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退兵

天色一亮。

伏屍十餘里的上艾戰場,在日光下,顯現無遺。

一名名身着黃衣玄甲的袁軍士卒,倒在血泊之中。手中的環首刀還在緊緊握着,而腦袋卻不見了蹤影。

隨意斜插的旌旗,也燒的遍是漏洞,順着旗杆,沮喪的蜷縮在一起。

匈奴士兵正縱馬於橫屍之間,撿起一把把趁手的兵刃,又搜刮了一番死者身上的錢貨。

倒是朱儁帳下的漢人兵卒,顯得殘暴不仁,將一顆顆腦袋剁了下來,肆意的堆成一堆。不少軍中文吏,也拿着斷矛,撥開幾顆腦袋,清點下方掩住的首級。

而張楊帳下的士卒,卻是安然豎起營寨,又分兵據有上艾城池。對於戰場中的匈奴兵和朱儁帳下,毫不搭理。

即便是朝食,張楊部下也是自顧自的。至於那些酣戰一宿的人,管他們作甚。

面對張楊的無禮,朱儁心中也清楚是什麼怎麼回事。不僅沒有在意,還將繳獲的一批美酒,送去其營內,當做賠禮。

呼廚泉也沒當做一回事,他們與漢人本就不合,現在聯合起來也不過是各自圖利罷了。

漢室冊封的匈奴大單于,有利於自己統制各部,增大威望。另外就是,先前剛剛惹了周國,自己現在可不想再看到趙國佔據幷州。

否則,面對中原兩大勢力,大匈奴想要崛起的難度太大了。反倒不如與孱弱的漢室聯合,從中牟利。

爲了搞好與漢室的關係,呼廚泉還專門下令各部,莫要與漢人發生爭執,該讓就讓。反正王允那邊許諾的好處,足夠大傢伙盆滿鉢滿了。

一夜大戰後,朱儁也沒有率軍向西南方向逼近。趙軍昨夜雖然損失不小,但兵力仍然佔據優勢。再加上那一帶地形的限制,也無法與郭太聯同作戰。

另外便是與張楊的關係,也導致兩軍無法合心一處。反倒不如暫作休養,靜候趙軍的下一步舉動。

畢竟,失去了大多數的糧秣,趙軍想要再繼續作戰下去,可就沒先前那麼輕鬆了。從上黨運糧到上艾,可不是什麼好想法。

朱儁不動,袁紹自是了安心不少。

傍晚時分,顏良也率領大軍迅速撤回諸隘寨,親自面見袁紹。

“大王,讓臣率軍,斬了朱儁老兒的首級!”

顏良一進大帳,就怒氣勃然的請戰。歸來沿途,可是探清了上艾戰局的大變。本就不爽朱儁,現在更是怨恨三分。

“公驥,莫要心急。此戰雖然,吾大趙實力猶存。只可惜,糧秣丟損,三軍乏糧,唯有權且退回上黨,靜待鄴城谷慄送至。”

“大王所言甚是!”

袁紹剛說完,顏良就拱手附應。

隨後,顏良又言道:“大王,臣擔心二公子會發兵襲上黨。如今河內、上黨之兵不足萬數,想要攔住楚軍,怕是有些困難。”

“公驥何意?”

“大王,依臣之見,當先遣一軍,輕裝馳援王府君,以保河內、上黨無憂。”

“如此也好!公驥稍後去安排吧!”

袁紹心氣微沉,又繼續問向顏良:“公驥,汝說孤何時能復今日之恨?”

聽到袁紹這麼一問,顏良心中便知曉田豐等人之言,怕是不合大王的心意。於是,拱手言道:“大王放心,只待糧草儲足,臣親率十萬雄師,爲大王取朱儁項上人頭,作盛酒之器。”

袁紹神色一亮,滿是讚許的注視着顏良,稱道:“好,不愧是孤的大將軍!”

得到心滿意足的答案,袁紹也舒坦了不少,微笑說道:“公驥行程疲倦,早些下去休息吧。明日三軍後撤,還需公驥主持大局。”

“臣謝陛下!”

