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犍爲之戰(26)

武陽城。

三丈高的夯土城牆,此刻也變了一副模樣。戰爭硝煙的硝煙,爲了披上一層烏黑血紅交錯的外衣。坑坑窪窪的牆面上,還殘留着入內三分的弩矢。

殘缺不齊的女牆,低聳不振的旌旗,面色疲倦的將士,堆積如山的屍體....

無不在訴說着武陽城外的殘酷!

戰場之上,蜀兵倉皇退下,回到營中。

今日,算是結束了,死了千餘人。不多,可也絕對不少了。

連日的攻城戰,已經讓蜀兵有些麻木了。趙韙手下的三萬餘蜀兵靜茹,傷亡了四千餘人。東州兵傷亡近八千,損失慘重。

而承受最多痛苦的就是那些源源不斷的民夫,原先的五萬民夫,死了一萬多人,還有七八千人躺在後方的傷兵營內。新趕來的四萬餘民夫,遠在前沿大營,在夜間都能聽到那不絕於耳的慘叫聲。

幾日下來,每天都有二三百具屍體,從傷兵營內擡出,隨意的丟到早早挖好的大坑之內。裹上一塊破布,掩上土石,算是結束了這煎熬的一生。

也許,數年之後,這個大坑上面就會長滿樹木花草,沒幾個人會記得此處深埋了足足數千具屍體。

大營周圍,日夜都有精銳的士兵在巡視,嚴防的便是逃兵。

連日攻城,損失慘重。

沒有幾個民夫,還想要繼續呆在這裡。只有那些新來的,還以爲攻城是當兵的事,跟他們無關,纔會不明事情的一腳踏進鬼門關。

對於軍中士氣的問題,趙韙也很無奈。

自己不想手中實力受損,吳懿的東州兵在損失不輕後,也堅決不願意在出兵攻城。那麼,消耗城內守軍兵力以及物資的要事,就只好交到民夫手中了。

一邊拿着民夫的命去填城,一邊又打着叛軍實力不弱,向成都繼續索要輜重、錢帛。

趙韙的打算,吳懿心中一清二楚。只可惜,自己無能爲力啊。

再說了,劉璋何德何能,使自己爲其盡心盡力?

也許當趙韙的實力強盛到某一步的時候,巴蜀士族內亂,東州士族才能再次在蜀中站穩腳跟。那麼,有利可圖,自己何必去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至於益州百姓,會不會死傷慘重又關自己何事!

武陽城外,蜀兵勢頹。

武陽城內,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蜀兵攻城不下,損失慘重。守軍亦是損傷不小,一萬五千人守城,還徵發了近萬民夫協助,現在只剩下一萬人左右。若非蜀兵氣竭,這城池能否繼續堅守下去,尚且未知。

而且城外的王鹹所部,也是損失慘重。一萬人的大營,傷亡過半。

武陽闔城,生氣爲之一落。

城中百姓不多,只有萬餘戶,標準的上縣。而整個犍爲郡,高達七十萬口,算的上是益州大郡。否則,先前任岐也不可能一口氣拉出了兩萬餘人的兵馬,響應賈龍。

可現在不一樣了,失去了牛錍、資中、漢安、符節、江陽、南廣等縣後,武陽下屬的口戶,從七十餘萬,驟減到了不足二十萬。

這二十萬人口,其中的丁壯,也只不過三萬餘。除去守備武陽、南安、僰道的各部兵馬外,只有寥寥數千人,手持武裝,護衛着數目衆多的百姓。

十幾萬百姓,悉數自魚涪津渡過長江,進入峨眉山麓,於此安生耕種,以爲後備。

剩下的數萬百姓,就集中在了南安與武陽之中。南安縣城處於武陽之後,沒有受到蜀兵叨擾,自是無憂。而頂在第一線的武陽城,卻是承受了最大的壓力。城內百姓壓抑在心中的鬱氣,正隨着戰事的持久,傷亡的增加,一點點散發出來。

佇立在門樓上,賈龍與任岐二人並肩端望城外。百餘名蜀軍民夫,正在收斂着留下的屍體。而城內,也有數百人,在補充着城上的物資。

“任兄,過兩日,汝還是南下去峨眉啊。峨眉瀕臨二江,山勢險峻,扼守要地,足以爲吾等退路。”

賈龍深吐一口,沉重的與任岐說道。

任岐面色不改,點了下頭。守軍的士氣不高,又無外援。照趙韙這般攻城,早晚都是守不住。至於能堅守多少時日,就要看趙韙的決心有多強了。

只要其狠下心來,派出手中始終未曾出戰的精銳士兵,必然能破武陽城。

“也不知道楊洪那小子如何了,蜀兵勢衆,便是趙韙不派兵回援,成都一帶也有近兩萬兵馬,不好打啊!”

