字了?

承玉~唉,倒是頗有雄心壯志。

“前將軍,燕侯能鎮住諸將士嗎?”

說起來,公孫續的年紀也一樣不大,好像與自己和李式差不多。但自己是姜氏之人,衆所周知,大王對姜氏子弟格外看衆。

一來作爲國戚,高氏不茂之際,姜氏就是最能信得過的人。二來,姜氏一族,多入軍伍,爲大王征戰沙場,陣亡者亦不在少數。

李式則是身爲故魏國大將李傕之子,常年從於軍中,在魏軍中名氣不小。

可他公孫續,就不一樣了。

燕國已經覆滅幾年了,不過一喪家之世子,又叛離漢室,歸附國朝,得幸存下家國社稷。其雖然同樣少年從軍,但在中原是真的沒有丁點名氣。

第二騎兵軍高級將校,悉數前往長安,軍心必然震動。僅靠公孫續,可做不到穩定軍心。

“顯忠不必擔憂,老夫會暫代第二騎兵軍軍將之職,承玉代副將。國朝畢竟有規,無戰功,不得升遷。若非承玉乃是燕侯,大王不會用此人。”

徐榮搖了下頭,一番話,化解了姜隱心中的憂慮。

有自己在,第二騎兵軍翻不了天。

“對了,飛熊軍校尉現在是誰擔任?”

徐榮又問道。

“回將軍,飛熊軍校尉乃是李氏子弟在掌握。”

“那本將稍後親自去一趟飛熊軍那裡,這邊汝先於承玉交接吧!”

說完,徐榮轉身離去,出帳之時,順口與站在帳外的一員年輕小將說了兩句話。

隨即,小將折身入內,也讓姜敘第一次看清楚公孫承玉的容貌。

東北邊地,苦寒之所,真養不出幾個面色白皙之人。更別提公孫續自少隨父從軍,常年軍伍生涯,使其面色頗是黝黑。

不過邊地漢子,自是長大,公孫續亦是有七尺五寸以上,身形矯健。

劍眉星目,丰神俊郎。

“續,見過顯忠兄!”

“承玉不必客氣,初次謀面,承玉果非虛言。”

兩人客氣一句,而後奔入主題。

一軍之中,需要交接的事務很多很雜,好在這些瑣事,不需要他們高級將帥操心,但並不代表他倆就能輕鬆下來。

軍旗、軍印、軍令、大纛……

名錄、典冊、鼓號、金鑼、令旗、輜重等籍冊……

這些收于軍部的所有的籍冊備份,都屬於國朝機密。除了他們軍中的這份外,原本藏於未央宮中,可見一斑。

而徐榮,則是放慢腳步,一邊向飛熊軍軍營靠近,一邊思索着如何處理飛熊軍。

第623章 奇兵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528章 獻計第14章 銜尾追擊第408章 陽謀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427章 緣起第907章 破勢(6)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738章 落子第340章 回關中第381章 撤退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427章 緣起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28章 碧玉年華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539章 承嗣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680章 江州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335章 席捲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610章 斬將第728章 狀元城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106章 追尋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21章 共葬一土第488章 無題第917章 糧站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216章 下鄉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255章 養病第831章 爭城(下)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523章 復漢庭第580章 謀劃第155章 陣戰第769章 亂第924章 下江油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75章 荊州才俊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843章 大山第431章 丹水降第869章 軍議(上)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253章 殤第35章 慘淡之狀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462章 鴻門宴?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57章 退保長社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917章 糧站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599章 勝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436章 戰丹水第467章 李義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837章 驚鴻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209章 國事第518章 蔡璣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895章 討袁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587章 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