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刀兵將動

洛陽京畿地區,董相國坐擁精兵三萬,精騎五千。大將軍何苗,手握五萬郡國兵。平東將軍盛珨、平南將軍趙顯,統帥着兩萬精銳北軍將士。

十萬大軍,這便是董相國的底氣。

何苗手底下兵,多是名義上歸屬其管轄。可實際上,有三萬餘人,是河東將領統帥。

畢竟,這些年前守衛京畿的郡兵,多是被擊潰後抓起來,當了俘虜。董卓大將徐榮更是早早開始整編降兵。

至於兩萬北軍,現在基本上唯董相國令是從。

何苗也從未想過反抗,沒必要。自己所需要的只是殺了何進,以及當上大將軍而已。雖然權傾朝野的董卓,可自己也不差啊。

現在,諾大的洛陽城內,誰不給自己幾分面子?

自己沒啥本事,能幹到這一部不錯啦,以後就要考慮怎麼安享後半生了。

就是眼前局勢,看起來很是不妙啊!

董卓有些慌了!

探子傳回來的訊息,實在太過觸目驚心!

董卓從來都沒小看過關東士族,可現在還是低估了他們。

汝南袁術,整合了袁家八成力量,頃刻間拉起五萬披甲之士,屯兵魯陽。而平輿尚集結了六萬世家部曲,更有孫堅麾下一萬善戰之兵。

光是袁術一人,就拉起了十二萬兵馬!

這還不算。

等待良久的臧洪、張邈、張超,現在又拉來豫州刺史孔伷、兗州牧劉岱、濟北相鮑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以及曹操等。

合兵近八萬之士,已經在圍攻泰山郡自稱天子的張舉。

最恐怖的還是當屬袁紹。

袁紹一出手,冀州刺史王芬的勢力瞬間被瓦解。其麾下衆多黨人,紛紛叛變。那些郡守、國相也唯袁家號令是從。

八萬之中,眨眼間就成了袁紹手底下的兵。只有張純不甘如此,帶着三四千騎兵,北上進入幽州代郡。

至於王芬,剛剛傳來消息,已經自盡了!

北面加封爲晉王、燕王的二位皇子還沒有什麼動靜,但原河內太守張揚已經領河內、上黨兩郡之兵,與袁紹匯合。

屯兵黎陽,又是不下十萬之兵。

董卓那叫一個頭疼!

這都是什麼事!

乃翁還沒罵劉宏兩句呢,這關東局勢就糜爛如此!

“相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把弒君的名頭,按在關東諸雄的頭上。吾等,決不能背這弒君之名!”

“嗯,這件事就交由文憂汝來辦!”

“諾!”李儒應了下來,再次開口說道:“相國,陛下駕崩已有月餘,吾等還是要早早扶辯皇子即位啊!”

董卓一愣,不禁問道:“文憂,這辯皇子不是在幽州嘛,吾等如何扶之?相隔千里,那劉辯焉敢回洛陽?總不能遙而奉之!”

“相國糊塗啊,誰說辯皇子在幽州。儒怎只知曉辯皇子和協皇子,都在宮內呢!”

一句話,頓時讓董卓恍然大悟!

“文憂啊,即便如此,怕是沒人會信啊!”

“相國可別忘了,傳國璽就在宮內。那劉辯、劉協沒有傳國璽,又如何與吾等所立天子比擬?”

“這倒也是,文憂真是廣智之士啊,哈哈哈……好!”

董卓很是欣喜,大義只要解決,打仗的事,一時也急不來。

“報!”

“啓稟相國,不好啦!宮內兩位皇子,中毒身亡了!”

董卓剛剛倒進嘴裡的一口茶,還沒等嚥下去,就一口氣全噴了出來!

“混賬!爾等是怎麼照看的?啊?”

這一刀,猝不及防!

董卓壓着火氣,看向身邊的李儒!

李儒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相國,事情已經不可挽回了,莫要動氣,傷了身體!”

“哼,文憂且寬心,這點小事,本相國還撐的住!不過,現在怎麼辦?”

“簡單,吾等傳陛下遺照於晉陽,恭請晉王協,登基稱帝!”

李儒輕喘氣息,鎮定沉着。

而董卓疑惑的看了一眼李肅,言道:“文憂,劉協在晉陽,若是假傳遺照,其必然於晉陽登基。丁原得勢後,吾等可就難辦了!”

“相國,您認爲是這相國之位重要,還是麾下十萬將士重要?”

“當然是大軍重要啦!”

“那便對了,劉協稱帝,丁原自是樂見。可幽州,就未必了。別忘了,劉辯可是嫡長子!”

“文憂的計劃是,以此來離間燕王、晉王?”

“不錯!”李儒點了下頭,繼續說道:“相國,關東士族聚兵三四十萬。一旦其等結盟發兵,兵力說不定還會有所增加。咱們眼下最重要的是擋住關東士族的進攻,保全河東、洛陽京畿。”

“燕王殿下可是有劉虞、盧植等智謀之士,豈會中計?”

“無妨,只要能拖住他們一段時間,容吾等佈置好河東的防線就好!丁原,對河東的威脅太大了!”

“唉,罷了罷了,就依文憂!老夫,毫無頭緒啊!”

面對這番局勢,董卓也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相國,徵西將軍那邊?”

“哼,別提高子明那小子。老夫好不容易請來蔡伯喈,居然半路給老夫截了!氣死老夫了!”

一提這事,董卓火氣再度涌起,指着西面大聲斥吼。

“咳咳,相國。吾等急需徵西將軍相助,這點小事,還是莫要傷了和氣爲好!”

“唉~文憂如何想的?”

“相國,儒以爲,相國最好密會徵西將軍。請徵西將軍,調大軍入京畿,協助吾等守衛洛陽!”

“可老夫擔心,高子明這小子假途滅虢啊!”

“相國不必擔心,徵西將軍進入京畿之時,吾等便可撤回河東。留下些許兵馬,協助徵西將軍對抗關東士族。而吾等在河東,則準備抵抗丁原南下!”

嗯?

董卓只是略作一想,就明白了李儒的意圖。

說不上好與不好,高子明也未必會樂意搭上自己的兵,替自己打仗。

“高子明可是精明的緊呢!”

“相國放心,高子明再精明,這回也只能按照咱們的安排來走!”

“唔,看來文憂心有良策了?”

“傳國璽,送給高子明!”

第584章 戰起第93章 無題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297章 帝業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94章 何苗第99章 涼州漢兒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545章 鹽利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242章 破壞第643章 休整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58章 圍城第615章 無題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208章 無題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70章 帳內威逼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936章 亂戰第155章 陣戰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480章 納采禮第53章 兵發關東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546章 陣仗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432章 意外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552章 進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619章 襄陽第554章 諸事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870章 軍議(中)第551章 臨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22章 名揚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258章 東進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919章 抵關第822章 角力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688章 馬超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808章 廟算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689章 天變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661章 三爵制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485章 離間計第140章 棋局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881章 長安行第537章 對峙第584章 戰起第336章 潰敗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113章 帝心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691章 負隅第913章 定略(上)第275章 入洛第644章 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