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犍爲之戰(11)

“瘴病?”

徐榮愣了一下,有些迷糊。

河首地勢居高,這一點自己非常清楚。自從宋建進犯以來,國朝也多次商議討伐宋建一事。而這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高原。

隴西及周邊一帶漢胡,皆言高原有神明相助。入其地者,皆吸吐困難,病疾叢生。而自長安最新傳來的信報,則是稱呼其爲高原反應。

但現在,張任又稱呼其爲瘴病。

張任見徐榮不解,當即又言道:“老將軍不知,河首地域殊於他處。居於此地的胡夷,不受此影響,於是自稱有神明庇護。久而久之,也就傳了出來,尤其是益州多信鬼神之道,奉其名者甚衆。”

“而後,一連數十任益州刺史,皆爲此言所惑。畢竟吾等中國之人,居天地之中,神明卻庇佑夷地,何以服民。此外,益州山地深林衆多,瘴氣叢生。其中不乏與高原之瘴病相似者,誤入其地,難以吐吸,又言其爲瘴病。至於長安之說,任也不是很明瞭!”

張任一邊說着,徐榮也認真的聽着,轉瞬便明白了其中所在。河首諸羌想以神明之名,故弄玄虛,以阻天兵進抵。而中國之地,自古便蔑稱四方異族,以增中國生民心氣。

其究根到底,也就是一種類似瘴氣的疫病。

不過,聽張任先前所說,這種瘴病的厲害,可遠超南中的瘴氣啊。

三成人馬中其瘴,悉死。

這般威力,放眼天下,沒有幾支部隊扛的住。

張任率領三千精騎,銜尾追殺,不斷獲勝,自是能夠將疫病造成的影響給壓到最低。再加上其部兵馬不多,強撐着走了個來回。

可現在隴西一帶大軍五六萬人,若入河首,宋建遠避。大軍無法以勝戰維持士氣,久而久之,中病者十三,死者衆多的情況下,自潰都是有可能的。

河首之地,不好平啊!

默默暗自感慨一聲,徐榮眉色間帶着不少憂愁。

....

次日。

狄道城,迎來了涼州都督蘇則大軍的歸來。

第二軍一萬六千餘人,攜帶着近四萬漢中民夫,於城外駐營。蘇則、傅燮等人則率親衛,紛涌入城。

仇池氐兵,則是率先返回漢陽休整。唯獨楊騰之子楊駒,帶了百餘親衛,繼續追隨蘇則征戰。畢竟,父親深受重傷,月餘不能起,此般之仇,焉能不報!

很快,得信騎彙報的徐榮,也帶着前沿諸軍大將,返回狄道。

簡單的見過禮後,不大的廳堂內,聚集着大週近半的軍中重將。

前將軍徐榮,鎮西將軍、涼州都督蘇則,鎮北將軍張任,安東將軍傅燮,平北將軍張濟,安西將軍張猛。又有一衆副將程銀、楊儒、馬騰、韓遂、李桓、張繡,師帥郭援、趙昂、孔信、李暹、李利、樊勇、胡車、段瓊、李敬、蔣石、李俊、田樂、王靈。

幾乎國朝在涼州境內集結的軍中將帥,悉數至此。

前沿大軍,完全可以說正處於羣龍無首的空虛之際。

衆將落位,徐榮也不多廢話,直奔主題,言道:“宋建逆賊,犯吾虎鬚,今日大軍雲集,所圖者,便是一戰滅其衆。河首一帶的疫病,想來諸位也多少有過了解。具體的本將便不多言了,只有一句話,告知諸軍。此戰未能全殲宋建,縱是大勝,亦作無功。”

此話一出,廳內不少人都皺了眉頭。

也就是說,這場仗必須將宋建給擊殺在安故咯?

“這句話,是大王的原話!國朝有野戰軍七,騎兵軍二,守備軍二。現在,爲了消滅宋建,抽調了野戰軍三,騎兵軍、守備軍各一,精兵近八萬之衆,民夫十餘萬供給糧秣。不到五萬的羌賊,諸位可有信心!”

“末將等必不負大王所託!”

徐榮一把高誠擡出來,諸將再不敢有所遲疑,當即執禮齊喝。

“好,那下面,諸軍需謹從軍令!”

