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換相

蔡璣並沒有在宮內待上太久,沒一會兒便回了去。

無外人在,高誠也正經的跟姜紓說道起來。

“紓兒,最近生了何事嗎?”

高誠呡了口茶,眼光緊緊釘在姜紓身上,一刻也未曾挪移。

姜紓頓感渾身不自在,扭捏着說道:“夫君,長安城內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啊!”

“唉~”

高誠長嘆一聲,皺着眉頭,輕聲問道:“孤打算過幾日發兵討伐王允!”

“大王,妾身有一言,可否聽之?”

“說!”

“攻打河東,委實不智!周國此次勞師動衆數月,空耗錢糧無數。難道大王還欲再爲一次,周國如何承擔的起?”

姜紓的反駁意見,讓高誠的心頭不由鬆了一下。既是如此,那便好!

滿朝文武,口徑一致,阻攔自己攻打河東。如果姜紓不知情,那情況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因爲,調查司沒有提前傳來任何消息。一度讓自己以爲,調查司也成了虛設。

但現在,姜紓知情,那就說明並非有何陰謀。

“是元常嗎?”

高誠思忖了片刻,將周國重臣一一篩過,也就只有鍾繇有如此能力。拉動百官,甚至有部分軍方重臣,而且還能說動姜紓。除了他,自己實在是想不起還有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能量。

姜紓也不意外,神色沒有任何變化,彷彿知道自己夫君肯定知道似的。

“大王,國相也是爲了大周社稷考慮。周國數年來,動兵幾次,皆無所獲。河東一行,再無戰果,軍心民氣俱喪,國基有動搖之變啊!”

聽到姜紓說的話,高誠嘴角還是沒忍住抽了一下。能不能別提這個了,自己不想有所獲嗎?

但是,這一仗,必須得打。

自離石相王,三王名爲一體,實則勾心鬥角。然而,王就是王。

如果晉王死了,魏國實力打算,唯一存有實力的周國再沒動靜。全天下,會怎麼看待離石三王?

尤其是南邊後來稱王的楚王,兵威正盛,連下揚州二郡。現在又大肆製造戰船,隨時準備渡江攻打揚州餘下數郡。

兩相對比下,自己這個周王,臉面何存啊!

“來人!”

高誠衝着園外招呼一聲,老宦官張辛立馬跑到近前。

“僕拜見大王,大王有何吩咐?”

“傳詔尚書檯,國相鍾繇,違秉上意,左遷太僕。原太僕卿閻象,愛民好治,忠公體國,能修內職,拜爲國相,進略陽侯!”

張辛一愣,這……換相?

“僕謹遵大王詔!”

雖然愣了一下,但張辛也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鍵,當即退去。

而姜紓,就被嚇呆了,匆忙諫言:“大王,鍾國相亦是體國,爲周國社稷作想。勤墾數年,無一過失,而生民百萬,爲天下敬。臣妾,請大王三思而後定,收回成命!”

說完,姜紓便起身作禮。

現在收回成命,還來得及。萬一詔書既赦,那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了。

高誠瞥了一眼姜紓,言道:“唔,紓兒,汝不說孤倒是忘了。身爲後宮之主,干政何罪!”

聞言,姜紓身形一顫,暗歎一聲,不再言語。

“且回去吧,罰俸三年,日後注意!”

高誠起身攙住姜紓,嘴角揚起壞笑,看着嚇壞了的姜紓,緊繃着嘴脣。

姜紓在這短短片刻,經歷了大起大落,直到看見自家夫君的模樣,頓時曉得是夫君在開玩笑。

粉拳砸在高誠胸膛上,連個聲響都沒有。而高誠一把將姜紓攬入懷內,言道:“紓兒,只是給百官一個警告而已,汝又何必這麼心急。再說了,鍾繇去相,可沒有去錄尚書事!”

“夫君,妾身知錯了,不該擅議朝政!”

姜紓所回,牛頭不對馬嘴。但高誠聽了心中不禁暗自點了點頭,撫摸着姜紓的肩膀,說道:“現在龑兒還小,再有個幾年,孤就打算讓其隨朝聽政。”

“嗯,妾身明白了!”

姜紓是聰明的女人,也很明白事理。大王的每一句話,無不是在敲打着自己。

看來,日後還是要改改性子了。以前自己是將軍夫人,插手些幕府的事,誰也不會在意。但現在,是一國之母。再插手國政,日後難免爲朝臣所垢。

況且,漢朝後宮、外戚干政的事情,屢出不窮,於國不利。自己可不能害了姜氏一族,嗯,過兩日還要跟阿弟說道說道。

高誠詔令下到尚書檯,臺內頓時一片俱驚。

左右丞、六曹尚書皆有些不知所措,望着尚書僕射龐柔,希冀其拿出個主意。

鍾繇,周國國相,錄尚書事,自是身兼尚書令。

而尚書檯在未央宮中央官署辦公,國相府卻是在宮外,正是員漢長安舊丞相府辦公。

此時,鍾繇在丞相府內。

於是,尚書令不在,尚書檯也就剩下僕射龐柔,主管臺內事宜。

龐柔時年不過二十三歲,前幾年隨國相處理政務不少,這才被任爲尚書僕射,處理些小事。重大的事情,當然還是要交由國相鍾繇來決定。

但現在,龐柔必須決定。

因爲,國相鍾繇是尚書令,換相一事,最好還是不要經由其手爲妙。

“擬詔!”

龐柔只是考慮了片刻時間,便下定決定。自己是大王的人,而不是國相的人。弟弟與大王義女唐瑛的婚事已經定下了,自己的身上,就是實實在在的大王心腹的標籤。

“諾!”

右丞韋康當即命筆吏擬詔,完後交到龐柔面前。

“請僕射過目!”

龐柔接過,觀看之後,即說道:“送至大王閱!”

“諾!”

很快,尚書檯擬定的詔書送到高誠面前。

高誠正在陪着兒子耍鬧,看到韋康前來,便知詔書已經擬定好了。隨後連看都沒看,便言道:“送至符節令處!”

“謹遵大王命!”

經由符節令印上週王印章,韋康又匆忙回到尚書檯稟報。

“龐僕射,詔書已蓋印!”

“發至國相府吧!”

“諾!”

這一次的詔書,是韋康親自帶人出宮。但凡詔書,必定公佈天下。先前周國官員升遷,大多是用制,普通百姓壓根無權知道。

第一次官員左遷、去職用詔,還是前馮詡郡守杜畿之事。今日,是第二次。

一行人,迅速出宮,直奔相距不遠的國相府。

第584章 戰起第93章 無題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23章 蜀道難第34章 神醫華佗第557章 勢氣第473章 意會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895章 討袁第396章 子弟軍第670章 豐年第144章 歸營第541章 定議第66章 破城!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881章 長安行第274章 大業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648章 平城第207章 雄中雄第216章 下鄉第58章 圍城第402章 至離石第838章 潰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93章 無題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819章 籌備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24章 八拜之交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299章 大戰,起!第571章 動靜第754章 河東第835章 臨陣第14章 銜尾追擊第95章 北軍抵洛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255章 養病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9章 遠赴荊楚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42章 服喪第61章 鍾繇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11章 殺人第582章 營城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113章 帝心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50章 求解黨錮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668章 失利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915章 定略(下)第204章 傳報第347章 上林苑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851章 亂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231章 董氏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