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明武元年

歲旦一過,接連主持了幾場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後,大周迎來了獨屬於自己的年號。

公元一九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農曆,正月初九。

國朝制命,廢初平年號,更爲明武。

自此,193年,即周明武元年。

年號更換,可謂是迫在眉睫。

先前大週一直使用初平年號,也代表着自身承認身在晉陽的漢天子劉協的正統地位。期間,雖多有交鋒,可年號至始至終都未曾更換。

也導致眼下,大週上下,面對幷州朝廷時,總是感覺尷尬無比。

明武,取明政修德,布武天下之意。

歲旦過後,沒兩日功夫,這年號就定了下來。

年號更換,自然也標示着大周正式脫離漢朝,也成爲全天下第一個不再使用漢天子所定年號的諸侯。

明武元年,正月中旬。

年號更換的消息,傳遍關中各地。此事對百姓沒什麼劇烈影響,只能潛移默化的頂替掉初平年號。

各地官吏也立即修正公文,更改年號,工作量不算龐大。真正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是三爵典冊,由於前搭初平,後接明武,所有的書冊都要把年號更改爲明武。

年號一換,對於天下格局自然是引起了一番了波瀾。

尤其是消息傳到幷州晉陽,王允毫不客氣的發檄聲討。雖然全天下人都知道周王叛亂,壞了大漢江山,淪爲國賊。不過,現在其更改年號,有僭越九五之心,王允當然要表示一下態度。

此外,緊隨而至的便是晉漢朝廷更改年號,曰興平。

袁紹把持的漢天子劉辯,亦是更年號爲昭寧。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各方勢力也紛紛應聲,開始站隊。

幽州刺史李宣、兗州牧曹操、青州刺史臧洪、揚州刺史劉繇四人,分別上書鄴城朝廷,恭賀順應。

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則是從了晉陽朝廷,使用興平年號。

漢中王張魯使用大周明武年號。

唯獨楚國和齊國沒一點動靜傳出來……

三月末,春耕一起,天下各勢力皆勤耕于田,備戰於城,靜靜等待着下一輪迴合的大戰。

歷經數月之久,三爵制徹底代替二十等爵制。關中、涼州在籍野戰軍將士、守備軍將士,合計十三萬七千八百餘人,悉數典錄完畢。

除此外,漢中各部兵馬、涼州徵召在冊壯勇、氐兵等八萬餘衆,受爵者四萬餘人,另籍別冊。

這便是大周國相府整理出來的“最新兵員彙總,林林種種參與周國軍事防務部署的人員近二十二萬。

大周當然養不起這麼多的兵員,不然也不用另外立冊了。涼州的丁壯目前還是不適合裁退,河西四郡皆失,絲綢之路再度被截斷。

步度根與蒲頭,也在敦煌一帶展開激烈的碰撞。西部鮮卑三部大人,聯合西域諸國,勢力還真不可小覷。而步度根雖然兵力分散至河西以及河套、幕南、幕北等多處。但戰鬥力確實不是西域各國所能比擬,西部鮮卑三部方可堪一戰。

再加上先前益州兵馬北上,襲擊武都郡上祿,若非正好有兩萬漢中兵在,說不定涼州局面就是另外一副樣子了。

眼下,漢中兵返回南鄭,涼州守備軍兵員尚在往冀縣的路上。,還需仰仗那兩萬餘氐兵,和萬餘壯勇,來保證諸郡安平。

來自藍田大營的兩萬關中兵員,在藍田訓練量足足超過半年的時間。涼州苦寒,戰事頻生,沒有戰鬥經驗,只能用訓練來彌補。

等到兵員一到,氐兵和壯勇,也就能迴歸鄉里了。

蘇則親率張猛、韓遂、馬騰等衆將,巡視諸部。

大戰結束,新的兵員未到,但涼州各軍也紛紛離開冀城,進入自己的駐地。

第四軍軍部依然設立在冀城,統籌各部。第一師師帥姚瓊率本部進駐榆中,第二師帥孔信率部進駐高平,拱衛冀城西、北兩方向。

守備軍大多數兵員還未抵達,但各級將校皆已調整完畢。軍將還是張猛,畢竟張奐之子的名頭,在涼州確實響亮。

副將改由韓遂擔任,李俊、蔣石二人擔任師帥。守備軍軍部一樣處於冀城,第一師駐紮蕭關,第二師駐紮冀城。

一萬壯勇由田樂統帥,護持冀城及二軍部。兩萬氐兵,分由涼州大將王靈、氐人首領楊駒統帥,一鎮武都下辨,一鎮隴西狄道。

整個戰略部署都是以防禦爲主,各部兵馬謹守要地,扼制險道。

現在,從隴西狄道,一路巡軍至此。

未至下辨軍營,楊駒便已帶領帳下幾員氐人頭目,趕來迎接。

“末將拜見大都督!”

歸義中郎將,便是楊駒在大周的正式官職。

蘇則挺身虛扶起楊駒,言道:“千里,無需多禮。”

蘇則有禮有節,楊駒自然也不會失禮,匆忙恭謝:“謝大都督,大都督,請!”

蘇則點頭示意,不急不忙的向營門行去。

身側一衆氐人,紛紛頷首躬禮,稍後隨在諸周將身後入營。

閒庭闊步下,蘇則也在觀察着營內的氐兵。

自韓遂未降,大王起兵之前,氐人便已歸順涼州不少。其中最先附順的便是白馬氐,白馬氐首領楊駒毫不遲疑的便投入大王的懷抱。

到現在幾年下來,楊駒早已成爲大周體制內的一員。從最開始的改漢名,到之後自己起字,再到後面學習漢禮……

氐人上層貴族帶頭,再加上軍務司的大力宣傳,嚴格的漢化制度以及嘉賞,也使得大多數氐人逐漸融入漢族這個大家庭中。

營中大多數的氐兵已經列陣在軍中轅門大道兩側,身披紅袍赤甲,頭束髮,裹巾幘,持矛頓戈,頗是威武。

“恭迎大都督!”

“恭迎大都督!”

兩側氐兵,如潮相涌,捶胸頓刃,山呼海嘯。

所言漢話,雖然聽起來總感覺有些彆扭。但總歸沒有跑偏,說明氐兵的漢化做的非常到位。

一一掠過各軍,蘇則巡閱完畢,並沒有多說什麼鼓舞軍心的話。

越過三軍,入中帳,與諸將議。

次日,氐兵演練隊列疏整,列陣行進,校之鼓號。

第三日,又于軍中舉行大比,選拔驍武之士。

傍晚,後方運送來的百餘輛酒肉,進入營內,犒賞三軍。

而就在此間,數十信騎飛馬出南鄭,西去武都,北行長安。

第393章 博弈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835章 臨陣第143章 出城第476章 訂盟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144章 歸營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660章 論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558章 作逆第213章 民情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310章 唐姬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537章 對峙第837章 驚鴻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96章 出兵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754章 河東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258章 東進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67章 袁家嫡子第799章 冬季攻勢(25)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521章 明意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573章 洛陽!第488章 無題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205章 這天子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217章 甜秫杆第155章 陣戰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571章 動靜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248章 天劫第115章 蓄勢第914章 定略(中)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761章 辯計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619章 襄陽第738章 落子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302章 攻關第192章 對峙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220章 生恨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74章 分兵南下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819章 籌備第621章 諸蔡第845章 內爭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652章 絕地第239章 聲東擊西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582章 營城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57章 退保長社第49章 論兵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35章 慘淡之狀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21章 共葬一土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150章 捐納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