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征伐之事

“什麼?”

董卓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李儒竟有如此想法,連忙搖頭說道:“不可,不可!陛下崩天,傳國璽乃天命予吾,吾焉能棄之?”

李儒沒有驚訝,反倒是欣喜略過三分,相國捨不得傳國璽,那就代表相國的雄心壯志還沒有被京畿繁榮之地所糜爛。

但是,眼下同樣能打動高誠的也只有傳國璽了。

李儒現在可不知道,高誠現在心中也是着急入火,想要進兵京畿協助,又擔心董卓誤會。

“相國,傳國璽雖應天命,然此刻在吾等手中,當不得一兵一卒,於吾等更是無利。反倒不如,將其送給高子明,請其出兵相助。而後,吾等再散出消息,高子明手握傳國璽,必然引得關東諸雄側目!”

“可是,文憂,那可是傳國璽啊!”

董卓還是捨不得,自古以來,得九鼎而天下定兮。自始皇帝一掃六合,九鼎便不知下落,從而鑄造傳國玉璽。

時至今日,傳國璽已經完全代表了九鼎的權利象徵。

“相國!傳國璽放在高子明那裡,他也不敢稱帝。只要吾等撐過這一次,日後收復京畿,休養數年,兵出關東,橫掃天下之時,再向高子明索回傳國璽,輕而易舉!”

“嗨,罷了,罷了!”

董卓感嘆一聲,很不開心的離開了。

殿內只留下李儒一人,望着這寬闊的大殿,獨自作思。

洛陽必須要放棄了!

大軍進入洛陽,纔不過區區半年時間,就已經糜爛至斯。

相國在天子死後,更是肆無忌憚,夜宿龍宮,日夜不理朝政。原本剽悍的河東將士們,也變得只會欺壓百姓,剋扣關卡,毫無軍紀可言。

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兩年,河東軍還有什麼戰鬥力?

太安逸了……

不妥!

兩日之後,董卓上朝,與朝內三公九卿商議之後,決定恭請賢德非凡的協皇子,登基稱帝。

詔書既下,董卓命人取來傳國璽,在此朝議後所制詔書上,印了下去。

傳國璽印上,詔書也很快交給天使,岀往幷州晉陽。

當天夜晚,一隊快騎,同樣出了洛陽,向着長安方向疾馳!

在這緊密的時刻裡,天下各個羣雄也都在互相聯繫,或是抱團取暖,或是簇擁而起。

袁本初出自四世三公,雖是庶子,可比起那個一向自大的弟弟要好太多了。

這一次能夠兵不血刃的吞下王芬所部,靠的就是袁紹這長達十幾年慢慢累積的威望。

當年黨錮最嚴重的時候,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結交各地黨人。爲他們提供方便之所,藏匿之地。

現今黨人之首陳逸,更是與袁紹相交甚密。冀州泰半郡守、國相也多是與袁家牽連不斷。

再加上袁紹自長大後,就保持着威武雄厚、善待黨人仕民、禮賢下士的姿態。

由此,纔會促成短短半月,幾乎全掌冀州的局面。

文有沮授、田豐、韓馥、陳逸、荀諶、陳琳、審配、許攸、李孚、陳震等人。

武將就更多了,顏良、文丑、淳于瓊、韓猛、蔣奇、蔣義渠、朱靈。這些人除了淳于瓊外,都是袁家家將。

而收編的冀州兵馬中,大將更是雲集,只不過尚且不爲袁紹所倚信。其中就包括鞠義、張頜、高覽、潘鳳四員大將,還有張南、焦觸、張顗、馬延、晆元義、呂曠、呂翔等一羣掛上名號的將領。

那八萬郡兵談不上精銳,可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漢帝國郡國兵,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缺乏的僅僅是上陣殺敵的經驗而已。

再加上冀州高大四五百萬的人口基數,還有數不盡的錢糧,袁紹半月之間,就成了全天下第二大諸侯。

第一當然還是袁術,汝南一郡人口多達一百五十餘萬,再算上兩淮間的郡國。袁術的實力,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當然,這些還都是潛在實力,短時間內是消化不了的。即便是高誠,現在也在慢慢的消化着關中地區呢。

黎陽城外。

冀州軍大營內。

袁紹安坐於中軍大帳,與沮授、田豐、許攸等人,正在商議着天下局勢。

“元皓,與張揚、王匡聯絡的如何了?”

“回主公,王匡還好,手裡只有區區兩三千人,倒是樂意聽從主公調遣。不過,那張揚,手握近萬兵馬,僅願意與主公結盟!”

田豐身貌俊朗,言語間,不慌不忙,盡顯名士風範。同樣是大帥哥的袁紹,對田豐可謂是鍾愛有加。

袁紹正欲說話,旁邊的許攸卻是先行站了出來,說道:“哼,依某看,張揚只欲借吾等之勢,謀求私利。”

袁紹沒有說話,只是看了許攸一眼。

沮授卻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皆爲利往。張揚,非主公臣屬,自無忠義可言,盡爲利爾,不足爲奇!”

“不過,主公,陛下崩天,吾等還是要做番樣子,發檄文以招討董賊也。萬萬不可使其佔了先機,蔑吾聲名!”

“公與所言正是!”陳琳贊同附和,繼續講訴:“陛下崩天,吾等若不及時聲討董賊,必受其害。一旦,董賊污吾等名聲,大義便不再吾,而在彼了!”

袁紹見其餘人也沒什麼意見,大多贊同,也點頭言道:“孔璋,汝文采非凡,這作檄一事,便勞煩汝了!”

“主公放心,琳必使董賊遺臭萬年!”

“哈哈哈,好!”

“那,高誠怎麼辦?”

田豐一句話,讓袁紹的笑聲戛然而止。

“高誠不在洛陽,陛下崩天一事,委實無法牽連此人。另外,高誠與董賊可並非一條心,只觀其一居關中,一居司隸。總是沒有吾等,其二人也早晚刀兵相見。”

“如此,吾等何不如伐董賊,而敬徵西呢!”

陳琳說完,沮授略作沉思,言道:“孔璋所言不差,分而離之,乃是破賊之要。不過,高誠可並非庸碌之輩,能征善戰,奇謀百出。伐與不伐,其必然會應援董賊!”

“那便不伐!”

田豐當下立斷,說道:“若伐之,吾等與其勢必要分出勝負,再無緩和。而若是不伐,一旦董賊失勢,高誠必然不會與吾等死戰不休,吾與彼,皆有退路!”

看着帳內諸多幕僚,都發表了意見,袁紹這纔開口說道:“諸君以爲,元皓所言,可否?”

“可!”

“好,既然諸君皆無異議,孔璋,那便伐董賊,不徵高誠!”

“諾!”

第78章 連鎖反應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138章 閻象第396章 子弟軍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283章 絕食流第87章 宮廷奏對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347章 上林苑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875章 湖中閣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432章 意外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518章 蔡璣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281章 請才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29章 御兵驅蠻第116章 夜襲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2章 終有離別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55章 波纔將兵第591章 密謀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56章 朱懏兵敗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806章 回師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689章 天變第129章 城破第596章 新城第588章 結外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691章 負隅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359章 軍旗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834章 下晉陽第207章 雄中雄第255章 養病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51章 朝會第332章 冰層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116章 夜襲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402章 至離石第875章 湖中閣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340章 回關中第3章 舉將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391章 救災第471章 話馨語第731章 儒林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694章 犍爲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