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

正月一過,鎮西將軍府也開始忙碌起來。

一道道軍令下達,快騎飛馳各地。

漳縣樑興一千部衆,襄武李堪兩千兵,平襄楊秋、成宜兩部兩千人。按兵不動,牢鎮駐地。

同時,原本駐紮在平襄的一千漢陽郡兵,調回冀城,參與這一次由鎮西將軍府組織的大規模練兵。

與此之際,大震關餘下兩千守軍也盡數調來,只留下區區一隊之卒看管。

三天之後,各支部隊陸續趕到冀城城西的軍營。

歸屬於鎮西將軍府管轄的近萬將士,以及漢陽郡兵五千人、大震關守軍五千人,順便還有嚴顏強拉來的三千氐人青壯。

足數兩萬三千餘人的兵馬聚集,使得整個冀城內外,日夜吵鬧不休。

三千氐人青壯的到來,讓高誠還是有些意外。氐人的丁口數量,嚴顏來時也報於自己。

全族青壯不過一萬,抽調三千,絕對算得上很大的壓力。尤其是,涼州局勢昏暗不明。漢族與羌族爭鬥未休,漢人內部也是劍拔弩張,彷彿隨時都會打起來。

一旦戰爭爆發,三千氐人士兵肯定跑不掉炮灰的命運。

“那些遷移的氐人怎麼樣,有什麼異動嗎?”

軍營中軍大帳之內,高誠看着位列右側諸將之首的嚴顏,開口問道。

“回稟君侯,不過有個別之徒鬧事,無傷大雅!”

“嗯行,希伯,明日再去書與董旻,與其家將言及一聲。那些氐人若是膽敢有所異動,一律格殺勿論!哼,屯田嘛,那些壯婦老人也一樣能行!”

“諾,君侯放心!”

“好!”

跟嚴顏交代此事之後,高誠轉眼注視帳內諸將,大聲喝道:“本將此次聚兵集訓,所爲者,便是防止韓遂今春來擾。”

“此次集訓,將軍府下轄諸部曲一萬三千餘人,由段司馬負責主持,責以演習軍陣,熟悉戰法!”

“漢陽郡內一萬郡兵,責由傅將軍主持,主要加強這些將士的軍紀、軍心的問題。”

“傅將軍,這些郡兵將士,皆是先前吾等在涼州與邊章大戰時所募集的壯勇。這一年下來,郡兵雖然多有訓練,可畢竟軍伍不長,軍紀、戰陣參差不齊。”

“如今已近二月,時間短暫,最要緊的便是加強爾等軍紀問題。要讓這些未曾臨戰的將士們明白,軍紀比戰死還重!”

傅燮擰了下眉頭,毫無思緒。

軍紀比戰死還重?

這怎麼可能做得到?

螻蟻尚且偷生,更遑論活生生的人呢!

不過,傅燮還是硬着頭皮,上前一步,拱手應道:“諾,末將得令!”

“嗯,韓遂是否來犯,吾等尚猶未可知,但是吾等不能不做足準備!羌賊騎兵衆多,實力強於吾軍,還望諸君莫作驕縱,萬勿輕敵!”

“諾!吾等謹遵君侯教誨!”

“諸君且先下去安排軍務吧!”

“諾!”

諸將退去,賈詡這才從內帳轉出身形,望着煽動的帳簾,不由感嘆道:“君侯,勢之成矣!”

高誠也欣然一笑,衝着賈詡說道:“文和謬讚了,等剿滅了韓遂,再言成勢罷!”

“君侯多慮了,韓遂無根之浮萍,又如何與吾軍相抗!不消一年半載,吾等必勝於韓賊!”

“嗯,不說這個了。”高誠點了點頭,認同賈詡的話。

現在自己比韓遂弱,便是弱在騎兵之上。但是一年之後,自己麾下少說也能多出一萬騎兵。驟時,羌騎,不足爲慮!

“君侯可還有他事?”

賈詡見高誠欲言不言,不由問道。

“誠是有一事,需要請教文和。吾欲行屯田之舉...”