顏良徐徐退出大帳。

一夜相安無事。

次日一早,大將文丑,便率軍一萬,輕裝南下,直奔長子。

各部兵馬也徐徐自隘寨中撤回,退至主營,收拾行裝,準備退回上黨。

與此同時,在得知長城關口失陷的井陘關守將,亦是飛馬快報鄴城。沿途知會諸縣邑,做足準備,以防敵軍來襲。

尤其是土門關,如臨大敵。

兩千餘守軍,又臨時徵召民夫四五千人,日夜訓練戰陣。

北方一線,大戰遲遲未生。趙軍三萬餘精銳,搭配着兩萬餘壯勇,分守各處要道。塌頓率領的三萬烏桓騎兵,也遊離各地,劫殺着時不時闖進來的鮮卑騎兵。

呂布與軻比能等人,對趙軍重兵把守的關隘毫無興趣。每日,只是不斷的派出一股股輕騎,劫掠幽州腹部地區。

至於邊地諸縣邑,早就被劫掠一空,糜爛不堪。

如何處理幽州變邊地的呂布騎兵和鮮卑騎兵,儼然成爲了大趙目前的難題。

幽州刺史李宣束手無策,手中只有三萬精兵,能夠守住漁陽、廣陽、涿郡等富裕的平原地區,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要仰仗烏桓人,擊敗高達十餘萬的敵軍騎兵,難如登天。

要知道,哪怕沒有呂布的幷州狼騎,烏桓人都幹不過東部鮮卑。更遑論現在還有着中部鮮卑和幷州狼騎相助。

求援的信報,幾乎一日一傳鄴城。

然留守鄴城的審配等人,一樣毫無頭緒啊。趙國雖與烏桓人開了馬市,再加上東北地區各胡夷的進獻。現在倒是攢了四萬多匹戰馬,但騎兵的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沒有兩年功夫,根本形不成戰鬥力。

數量衆多的步兵,在幽州戰場上,卻又顯得如此乏力。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遼東地區的扶余、高句麗二國,居然聚集起了不少兵馬,配合着樓班,正與西部鮮卑的兵馬,在深山老林中交戰。

而且,西部鮮卑的戰績,說起來有些難看。

尤其是面對高句麗人,失利了不少次,損折數千人馬。

除此外,便是南面兗州傳來捷報。

曹操部下大將曹仁,及北海太守孔融,率軍大敗齊國大將臧霸。已經將其逼退至莒縣。

青州黃巾也同樣損失慘重,曹仁不僅擊殺了其渠帥管承,更是將數萬黃巾軍圍困在箕屋山內。

而齊國另外一支兵馬,曹豹統帥的三萬徐州兵,亦在於禁手中連連失利。

虎牢關一帶,更有曹操親自坐鎮,統帥着三萬銳士,緊緊盯着楚軍。

趙國黃河以南的疆域,並沒有受到威脅,得以使冀州全力以赴的供應幷州戰場。

只可惜,現在審配還不知道大軍在上艾吃了一場敗仗。糧秣甲械損失慘重,已無繼續作戰的資本。

否則,只怕會更加頭疼!

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691章 負隅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243章 會師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488章 無題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53章 兵發關東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934章 進略第808章 廟算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21章 共葬一土第621章 諸蔡第279章 臆想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140章 棋局第601章 棋局第736章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75章 荊州才俊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890章 巧舌第817章 借道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97章 涼州現狀第561章 設伏第142章 突圍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820章 前奏第402章 至離石第539章 承嗣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761章 辯計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563章 謀城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289章 國士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302章 攻關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382章 驪山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246章 戰況第57章 退保長社第57章 退保長社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94章 何苗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82章 摔樽爲號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274章 大業第648章 平城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230章 臨洮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897章 轉戰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626章 再戰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2章 終有離別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24章 八拜之交第66章 破城!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463章 射策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315章 虢亭會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