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天下紛爭

初平三年二月。

對峙更久的龍湊之戰,終於爆發。

鞠義率領的兩萬精銳袁軍,大敗公孫瓚三萬餘部騎,追逐百里。

公孫瓚慘敗之下,徑直退入幽州,所略冀州渤海、平原等郡,盡皆丟失。大將田楷率領一部殘兵,退回青州,招兵買馬,以圖重振氣勢。

而於此同時,袁紹率領主力,配合兗州牧曹操、河內太守張揚,大敗南下的黑山賊張燕所部。

尚未來得及慶賀的曹操,很快就收到了青州黃巾來犯的消息,以及鮑信戰死沙場的訊息。

當即回師東阿,迎戰來犯的青州管亥所部。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等曹操率軍趕到東阿,就收到了陶謙趁機佔據泰山郡南部諸縣,進軍魯國的消息。

只是大概一想,老曹便明白了其中原理。泰山羣寇,早就被陶謙收買了。而臧霸、孫觀等人與青州黃巾管亥最是熟悉,哼!

一羣宵小之徒!

沒有任何慌張,老曹在東阿聚集各部,足兵四五萬人,準備與西進的管亥、孔融好好打上一場。

南方袁術遣大將孫堅南下,已經圍困襄陽數月之久。可襄陽本就是堅城,又被劉表遷爲州治。不論兵力、糧草,皆充足。

又仗長江天險,使得孫堅寸步不得進。

二月中,先前大敗的劉表部將黃祖,於江夏、南郡復招兵萬餘,進援襄陽。至城外,又被孫堅大敗,黃祖率殘部峴山。孫堅引兵追擊敗兵,爲黃祖殘部以暗箭射殺,身死。

孫堅的死,當即引起了袁術軍的動盪。

時跟隨孫堅征伐劉表的侄子孫賁,更是大驚失措,在接回孫堅遺體後,當即引兵後退三舍。

安撫軍心,打造靈柩,同時又報於在宛城的袁術,以及孫策等人。

劉表一開始並不知曉黃祖射殺了孫堅,本來在城外觀戰,見到黃祖部大潰之時,心態都崩了。結果,莫名其妙的孫堅大軍就解了襄陽圍城,後退百里。

事後,再得知此事後,也不由感嘆。

孫堅一死,袁術突然就沒那麼可怕了。但劉表還是有些頭疼,這孫堅一死,袁術惱羞成怒下,會不會發大軍來犯。於是,急忙修書一封,着人送往長安。

希望磐兒能勸說周王,發兵屯下武關,嚇嚇袁術也成啊!

