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禁足安邑

“援軍尚在數百里外,而賊兵卻近在眼前。如今天寒地凍,但誰也無法保證漢軍、趙軍乃至楚軍不會進攻吾等。所以,還需早做準備,以策萬全。”

衛覬搓了下烤的溫溫的手掌,眉目間不由流露出一絲擔憂。

李傕拄起胳膊肘,捏着下巴,沉思了一下,言道:“永安是重中之重,去境內有一南關寨,扼守南北通途。可責大軍進駐永安,背倚襄陵,漢軍必頓兵於外。至於蒲子,就只能堅守城池,靜候第二騎兵軍趕至了。”

“如此部署,只怕不妥。南關寨雖扼守要道,但並非險關堅寨。而永安縣城,也不過一小城。當年漢軍退出河東時,可沒少破壞城池。再者,蒲子直面晉漢西河郡,匈奴人必是自此出奇。驟時主力在永安,若被匈奴人斷了後路,糧秣不濟,必成敗局。”

坐在李傕身旁的嚴顏,卻不想冒險。

堅守永安作甚,那裡只不過是河東的一座偏遠縣邑罷了。大軍守此地,還不如收攏兵力,堅守後面的襄陵。

襄陵城外,地勢平坦,雖有利於賊兵攻城,可一樣利於防守。兩丈之餘的城池,充足的糧秣,足以撐到援軍抵達。

甚至縱是出了意外,也可以退守臨汾,遮掩安邑,防範匈奴人自北方南下奇襲。

“希伯所想,傕心中明白。只是一旦漢軍兵臨城下,汝以爲趙軍還能坐的下去?到時候,吾等面對的可就是趙軍與漢軍的兩面夾擊了。而且趙軍過了陽阿及濩澤後,往安邑一片通途。”

“那依稚然所言,駐兵永安,距離安邑更遠,更加無法回援。而駐兵襄陵,若趙軍出兵,可以迅速馳援安邑,或者截斷其糧道,皆可行也。”

嚴顏再度出口反駁,河東兵力本就不多。偏偏需要防守的要地又不少,處處設防是不可能的,但也沒道理把大軍佈置在距離安邑如此遙遠的地方。

要是安邑遭遇進攻,永安根本來不及救援。安邑一失,第一軍全體將士都會陷入絕境,自己絕對不能冒險。

這下不僅是嚴顏這麼想,衛覬也是同樣的心思,言道:“希伯所言甚是,吾等奉命守土,援軍尚遠之際,不宜輕出。再者,只要保證安邑不失,等到援軍趕至即可。”

“如此也好,諸位不敢犯險,亦在情理之中。不過,魏王殿下,必須立刻出安邑,先行回長安。”

見衛覬與嚴顏一心死守安邑,李傕也不再作勸,轉而提到魏王秉的安全問題。

衛覬也是點頭,正準備點頭說話,卻被張既搶先一步。

“不行!魏王乃是封王,就國安邑,無大王制詔,不可擅出!”

張既一句話,頓時讓衛覬和李傕大爲不暢。

“德容,河東戰事不日將生,魏王尊貴之軀,豈能留於安邑。若有不測,吾等可擔當不起。”

“伯覦兄,既既爲守宰,自是擔當的起!”

張既目光瞥了一眼衛覬,口中語氣甚是堅決。

衛覬沉默着不說話,旁邊的李傕亦是緊緊盯着張既,帶着一絲陰狠,言道:“魏王必須退回長安!”

