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千里澤國

深夜,驪山上數萬人,都被轟轟隆隆的巨響給驚醒。

一個個擡首北望,當是大水來了。

相隔數十里,奔騰之聲,猶且傳來!

高誠也一同常人一樣,面對這種已知的天災到來,自己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等待着它過去之後,再行搶險救災事宜。

不僅僅是在北面的渭水中,在東面,也相繼傳來洪水咆哮之音。

沒有人能夠觀望到整個全局,但所有人都能想到這場災難有多麼恢弘!

自天上觀來,來自黃河上游積蓄良久的巨大水量,奔騰而下。

至芮鄉處,分兵兩路。

一支沖垮數裡河堤,呼嘯而過,沖刷着任何阻攔其勢的障礙物。哪怕是那大山,似乎也在漫天遍野的洪水下,微微顫抖。

這一去,便是三百里。

沿途盡沒臨晉、夏陽、頜陽、重泉、蓮勺、慄邑、衙縣、萬年、高陵、池陽。

左馮詡領縣邑一十有二,沒其十,僅雲陽、祋栩二縣存。

大水至池陽而止,一則後繼無力,二則爲五陵原所阻。

一支繼續南下,直衝華陰一帶。

夏育所率大軍,在略作救援後,便撤其軍及諸多民夫,退往太華山中。

而後,更多的大水猛然衝出,一息數百步,轉瞬即至太華山。

夏育等人,匆忙進山後,還是被洪水衝了一陣,傷亡不知幾何。各部曲,盡散。

越過太華山,大水直衝鄭縣,奔騰向西。

一沒近千里,直至武功郿縣而止。

自此,北至梁山,西至斜谷,南至南山(秦嶺)、冢領山、太華山一線,方圓千里之地,皆成澤國。

望着數息之間,就衝到長安的洪水。

高誠眼睛都看傻了,這還是自己兩輩子以來,第一次見到洪水,還是百年難遇的大洪。

這等威力,何人能阻?

驪山含納方圓數十里,山體林立,依舊不能阻其勢。那長安,僅僅三丈二尺的城牆,能攔得住?

不知道!

現在,驪山衆人已經被困在山裡了。只能等到洪水退去,才能下山。所幸山中屯糧不少,能支撐數萬人月餘之久。

而高誠也相信,鍾繇不會負自己所望。

驪山已經與外界斷絕消息,救災事宜,全仗鍾元常了。

正在藍田穀的鐘繇,也目瞪口呆的望着淹沒小腿的大水,心中震撼不已。

這裡可是藍田穀,名雖爲谷,可地勢比起長安一帶平原要高上不少。便是如此,大水依然沒下小腿。

真不敢想象,現在的長安一帶會是何等場景。

飛鳥叢飛,走獸盡浮,河魚馳騁,萬物哀鳴!

諾大的谷中,五十餘萬百姓,全都在驚慌的收拾起自己的包裹。誰都沒想到洪水會這麼大,先前面對官府強硬遷民的不滿,也在這一刻轉化爲感激。

可隨之到來的便是滿面愁容。

大水襲來,今年地裡的糧食,全都沒了。這直到明歲此時如此長的時間,該如何度過?

以水充飢?

相對於百姓的驚恐,鍾繇在片刻失神後,立即鎮定下來。

轉頭就朝着麾下一衆文吏下令道:“立即派出軍中斥候,查探消息。再責快騎,分去弘農、右扶風二郡,持某文書,徵調物資、人力。還有,挑選擅舟之士,度舟去驪山,尋君侯所在!”

“諾!”

“其餘人等,立即安撫民心,整頓居所,先讓百姓們安定下來。再分發糧食,以爲度日。其間,嚴加看管,旦有散播謠言、劫掠欺凌者,一律梟首示衆。”

“諾!”

“再遣人速去武關,前往荊州蔡氏、蒯氏,向其購糧!”

“長史,可是錢貨?”

“去尋衡水都尉,秦都尉自會撥汝錢幣!”