進據揚州,嗯,兩年之久的劉繇,總算是有點撥雲見霧之感。

望江興嘆兩年,還抵不上廬江太守陸康幾句話。

陸康出身吳郡陸氏,說真的這兩年陸康幾乎是看着劉繇的一舉一動。廬江被抽調了不少人從軍入伍,以討江南。

結果,有着豫章太守華歆爲助,費時兩年,都沒能攻下丹陽郡。丹陽郡守不是別人,正是身死於洛陽的周昂之兄周昕及其弟周隅。

周氏兄弟,此時正掌控着丹陽、吳郡、會稽三郡,實力雄厚。劉繇初來乍到,根本拼不過這三人。

直到華歆投靠,劉繇纔有了一定的資本,佔據九江,又結廬江,和三郡之力,與周氏兄弟爭奪揚州。

此時,劉繇亦是渡過大江,正居於吳郡郡治吳縣之中,與吳郡郡守盛憲相談甚歡。

陸康乃天下名士,更是吳會四大家族中人。長久戰亂大大影響了陸、顧、朱、張四氏的發展,尤其是陸、顧二族的船業經營。

所以,經過四家決定後,還是早些和平點比較好。這纔有了四大家族聯合劉繇一事,吳郡一失,身在丹陽的周昕、周隅兄弟便尷尬了。

匆匆忙忙收拾行裝,退回會稽郡,與王朗同屯兵錢塘、富春二縣,以阻攔劉繇南下。

丹陽不費一兵一卒,便被劉繇納下,同時也匯聚華歆部下兵馬,一同兵壓錢塘,準備徹底拿下揚州。

劉繇如何暫且不提,只說那漢中張魯,分葭萌之兵,匯合漢中留守兵馬,約兩萬餘人,亦是沿米倉道直下宕渠。

所過之處,數縣邑皆望風而降,便是山中蠻人,也不敢掠其武威。至宕渠,方纔受阻。

受阻的並非益州兵馬,而是遷居此地的板楯蠻人。自當年葭萌大敗後,板楯蠻受朝廷招安,居於宕渠。一連數載,不敢有亂。

時值張魯、劉焉爭鋒,尤其是現在,張魯分兵取巴郡,劉焉自顧不暇又要調兵防備陰平道,以免駐紮狄道的蘇則大軍南下。整個巴郡的兵馬,全都集中在郡治江州,扼守長江要道。

現在宕渠沒了兵馬,縣令、官吏也皆逃去,板楯蠻便再度掌握宕渠。可卻不敢有絲毫異動,只敢自保。

直到張魯大軍抵達,軍中周王使者,持符入城。

而後,城內板楯蠻七姓王杜濩、樸胡等人率衆開城,迎接漢中兵入宕渠。同時發其板楯壯勇,資助張魯帳下大將楊柏,攻打江州。

劉焉在綿竹,也迫於形勢,與霸佔雒縣的趙韙達成和解,使趙韙居別駕從事,總攬益州軍事。

協議一成,趙韙當即開城恭迎綿竹的劉焉入雒縣。隨後,劉焉遷州治於成都,以避開趙韙老巢雒縣。

益州西北部的宋建,還是一如繼往的沒事來益州打草谷,可偏偏益州沒有騎兵,難以制敵。無可奈何之下,劉焉也只好派人不斷的與宋建聯絡,以圖相結。

韓遂與馬騰的消息,也傳回來了。匯合了三千牧馬童後,兩人手下也有八千騎兵了。前日武威郡守來報,兩人率騎已經前往張掖郡。

時間算下來,估摸也已經到了敦煌郡了。

自長安至敦煌,用快騎,換馬不換人,尚需兩月之久。而現在,兩人已經出發三月之久,加上路途匯合牧馬童,也差不多。

此外,這也代表着河西四郡,再度重回高誠掌握之中。

數日後,又一則消息自馬騰軍中傳來,威武郡守黃雋、酒泉郡守黃衍、張掖郡守黃華、敦煌郡守黃昂!

嗯嗯?

高誠嘴角直抽,這酒泉黃氏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武威段氏都不敢這麼搞,你一個黃氏居然趁着韓遂決斷河西之際,一口氣佔了四郡之地?

嘶~

先前河西之事,盡交義兄蘇則處理。

大兄,不會不知此事,怎地……

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129章 城破第52章 大將軍府第690章 雨第571章 動靜第144章 歸營第233章 調查司第291章 父女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83章 北上第143章 出城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547章 內亂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935章 攻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501章 晉王死訊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645章 王氏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484章 逼迫第51章 朝會第154章 掘平陵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377章 軍第882章 進軍(上)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883章 進軍(中)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37章 只要首級第242章 破壞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417章 春耕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51章 朝會第40章 京觀第149章 明鬥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518章 蔡璣第267章 襲營(上)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873章 拼人才第890章 巧舌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443章 逃荒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26章 破城潰敵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105章 攻城第358章 大徵兵第830章 爭城(中)第475章 休屠各第87章 宮廷奏對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43章 出城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857章 交易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830章 爭城(中)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42章 服喪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57章 退保長社第76章 蒯良之策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88章 無題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2章 終有離別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105章 攻城第302章 攻關第868章 占卜第564章 入夜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523章 復漢庭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554章 諸事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205章 這天子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278章 定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