“既說了,沒有大王制詔,魏王不得出安邑。”

張既毫不遲疑,當即回了李傕一句,至於李傕渾身散發出來的殺氣,宛若視之無物。

嚴顏也趁機插話:“張府君也是爲魏王考慮,此時正值凜冬,天寒地凍。魏王年幼,若是受了風寒,也非善事。反倒不如留在安邑,既可穩定民心,鼓舞士氣,又無生命之危。二位何必過於擔憂,顏帳下第一軍上下,對於守住安邑城還是很有信心。”

見嚴顏發話,衛覬面色一黑,轉頭看向楊衆。

楊衆既是魏王卓舊臣,又是弘農楊氏子弟,話語權自然是有。可此刻,也是左右爲難,不知如何作出選擇。

魏王秉留在安邑,確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至於嚴顏所說的穩定民心,根本不需要拿一孺子來說話。再說了,魏王秉雖是魏王,可與當朝王戚姜氏的關係匪淺,姜敘更是時不時都會抽出閒暇,來安邑教導魏王。留魏王在安邑,顯然會惹得姜敘不高興。

可即便如此,張既與嚴顏仍舊這般堅持,那意味就不一樣了。

“衛兄,安邑城高牆堅,民衆十餘萬,糧秣充足。又有第一軍的百戰精銳駐守,安邑固若金湯。衆以爲,還是莫要使魏王受此舟車勞頓之苦了。”

頂不住衛覬的直視,楊衆張口出言。

得到的回答不如自己的心意,衛覬深吸了一口氣,衝着張既拱手一下,言道:“德容,明日覬會向大王上奏,請魏王入京朝拜。”

“唉~伯覦兄又何必如此執着?”

張既搖着頭,冷着眼,勸了衛覬一句。

衛覬沒說話,點頭示意後,便起身相辭:“諸君,今日已是夜深,覬且先行退了。”

逐客令既下,張既、嚴顏、楊衆三人遲疑了一下,還是拱手告辭。

唯獨李傕,靜坐不動,盯着離去的三人,目光凜冽。

“稚然兄,可還有要事?”

衛覬見李傕不走,心中生疑,詢問道。

“伯覦賢弟,張既之意,賢弟莫非看不出來?”

李傕心中怨氣橫生,對於這日漸倨傲的張既,越來越不爽了。

想當初,那張既剛做上這河東太守的時候,恭敬有加。自己與伯覦才傾力相助,短短不足半歲而已,其便已掌控河東,司職令下,無有不敢從者。

可現在,隨着時日推移,此人愈顯傲慢。今日所言,更是一點都不將自己和衛覬放在眼裡。

哼,無禮匹夫,何以猖獗至斯!

想到這裡,李傕心中不由動了一絲殺氣,寒意逼人。

衛覬也是發現了李傕的情緒波動,那惡狠狠的面容,微微眯着的眼睛,渾身散發出來的冰冷,怎能看不出李傕現在很不爽。

不過...

“稚然兄,魏國社稷能存於今,董氏宗廟能奉之不滅,全都周王開恩。張德容今日雖有失禮,但並非其本意。覬不知周王緣何禁大王出安邑,明日某會奏稟周王,一探究竟。魏王年幼,大戰將起之際,若是受到驚嚇,傷及汗毛,覬又還有何面目,去見先王。”

衛覬不由頷首,口中說完,暗自嘆息不已。

李傕眉毛一豎,目光左右挪移,沉默的低下頭顱,一言不發,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801章 冬季攻勢(27)第31章 危局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935章 攻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837章 驚鴻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537章 對峙第578章 益南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917章 糧站第59章 焚營殺賊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831章 爭城(下)第246章 戰況第91章 問答第103章 圍城第33章 死裡逃生第357章 軍第275章 入洛第677章 蓄勢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427章 緣起第78章 連鎖反應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539章 承嗣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819章 籌備第671章 夜市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822章 角力第561章 設伏第359章 軍旗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914章 定略(中)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813章 計議第559章 予軍第626章 再戰第873章 拼人才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213章 民情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914章 定略(中)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115章 蓄勢第93章 無題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209章 國事第443章 逃荒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80章 欲納降第74章 分兵南下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914章 定略(中)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207章 雄中雄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6章 大權旁落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687章 臨陣倒戈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647章 制強第375章 抗洪第933章 夜泅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