言畢,高誠看着賈詡,面色有些遲疑,又有些堅定。

賈詡低着頭,略作沉思,言道:“君侯,怕是不妥!”

“君侯請看!”

賈詡來到帳內懸掛的與圖之上,繼續說道:“但凡屯田者,必有水利之便。涼州荒僻,能屯田處唯有渭水、涇水、湟水、羌水、西漢水、洮水等沿岸之處。”

“而渭水冀城、上邽一段等地,百姓聚集,再行屯田意義不大。氐道一段,多是山勢,不宜屯之。湟水允吾、金城一帶倒是適宜,只是爲韓遂佔據。”

“涇水沿途良田大多在三輔一帶,安定郡內只有臨涇縣周邊適合。只是,臨涇百姓不多,無人可屯。而若是調集兵馬行軍屯,也不妥。既要屯田,那就需要足夠人手。而在臨涇屯重兵,毫無益處,反倒是他處有急,難以匯聚!”

“羌水、洮水、西漢水,能屯田的只有羌水附近。屯田之地,大多非要地,距離又遠,實在不妥。”

高誠也愁,自己何嘗不曉得這些呢?

可是,不屯田,這年頭日子怎麼過。現在還能沒事向朝廷要奶喝,日後找誰要去?

絲路雖盛,但非十年之功不可能有所得益。

沒拿下關中之前,自己只有屯田一途。

屯田始行於武帝時期,爲了保證西域軍糧供應,自西域起,直至長安,沿途萬里之遙皆有屯田。

可,現在沒法跟武帝時期比啊。

武帝之時,漢軍軍威之盛,何人敢犯?

現在呢,戰爭連綿,涼州早就打爛了。大多數的水利設施盡皆慘遭破壞,又有諸胡環伺,能行軍屯的地方只有這幾個點。

偏偏,一個個還遠的跟啥似的!

就一個漢陽郡,還聚集着近十萬涼州百姓。這裡是涼州發展的基礎,不能進行軍屯。

不然,軍隊佔了多數耕田,誰還願意來此地安居~

“不屯田,日後軍糧之資難以供給!”

“君侯不需擔憂!”

賈詡此言一出,高誠愣了一下,擡頭看向賈詡,等待下言。

“君侯,剿滅韓遂之後,吾等必然能擄獲不少牛羊牲畜,以及胡虜。驟時,不妨以胡虜逐草牧羊,供補軍需!”

“光靠放羊牧牛,能養活數萬將士?”

“君侯莫急,此乃其一也。肉者,輔也。主者,依舊爲谷稻!”

“谷稻何來?”

“來自西域!西域不論糧錢,皆溢者。一旦剿滅韓遂,吾等可遣精騎,千里出擊,劫掠西域諸國。所獲錢糧,足軍用。”

“而二三年後,吾等,吾等必須拿下三輔!”

“也好~”

聽完賈詡所言,高誠也明白了。

感情就是要學鮮卑人唄,缺糧了就去中原、西域打草谷。

放在放到自己身上,唔,得好好打算一番,或許可以爲之後收復西域打基礎呢!

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750章 南國第588章 結外第432章 意外第683章 頓足第911章 破勢(10)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32章 鳴金退兵第126章 姑臧第621章 諸蔡第914章 定略(中)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386章 鞠義第428章 授學第607章 失鬱郅第4章 騎軍軍侯第908章 破勢(7)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37章 只要首級第78章 連鎖反應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884章 進軍(下)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521章 明意第233章 調查司第600章 袁渙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209章 國事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46章 勸言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84章 折返洛陽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375章 抗洪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587章 青州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818章 宗員第617章 無題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909章 破勢(8)第97章 涼州現狀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68章 憤!第363章 大練兵第758章 議兵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903章 破勢第310章 唐姬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837章 驚鴻第12章 坐觀城破第896章 渡江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808章 廟算第269章 襲營(下)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259章 入河東第935章 攻第471章 話馨語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537章 對峙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55章 波纔將兵第563章 謀城第46章 大婚第23章 蜀道難第260章 以直報怨