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子衿

“琰兒!”

周瑜突然改了口,讓蔡琰忍不住再次擡起頭來,看着周瑜。

“明日,吾欲去書與家父,請其前來長安,與蔡師一敘。若是汝願意的話,吾家可使人先行納采。至後歲時,瑜若未死於沙場,再續餘禮。若是……唔!”

一隻玉手,封住周瑜口脣,後面一句話,終究未能言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蔡琰驀然頷首低語,眉目微閉,雙手緊扣,付之胸前。

周瑜眉頭一鎖,心中很是不捨。可惜,男兒丈夫,不能流連於溫柔鄉而忘返!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說完,周瑜就這樣靜靜的注視着眼前的女孩,目不轉睛。

良久。

蔡琰這才擡起頭來,言道:“周郎還能在府上停留多久?”

“不多了,待家尊至長安後,便要搬出去了。畢竟,總要在長安購置房產,以爲日後所居!”

周瑜答道。

蔡琰神情一片失落,說道:“方纔,琰已向太一神祁祝。有天帝護佑,周郎雄姿偉略,必然諸事皆安!”

周瑜身形一顫,心中略有竊喜,略有憂慮。

沙場之事,誰又能保證一切。萬一,自己真的有所失,眼前的昭姬,豈不是要愈加傷神。

“多謝琰兒,不過且聽瑜一言。若瑜有所差池,君勿傷懷!”

“不會的,不會的,肯定不會的!”

蔡琰突然心如刀絞,連連沉語。突然,似乎又想到什麼,言道:“周郎是否與郭祭酒相交甚密?若是如此,大可拜請郭祭酒與大王言之一番。有諸軍護持,周郎必然無憂矣!”

“琰兒,當年瑜身在洛陽之時,便與大王見顏數面。然,瑜不欲如此。若從軍,必爲小卒,步步而行。”

“可,可做兵卒……”

“怎麼,琰兒就這麼不信瑜乎?”

“不是,我只是擔心~”

“吾意已決,切莫將此事告知蔡師,明白嗎?”

面臨着周瑜的質問,蔡琰久久不言,注視着周瑜的面龐,就是說不出那個好字。

“吾周瑜,可是八尺男兒!”

周瑜又是一句。

蔡琰沉默片刻後,這才言道:“便依郎君!”

“哈哈~好!”

片刻後,蔡琰哀嘆一聲,言道:“周郎,昭姬先回去了!”

“不若同歸!”

“不用!”

蔡琰留下一句不用,徑直離去,只剩下周瑜又不解的拍了下額頭。

……

客室之內,蔡邕的講習終於完了。

看向魯肅和李義二人,蔡邕探出手,示向旁邊二人,言道:“子敬、孝懿,來,吾與汝二人介紹兩位天下才子。”

“這位是衛覬,伯覦。這位乃是伯覦之弟,名寧,字仲道。二位才俊出自河東衛氏,皆才學斐然也!”

“在下李義,字孝懿,見過伯覦兄,仲道兄。”

李義倒是沒有什麼感覺,恭手見禮。

反倒是魯肅遲疑了一下,這兩人出自河東,那也就是魏國之人。聽聞蔡師,也未嘗與河東衛氏有過交集啊!

“在下魯肅,字子敬,見過伯覦兄,仲道兄!”

幾人一番見禮後,蔡邕這才詢問魯肅:“子敬,此次射策,如何?”

“託蔡師教誨,射策過後,肅感覺必然中也!”

“噢,子敬竟如此自信。來,且與老夫詳盡道來。”

“諾!”

魯肅恭手請之,言道:“先前四書之題,雖然偏僻,然不過講解釋意。肅不才,卻也自信不會有所差池。唯獨,那下場三道題目,匪夷所思。其一曰:‘今汝爲農夫,當若何。’其二曰:‘今汝將兵萬餘屯華陰,十萬敵已破函谷,當若何。’其三曰:‘今楚國大變,當若何?’,這三題毫無範疇,着實費了肅一陣功夫。”

“哈哈哈……”

蔡邕卻是大笑起來,稍後才說道:“子敬不知,這類題乃大王所置,曰策論。上及軍國大事,下含耕種之事。便是老夫當時初聞,也是心頭迷茫啊。伯覦,心中可有計較乎?”