賈龍思緒不由飄到孤軍在外的楊洪所部,感慨一聲。

“季休賢才,以區區數千兵馬,完敗越巂高定不說,還一口氣奪回了蜀郡屬國。如今,深入蜀中腹地,面臨千軍萬馬,只盼其無憂,得以安然返還。”

楊洪的表現,可謂是驚豔到了任岐。萬萬沒想到張續舉薦的這位楊氏子弟,竟然如此亮眼。

五千精銳確實不少,可那也僅僅是他們義兵中的精銳。對陣同等數量的蜀兵,都未必能打得過,甲具、訓練都相差甚遠。

但即便如此,楊季休一戰擊潰越巂高定兩萬人馬,復奪蜀郡屬國。爲武陽所作出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自己的預估。

若非高定一戰盡折主力,自己與賈兄可不敢讓十幾萬民衆,渡過大江去往峨眉。

賈龍微微笑了一下,算是自我安慰了一句,說道:“楊季休天縱之才,必有眷顧!”

“賈兄,僰道那邊怎麼樣了。聽說前些時日,嚴斌勝了一陣?”

“不錯,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嚴顏爲蜀中人士,於關中一衆大將之中脫穎而出,爲周國重將,其子亦不負其所望啊!昨日剛剛送來戰報,大敗五溪蠻兵,斬首數千級。自身損傷,不過寥寥。”

任岐提到嚴斌,賈龍隨之眉目一亮。與任岐不同,相比之下,自己更加要看好嚴斌。餘者楊洪、王鹹,怕是都要退上一步。

“看來僰道那邊,吾等是不用擔心了。只要守住武陽,一切都有轉機啊!”

“不錯。任兄不知,嚴斌之所勝,非其一人之功。”

“噢?賈兄還請速速解惑!”

“巴郡杜指揮使出兵了,周兵第四軍的那一師精銳,再度屯兵墊江。而其一曲精兵,則是來到僰道,配合一直遊離在外的甘寧所部,三軍合力,纔有大敗五溪蠻兵一戰。”

“好!周兵既來,武陽堅守易也!”

任岐神采飛揚,說完卻又陷入疑惑,問向賈龍:“賈兄,周兵已至,吾等只需告之諸將士,便可鼓舞士氣。緣何,方纔還要任某去峨眉?”

“任兄,趙韙並非愚蠢之輩。其現在抱着養寇自重的心思,可其一旦得知周兵再至,必然會發以雷霆之擊。武陽城,仍有失守的可能。所以,峨眉至關重要。”

“嗨~賈兄所言有理,是任某疏忽了。”

經賈龍一解釋,任岐轉瞬便想通了其中關鍵,短嘆一聲。

“峨眉,便是吾等最後的根基。任兄到了峨眉後,不僅要在山麓下墾荒田野,以供軍民之用。還要于山中,多布狡窟,以備不測。”

“賈兄放心,岐必不負君之厚望!”

“拜託任兄了。”

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233章 調查司第382章 驪山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336章 潰敗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402章 至離石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283章 絕食流第332章 冰層第563章 謀城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357章 軍第621章 諸蔡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41章 悲喜交加第690章 雨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772章 天子氣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242章 破壞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473章 意會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449章 逆襲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691章 負隅第923章 江油城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559章 予軍第526章 破城第761章 辯計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274章 大業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671章 夜市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663章 援兵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538章 魏王卓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661章 三爵制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873章 拼人才第204章 傳報第813章 計議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927章 深夜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67章 袁家嫡子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103章 圍城第912章 破勢(終)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728章 狀元城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205章 這天子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736章第278章 定關中第471章 話馨語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52章 大將軍府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683章 頓足第818章 宗員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476章 訂盟第670章 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