徐榮冷着眼,端視一聲,繼續說道:“張任,後日大軍出營,進攻宋建。汝親率精騎一萬,佐吾軍陣!”

“末將得令!”

張任起身應下。

“程銀,汝率騎兵軍第二師,繞至白石、枹罕,務必不得放羌兵一將一卒逃脫。”

“末將得令!”

程銀擰着眉頭,接下軍令。這任務有點不好辦,白石、枹罕並非宋建唯一的撤退之路。戰局不利,宋建可擇通暢之道,南下臨洮,而後西去。或者直接西去,翻越連綿山谷,進入枹罕地區,再南下歸河首之地。

兩條道路,中間相隔着二三百里的山路。延綿不斷的大山,想要堵住撤退的宋建,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來日與宋建作戰,第四軍萬餘人充爲中軍,第二軍負責兩翼,騎兵軍主力壓陣。四萬餘人,必勝宋建!”

“諾!”

“張濟!”

“末將在!”

“稍後,立即回營,領第七軍所有將士,從首陽,直去漳縣。後面,本將不管汝用什麼法子,務必拿下搶佔臨洮,斷了宋建後路!”

“末將明白!”

張濟深吸一口氣,憤聲大喝。

狄道、首陽、襄武、漳縣、臨洮,由一條官路相連,出諸縣邑之中。只是,數年戰亂下來,這條官道早就荒廢了。而且,自漳縣到臨洮那段路,一點也不好走。

宋建之所以沒有沿這條官路進攻狄道,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還有便是這幾個縣邑雖然荒廢了,可城池扔在。經此路鐵定會被狄道的周兵發現,到時候只需沿途設防,羌兵想要打到狄道,還不曉得得多久呢。

相比之下,沿洮水北上,一樣有段難行的道路。可只要過了這片山勢險要的地段,便可以直抵安故城,兵鋒也頂在狄道的腰腹。

“此戰,想要殲滅宋建,並不容易。但本將要求也不高,要麼殺了宋建,要麼斬首四萬以上。做不到的話,爾等自己想辦法!”

臨末,徐榮撂下一句狠話,殺氣騰騰。

衆將皆是撫手應之。

稍後,諸將退散,廳室內徐榮只留下了蘇則、傅燮、張任、張猛四人。另外一名軍將張濟,因爲任務特殊,便先行離去調派兵馬。

“文師、南容,汝二人剛回不久,老夫與彝凌自作主張,定下此署,可有異議?”

“文良兄,吾等縱是在枹罕、白石、臨洮斷了宋建歸途。可其部亦能逃入山林,方圓二百餘里的大山深林,想要徹底殲滅此獠,怕是不易啊!”

蘇則久居西涼,對於隴西一帶的地形再熟悉不過了。枹罕、臨洮、狄道之間,數百里內谷壑縱橫,山高林密。一旦羌兵進入此間,他們這些不善山林作戰的周兵,能否再勝都不好說。

“無妨,這一戰,要的便是在安故,擊潰宋建主力。而後,不論其是退回河首,還是逃入山林,都將無法再掀起風浪。爲明歲大軍西進河首,蕩清宵逆做準備!”

“國朝那邊,不管益州戰局了嗎?”

“不管了,也管不了了。”

“那賈龍、任岐等人怎麼辦?看着他們送死?若此,日後想要招斂益州豪族,只怕無人相應啊!”

“那又如何,吾大週一次定不了巴蜀,那便兩次,三次....早晚有一日,必能平定巴蜀!”

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554章 諸事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837章 驚鴻第642章 刺殺第238章 平襄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501章 晉王死訊第273章 無題第592章 應對第578章 益南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103章 圍城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547章 內亂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177章 美陽之戰(17)第209章 國事第292章 天子!崩!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563章 謀城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454章 倉廩實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927章 深夜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60章 長社大勝第427章 緣起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620章 劉表第768章 借卒第23章 蜀道難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5章 殺俘第55章 波纔將兵第420章 教學署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467章 李義第610章 斬將第759章 凜冬第6章 大權旁落第840章 牽招第523章 復漢庭第252章 摧毀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358章 大徵兵第396章 子弟軍第857章 交易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655章 局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66章 破城!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85章 夜入神都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402章 至離石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730章 長安夜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382章 驪山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449章 逆襲第871章 軍議(下)第64章 試探攻城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281章 請才第346章 佈置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543章 並國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242章 破壞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