說完蔡邕沒有問向魯肅,反倒是看向衛覬,相詢問道。

衛覬略做一笑,言道:“蔡師,這第一題,覬實在沒有頭緒。第二題,當應堅守,而後報之長安,請以援兵。第三題,自當聯荊州、漢中、吾魏國,相攜攻之袁術,並二分之。覬之拙見,還請蔡師指點!”

“還算不錯,可評之爲中!”

蔡邕捋着鬍鬚,笑着言道。旁邊的衛寧一愣,疑惑問道:“怎麼纔是中,難道家兄所答不對嗎?”

“仲道,不得無禮!”

衛覬一聲厲喝,衛寧這時也知失禮,當即起身躬禮:“蔡師,小子魯莽失言,還請蔡師責罰!”

“嘿,伯覦,仲道還小,些許不知亦能理解!何必嚴苛!”

“嗨,此乃覬見識不足,一題不答,便是評之爲下,都不爲過。得蔡師厚愛,予以評中,已是大幸!”

“伯覦且聽聽吾這弟子所答如何?”

蔡邕一指魯肅,言語中更是帶有弟子二字,頓時惹得殿內諸人齊齊看向魯肅。

便是魯肅,也是措不及防啊,自己這就成了蔡師弟子了?

“子敬,且道來!”

“諾!”

“正如題意所述,時值十月,秋收剛過。農夫必然要翻耕土地,以作休耕。而後,依吾大周之制,冬季參與作訓,習練武備。所以,肅答之以家族健婦休耕,主家服三月之武訓。而後於官府做工,獲取錢幣。題二正如伯覦兄所言,堅守潼關,靜待援兵。至於題三,肅另有別見,答曰養精蓄銳!”

魯肅說完,衛覬當即陷入沉思,仔細思慮着第三題。

片刻後,這才一拍腿肘,大喝一聲:“嗨,覬爲題所誤也!”

“哈哈……”

蔡邕也笑着言道:“如何,伯覦也未曾想到吧。”

“唉,覬是未曾想到啊,此題醉翁之意不在酒哉!”

“正是,此題雖言楚國大變,可未言有何大變,是否傷及元氣。又未言天下各勢力,又有何舉動。邕方纔亦是爲之所惑,直至伯覦言之,方纔醒悟,怎麼可能如此簡單!”

“子敬大才,蔡師倒是收了位好苗子啊!”

“哈哈……”

蔡邕非常滿意的捋了捋鬍鬚,毫不掩飾自己對魯肅的喜愛。

唯獨魯肅,急忙拱手言道:“伯覦兄謬讚了,肅先前答時,亦是躊躇再三,費時日久,比不得伯覦兄如此急智啊!”

“吾等射策題中,竟是如此?唉,義怕是要失策了!”

第601章 棋局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267章 襲營(上)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772章 天子氣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55章 波纔將兵第472章 子衿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668章 失利第759章 凜冬第904章 破勢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18章 歸去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129章 城破第299章 大戰,起!第274章 大業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134章 信騎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820章 前奏第889章 決議第20章 漢中戰事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78章 連鎖反應第17章 拜將授爵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750章 南國第602章 回援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74章 分兵南下第545章 鹽利第26章 破城潰敵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919章 抵關第608章 廟算第669章 退兵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812章 肱骨第596章 新城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857章 交易第909章 破勢(8)第521章 明意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233章 調查司第806章 回師第582章 營城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83章 北上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335章 席捲第835章 臨陣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268章 襲營(中)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225章 牧馬童第4章 騎軍軍侯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289章 國士第616章 無題第77章 天下局勢第578章 益南第873章 拼人才第559章 予軍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897章 轉戰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362章 議陣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393章 博弈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46章 大婚第336章 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