“諾!”

“宋將軍!”

接連下了幾道命令後,鍾繇將目光,轉向身側的宋斌身上。

宋斌點了下頭,說道:“元常兄,有何用得着斌的地方,儘可開口!”

“好!”

鍾繇頷首說道:“宋將軍,君侯節杖,正在某帳內。稍後,吾派人取來,還望宋將軍速去函谷關,震懾各部!關東局勢不明,吾等遭此大災,必須嚴之以防!”

“那夫人及公子?”

宋斌一聽要遠去函谷關,不禁遲疑了一下。自己在這裡的主要任務,便是保護姜夫人以及高龑公子。身邊更是帶着三千精銳兵馬,爲的就是防止有人趁機作亂,危及夫人、公子安危。

“宋兄放心,繇心中自明!”

“好,吾稍後便去!”

就在鍾繇發號施令之際,蔡邕也與幾位老友,在感嘆着這場洪災。

“伯喈老弟,現在汝還認爲高子明,居大勢否?”

羊續身體老邁,先經二月遠行至長安。方至不久,便又行藍田,舟車疲頓,神氣也頗是萎靡。

不過,這一問,還是問到了蔡邕。

沒有這場滅世洪災,高子明居於關中,休養生息數年,坐觀關東局勢,伺機而取益州,成先秦之業。隨後,待到中原有變,發關中銳士,積巴蜀之糧錢,兵出函谷,定能一統北方。再之後,略作休息,南向吳楚之地,大可傳檄而定之。

結果倒好,偏偏趕上這場大水。

沖垮了關中一年有餘的休養,沖垮了關中最好的時機。

經此一損,非五年之功,而不可復先前之聲勢。

“不,興祖兄!秦尚有河西之慘敗,尚有藍田之危,可亦能仗其勢,而滅六國哉。焉知,高子明不可?”

“非也非也!”

羊續嘴角一揚,蔡伯喈就是在犟!

“伯喈兄,秦奮六世餘烈,終成大業。高子明有六世之所望?袁本初、袁公路會給高子明如此長的時間?”

“天下紛爭,誰能言之其所必然。當年,高祖皇帝,面對西楚項籍,累戰累敗之時。誰又能想得到高祖,纔是天命之人!”

蔡邕還在強詞奪理。

羊續當然明白蔡邕所指,鄙夷的冷哼一聲,言道:“伯喈兄以爲,據關中龍起之地,便居天下之偉勢?何忘光武乎?”

“...”

小心思被看穿,蔡邕也頓時埡口。

確實!

先前周、秦、漢皆是據關中之地,從而望中原,終成帝業。關中這個龍起之地,實至名歸。

但在這之後,偏偏出了個光武皇帝,硬生生打破了定天下,非關中不可的傳言。

好吧!

若是高誠在這裡,肯定更加鄙夷羊續。

劉秀這等位面之子,別說王莽了,自己這個穿越者,都不敢說能跟他掰手腕~

第69章 泄憤踏營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52章 大將軍府第626章 再戰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914章 定略(中)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76章 蒯良之策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883章 進軍(中)第23章 蜀道難第914章 定略(中)第480章 納采禮第81章 降者之命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868章 占卜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156章 退兵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588章 結外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285章 過武關第72章 凌遲紀靈第501章 晉王死訊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9章 遠赴荊楚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750章 南國第375章 抗洪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103章 圍城第496章 至藺縣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340章 回關中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812章 肱骨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10章 直抵江夏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246章 戰況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249章 逃!第364章 錢幣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391章 救災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18章 歸去第902章 破勢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23章 蜀道難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731章 儒林第673章 氐兵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207章 雄中雄第728章 狀元城第8章 募兵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71章 夜市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750章 南國第249章 逃!第127章 無題第554章 諸事第688章 馬超第3章 舉將第489章 王子師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661章 三爵制第31章 危局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595章 狼煙起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591章 密謀第819章 籌備第150章 捐納第93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